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穿刺术是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气、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途径向胸膜腔内给药的一种诊疗技术。
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胸腔穿刺抽液穿刺点应根据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水多时一般选择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必要时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胸腔穿刺抽气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穿刺前应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穿刺点可用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
3.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边环形扩展至少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后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穿刺时先将穿刺针沿局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中,以便记量或送检。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计,以防针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也可用带三通活栓的穿刺针进行胸膜腔穿刺,进入胸膜腔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另外,还可采用带有三通装置的套管针穿刺法进行胸膜腔穿刺。该三通装置分别连接50ml注射器、套管针、带有引流袋的引流管。穿刺前先将注射器与套管针相通,保持负压状态,然后按上法穿刺进入胸膜腔,见液体流出后拔出针芯,再速将三通与套管口再连接,注射器洗出送检胸水标本后转动三通开关,使导管针与引流管相通,将引流袋放低,将胸腔积液缓慢放出。根据需要抽液完毕后可注入药物。
6.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手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安定)10mg,或者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宜过多、过快,严防负压性肺水肿的发生。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做细胞学检查至少需100ml,并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6.恶性胸腔积液,可在胸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或者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
心包腔穿刺术主要用于对心包积液性质的判断与协助病因的诊断,同时有心脏压塞时,通过穿刺抽液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某些心包积液,如化脓性心包炎,经过穿刺排脓,冲洗和注药尚可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1.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以清洁布巾盖住面部,仔细叩出心浊音界,选好穿刺点。目前,多在穿刺术前采用心脏超声定位,决定穿刺点、进针方向和进针的距离、通常采用的穿刺点为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或心尖部内侧。
2.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助手均戴无菌手套、铺洞巾,根据选择的穿刺点和穿刺方向,自皮肤至心包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逐层局部麻醉。
3.术者持穿刺针穿刺,一般选择剑突下穿刺点,剑突下进针时,应使针体与腹壁呈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入心包腔后下部,如果选择在心尖部进针时,根据横膈位置高低,一般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心浊音界内2.0cm左右进针,应使针自下而上,向脊柱方向缓慢刺入,也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确定穿刺点位置及穿刺方向,穿刺过程中感觉到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提示穿刺针已穿过心包壁层,如针尖感到心脏搏动,此时应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
4.术者确定穿刺针进入心包腔后,助手沿穿刺针送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尖刀稍微切开穿刺点皮肤沿导丝置入扩张管,捻转前进,扩张穿刺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后,退出扩张管。沿导丝置入引流管,退出导丝,根据引流效果,适当调整引流管角度及深度,以保证引流通畅。
5.固定引流管,接引流袋,缓慢引流,记录引流的液体量,并取一定量的标本送检。根据病情需要决定引流管保持的时间。拔出引流管后,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1.严格掌握适应证。心包腔穿刺术有一定危险性,应由有经验医生操作或指导,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2.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液平段大小、穿刺部位、穿刺方向和进针距离,选液平段最大、距体表最近点作为穿刺部位,或在超声显像引导下进行心包腔穿刺抽液更为准确、安全。
3.术前应向患者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嘱其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术前半小时可服可待因0.03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5.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重复抽液可逐渐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如过快、过多,短期内使大量血液回心可能导致肺水肿。
6.如抽出鲜血,应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脏压塞症状出现。
7.取下引流管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8.术中、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术后静卧,每半小时测一次脉搏、血压,共4次,以后每1小时一次,共观察24小时。
腹膜腔穿刺术是指对有腹腔积液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进行腹腔穿刺,抽取积液进行检验的操作过程。
1.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
2.对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使患者难以忍受时,可适当抽放腹水以缓解症状。一般每次放液不超过3000~6000ml。
3.腹腔内注射药物,注射抗生素如卡那霉素,链霉素或庆大霉素,注射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噻替派、丝裂霉素等,以协助治疗疾病。
1.严重肠胀气。
2.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腹膜粘连者。
3.有肝性脑病先兆、棘球蚴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
4.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
5.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6.妊娠。
1.术前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放液前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3.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4.选择适宜穿刺点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也有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偏右1~1.5cm处,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须超声指导下定位穿刺。
5.将穿刺部位用2%碘酊常规消毒,消毒直径大约15cm,戴无菌手套,检查注射器及穿刺针,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0.5%利多卡因逐层作局部浸润麻醉。
6.医生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逐步刺入腹壁,然后倾斜45°~60°角,进0.5~1cm后再垂直刺入,待感到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行抽取和引流腹水,并置腹水于消毒试管中以备做检验用,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头进行穿刺。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橡皮管,用输液夹子调整放液速度,将腹水引流入容器中记量或送检。腹水不断流出时,应将预先绑在腹部多头绷带逐步收紧,以防腹压骤然降低,内脏血管扩张而发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现象,放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用2%碘酊消毒后,盖上消毒纱布,并用多头绷带将腹部包扎,如遇穿刺孔继续有腹水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或棉胶封闭。
1.有肝性脑病先兆,棘球蚴病,卵巢囊肿者,禁忌腹腔穿刺放腹水。
2.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头晕、恶心、心悸,气促、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3.腹腔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腹水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输注大量白蛋白的基础上,也可以大量放液,一般放腹水1000ml补充白蛋白6~8g。
4.在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变换体位。
5.大量腹水患者,为防止腹腔穿刺后腹水渗漏,在穿刺时注意勿使皮肤至腹膜壁层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的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尖,然后再向腹腔刺入。
6.术后应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和继发性感染的并发症。注意无菌操作,以防腹腔感染。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集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临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
1.选择穿刺部位
(1)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1~2cm处,该处骨平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危险性极小。
(2)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3)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部位,此处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穿刺时务必小心,以防穿透胸骨而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
(4)腰椎棘突穿刺点:腰椎棘突突出的部位。
2.体位 采用髂前上棘和胸骨穿刺时,患者取仰卧位;采用髂后上棘穿刺时,患者取侧卧位;采用腰椎棘突穿刺时,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
3.麻醉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操作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然后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皮肤、皮下和骨膜麻醉。
4.固定穿刺针长度 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胸骨穿刺约1.0cm。
5.穿刺 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呈30°~40°角刺入。当穿刺针针尖接触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当突然感到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如果穿刺针尚未固定,则应继续刺入少许以达到固定为止。
6.抽取骨髓液 拔出穿刺针针芯,接上干燥的注射器(10ml或20ml),用适当的力量抽取骨髓液。当穿刺针在骨髓腔抽吸时患者感到有尖锐酸痛,随即便有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抽取的骨髓液一般为0.1~0.2ml,若用力过猛或抽吸过多,会使骨髄液稀释。如果需要做骨髓液细菌培养,应在留取骨髓液计数和涂片标本后,再抽取1~2ml,以用于细菌培养。
若未能抽取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组织块堵塞或“干抽(dry tap)”,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穿刺针或再刺入少许。拔出针芯,如果针芯带有血迹,再次抽取即可取得红色骨髓液。
7.涂片将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立即做有核细胞计数和制备骨髓液涂片数张。
8.加压固定 骨髓液抽取完毕,重新插入针芯、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穿刺处,右手将穿刺针拔出,并将无菌纱布敷于针孔上,按压1~2min后,再用胶布加压固定。
1.骨髓穿刺前应检查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有出血倾向者应特别注意,血友病患者禁止骨髓穿刺检查。
2.骨髓穿刺针和注射器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针头进入骨质后要避免过大摆动,以免折断穿刺针。胸骨穿刺时不可用力过猛、穿刺过深,以防穿透内侧骨板而发生意外。
4.穿刺过程中,如果感到骨质坚硬,难以进入骨髓腔时,不可强行进针,以免断针。应考虑为大理石骨病的可能,及时行骨骼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5.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取的骨髄液不可过多,以免影响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细胞计数和分类。
6.行骨髓液细菌培养时,需要在骨髓液涂片后,再抽取1~2ml骨髓液用于培养。
7.由于骨髓夜中含有大量的幼稚细胞,极易发生凝固。因此,穿刺抽取骨髄液后立即涂片。
8.送检骨髓液涂片时,应同时附送2~3张血涂片。
9.麻醉前需做普鲁卡因皮试。
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也可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有时也用于鞘内注射药物。
1.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部尽量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尽可能弯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一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通常以双侧髂棘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逐层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可见脑脊液流出。
5.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 H 2 O(0.098KPa=10mm H 2 O)或40~50滴/分。若继续作Queckenstedt试验,可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即在测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秒,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1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升高,则为梗阻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但是,颅内压增高者,禁做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试管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1.严格掌握禁忌证 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列为禁忌。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
1.严重休克需急救的患者,经静脉快速输血后情况未见改善,须经动脉提高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
2.麻醉或手术期以及危重患者持续监测动脉血压。
3.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等。
1.慢性严重心、肺或肾脏疾病、晚期肿瘤。
2.周围皮肤炎症或动脉痉挛以及血栓形成。
3.有出血倾向者。
1.了解、熟悉患者病情。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患者配合。
2.如果部位需要,可先行局部备皮。
3.器械准备清洁盘,小切开包,穿刺针、导引导丝及动脉留置导管;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液。加压装置。
以桡动脉穿刺为例:
1.腕下垫纱布卷,背伸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
2.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患者穿刺侧,戴无菌手套,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桡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固定欲穿刺的动脉。
3.右手持注射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角刺入。如见鲜红色血液直升入注射器,表示已刺入动脉。
4.用左手固定原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右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操作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加压不得少于5分钟。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3~5分钟。
3.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1.需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因硬化、塌陷致穿刺困难者。
2.需行肠道外全静脉营养者。
3.危重患者及采血困难患者急症处理。
4.中心静脉压测定。
1.了解、熟悉患者病情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患者配合。
2.如果部位需要,可先行局部备皮。
3.器械准备清洁盘,穿刺针包。
以股静脉穿刺为例
1.患者取平卧位其穿刺下肢轻微外展外旋,在腹股沟韧带中心的内下方1.5~3.0cm,股动脉搏动内侧为穿刺点。
2.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患者一侧,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于穿刺点处轻轻压迫皮肤及股静脉并稍加固定。
3.右手持注射器向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的穿刺点刺入,进针方向与穿刺部位的皮肤呈30°~45°角,顺应血流方向或成垂直方向,边进针边抽吸缓缓刺入。
4.当穿刺针进入股静脉后,即有静脉血液回流入注射针管内,再进针2~4mm即可采血或注射药物。
5.若未能抽出血液则先向深部刺入,采用边退针边抽吸至有血液抽吸出为止;或者调整穿刺方向、深度或重新穿刺。
6.穿刺完毕,拔出针头并消毒皮肤,盖上无菌小纱布,局部压迫3~5分钟,以防出血,再用胶布固定。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鲜红色血液表示误入动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5分钟。
3.尽量避免反复穿刺,一般穿刺3次不成功应停止。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吸痰术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1.昏迷患者。
2.痰液特别多有窒息可能。
3.需气管内给药,注入造影剂或稀释痰液的患者。
颅底骨折患者禁用鼻导管吸痰。
1.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与合作方法。
3.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4.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黏稠度调节负压,吸引器负压压力一般调节为40.0~53.3KPa,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5.咽喉部吸痰 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患者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使用控制侧孔装置的,打开侧孔),以免负压吸附黏膜,引起损伤。另一手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导管头端插入患者口腔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使用控制侧孔装置的,按压侧孔),吸尽口腔及咽喉部的分泌物。
6.气管深部吸痰 更换吸痰管,再次反折导管末端(使用控制侧孔装置的,打开侧孔),另一手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导管前端,在无负压状态下,经一侧鼻孔在患者吸气时插入气管深部,将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患者缺氧。
7.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吸痰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做好记录。
8.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开关,将吸痰管浸泡消毒,并将吸痰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内浸泡。
9.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
1.吸痰过程中每次抽吸时间小于15秒,一次未吸尽时,间隔3~5分钟后再吸。
2.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可由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吸痰过程中如患者出现恶心、咳嗽等不适时,可以调整吸痰管的深度,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在患者吸气时插入气管深部。
心肺复苏术是指恢复自主有效的通气和循环方法。
1.判断意识丧失及呼吸停止、心脏停搏 站立或跪在患者身体右侧,轻拍患者肩部,在患者双侧耳旁大声呼喊患者,判断其意识丧失,低头观察患者胸廓无呼吸起伏动作,口鼻无气息吐出,触摸颈动脉搏动消失,判断其呼吸停止、心脏停搏。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平躺于硬板上,解开衣扣,松解腰带。
2.胸外心脏按压 站在患者右侧,两手掌根部重叠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指抬起不触及胸壁。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重力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力度使胸骨下陷至少5cm(5~6cm),立刻放松,按压和放松时间一致,放松时手掌不离开按压部位。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检查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异物。
4.人工呼吸 采用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右手抬起患者颈部,使其头部后仰,左手按压患者前额保持其头部后仰位置,使患者下颌和耳垂边线与地面垂直。左手以拇指和示指捏紧患者的鼻孔。平静吸气后,将口唇紧贴患者口唇,把患者口部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患者口内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直至患者胸廓向上抬起。吹气量每次500~600ml。吹气频率维持在10~12次/min。然后使患者的口张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观察胸部恢复状况然后进行下一次人工呼吸。
5.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单人抢救时,每胸外按压30次,俯下做人工呼吸2次(30∶2)。
1.颈动脉搏动
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患者心搏已恢复。
2.面色(口唇)
复苏有效时,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3.其他
复苏有效时,可出现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动及四肢抽动。
1.患者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
2.无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温下持续30分钟以上,EMS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
3.有EMS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
心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最为广泛。
室颤、室扑、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1.电极板涂以导电糊或垫上盐水纱布。
2.接通电源,确定非同步相放电,室颤不需麻醉。
3.选择能量水平及充电。
4.按要求正确放置电极板,一块放在胸骨右缘第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第5~6肋间(心尖部)。
5.经再次核对监测心律,明确所有人员均未接触患者(或病床)后,按压放电按钮。
6.电击后即进行心电监测与记录。
(欧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