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战而屈人之兵

【原典】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1]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2]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3]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4]

【注释】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完整,国,春秋时,主要指都城,或者还包括外城及周围的地区;破,攻破,击破。此句是说以实力为后盾,迫使敌方城邑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通过战争交锋,攻破敌方城邑则稍差一些。[2]军、旅、卒、伍:春秋时军队编制单位。12500人为军,500人为旅,100人为卒,5人为伍。[3]非善之善者也:不是好中最好的。[4]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屈服、降服。此句说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能说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译文】

孙子说:一般的战争指导法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为上策,而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击溃敌人的军队则略逊一筹;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打垮敌人的旅则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用武力打垮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而用武力击溃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最高明的。

解读

善用兵者,不战而屈人之兵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轻启战端,攻伐不已,“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孙子鉴于当时战争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使人民生活遭受深重灾难,主张战略应以安国保民为宗旨。从安国保民的总战略出发,作战应“谋攻”(用谋略战胜敌人)而不直接交兵。他创造性地提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样一个无比卓越的“全胜”战略思想。百战百胜历来是兵家所追求而又难以实现的,孙子却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他申而论之:“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这里所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与“屈人之兵而非战也”的“不战”“非战”都是指不与敌人直接交战,而不是放弃武装,反对战争。不经过直接交战而使敌人屈服的“全胜”战略思想,是孙子军事上所希望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

孙子的“全胜”思想,就是用不流血的斗争方法,迫使敌人屈从于己方的意志,既不损己方兵力、财力,又不破坏敌方的兵力、物力,并将敌方的兵力、财力转化为我方所有的方式,实现己方的战略目的,收到“自保而全胜”的完美效果。这样,就使“用兵之害”降到最低,而“用兵之利”则“可全”。战争如能这样取胜,自然远远不是经过流血战斗取胜所能比拟的,这无疑是军事上所有谋略中的最上策,即“善之善者也”。因此,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全胜”思想,既是战略决策的最佳选择,也是战术决策的最佳选择。

在战争中,能够使敌人屈服投降,显然比击败战胜敌人要有利得多。这一思想作为兵家的一种理想追求和用兵指导原则,时常为后世的兵家不断地加以实践验证,并创造出许多精彩的例证。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不但是兵家取胜之法,而且生产经营亦同此理。

1978~1979年,我国香港的船王包玉刚和地产商李嘉诚携手,与实力雄厚的英资怡和洋行及和记洋行进行了争夺股票资本的一场商战。

李嘉诚握有英国怡和洋行所属九龙仓股2000万股,相当于该洋行九龙仓全部股票的18%。李嘉诚想占据和记洋行的黄埔股份有限公司,感到实力不足,包玉刚却有英资和记洋行的黄埔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9000万股,而且包氏想称雄九龙仓。于是包氏用谋,李氏响应。两人携手合作,暗中双双转手,李把九龙仓的2000万股转卖给包,包协助李购得和记黄埔股票9000万股。

在包、李对怡和洋行的争夺战中,五次交锋,使得怡和洋行屡屡吃亏败阵。

第一回合:包、李用谋,怡和九龙仓股票的18%原为李持有股票,转手给包,怡和认为李不再与自己竞争,并认为包买股票是盲从于李,又认为九龙仓股票会跌价,自己失去警惕上了当,还在讥讽包无知。

第二回合:等怡和发现九龙仓股票看涨,值得警惕时,包却如孙子所说的那样“动如脱兔”,又迅速地吸收了另外的1000万股,占据九龙仓股票全部份额的30%,怡和又吃了亏。

第三回合:怡和第三次上当。1979年年初,九龙仓股票价格高达每股50港元,怡和意识到情况不妙,准备出高价回收,孰知,包却突然把全部股票卖给包氏财团隆丰公司,价格每股55港元。因此,包氏的股票是明转暗不转。包如此做法,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着妙棋。攻,幸而得手即可得九龙仓;一旦失利,充其量赔掉隆丰公司而已。

第四回合:怡和第四次上当。九龙仓的资本大战打响时,包却去英国办事。怡和得知包出走消息后,自认为反攻时机成熟,下令其所属置地公司登出广告回收九龙仓股票。其实,包离港去英是假,静观怡和动静是真,包所施行的是麻痹对方思想的“金蝉脱壳”之计。当包得到家人电报情况后,在怡和置地公司登广告的第三天即返回香港,经商量决定登报宣布,在两天之内不惜以每股105港元之高价再收购九龙仓股2000万股,加上原有的股票合计5000万股,从而实力增大到完全可以与怡和一决雌雄。

第五回合:当包氏宣布以现金购买九龙仓股票2000万股时,怡和无动于衷,反而加以嘲笑!认为包氏无论如何不可能在两天内支付20亿港元现金,纵然靠印钞机也难以在一两日之内印出如此之多的现钞。可是包氏从1979年6月23日开始,在两天之内竟然履行了诺言。

当怡和从梦中醒来,包氏请帖也已送到,邀请九龙仓的二股东怡和与置地的董事出席包氏主持召开的第一次新九龙仓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议。从此包氏完全获胜,占有了九龙仓的财产。

借鉴孙子“全胜”的战略思想,在信息时代,“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有着真正得以实现的条件。但“不战”必须以实力为前提,“不战”必须以敢战和能战为基础。只有有了“战则必胜”的客观能力,才能真正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0/MP4sO0j6W0L/C9TKj+vwKMEFkrd6VxGMPkEoRtrWQDSvli4HOIJzIx+hyPD5K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