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胜敌而我益强

【原典】

车杂而乘之 [1] ,卒善而养之 [2] ,是谓胜敌而益强 [3]

【注释】

[1]车杂而乘之:杂,掺杂、混合;乘,架、使用。意为将缴获的敌方战车和我方车辆掺杂在一起,用于作战。[2]卒善而养之:卒,俘虏、降兵。意为优待被俘的敌军士兵,使之为己所用。[3]是谓胜敌而益强:这就是说在战胜敌人的同时使自己更加强大。

【译文】

将缴获的敌方战车用于作战;对于敌俘,要优待并为我所用。也就是说,越是战胜敌人,自己也就越强大。

解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孙子提出的“胜敌而我益强”的对敌原则,其意思就是:战胜敌人也就更加壮大自己。也就是揭子在《兵经》里所说的“借”字原理。

揭子说:“所谓的‘借’,就是指能借他人的力量壮大自己。”尤其在两军对阵时使用“借”法,才称得上巧妙。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力量不够,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力量。直接杀敌有困难,就要设法在敌人内部制造矛盾,使其自相残杀;缺乏物资,就要设法夺取敌人的储备,便等于借用了敌人的物资;缺乏兵将,就要设法收服敌人的兵将为我所用;自己智谋不够用,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智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韩信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原理的高人。

韩信率军在井陉口背水一战,大破赵军,并俘虏了大批赵军。在泯水边斩了成安君,活捉了赵王歇。并传令下去,不可杀死广武君,如有人活捉了他,可赏赐千金。这时就有人把广武君绑了送到韩信的旗下,韩信立刻松了他的绑,请他面向东坐,自己执弟子之礼,坐东向西来跟他讲话。

韩信向广武君请教道:“在下想要向北攻打燕国,向东攻打齐国,怎样做才能成功呢?”广武君谦让地说:“臣听人说,打了败仗的将领,没有资格来谈英勇;亡了国的臣子,是不配来参与谋划长治久安之计的。现在我已是败军之将、亡国之臣,怎配得上跟您一道来商量国家大事呢?”韩信说:“在下也曾听说过:百里溪在虞国做官,虞国亡国了;他在秦国做相国,而秦国却成为天下了诸侯的霸主,这并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愚笨,而到了秦国就聪明起来了!主要在于他的意见被秦国采用而不被虞国采用,虞君不听信他的意见,而秦君听从了他的意见啊!假如当初成安君真的采纳了您的计策,像我韩信这样的庸才,早已被您生擒活捉了;就是因为他不听从您的话,所以才有机会让我韩信陪侍您。”

接着韩信又坚决地向广武君请教,说道:“在下完全听从您的计谋,希望您不要推辞!”广武君说:“当然,臣听人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愚者千虑,也会有所收获!所以说,即使是无知狂人的话,圣人也可以选择采纳。但是又恐怕臣所献的计策不一定适合,不过臣愿意献上愚见。至于成安君,虽然他有百战百胜的计谋,然而也难免有失算的时候,所以部队在都城的附近打了败仗,以致身死于泯水之滨。现在将军用木筏涉过西河,俘虏了魏王,在阏与捉住了夏说,一战便攻破了井陉隘道,不到一个上午就打败了二十万赵军,杀了赵相成安君。您的威名传扬四海,威震天下,使得敌国的农夫们十分恐惧,都放下耕犁和锄头,只图眼前穿好些吃好些,侧着耳朵在等候着听您出兵的消息。像这些,都是将军您的长处啊!然而校尉们十分辛劳,士卒们已经十分疲乏,实在是很难叫他们再卖力作战了。现在将军您要想发动这一群疲乏困倦的军队驻扎到燕国坚固的城墙下,要跟他们战斗,恐怕会僵持很久,而又没有力量攻下它。如此情势,已被敌方知道得一清二楚,声势随之也削弱了。日子拖得久了,粮草一定就耗尽了。这时,你还不能降服较弱的燕国,而齐国一定来个坚壁清野,固守国境,以便使自己强大起来。燕国和齐国与您的军队形成僵持局面,不能解决,那么刘邦和项羽的胜负,还是未见分明的!像这些,是将军这方面的短处啊!臣很愚笨,但鄙意以为您攻燕伐齐的打算是错的!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会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而不是拿自己的短处去攻击别人的长处。”

韩信说:“那么我该怎样行动呢?”广武君回答说:“现在为您打算,不如解下盔甲武装,放下兵器,镇守赵国,安抚百姓,存恤遗孤。百里之内的地区,每天都可以送来牛和酒,以宴请您的将士,犒赏您的兵卒。而后向北移军,把部队驻守到通往燕国的路上,摆出要攻打燕国的架势,接着派一个辩士,送一封信过去,向燕国显示您的长处,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您的命令。用威势把燕国降服了之后,再派说客向东去劝降齐国,齐国听到消息一定会被您降服的。即便再聪明的人,也不知道如何替齐国出主意了。这样一来,争取天下的大事,都可以图谋了!用兵之道,本来就有先声夺人、虚张声势,而后再采取实际行动的策略,这就是我所说的情况!”

韩信听了,说道:“好极了!”就照广武君的计策,派人到燕国去,燕国人听到了消息,立刻投降。韩信正是因为采取了广武君的建议,才取得了这一系列的胜利。

胜利之下,人非常容易轻躁,会看不见自己隐藏的弱点。汉军连连战捷,士气大盛,这对作战是很有利的。但是水满则溢,在连续作战的情况下,师劳兵疲,一旦受到挫伤,士气也很容易跌入低谷。广武君详细分析了优劣势所在,建议利用汉军连战连捷的声威,迫敌投降。即使燕国未降,休整后的汉军也一定是锐气十足,到那时再出兵,就定能破燕了。

韩信“借敌制敌”的策略确实高明,在战胜了对手的同时,也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个人的智慧与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要想战胜对手,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必须依靠他人之力,才能制定出高明的策略。

《兵经百字·借字》云:“己所难措,假手于人,不必亲行,坐享其利;甚至以敌借敌,借敌之借,使敌不知而终为借,使敌既知而不得不为我借,叫借法巧也。” Tnkm4MX6gceOCwQQnhjIaBxEBUpM3M1khdGweT9AqwxFpAW5itXWikWa9/K2nEY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