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MBD是CKD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一组临床综合征,患者除SHPT、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之外,还可以出现心脏瓣膜、血管和软组织等转移性钙化,导致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明显增加 [91,122~128] ,因此应当积极预防和治疗。主要措施包括:降低高血磷,维持正常血钙,控制SHPT,预防和治疗血管钙化。
3.1 CKD G3a~G5D期患者,CKD-MBD治疗应基于对钙、磷及PTH的综合评估。(未分级)
【依据】
CKD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发生紊乱的时期不同,并且各指标受饮食、药物、治疗依从性、检测方法、透析治疗等多种因素影响,甚至存在显著的昼夜节律变化 [129~131] 。此外,各种指标间存在多种途径相互影响。这些因素导致CKD患者表现出多种类型生化异常 [132] 。即使同一患者、同一指标,在治疗不同阶段,亦可出现较大变化。因此,在制订临床决策时,不应单纯聚焦于某一项指标的检测数值,更应纵向关注该指标变化趋势,并判断该指标对其他指标的影响。
一项包含22 937例新入HD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与钙、磷、PTH综合达标者相比,3项指标均不达标的人群死亡风险增加51%,2项不达标的人群死亡风险增加35%~39%,1项不达标的人群死亡风险增加15%~21% [133] 。另一项包含26 221例MHD患者的研究显示,钙、磷、PTH未能综合达标者死亡风险增加15%~47%,复合终点(包括死亡和心血管住院)风险增加8%~55% [132] 。由此可见,对MBD生化指标的管理应力求综合达标,避免过分关注或放大某一指标。
同时,纠正生化指标异常能否改善或逆转MBD相关并发症仍有待确认。EVOLVE试验中随机入选3883例合并中重度SHPT(PTH中位水平693pg/ml)的HD患者,观察西那卡塞能否减少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尽管亚组分析结果提示西那卡塞可降低患者血清成纤维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水平 [134] ,减少老龄患者终点事件 [135] ,减轻钙化防御 [136] ,但不能否认就整体研究人群而言,西那卡塞组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并无差异(48.2% vs 49.2%, P =0.11) [137] 。Meta分析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降低PTH并不等同于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 [138] 。
基于指标本身存在动态变化、指标间存在相互作用和指标所代表的临床意义有限等原因,在开始MBD治疗前,需综合评估钙、磷和PTH水平 [139] 。
除钙、磷和PTH外,bALP、活性维生素D和FGF23等也参与MBD发生、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在此暂不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