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本纪第四

【原典】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 [1] 。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三年,幽王嬖爱褒姒 [2] 。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chí)而藏之 [3] ,乃吉。于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玄鼋 [4] ,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既龀(chèn)而遭之,既笄而孕 [5] ,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 [6] ,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于道,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出于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奔于褒。褒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于王以赎罪。弃女子出于褒,是为褒姒。当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 [7] ,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 [8] ,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注释】

[1]填阴:为阴气所镇伏。填,通“镇”。

[2]嬖(bì):宠爱。

[3]漦(lí):龙的涎沫,唾液。

[4]玄鼋(yuán):蜥蜴一类的爬行动物。

[5]既笄(jī):成年以后。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这里指女子可以插笄的年龄,即成年。

[6]檿(yǎn)弧:山桑木制成的弓。弧,弓。箕服,箕木制成的箭囊。服,箭囊。

[7]万方:各种方法。

[8]佞巧:巧言谄媚。

解读

《周本纪》概括地记述了周王朝兴衰的历史。周朝自成王以后,没有出现贤圣君主,却出现了几个昏庸暴君,其中,周幽王与其宠妃褒姒“烽火戏诸侯”的荒诞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自古红颜多祸水,其祸并不在于女色本身,而在于当权者对女色的贪恋。贪念一起,则利令智昏,遂即任由人摆布,结果江山难保,更要搭上身家性命。大道理谁都明白,关键就看当事者在面临诱惑时怎么做了。

纵观历代王朝的历史,没有哪个帝王将相是不爱美人的。“爱江山更爱美人”并不是虚言:夏朝桀造“倾台”,只为妹喜爱听“裂帛”之声;唐李隆基因宠爱杨贵妃,最终导致“安史之乱”,险遭亡国之灾;唐高宗因宠爱武则天,不顾众臣反对立其为后,几致易改江山为武姓!

而周幽王的“为得美人一笑,竟烽火戏诸侯”,可谓自取灭亡。他是用信用、用人格、用江山来换美人一笑。戏弄了诸侯,褒姒虽然笑了,但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褒姒的笑中怕是藏有对周幽王的讥笑吧。 sQmK7W1kxIGl4tsvMSe2b78dGyjFLELCwcKvny3/A36Jv4FHMOjKRK0FfctVdbF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