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既惑且疑,诸侯难至

【原典】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1]

【注释】

[1]是谓乱军引胜:乱军,扰乱军队;引,失去之意。此句意思为自乱军队,失去了胜机。

【译文】

军队既迷惑又心存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随之降临了。这叫作自乱其军,徒失胜机。

解读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孙子把深知用兵之道的将帅看作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自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要求得这样的一个“将”,靠的就是信任。

兵将一旦感到领导者的信任,就会产生一种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充分调动自身的潜能,把事情干得好上加好,以赢得领导者更大的信任。因此,选拔与重用是加速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信任是领导者的良好品格,会像磁石一样吸引住人才;猜忌、多疑则是一种病态心理,最容易导致人才的流失。

范雎,战国时期魏国人,是大夫须贾的门客。

这一年,魏昭王派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同前往。齐襄王召见须贾,向他提出一些问题,须贾答不出来,范雎站出来答复,有理有据,令齐襄王深为叹服。于是他派人劝范雎留在齐国。范雎说:“臣与使者同出,而不同归,这是不信不义,今后何以为人?”

使者把此事报告了齐襄王,齐襄王更加喜爱范雎,并派人赐给他黄金、牛和酒,范雎没有接受。这件事被须贾知道了,他以为范雎把魏国的隐秘告诉了齐国。回国后,他把这事报告了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不问青红皂白,令人打了范雎一百竹板,打断了范雎的肋骨和牙齿,并让人把范雎用竹席卷上抬入厕所,他们则在屋中纵酒寻欢,还让人轮流往范雎身上撒尿。范雎佯装死去,待天色渐晚,只有一个小卒看守他时,他便对小卒说:“只要您把我放出去,我家中还有黄金数百两,都送给您。”小卒见有利可图,便向魏齐报告说:“厕间死人已经腥臭了,应该扔出去。”魏齐因为喝醉了酒,于是令小卒把范雎扔掉。

范雎逃回家后,对家人说:“魏齐恨我,酒醒后必定来家里找我,我得赶快逃走。”魏齐酒醒后果然派人来寻找范雎,但范雎已在好友郑安平的帮助下隐匿起来,从此,他改名更姓叫张禄。

半年后,秦国使者王稽来到魏国。郑安平把范雎推荐给王稽,王稽和范雎一交谈,觉得此人非比寻常,于是在办完公事之后,悄悄用车把范雎带入秦国。

行至秦国的湖关,远远望见一队人马迎面跑来。一问王稽,方知是穰侯魏冉。范雎知道其人乃秦太后之弟,仗势专横,便说:“我听说穰侯嫉妒能人,我还是躲一躲吧。”于是,在车上的箱子里藏了起来。

一会儿,穰侯到了。他斜眼看了看王稽的车子,说:“你没带外国的客人来吧?这种人专门会说好听的话,其实完全没有用处。”王稽说:“我可不敢带什么人来。”穰侯点点头就分别了。

待穰侯的人马远去,范雎从箱子里钻出来,对王稽说:“穰侯遇事不敏感,见识短,方才他怀疑车里有人,却忘记了搜查,一会儿必然派人回来搜查,我还是躲开吧。”于是范雎下车,离开车队步行。走了十多里,魏冉果然派人骑马回来搜车子,没搜到什么才离去,这样,范雎才得以与王稽一起进入咸阳城。

范雎到达秦国,虽然有王稽推荐,但秦王并没有相信王稽的话,一年也没接见过他。范雎深居简出,闭门读书,研究天下大事与诸侯纷争形势,坚信秦王总有一天会接见他、重用他。

秦昭王三十六年,秦国对楚国、齐国大举进攻,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国内,穰侯、华阳君以及昭王的弟弟泾阳君、高陵君都仰仗宣太后,权势日益增大,私家财富比王室的还多。范雎深为秦国的形势忧虑,遂恳切陈词,上书昭王。

秦昭王早已把范雎其人忘却,突然看到范雎上书,很受感动,于是派专车去请范雎,君臣相见,谈得甚为投机。

范雎对秦昭王说:“大王的国家,四面都有天险作为屏障,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这是成就王业的土地。民众为国家打仗很勇敢,这是成就王业的基础。可秦国到现在闭关自守15年,大王的计策有失误的地方。”

秦昭王诚恳地说:“寡人希望听您说说我的计策失误的地方。”

范雎侃侃而谈:“穰侯越过韩、魏而进攻齐国,这不是好计策,少出兵不足以伤害齐国,多出兵却对秦国有害。”他向秦昭王献计说:“大王不如采取结交远方的国家而攻取就近国家的策略,得到一寸土地就占有一寸土地,得到一尺土地就占有一尺土地……”

一席话,说得秦昭王口服心服,他封范雎为客卿,采用了范雎的策略,使秦国的领土不断扩大。几年后,秦昭王又采纳范雎的计策把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逐出函谷关外,夺回了他们手中的权力,范雎也被任命为秦国的相国。

秦昭王此后对范雎信任有加,很多国事都交给范雎处理。秦昭王也因此得到了范雎这样一个良才。 mO+8UuemrZHo5Pk2L5RyBnAkROQW2FY7DDSzfG65JXk48+vttVRDNTn5ZAl6+Er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