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不劳可获”

另外一重障碍是“不劳可获”的信条。人们相信,一切事情,甚至是最困难的,都可以无需努力(或极少努力)完成。这一信条已很流行,无需作过多解释。

以我们的教育方法为例,我们说服年轻人——其实是乞求他们——要接受教育。借“表现自我”“反成就感”“自由”之名,我们尽一切可能使每门课程简单而轻松。唯一的例外是自然科学,那是一门真学问,无法通过“简易课程”轻松掌握。但是在社会科学、艺术及文学领域,在小学和中学,都能看到相同的趋势——就是使之简单易学!那些坚持勤奋学习的教授被称为“独裁者”或老学究。

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随着对技术人员以及服务人员(从办事员到低级管理人)的需求日益增加,社会要求学校提供受浅显教育的人。其次,我们的社会制度有赖于一种虚幻的信念,即没有人被强迫着做什么,都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这种被匿名权威公开替换的表达方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显而易见:强迫披着赞同的伪装,而赞同是由大量建议所产生。因此,学习也应感到愉快,不应强制,更何况习得真正的知识这种需求是最低的限度。

学习无需付出努力这一观念还有另一根源:技术的进步确实使用于生产的劳力减少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畜力和人力被机器取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思考和记忆被大型计算机取代。从辛勤劳动中解放出来被看作是现代“进步”赠予人类的最好礼物。如果说这是礼物,被解放的劳动力理应运用到更高级、更有创造性的活动中去。事实却并非如此。被机器解放导致了绝对的懒惰,以及对努力的恐惧。美好的生活等同于“不劳可获”;辛勤劳动被认为是中世纪的残余,辛勤劳动的人肯定是被迫的,不是出于自愿。去两个街区远的杂货店买东西,都不愿步行,宁愿开车;商店里的店员喜欢使用计算器算加法,哪怕只是三个数字,省去动一点儿脑子。

和“不劳可获”相关联的是“避免痛苦”。也似一种恐惧,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避免感到痛苦,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进步的现代声称要带领人类进入远离痛苦的乐土。事实上,人们在滋生对痛苦的慢性恐惧。这里的“痛苦”是指广义上的,而且不只是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每天花好几个小时练习音阶是一种痛苦,学习一门引不起兴趣却是必要的科目是一种痛苦,不得不坐下来学习,不能与女友约会、出去散步或和朋友游玩是一种痛苦。这些确实是小痛苦。遗憾的是,如果一个人想学习真知识,纠正任何谬误,就必须不急不躁,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些痛苦。至于更深切的痛苦,必须记住,只有少数人称得上心满意足,受苦的是大多数。团结协作是人类最强大的基础之一,即能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痛苦。 AcphXZYsZiSgnZCk0S1FwhCTkkrhn/rBlyU17wgZ4kAByme7aND8hi0akhqYo08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