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春风化雨润心田,又到年鉴出版时。瑞犬迎春,生机勃发,《中国结核病年鉴(2017)》带给你春的喜悦,春的温暖,春的精神,春的力量。

时光飞逝,《中国结核病年鉴(2017)》在各位编者、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关爱下健康成长,已是第3年编辑出版!如人生3岁一样,稚嫩但有无限活力、懵懂但充满好奇,尚属发展初期,但是重要阶段,期望大家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厚爱。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中国结核病年鉴(2017)》的问世,正值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正式成立之际。新一届委员会将在李亮主任委员的带领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讲政治、讲原则、讲纪律、讲规矩,努力拼搏、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再接再厉、共创辉煌。

在不平凡的2017年,国内外结核病防治领域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广大结核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人类2035年中止全球结核病流行、2050年全面根除结核病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特别令人鼓舞的是,2017年我国结核病防治领域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建设性、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可谓成绩斐然,中国结核病控制已然成为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窗口,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结核病防治问题提供了中国样本与路径、贡献了中国方案与智慧。2017年,国内外广大结核人以更多、更新、更高的成果与飞跃带来结核病控制更加辉煌、更加清晰、更加光明的前景。2017年,全球结核病控制取得重大成就,结核病诊断取得重大突破,新抗结核病药物研发与应用迈出重大步伐,结核病治疗方案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结核病学术界空前活跃。这将对全球及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中国结核病年鉴(2017)》全面、系统地概括反映了这些辉煌成就与重大进展。本卷记述时限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个别地方为求记载的完整性、延续性,上溯下限有所放宽。全书共50万余字,从国内外395种期刊中选出有关文献946篇,其中国内517篇,国际447篇。

《中国结核病年鉴(2017)》的编撰工作是在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等机构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汇集全国各地的80余位编撰人员共同努力完成的。除了具体参与年鉴各部分编撰工作的人员之外,还有参与年鉴审稿和编辑工作的人员等,相关专家、学者对年鉴编写工作亦给予了关注、指导和帮助。在此,我们向参与年鉴编撰工作的所有单位与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上海市肺科医院刘一典医生、安徽省铜陵市卫生局朱友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常蕴青博士研究生和王雅硕士研究生、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付亮医生等所做的大量文字校对与修订工作。

虽经努力,《中国结核病年鉴(2017)》肯定还存在错漏和不足,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我们一定将虚心听取意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编纂水平。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消除结核病并非遥不可及,亦并非唾手可得。困难和挑战会令人更加完善,使事更加完美。所有结核病问题都应该不是问题,有些尚在“瓶中”,更多集聚“瓶颈”,人类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完美解决,不远将来定会“瓶塞”顿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探索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中国结核病年鉴(2017)》为您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为您搜集,为您整理,为您解卷即明,为您鉴往知来。《中国结核病年鉴(2017)》真诚为您探索加油,期待为您创新喝彩。《中国结核病年鉴(2017)》将继续不驰空想,不鹜虚声,为人类最终消灭结核病一年一大步,一步一个脚印,添砖加瓦作铺垫,任劳任怨做贡献!

唐神结 李亮 高文 许绍发
2018年2月于北京 5V28muzeqXNh8/IqCNQOu6v8xDjsxYUH1RWcjTShGqeId7knuqcpdP1n4fSZsnj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