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原典】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1]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 [2] ,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3]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 [4] ,则军士惑矣 [5]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 [6] ,则军士疑矣。

【注释】

[1]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君、国君。患,危害。意为国君危害军队行动的情况有三个方面。[2]谓之进:谓,使的意思,即“使(命令)之进。”[3]是谓縻军:这叫做束缚军队。縻,束缚、羁縻。[4]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不了解军事而干预军队的政令。三军:泛指军队。春秋时一些大的诸侯国设三军,有的为上、中、下三军,有的为左、中,右三军。同,此处是参与、干预的意思。政:政务,这里专指军队的行政事务。[5]军士惑矣:军士,指军队的吏卒。惑,迷惑、困惑。[6]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不知军队行动的权变灵活性质,而直接干预军队的指挥。权,权变,机动。任,指挥,统率。

【译文】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能前进而硬使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能后退而硬使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得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得将士产生疑虑。

解读

学会授权和充分信任

孙子明确阐述了由于君主干预、钳制军队作战行动所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科学论断。“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反映了封建社会领兵挂帅的将军与君主之间的合作关系,特别强调要在思想上协调一致。君主应信任在外指挥作战的将领,不能乱加干涉、掣肘,这一点极为重要。

这是孙子关于机动灵活用兵的思想之一。将领选择好了就应授权让他独立指挥。将帅有能力组织、指挥军队作战,国君就不要越权干预指挥,应该大胆放手让将帅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将领应该在“唯人是保、利合于主”的最高原则下,结合战场实际情况大胆机断行事。当国君的命令不符合客观实际时,身在战场、熟知军情的将领要从实际出发,机断行事,绝不能囿于君主陈命而机械服从,这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君、将相互信任为前提,倘若君疑将骄,就会“三军既惑且疑”,必然导致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对一个企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领导期望下属对自己忠诚,就必须对下属完全的信任。

信任可以增强下属的责任感。作为管理者,只有对下属充分地信任,以信任感激励下属的使命感,下属才能更加自觉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尽职尽责。

信任可以增强下属的主动进取精神。《寻求优势》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感到人们需要自己更能激发热情。”信任就意味着放权,管理者因信任下属,也就敢于放权,下属得到了工作的主动权,就能放开手脚,积极大胆地工作,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信任可以留住人才。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人员流动是正常的和不可避免的,但人才的流失,对组织是有害的。

刘备被曹操追至当阳长阪坡,有人说赵云投奔了曹操,刘备马上说:“赵云是知交故友,乃忠义之士,在患难之际,绝非贰意。”结果,赵云救回后主而归。

对下属信任,他才会鞠躬尽瘁,因为你肯定他的奉献,衷心欣赏他的才华,把他视为朋友兄弟。作为领导,不能信听谣言或说三道四,无故怀疑下属的能力和才干,这都是对工作不利。

对下属的信任,可展示领导广阔的胸襟,能换取属下的信任与尊敬。

对下属的信任,体现为用人不疑。这个“不疑”是建立在择用人才之前的判定、考核基础上的。不用则罢,既用之则信任之。管理者只有充分信任下属,大胆放手让其工作,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让他独立地发挥才干,即委之以事,就要有放手让权的气魄,才能使下属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授权可以减少领导者工作负担,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更大的问题。也是对下属的一种信任,可以充分发掘下属的创造性力,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有利于领导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也有利于发挥专长、提高组织的整体力量,更有利于避免领导专断,降低错误决策风险,减小错误决策所造成的损失。所以领导必须学会授权艺术。 uLTL9lzHA+wkhkfY1p3O5ERY2YkKGGXIILeZkRWYJzDGhkE7yKikUDKycQ9KHme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