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原典】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1]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2]

【注释】

[1]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胜兵,胜利的军队;先胜,先创造不可被敌战胜的条件。句意为能取胜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然后才同敌人决战。[2]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指失败的军队总是开战,然后企求侥幸取胜。

【译文】

所以,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创造获胜的条件,而后才寻求同敌人决战;而失败的军队,却总是先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

解读

事备而后动,可得全胜

孙子要求“兵不必胜,不可言战;攻不必拔,不可言攻”。一言以蔽之,就是在作战中要遵循“先胜后战”的原则。所谓“先胜”,就是“先定必胜之计”,即在对敌作战之前,必须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总方略,以及多方面、多阶段的具体方针、计划、部署、措施等,根据现有及将有的积极因素分析考虑,确有必胜之把握,然后投入战斗,当然就会“百战不殆”了!

明代杰出军事家戚继光说过:“大战之道有三,有算定战,有舍命战,有糊涂战。”所谓“算定战”,实际上也就是“先胜后战”,是指在作战之前,预计主客观条件,有一定的胜利把握,充分做好战斗准备,然后投入战斗。这应属于“胜兵”一类。至于“舍命战”“糊涂战”就只能归入“先战而后求胜”的“败兵”之列了。

公元581年,北周丞相杨坚(即隋文帝)“受禅”,即位为皇帝,建立隋王朝。他有志吞并江南陈国,统一天下。但是,北方突厥不断南侵,威胁中原,因而制定先击突厥、后灭陈国的战略方针。在隋朝北击突厥期间,他假意与陈国交好,每次捕获陈国的间谍,非但不杀,而且还送给他们衣服马匹,并将他们礼送回陈。陈国逞州(今武汉市武昌)守将派使者到长安请求归降,他以隋陈和好为由,拒不接纳。为了增强国家实力,他颁布新令,奖励农民垦荒耕种,兴修水利,储粮备战。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统治机构,革弊裁冗,完善官制;同时,提倡讲武,训练士卒,因而国力日强。与隋朝相反,南方的陈国却是主昏臣奸。国君陈叔宝(后主)即位之初,对隋还有所顾忌,多次派间谍潜入隋境刺探消息。后来他渐渐放松警惕,认为江南有长江天险可恃,隋军无法南渡,终日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国家大事竟交付于太监以及整日与他一起寻欢作乐的狎客处理。隋取得了对突厥作战的胜利后,就着手准备灭陈。

杨坚向尚书左仆射高询问有何灭陈的妙策。高对此熟思已久,这时侃侃陈述:“江北地寒,田收要比江南晚,我军可在江南收获时,调集兵力,扬言南袭。对方必然要征兵守备,这样,就会荒废对方的农事。对方兵马调集之后,我方立即收兵解甲从事农作。如此反复几次,陈军便习以为常,我方真正用兵时,对方还会不信,在犹豫之间,我军可突然渡江。”高又说:“江南粮仓多用竹木搭成,不同于北方的地窖。可以暗暗派人,因风纵火,烧毁粮仓,等他们修复后再烧。这样不出几年,陈国的财力、物力都耗尽了。”杨坚听到多方误敌、未战先胜的策略大为高兴,立即加以采纳。从此,陈国的收获锐减,经济困乏,国力更弱。为渡江作战的需要,杨坚早就派杨素为信州(今四川奉节一带)总管,训练水军,建造战舰。杨素造的战舰,最大的名“五牙”,可容800人,较小的名“黄龙”,可容100人。他还有意将造船废料顺流漂下造势,以威吓陈人,瓦解其军心。屯兵大江前沿的吴州总管贺若弼也采用麻痹陈军的策略,每次换防都大张旗鼓,遍列帐幕。陈军以为隋军要渡江,便紧张地调兵备战。陈军探明对方调防,虚惊一场之后,刚刚安定,又见江北尘土飞扬,人喊马嘶,只好再次准备迎战,不久又来报说是贺若弼率部在围猎。久而久之,陈军对隋军的行动也就习以为常了。边境形势如此紧张,而陈后主还是过着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老臣章华冒死上奏,追述南陈祖先伟绩,指责后主宠信奸佞,排斥老臣,如不醒悟,“臣见麋鹿复游于姑苏台矣!”其意思是说后主如不改弦更张,将要像吴国一样灭亡。陈后主认为章华是在诅咒自己,便立即下令将章华斩首。

隋开皇八年(588年),杨坚认为已经做好了斗争准备,胜券在握,便采取先声后实的策略,公开下诏,列举陈叔宝20条罪状,向江南散发30万份,争取江南士民的支持。同年十月,任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并为行军元帅,由杨广节制各军,左仆射高为晋王元帅长史,指挥水陆军51.8万人,同时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八路攻陈。在发兵攻陈前,隋把陈国使者扣留在客馆内,陈使多次请求归国,都遭拒绝,唯恐泄密。隋文帝亲自到定城(今陕西潼关西)誓师,宣告攻陈,为出征将士饯行。十二月,各路军集结于长江北岸,与此同时,派遣大批间谍潜入陈境,进行破坏、扰乱,使陈国军民昼夜惊恐。杨素率先统领水师出战,战舰旌旗横亘大江,顺流出峡,直至流头滩(位于湖北宜昌市西与秭归县之间长江中)。杨素、刘仁恩率领一部登陆,配合水军进攻北岸陈军,并将之击破,隋军船队直驶而下。

隋开皇九年(589年)正月,隋军兵临建康城下,陈后主这才孤注一掷下令出战,在城南布成“一字长蛇阵”。贺若弼集中兵力进击,陈军行动互不协调,一触即溃,只中领军鲁广达率部苦战不息,到日暮见大势已去,才解甲就擒。隋军乘胜攻入建康。这时,韩擒虎在朱雀门(都城正南门)进攻得手,引军入城。陈后主偕宠妃躲入枯井,被隋军士兵搜出,将其俘虏。其他各地的陈军得知建康已失,陈后主已降,都纷纷解甲归降。隋文帝杨坚前后不过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灭了陈国,结束西晋末年以来将近300年的长期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

在作战中要遵循“先胜后战”的原则。“先胜后战”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认真地准备,周密地安排。所以充分的准备永远是获得佳绩的强大保障。 oOGpCGd2utIZP582qM6H1kF9+3dTzx30HWfxh722NioBCTvamtuElNx1rm3EBW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