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训在邓绥进宫之际突然暴病身亡,本就是不祥之兆。若是邓绥进宫之后再恳请皇帝准许返府守孝,必然引起皇帝反感,迁怒降罪。于邓府来说,必然是雪上加霜之灾。
“那你便休要强迫我进宫便是,只等绥儿守孝圆满,再进宫不迟。”
“若是等你守孝圆满,恐怕那阴府之人早已经在宫中立身成贵了。”邓骘咬着牙齿,厉声道:“一直以来,阴府之人便窥觊我邓府实臣之势。若非父亲是大量之人,恐怕两府早已经反目成仇了。若是让阴府抢了先机,日后我邓府再无出头之日了。”
“骘儿……”不等邓绥开口,门外传来一身沉重沙哑的声音。
邓骘连忙垂首后退,恭敬地朝着门口道:“母亲。”
阴氏的脸上,带着几分悲戚的阴沉,缓步走进来,朝着邓骘道:“骘儿,阴氏在你的眼中是如此不齿么?”
邓骘身子一颤,低声道:“孩儿一时心急,口无遮拦,还请母亲休要怪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了看邓绥,道:“父亲临终有过交代,让绥儿务必进宫。可是绥儿她……”
“我知道了,你休要再说。”阴氏走到邓绥的身边,脸上带着几分忧伤的无奈,轻声道:“绥儿,你为何不听哥哥的话,进得宫去?那也是你父亲的遗愿呐。”
“若是绥儿在父亡之际为了自己一己之私进宫取位,纵是他日真的有幸成贵,恐也会留下终生遗憾。”双目中带着无尽的恳求,轻轻地摇了摇阴氏的手臂,道:“更何况有失孝道之身,纵是成贵了,也恐是天所不容。”
阴氏闭上眼睛,深叹一口气,睁眼定睛看着邓绥,道:“你可曾考虑好了?进宫之机,若是失去,恐怕日后一辈子都不会再有。”
阴氏知道,以邓绥的性格,一旦下了决心,终难改变。可是,那进宫成贵之机,一旦错过,恐怕永无希望。除去皇帝忧于内忧外乱之患,纵是日后宫中选贵,恐怕邓绥也会失去进宫的先机条件。
入宫之女,过了二九便是暗格之命。虽邓绥未满十三,可若是守孝三年,便已逼近二八暗格。若是三年之后,皇帝再无选伺之念,加之邓府顶梁之塌,邓绥便永远的失去进宫的机会。
“女儿明白,只是父命之酌,绥儿理当守孝。”邓绥咬着嘴唇,抬头看着阴氏,正声道:“绥儿进宫在即,父亲一命归天。这不也正是天兆之示么?若是绥儿强势入宫,恐怕也是身处劣势之位。原本皇帝便焦心于内外之忧,择伺进宫便是为了冲喜。绥儿若是不顾父亲亡灵之兆进宫,恐会招惹皇帝不悦。”
阴氏面色一动,扭头看着面色铁青的邓骘,道:“骘儿,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邓骘无奈地长叹一声,道:“绥儿之言,不无道理。可是父亲临终再三交代,无论何事,终不能影响绥儿进宫之事。足见父亲深知绥儿进宫之事,重大于天啊。”
阴氏低头沉思片刻,慢慢地站起身子,凑到邓绥的耳边,轻声道:“你父亲临终还有交代,便是日后让为母与兄长皆尊从你意。”
轻轻地拍了拍邓绥的肩膀,沉声道:“是去是留,还是你自己定夺罢。”
双目之中,带着无比的心疼,抬手理了理邓绥额前的头发,强笑道:“休要怪你哥哥,纵是你平日驳论之能与他们不相上下,可是长兄为父,该听之时,还得听话。”
说罢,朝着邓骘无奈地轻叹一声,朝着门外走去。
邓骘面色凝重地看着邓绥,伸手解下腰间的青铜护甲,正色道:“绥儿,你当真不进宫么?”
邓绥点了点头,道:“哥哥之心,绥儿怎能不知。只是,适才绥儿也说过了。若是绥儿身带晦气进得宫去,恐怕于我邓府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邓骘无奈地轻叹一声,道:“既是如此,哥哥便依你。只是,守孝之事,皆为长兄行之,你身为女眷之身,大可不必受那清苦之难啊。”
守孝之规,天下皆明其苦。纵是富贵之身,也与民申同等。三日,百日直至周年之禁都极为讲究,衣食住行皆有苛刻之规。清粥素斋之食,加之住宿清苦苛刻,衣着行头单薄纯色,甚至无法保暖护身。
那种近乎酷刑一般的生活,别说是从小便生活在重臣之府的闺秀之身。纵是受过严酷折磨从军训练的邓骘,恐怕也是受之勉强。
邓绥走到邓骘的身边,伸手拉着邓骘的手,正色道:“当今之下,内忧外乱,就连皇帝也是忧心难平。若非如此,父亲恐也不会积劳成疾,暴病身亡。哥哥身为护羌之蔚,理当替皇上分忧。绥儿既已经打算留府守孝,便是不想哥哥因父亡之事守孝误国。”
邓骘吃惊地看着邓绥,疑惑地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前往边乱之地,替父守职么?”
“我邓府自先皇之时,便替皇上,替天下百姓分忧解难。难道,行至我辈之时,便要违背祖训之教么?”邓绥接过邓骘手上的护带,小心翼翼地替他系好,轻声道:“哥哥便动身前往宫中,说明我府上之情。禀明之后,便动身行职。家中之事,绥儿必会处理妥当。”
邓骘闭上眼睛,两串热泪无声地滚落下来。
颤抖的手,紧紧地握着邓绥的手,咬牙道:“绥儿,你放心便是。哥哥自当行尽所能,替父坚守校尉府之职。”
说罢,伸手擦了擦脸,强笑道:“那车马早已经备好,既是妹妹心意已决,哥哥便立即动身前往宫中禀明情况。”
“哥哥便轻装出行,在进宫闺秀之前寻公公禀明事由。否则,只怕坏了皇上的心情。”邓绥想了想,凑到邓骘的耳边轻身道:“记得多带些钱银,那公公日前待我邓府不薄,父亲不在了,可是眼下心意礼节断不能少。”
邓骘目光一动,随即点了点头,道:“妹妹放心便是,哥哥自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