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CT定位微创手术室除了具备常规手术室的功能、执行常规手术室的各项管理规定外,由于其特殊的设备配置和微创手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的特殊要求。

一、人员管理

在CT定位微创手术室完成的微创手术的关键技术是CT引导定位,要求CT操作技师不仅熟练CT操作,更要熟悉脊柱解剖结构和手术步骤,才能以最短的扫描时间和最少的扫描次数配合完成手术。我们由具有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的脊柱外科医师轮流操作;微创手术的专科设备相对精密,需要专人负责保养,我们固定了3名专科护士,除了经过常规手术室轮训、熟练常规手术配合、无菌技术、器械准备等技能外,对所有专科设备的应用均经过严格培训;为了便于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CT技师、专科护士、病房护士和病房医师四组一体,均归属脊柱外科管理,统一参与查房、参加病例讨论和制定手术方案。

二、术前准备工作

除了常规的手术前准备工作外,需要特别重视以下环节:

1.术前宣教

采用集体宣教和个体谈话交流的方式,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手术步骤和目的,对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心理和积极配合治疗十分重要。

2.医患配合训练

采用局部麻醉、患者术中保持清醒状态、医患之间能够适时地配合是微创手术的特点之一,也是保证安全、减少并发症的有效举措。一方面要确保语言交流顺畅,对于方言严重、听力下降或聋哑人等预测术中交流困难的特殊患者,分别采用术前卡片交流训练、手势训练或术中家属陪同等方法以保证术中医患配合;另一方面是做好肢体配合训练,如大部分内镜手术患者术中需要变换体位,镜下操作阶段的某些环节需要患者活动肢体以预防神经损伤等。对术中常遇到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术前演练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3.体位训练

按照预定手术要求的体位做术前模拟训练十分必要。①检验患者是否适应预计的手术体位,如果症状加重或难以耐受,应考虑变换手术体位甚至更改手术方式;②提高患者对体位的耐受性,避免患者因对固定体位不能耐受而出现躁动等问题影响手术正常进行;③为某些手术提供可行条件。如较高位髂骨的L 5 /S 1 侧方入路内镜髓核摘除术,术前侧卧、腰部逐渐垫高的训练,可使患侧髂骨下移,使本不能行侧方入路者达到符合手术的要求。训练方法:患侧在上、侧卧于病床上,健侧L 3/4 部位垫放自制体位垫,高度依次递增为5、10、15cm,维持时间逐渐延长,5~10次/天,训练1~3天,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尽量垫高,维持时间能达20~30分钟。

三、术中工作要点

1.摆放体位

在定位阶段常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侧卧位摆放(图2-3-1):髂骨偏上垫凝胶半圆形体位垫,患肢在上并伸直,健肢屈曲,双膝间垫软枕;俯卧位摆放(图2-3-2):在腹部垫适当高度的软垫,在臀沟处塞放纱布防止消毒液流入会阴部损伤局部皮肤。需要变换体位者,巡回护士应耐心指导并协助患者完成并保持舒适体位。

图2-3-1 侧卧位

A.侧卧位后面观;B.盖好铅单

2.适应移动手术台

CT定位的微创手术,是靠多次扫描、患者需要随诊查床多次移动而完成的,不同于常规手术的固定手术台和固定体位,要求有相应的护理措施:双层相互移动的特殊手术台易将敷料卡入其中致不能正常运行,因此铺单时应该尽量将洞巾平均铺于无菌区,避免两边长短不一,一旦卡住,应将CT机诊查床缓慢前进或后退使敷料抽出。内镜手术一般有冲洗水、内镜显示、射频、输液、吸氧、监护等多条管道或线路与患者相关联,患者的移动最易使其脱落或污染,需要台上台下医护人员的通力配合。在手术操作时,巡回护士负责线路管道的有菌端连接,器械护士用巾钳固定无菌端于无菌范围内,避免滑动污染(图2-3-3)。如需扫描移动时,器械护士摘除布巾钳,将无菌端放在器械台上(图2-3-4),需要继续手术时再重新固定;使管道或线路具有足够长度也是应对患者移动的有效方法。

图2-3-2 俯卧位

图2-3-3 线路管道的连接固定

A、B.手术操作时各管道分别固定好

图2-3-4 CT扫描时线路无菌端放于器械台

3.分工合作、密切配合

微创手术多由术者采用局麻完成,要求巡回护士担当起麻醉师的监护职责,随时和患者沟通交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有效配合术中需求:如内镜髓核摘除术最常需要配合的是协助止血和检查肢体感觉运动变化。镜下出血时,需要巡回护士给予冲洗液体加压或更换冰盐水,为了防止神经损伤,需要按照手术医师的要求检查患者肢体的运动感觉,因此要求护士掌握常用的肌力、关节运动和感觉检查方法;器械护士负责手术切除物的保存和计量。常规活检的标本放入病理袋内保存送检。感染类标本一份放入细菌培养皿内做培养,一份送病理检查,脓性物质直接放入在注射器内。需要计量的标本采用排水法计算,将标本放入准备好的标本容器内,对于内镜髓核摘除术中的髓核计量还应包括从工作通道冲洗流出的碎屑,我们采用在工作套管外的纱布过滤(图2-3-5)进行收集;术中切除物需病人及家属看过后方可送检。

图2-3-5 纱布过滤髓核

A.操作前;B.遗留在纱布上的髓核组织

四、消毒制度

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外出时更换外出服、换鞋。

2.手术前30分钟开启洁净手术房间的净化空调系统,调节温度为20~25℃,湿度为40%~60%;清洁、消毒30分钟后关闭。

3.单台手术结束后,关闭各线路电源、按顺序分离,用清洁湿抹布擦拭后整齐摆放;使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手术间内使用过的设备和物品表面(对有血迹污物时先去污再消毒),更换CT机诊查床被服;消毒液清洁地面、通风;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连台手术时,期间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用过的设备和物品表面,地面清洁后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方可进行下一台手术。

4.擦拭CT扫描机架及机床时,将CT扫描机架上下各摆渡30°后擦拭机架下方的物体表面。将机床调至最高,擦拭每个缝隙;每周将机床进至最大极限后液状石蜡轻轻擦拭,以润滑轨道。设有CT专业维护管理人员,每半年进行保养和维护,制定运行手册并记录。

5.各种特殊感染患者手术,将患者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执行。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CT机及体位垫(正反面),其他各种物品表面均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并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

6.每周进行大清扫,用25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手术间的CT机、四壁、门、窗及室内物品表面及手术间地板。

7.根据空气洁净技术维护与保养要求,回风口的栅条每天擦拭清洁一次,每周彻底清洁,若有污染随时清洁;对滤料层应按规定更换。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记录。

8.根据《洁净手术室建筑技术规范》每月定期做手术室空气、物品表面和医护人员双手的细菌培养。

五、特殊设备的保养

对于CT机和C形臂机,除了按照大型设备保养管理规定执行外,使其符合手术时的无菌要求是重点;对所有微创设备应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状态,针对每台手术应提前检查测试专用设备,手术期间房间内尽量撤出无用的设备,以减少辐射散线的产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是最常做的微创手术,其专用器械较常规医疗器械在清洗保养方面有其特殊要求:

1.椎间孔镜镜头不能用毛刷以及任何尖锐利器去碰击,以免划伤镜头,只能在流动水下冲洗,可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管腔,清洗后目镜用擦镜纸擦拭,避免划伤镜头,擦拭完毕目测其性能,确保完好无损;镜体是玻璃制品,除外面包裹的不锈钢壳体外,里面主要为2种材料:传导冷光源的石英光纤和传输图像的玻璃镜片。此类材质易碎,在使用和清洗过程中,都应轻拿轻放,与其他器械分开放置,单独包装,以免与其他器械碰撞而损坏。

2.各级套管管腔可用高压水枪或通芯捅洗的方式大力冲洗,不可留有血迹及残留物。必要时使用毛刷清洗管腔内残余的髓核组织。清洗后,使用高压气枪将管腔的水渍吹干。

3.髓核钳精细易损,应使用专用软刷刷洗钳口和器械表面,对于钳口卡住的髓核,应使用细针头轻轻挑出,以免损伤其性能;用气枪将钳子的轴节处吹干,防止空隙部分发生缝隙锈蚀。

4.所使用的穿刺针及射频均属一次性物品,术毕按相关医疗物品处置规定处理。

5.椎间孔镜器械均采用低温等离子消毒,包装前应确保器械干燥,管腔内无水残留,以免损坏消毒柜。受压易变形的器械要单独放置。

(卢昕 马东升) MRDXrY57eodW14+/5JOFojWIKn/Fl7dtn8NZKyqAkaIQdjWGBoakcaj/1PEsij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