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解剖学

第一节 子宫的解剖学

子宫是女性重要的内生殖器官,为一壁厚腔小、具有伸展功能的纤维肌性中空器官,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其解剖形状、大小、位置及结构随年龄的不同而异,并由于月经周期和妊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一、形态和结构

成人子宫体是子宫最宽大的上2/3部分,呈倒置的梨形,上宽下窄,有前后两面及左右两侧缘,前面稍凸出,后面扁平,上端(称为子宫底部)钝圆、隆突,游离,与回盲袢和乙状结肠相接触,下端(称为子宫峡部)缩细与子宫颈相连,两侧缘与子宫阔韧带相连。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因年龄而异,婴儿期为1∶2;生育期为2∶1;老年期为1∶1。其中,子宫底部两侧及子宫角是两侧输卵管入口处,此处肌层较薄弱,是探宫腔或刮宫易致子宫穿孔处。

子宫峡部于非孕期长约0. 6~1cm,妊娠12周后逐渐伸展、变薄,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于妊娠晚期逐渐伸长变宽而宫壁变薄,称为软产道的一部分,足月临产时伸展为子宫下段,可达7~11cm。峡部为胎儿娩出时产道的薄弱处,子宫破裂多发生于此处,剖宫产常在此处做切口,其优点是:①术后切口愈合好,再次分娩子宫破裂率极低;②术中出血少;③子宫切口有腹膜遮盖,术后与大网膜及肠管等的粘连少;④术后腹膜感染、肠麻痹、腹膜炎发生率低。

二、子宫体腔

子宫体内为倒三角形的子宫体腔( uterine cavity),呈一上宽下窄的三角形裂隙,平均容量约为5ml。据资料统计,生育1~5次的妇女中,各胎次的妇女,非哺乳者宫腔长度较哺乳者略长,而且生育胎次越多,其宫腔长度越长,故其容量也增加。

子宫体腔底的两侧角各有一口,即输卵管子宫口,与输卵管相通。子宫体腔面光滑,可分为子宫底前壁、后壁和侧壁,其内衬以子宫内膜,故也称子宫内膜腔,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呈周期性的改变。

子宫体腔的形态、大小可随年龄、生育及周期性激素的变化而变化,其形态经X线片测量大多为等腰三角形,占65. 5%;菱形者占11. 4%,宫底外凸所致X线片为扇形者占2. 3%,其余为宫腔下部宽大者。一般而言,宫腔底长度与高度的比例为1∶2。宫腔侧壁的平均夹角为28. 76°,宫腔底朝上,其平均横径为3. 08cm( 1~5cm),全长平均为4. 19cm。在正常未产妇,子宫体腔的前壁与后壁几乎相互接触,中间的腔隙仅为一裂隙,其切面呈三角形,而经产妇因其原突出的子宫侧缘往往变凹,故三角形不明显。

子宫体腔上段指子宫底水平横线上中下12~15mm的范围,形态类似等腰梯形,是子宫内膜腔最宽阔处,此段子宫壁较厚,为8~10mm。

子宫体腔下段为子宫峡部的内腔,称为“子宫峡管”( canal of idthmus of uterus),为漏斗型短管。其上口称峡管内口,在解剖学上较狭窄,又称解剖学内口( anatomical internal os),亦即子宫颈管内口。下口称峡管外口,为子宫内膜转变为子宫颈内膜的部位,即子宫颈管内口或子宫组织学内口( histological internal os)。此处最狭细,平均直径为0. 38cm ( 0. 2~0. 7cm)。

三、位置和毗邻

成人正常子宫体长轴一般与盆腔轴一致,呈轻度前倾(子宫长轴与阴道长轴呈向前开放的90°以上夹角)、前屈位(子宫体与子宫颈间夹角为120°~140°)。子宫倾度指子宫体纵轴与身体纵轴的关系,依照子宫后倾的程度可分为:Ⅰ度:子宫体轴线指向骶骨,子宫长轴与身体长轴平行;Ⅱ度:子宫体纵轴指向骶骨凹;Ⅲ度:子宫体轴线指向子宫直肠陷凹。子宫屈度指子宫体与子宫颈的关系,子宫体与子宫颈不在一条直线上,及子宫体与子宫颈移行部构成一向前的弯度,屈度<90°的为病理性,可为病理性的前屈或后屈。子宫极度前倾、前屈或后倾、后屈都属异常情况。

子宫体位于小骨盆腔的中央,盆腔入口平面以下,突出于盆腔下部,其前方借膀胱子宫陷凹与膀胱相邻,后方有直肠。小肠袢和乙状结肠常下降入子宫体后方的子宫直肠陷凹而与子宫毗邻。

(一)膀胱

膀胱为一空腔器官,位于子宫前方,耻骨联合后方。其大小、形状因其充盈度及邻近器官的情况而变化,充盈时甚至达腹腔。膀胱底部黏膜形成膀胱三角,三角的尖向下为尿道内口,三角底的两侧为输尿管口,两口相距约2. 5cm。

(二)输尿管

输尿管为一对肌性圆索状长管,起自肾盂,终于膀胱。输尿管在腹膜后,以肾盂开始沿腰大肌前面偏中线侧下降,左输尿管于骨盆入口处经左髂总动脉下端的前方入盆,右侧输尿管跨髂外动脉入盆,入盆后两侧输尿管均在腹膜后沿盆侧壁下行,至坐骨棘附近,向前穿越膀胱旁组织中,末端自后向内行经宫颈外侧约1. 5~2cm处交叉于子宫动脉的后方,再经阴道侧穹隆顶端绕向前内方,穿越主韧带前方的输尿管隧道,进入膀胱底部,在膀胱肌壁内斜行1. 5 ~2cm开口于膀胱三角底的外侧角。由于输尿管与子宫、子宫动脉关系密切,至妇科手术易损伤输尿管,其最易损伤的部位有:骨盆漏斗韧带水平、子宫动脉水平、膀胱输尿管连接处。

(三)直肠

直肠位于骶骨前方,子宫及阴道的后方,为乙状结肠的延续部分,穿过盆腔与肛管相连,全长约15~20cm。在妇产科手术中,直肠的损伤主要见于会阴切开缝合术、Ⅲ度会阴裂伤修补术及宫颈癌子宫广泛切除术。

(四)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为结肠的末端,长约40cm,平左髂嵴与降结肠相连,降至第3骶椎上缘高度移行为直肠,外观呈“乙”字形弯曲。其属腹膜内位器官,该结肠与腹后壁间有乙状结肠系膜相连,系膜根的附着线常呈“人”字形,其左支附着于髂外动脉中点处,向内上方在骶髂关节高度,正是系膜根附着缘的尖端处。从此处成为右肢向下内方,延至第3骶椎前面。系膜根尖端处形成向下开放的乙状结肠间隐窝,此隐窝的后方,有左侧输尿管经过,可作为手术中寻找左输尿管的标志,也是术中易致输尿管损伤处之一。由于此系膜较长,活动度较大,故乙状结肠扭转的机会较多。乙状结肠袢常降至直肠子宫陷凹内。

(五)子宫直肠侧窝

子宫直肠侧窝位于直肠的侧方,其内侧是输尿管、直肠外侧壁和宫骶韧带,外侧是髂内动脉,有时下方可以见到髂内静脉,后方是骶骨的一部分,前方是子宫动静脉,底部有一些纡曲的静脉。子宫直肠侧窝周围结构复杂,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损伤,尤其是血管的损伤。

(六)膀胱侧窝

膀胱侧窝亦称膀胱侧间隙,是在膀胱输尿管外,膀胱上动脉通过其间的区域,亦是富含血管的疏松组织。膀胱侧窝顾名思义位于膀胱的侧方,因此其内侧为膀胱的外侧壁,外侧为髂内动脉的终末支即膀胱上动脉,此血管通过其间的区域,前方为骨盆耻骨的部分,后方是子宫动静脉和疏松的结缔组织。此窝在深部和闭孔窝只是一膜之隔,手术过程中当清除闭孔淋巴结后,两个窝合二为一。手术中切断圆韧带后,可顺势打开后腹膜,同时打开膀胱侧窝。膀胱侧窝是宫颈癌手术中最重要的解剖结构之一,术中如暴露不好,就易发生膀胱和血管的损伤。

(七)膀胱子宫陷凹

膀胱子宫陷凹是膀胱上面的被覆腹膜在膀胱后缘附近,相当于子宫内口平面,腹膜移行与子宫体的前面形成的凹陷。

(八)子宫直肠陷凹

子宫直肠陷凹( excavatio rectouterina),又称Douglas腔( douglas fold),是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行形成的陷凹,为女性立位和半卧位时腹膜腔的最低部位,与阴道后穹隆仅隔阴道后壁和腹膜。腹膜腔的积液常积于此,使阴道穹隆后壁向阴道隆起、充盈而饱满,可经阴道后穹隆穿刺或引流。

正常情况下,子宫体具有移动性,其正常位置由盆底肌肉、筋膜结缔组织以及韧带所维持,同时受体位的改变、膀胱的充盈程度,以及固定子宫韧带的紧张或松弛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改变。①体位变动:直立时,子宫体与地面平行,子宫底位于膀胱上,子宫颈向后,接近坐骨棘水平。②膀胱充盈而直肠空虚时,子宫底向后上方移动,子宫体前倾角度变小;当膀胱完全充满时,子宫底可移向骶骨,甚至前屈消失;直肠充满而膀胱空虚时,子宫体则稍向前下方移动,多过度前屈,且位于膀胱的上方;当膀胱和直肠都充盈时,子宫体向上移动并伸直。③妊娠时,子宫体的位置、大小随孕周的不同而变化。妊娠第12周前,子宫体仍位于骨盆腔内;孕12周末,子宫底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以上2~3横指;孕16周末子宫底位于脐耻之间;孕20周末子宫底位于脐下1横指;孕24孕周末时,子宫底位于脐上1横指;孕28周子宫底位于脐上3横指,孕32周末子宫底位于脐与剑突之间;孕36周末子宫底位于剑突下2横指; 孕40周末子宫底位于脐与剑突之间或略高。

四、固定装置

除了盆膈及周围结缔组织外,维持子宫体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五对韧带的固定装置。

(一)圆韧带

圆韧带( round ligament)呈圆索状,较坚硬,长12~14cm,直径约为5mm。由子宫体部延续而来的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参与韧带的构成,起于子宫角的前面、输卵管子宫入口的稍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下方外侧伸展达两侧骨盆腔侧壁,依次越过膀胱血管、闭孔血管和神经、脐动脉索以及髂外血管等结构的上方,经腹股沟管腹环,绕过腹壁下动脉起始部外侧,穿过腹环入腹股沟管,出皮下环,止于阴阜及大阴唇的皮下组织中。圆韧带内有1条卵巢动脉和1条卵巢静脉丛的小分支及淋巴管与神经。其是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的主要结构,能将子宫底拉向前,当膀胱膨胀或妊娠引起子宫生理性后移时,能牵引子宫向前方,以恢复子宫前屈的正常解剖位置,一旦恢复其正常前倾位置后,腹腔内压力作用于子宫后壁,使子宫继续前倾。当腹腔内压力使前倾的子宫体稍向下降,如子宫支持力量正常,则能恢复其原来的位置,但如子宫先天性后倾或生理性后移位,圆韧带无力使其向前复位时,腹腔内压力将作用于子宫前壁,压迫子宫下降入阴道内。但是,如果其他支持结果足够结实,即使有子宫后移位等不利条件,子宫仍可维持在正常平面上。

(二)阔韧带

阔韧带( broad ligament)位于额状位,外观呈翼形、近似四边形的双层腹膜皱襞,即是由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向两侧延伸形成,连系于子宫侧缘与骨盆侧壁,将盆腔分为前、后两部,前部有膀胱,后部有直肠。阔韧带分为前后两叶,上缘游离,内2/3部包被输卵管(伞端无腹膜覆盖) ;外1/3部由伞端下方向外延伸达骨盆壁,形成卵巢悬韧带( suspensory ligament),又名骨盆漏斗韧带( infundibulopelvic ligament),其内有卵巢动静脉通过。下缘附着于盆底,与盆底腹膜相移行;内侧缘于子宫侧缘移行为子宫前后面的腹膜,外缘下部与盆侧壁的腹膜相移行。

阔韧带的前层覆盖子宫圆韧带,后层包被卵巢和卵巢固有韧带。在子宫体和子宫颈两旁的阔韧带前后两叶有大量的疏松结缔组织,其中有丰富的血管、淋巴与神经,此区域称为子宫旁组织。子宫下段阔韧带的直切面呈三角形,子宫血管处于其宽阔的基线之上。

根据阔韧带包被的器官,将阔韧带分为3部分:①输卵管系膜( mesosalpinx) :输卵管和卵巢系膜根部之间的两层腹膜,卵巢动、静脉由此穿过。阔韧带两层腹膜间一些松弛的结缔组织,其中可见中肾管遗迹,如卵巢冠等;②卵巢系膜( mesovarium) :在卵巢前缘与阔韧带后叶的双层腹膜皱襞,是由阔韧带后叶包绕卵巢形成的。其内有卵巢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走形及胚胎残余器官。③子宫系膜( mesometrium) :在子宫侧缘和盆底之上的三角形腹膜皱襞。在子宫体两侧的子宫系膜称子宫旁组织( parametrium),在子宫颈周围该组织特别发达,称为子宫颈旁组织( paracervical tissue),其向下与阴道旁组织相连,前接膀胱旁组织,后达直肠旁组织。器官旁组织内含有子宫动脉、输尿管末端以及丰富的静脉丛、淋巴管和卵巢固有韧带。

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保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但阔韧带对生殖器官几乎没有支撑作用,只有在疾病状态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感染、放疗手术后,阔韧带组织变硬,从而起到防止子宫下垂、限制子宫活动的作用。

阔韧带向下连阴道旁组织,向前连膀胱旁组织,向后接直肠旁组织。阔韧带基底部其内除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外,尚有输尿管经过,手术时需注意不要误伤。输尿管在向膀胱走行过程中,在骨盆入口处左输尿管经左髂总动脉下段的前方入盆,右侧则经右髂外动脉起始的前方入盆。入盆后,两侧输尿管均在腹膜后沿盆侧腹壁下行,经髂内、外血管,腰骶干及骶髂关节前方,转向闭孔神经至坐骨棘附近。向前穿过膀胱旁组织,其末段自后向内行,经子宫颈外侧1. 5~2. 0cm处平行子宫颈走形7~12cm,在子宫颈外侧距阴道侧穹隆1. 5cm处的上外方,在子宫动脉的后方与其交叉。由于输尿管是在子宫动脉下的这种交叉走形位置的关系,因而称为“桥下流水”。由于输尿管与子宫峡部关系密切,在行子宫切除术与广泛子宫全切术时,应分清其解剖关系,避免误伤输尿管。

(三)主韧带

主韧带( cardinal ligament,CL)又称宫颈横韧带( transverse servical ligament),呈扇形的宽厚、坚硬的肌束带,主要由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纤维构成,上方起自子宫,下方起自阴道,内侧起自子宫颈、阴道穹隆及上阴道壁的侧缘,向脏层筋膜扇形展开,外侧达骨盆壁,向下附着于盆膈上筋膜,下方与膀胱筋膜、阴道筋膜相融合,上界为子宫动、静脉,在前面与耻骨膀胱韧带相连接,后面部分向上经直肠外侧达骶骨。其内有盆腔血管、神经等通过。

主韧带是维持固定子宫、子宫颈及阴道侧壁上部处于正常位置的主要力量,其将子宫颈和阴道上部向后上方牵引,维持子宫于坐骨棘平面以上,防止子宫脱垂。

子宫主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基部深面,由连接于盆筋膜腱弓同子宫颈与阴道上端之间的结缔组织及其网眼内的阴道与子宫静脉丛、子宫动脉及交感神经纤维及淋巴管组成。输尿管末端也走行于此韧带内。主韧带上方与阔韧带内腹膜外组织相连续。

(四)子宫骶骨韧带

子宫骶骨韧带( uterosacral ligament,USL)为弧形,其较短、厚且坚实有力,韧带表面有腹膜覆盖形成皱襞。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起自子宫体与子宫颈交界处的后面(相当于宫颈组织学内口),向后绕直肠外侧呈扇形展开,附着于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上或骨膜上。其后牵子宫颈靠近直肠,同时将其向上牵引,防止子宫前移,间接保持子宫于前倾的位置。折叠或缩短此韧带,可以治疗临床上出现的子宫后倾症,恢复子宫前倾位。如先天性韧带延长或妊娠后韧带紧张减弱或消失,可使子宫颈向前下移位,并使子宫体向后移,导致子宫轴与阴道轴相一致,在腹压下易致子宫下降于阴道内。

(五)耻骨宫颈韧带

耻骨宫颈韧带( pubocervical ligament,PCL)起自子宫颈前面,向前呈弓形绕过膀胱外侧,经尿道两侧到达耻骨后面,附着于耻骨盆面,韧带表面的腹膜为膀胱子宫壁,可限制子宫后倾后屈。

除上述5对韧带外,子宫、阴道周围结缔组织与盆膈、尿生殖膈肌会阴体,对维持子宫正常位置与姿势有重要的意义。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前后移动幅度较大,但其上下移动的幅度很小。如上述这些固定装置薄弱或松弛、损伤时,尤其是盆膈肌松弛,可引起子宫位置改变或出现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当子宫下降至坐骨棘平面以下时,即为子宫脱垂,严重者可使全子宫脱出阴道口外,甚至将膀胱、直肠等牵引向下。

五、血  管

子宫体血管包括子宫动、静脉和卵巢动、静脉。

(一)子宫动脉

子宫体供血主要来自于子宫动脉,其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在腹膜后沿骨盆侧壁向下向前走形,向内穿过阔韧带基底部、宫旁组织到达子宫颈旁约2cm处,从前上方横跨输尿管到达子宫外侧壁,于阴道上宫颈部分为上、下两支。上支较粗,沿子宫体侧缘纡曲上行,称为子宫体支,其至宫角处又分为子宫底支、输卵管支及卵巢支,卵巢支与卵巢动脉分支吻合。下支较细,分布于宫颈及阴道上部,称为宫颈-阴道支。分布于子宫壁的血管分支有20~40条,并在中线处于对侧血管吻合。子宫动脉的升支沿途发出8~24支弓状动脉,横穿子宫壁。弓状动脉常是前后对应地分布于子宫前、后壁,分别称前、后弓状动脉,两侧相对应的弓状动脉在中线互相吻合。弓状动脉垂直于子宫壁分出大量分支,向子宫内膜方向呈放射状进入肌层深层,称为放射动脉,其分支供应子宫内膜基底层,称为基底动脉;其终末支呈螺旋状供应子宫内膜,称为螺旋动脉。螺旋动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螺旋动脉的终末支与小静脉有两种连接形式:①螺旋动脉在穿入功能层后再分为数支,在内膜表面彼此吻合形成毛细血管网,再由此汇集成小静脉;②动、静脉吻合,在吻合支进入小静脉处扩大成血窦。妊娠时,螺旋动脉变成弯曲、扩张的漏斗性血管,并开放进入胎盘绒毛间隙,穿过蜕膜板进入每一个胎盘母体叶,游离绒毛与固定绒毛似杯子盖在每根螺旋动脉上。

(二)卵巢动脉

卵巢动脉为腹主动脉分支(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沿腰大肌前向下走形至骨盆腔,向内方斜行,与髂外动脉交叉,经骨盆漏斗韧带穿过卵巢而进入卵巢髓质,形成螺旋状分支,呈放射状伸入皮质,在卵泡膜和黄体内形成毛细血管网,卵巢动脉终止于子宫角部,在此处与子宫动脉上行支相吻合。卵巢动脉在输卵管系膜中分支供应输卵管,终末支约在卵巢固有韧带和卵巢之间,与子宫动脉相吻合。

(三)子宫静脉

子宫静脉较发达。起自于子宫壁中海绵状静脉间隙,注入肌层中较大的静脉,经子宫静脉离开子宫,在子宫下部两侧形成子宫静脉丛,发出小静脉后,再会合成2支子宫静脉主干,分别为,子宫上(浅)静脉丛及子宫下(深)静脉,与相应的动脉伴行,一同越过输尿管的前上方,注入髂内静脉。子宫静脉丛分别于阴道、直肠静脉丛相交通,子宫与阴道静脉丛合成子宫阴道静脉丛,在输尿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与静脉共同组成了尿道隧道。此处的静脉无瓣膜,故可以彼此逆流。

(四)卵巢静脉

卵巢静脉与同名的动脉相伴行,左侧回流入肾静脉,右侧回流入下腔静脉。卵巢静脉具有扩张性能,此为其独特而重要的功能。由于在解剖上缺乏支持性筋膜鞘,故通过扩张来完成特定的功能。

六、淋巴管

子宫内膜间质内存在有毛细淋巴管网,与年龄、功能密切相关,在性成熟期后,可分为浅、深毛细淋巴管网。在经产妇,尤其是妊娠期,毛细淋巴管变粗,网眼变小,淋巴管密集。此淋巴管网与基层淋巴管相通。肌层内的毛细淋巴管网位于平滑肌纤维束间的结缔组织内。各肌层内的毛细淋巴管网的管径与网眼大小不同:子宫体肌层内层的毛细淋巴管较细而密集,网眼较小;外层的淋巴管最次,且较为稀疏,网眼最大。各肌层淋巴管网相互吻合,并汇合成集合淋巴管,其向外与浆膜层淋巴管吻合,直接注入局部淋巴结。浆膜层毛细淋巴管及淋巴管位于浆膜间皮下的纤维组织内,注入位于浆膜深层的淋巴管丛,由此发出的集合淋巴管与动、静脉支伴行,注入局部淋巴结。浆膜层的淋巴管网可与邻近器官浆膜层的毛细淋巴管相吻合,肌层与浆膜层的集合淋巴管亦可相互吻合交通。

子宫体的淋巴流向有两条:①子宫底和子宫体上2/3所发出的2~5条集合淋巴管,经阔韧带上部,沿卵巢固有韧带走向卵巢门,与输卵管及卵巢的淋巴管汇合,经卵巢悬韧带与卵巢血管伴行,至肾下极平面,转向内注入腰淋巴结。其中,子宫左侧半的淋巴管多注入主动脉旁淋巴结,少数注入主动脉前淋巴结。子宫右半的淋巴管主要注入主动脉腔静脉间淋巴结,另少部入腔静脉旁淋巴结、腔静脉前和主动脉前淋巴结。从子宫底部两侧(宫角部)发出1~3条集合淋巴管,沿子宫圆韧带向前上行,至腹股沟管环处,一部分淋巴管转向下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其余经腹股沟管出皮下环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②子宫体下1/3部淋巴管大部分向外穿经阔韧带基底部至盆侧壁注入髂血管淋巴结,其余穿过主韧带注入闭孔淋巴结。

七、神  经

分布于子宫体的神经来源于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由大部分交感神经、少量的副交感神经及部分脊髓神经组成,主要来自于盆神经丛(由腹下丛、卵巢丛及盆内脏神经共同组成)。盆腔神经丛组成为:①骶前神经丛的交感神经;②骶神经2~4的副交感神经(含少量交感神经) ;③脊髓神经的阴部神经分出的小部分副交感神经。

子宫体不同的部位由不同的神经支配。子宫体的交感神经运动纤维来自脊髓的第5~10胸节段,节前纤维在邻近的交感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参与组成主动脉神经丛和腹下神经丛,最后经骨盆神经进入子宫体。子宫体的交感神经感觉纤维经过骨盆神经丛、腹下神经丛、主动脉神经丛进入腰段和下胸段交感干,最后沿胸11~腰1脊神经进入脊髓。子宫峡部及子宫颈的运动和感觉主要由骶2~4副交感神经传导,在其两侧和后方,由分支与来自骨盆神经丛的交感神经纤维汇合,形成子宫-阴道神经丛和子宫颈大神经节,其神经纤维分布于子宫颈和阴道上部。

子宫的传出神经由盆腔神经丛延伸至子宫颈两侧的子宫颈旁神经丛组成,在子宫峡部与子宫动脉的分支并进入子宫,伸展至子宫及子宫颈的肌层,神经进入肌壁后,沿子宫长轴走行,在整个肌层内的分布比较一致。进入子宫肌层内的神经继续分支与矢状动脉并行通过子宫肌层,到子宫内膜并分布于螺旋动脉周围。另有少数位于子宫体外侧的神经与子宫动脉上行支并行上升至宫底,分成较小的神经纤维,分布于卵巢及输卵管近端,且近输卵管处神经分布较丰富。

传入神经经子宫阴道丛,然后伴交感神经,经第11、12胸神经后跟进入脊髓,只传导子宫底及子宫颈的痛觉。骨盆神经丛的神经纤维大多来自腹下神经丛,并接受来自第2~4骶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以及向心传导的感觉神经纤维。其分别位于子宫体、子宫颈、阴道及膀胱上部。下腹下神经纤维一部分来自于脊椎前和旁的交感神经节,一部分来自子宫-阴道连接处的交感神经节。子宫尚存在一些不同于其他脏器所有的独立神经元,其为短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其神经节非常接近肌细胞,切断脊髓甚至支配子宫的所有外部神经及其节前纤维,不会使此种短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退化,功能仍保持原状,使子宫不会出现去神经的现象。非妊娠时,交感神经分布于子宫体和子宫颈部,尤其在两侧输卵管峡部和子宫颈部比较丰富。妊娠后,肾上腺素能神经在子宫下段及峡部就相对减少。

(郝敏 石一复)

第二节 子宫肌瘤的解剖学

一、子宫肌瘤的大小及数目

子宫肌瘤是实性肿瘤,可单个或多个生长在子宫任何部位。子宫肌瘤的大小与数目的多少,在不同时间段,其表现是不一样的。肌瘤最初生长是一个或两个,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则可能生长出数个。子宫肌瘤的大小与数目可以极不一致,同时由于在一个子宫上肌瘤发生部位不同、数目不等及大小不一致,而使子宫的外形殊异。肌瘤的大小,可能小如粟米,甚至仅在显微镜下方可看见,亦可大到数十公斤,甚至大到充满整个腹腔。子宫肌瘤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后者被称多发性肌瘤。多发性肌瘤一般不超过10个,但亦有多至数十个的(图6-1)。

图6-1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剔除肌瘤

二、子宫肌瘤的形状、质地及色泽

子宫肌瘤的形状多数为球形或近乎球形,亦有卵圆形,一般小肌瘤多为圆球形,但长大或多个肌瘤互相融合时,则形成不规则的形状。虽然肌瘤无明确的真性包膜,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呈膨胀性生长,使周围组织受压萎缩而形成一层薄薄的疏松的蜂窝状组织的假包膜。因此,肌瘤与周围的子宫肌层两者界限清楚,肌瘤与子宫肌壁间有一层疏松的网状间隙,切开肌壁,肌瘤多会从肌壁间跃出,且极易将肌瘤从假包膜中剥出。

子宫肌瘤生长的不同时期,其质地的软硬程度也有不同。临床观察发现,较小的肌瘤和新生的肌瘤质地相对较软;较大的肌瘤和时间较长的肌瘤质地较硬。其软与硬是相对而言的,肌瘤发生退行性改变时,其变性的种类不同,肌瘤的软硬也不同。当肌瘤脂肪样变、液化时则瘤质较软;当肌瘤钙化时则瘤质更硬。肌瘤未发生退行性变时,其硬度取决于其中所含肌组织与结缔组织的比例。纤维组织成分越多,肌瘤越硬,颜色亦较苍白,反之则较软,且颜色也接近于正常的肌组织。有时数个小肌瘤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的肌瘤团块,这种肌瘤亦有一定的硬度。

肌瘤经手术切开后,由于周围的正常子宫平滑肌肉组织收缩,肌瘤的切面可略突出切面。肌瘤切面的平滑肌束纵横交织,呈特殊的旋涡状纹理及脂肪样结构,切面可略带红色或呈白色。肌瘤内肌组织成分多,血运好,即呈红色,肌瘤内纤维组织多,血运差,则呈苍白色,所以肌瘤的颜色决定于肌瘤组织的血运状态和肌组织与纤维组织的比例成分(图6-2)。

图6-2 不同子宫肌瘤切面

A.肌瘤切面呈苍白色,部分坏死; B.肌瘤切面呈粉红色; C.部分脂肪样变的肌瘤切面; D.坏死肌瘤切面

三、子宫肌瘤的起源和位置

子宫肌瘤起源于子宫平滑肌细胞或子宫小动脉间质细胞。95%以上的肌瘤生长于平滑肌组织丰富的子宫体,少数发生于宫颈( 2%~5%),也可发生于子宫韧带、输卵管或阴道。所有肌瘤开始均生长在子宫肌层,且在生长过程中通常向阻力小的部位移行,即向子宫的黏膜或浆膜层方向生长。根据肌瘤与子宫各层的关系,把子宫体肌瘤分为三类: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

(一)肌壁间肌瘤

肌壁间肌瘤指肌瘤位于肌层内(图6-3)。所有宫体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故最多见,占总数的60%~70%。

(二)浆膜下肌瘤

浆膜下肌瘤指由于子宫肌层的收缩,把靠近子宫浆膜层的壁间肌瘤挤向子宫表面。肌瘤表面仅由浆膜层覆盖,称为浆膜下肌瘤(图6-4),占总数的20%~30%。当瘤体继续向浆膜面生长,仅有一蒂与子宫肌壁相连,则为带蒂浆膜下肌瘤,营养由蒂部血管供应。若肌瘤位于宫体的侧壁向宫旁生长,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称为阔韧带内肌瘤,较少见,约占2%。

(三)黏膜下肌瘤

图6-3 肌壁间肌瘤

图6-4 浆膜下肌瘤

图6-5 黏膜下肌瘤

黏膜下肌瘤指肌瘤向黏膜方向生长,凸向子宫腔,仅由黏膜层覆盖,多为单个,称为黏膜下肌瘤(图6-5),约占总数的10%。大多数黏膜下肌瘤位于宫体部的宫腔内,多数位于宫底、前后壁和侧壁。小肌瘤还可位于宫角部,干扰了子宫输卵管衔接部腔隙,少数位于宫颈管或宫颈内口附近。大多数宫腔内肌瘤表现为一部分瘤体生长在肌壁间,一部分突入宫腔,类似冰山的一角,被称作无蒂的黏膜下肌瘤。亦有部分肌瘤完全突入宫腔内,带有蒂或茎,被称作有蒂的黏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可分为如下类型,0型:有蒂的黏膜下肌瘤,未向肌层扩展; 1型:向肌层扩展小于50%; 2型:向肌层扩展大于50%。这些肌瘤的大小不一,从1cm到10cm。因为通常黏膜下肌瘤表面缺乏正常的子宫内膜,所以在宫腔镜下很容易地观察到薄壁的窦状血管。一旦血管破裂,血液自血管喷发而出,由于缺乏自限性止血机制(即血管结构异常),血液可迅速充满宫腔。由于黏膜下肌瘤本身重量的影响,更易形成蒂,带蒂黏膜下肌瘤如同宫腔异物刺激子宫收缩,因而常被挤出子宫颈进入阴道。

(陈春林)

第三节 子宫肌瘤的血管解剖

子宫肌瘤是新生的肿瘤,从周围的肌层中获得血管,吸收血液,主要依靠双侧的子宫动脉和新生的肿瘤血管为肌瘤提供终端营养。当血流被中断时,无完善的储备交通血管网为其供血,从而导致肌瘤的急性缺血缺氧。除此,异常的静脉引流会导致肌瘤有出血倾向。一些研究已证实子宫肌瘤有数目众多的畸变、薄壁的静脉血管。

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显示子宫动脉呈螺旋状扭曲,肌瘤越大,动脉越粗。在动脉早期显示子宫动脉主干增粗、弯曲,在动脉末期见细小动脉显影。实质期可见同侧大部分瘤体染色,双侧染色的瘤体勾画出整个肌瘤的大小及形状,肿瘤染色明显,排空延迟。研究报道子宫肌瘤的DSA造影发现:①子宫动脉多数呈纡曲形态,部分患者起始段较细,长约2cm,内径1~2mm,中间段较起始段粗约2倍,内径3~5mm;②子宫动脉与髂内动脉、膀胱上、膀胱下动脉、阴部内动脉成角复杂,正位结合斜位可分为: 60°以内; 60°~90°; 90°以上。

子宫肌瘤主要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部分患者卵巢动脉也参与供血,在肌瘤处形成两组大小不同的血管网,分别称之为外层血管网和内层血管网。外层血管网又称大血管网,位于子宫肌瘤的表面,即子宫肌瘤的假包膜层内,它是由子宫动脉的分支血管构成,肌瘤越大、血流越丰富,则血管越粗大。在DSA影像上表现为纵横交错的血管网络,血管之间有交通支存在。内层血管网又称小血管网,位于肌瘤的内部,是从外血管网上新生的细小动脉,向肌瘤的深部生长,为肌瘤提供血液,在DSA影像上表现为细小的、弥漫的血管网。DSA动态造影中,在动脉期,首先是外层血管网的显影,然后在实质期是内层血管网的显影,勾画出子宫肌瘤的轮廓,越大的子宫肌瘤越容易观察到此种现象(图6-6)。

1.子宫肌瘤的血供类型

根据在DSA影像上双侧子宫动脉向子宫肌瘤供血的程度,将子宫肌瘤的血供分为三种类型,分型标准如下:Ⅰ型(一侧动脉供血为主型) :一侧子宫动脉伴/不伴同侧卵巢动脉的供血量显著超过肌瘤瘤体的1/2。Ⅱ型(双子宫动脉供血均衡型) :双侧子宫动脉伴/不伴同侧卵巢动脉的供血量分别约为肌瘤瘤体的1/2。Ⅲ型(单纯一侧子宫动脉供血型) :肌瘤的血供全部或几乎全部源自一侧子宫动脉,且卵巢动脉不参与供血。Ⅳ型(卵巢动脉供血型) :肌瘤主要由双侧或单侧卵巢动脉供血(图6-7)。

2.子宫肌瘤的血流丰富程度

根据在DSA下实质期肌瘤血管相对正常子宫肌层的染色程度将肌瘤的血流量分为四型:①极富血流型:肌瘤外层血管网较为粗大、内层血管网细密丰富,染色程度明显深于子宫肌层,子宫肌瘤的血管网极其致密。②富血流型:肌瘤外层血管网粗大,内层血管网模糊呈片状或絮状,染色深于子宫肌层,子宫肌瘤的血管网较密。③一般血流型:外层血管网清晰,内层血管网不明显,染色较子宫肌层略深,肌瘤的血管网深浅不一。④非富血流型:外层血管网细小,内层血管网呈雾状,染色与子宫肌层相同或略浅,子宫肌瘤的血管网模糊不清(图6-8)。

二、CTA数字化三维模型

在CT血管成像(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数字化三维模型中,子宫肌瘤缺乏血管交通支的支持,其供血血管主干通常为子宫动脉主干发出的异常分支。子宫肌瘤供血血管在肌瘤的表面形成粗大的外层血管网,呈“抱球状”。肌瘤血管的分支垂直进入肌瘤内部,在子宫肌瘤的内部形成致密的毛细血管网为肌瘤供血,而无子宫体的结构化血管网(图6-9)。

图6-6 DSA下子宫肌瘤内外层血管网

A.外层血管网; B.内层血管网

图6-7 DSA下四型血供来源类型

A.Ⅰ型(一侧动脉供血为主型) ; B.Ⅱ型(双子宫动脉供血均衡型) ; C.Ⅲ型(单纯一侧子宫动脉供血型) ; D.Ⅳ型(卵巢动脉供血型)

图6-8 DSA下子宫肌瘤四型血流丰富程度

A.极富血流型; B.富血流型; C.一般血流型; D.非富血流型

1.子宫肌瘤的血供来源类型

根据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中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对子宫肌瘤的血供情况将子宫肌瘤的血供来源分为4型:Ⅰ型(一侧动脉供血为主型) :一侧子宫动脉伴/不伴同侧卵巢动脉的供血量显著超过子宫肌瘤瘤体的1/2。Ⅱ型(双侧动脉供血均衡型) :双侧子宫动脉伴/不伴同侧卵巢动脉的供血量分别约为子宫肌瘤瘤体的1/2。Ⅲ型(单纯一侧子宫动脉供血型) :子宫肌瘤的血供全部或几乎全部源自一侧子宫动脉,且卵巢动脉不参与供血。Ⅳ型(卵巢动脉供血型) :子宫肌瘤主要由双侧或单侧卵巢动脉供血(图6-10)。

图6-9 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

A.外层血管网; B.内层血管网

图6-10 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

A.Ⅰ型(一侧动脉供血为主型) ; B.Ⅱ型(双子宫动脉供血均衡型) ; C.Ⅲ型(单纯一侧子宫动脉供血型) ; D.Ⅳ型(卵巢动脉供血型) ;蓝色:子宫肌瘤

图6-11 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四种血流

A.极富血流型: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先于子宫动脉血管网显影,肌瘤的外层血管网粗大呈网织状、内层血管网致密,肌瘤血管密度明显强于正常肌层血管密度; B.富血流型: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先于子宫动脉血管网显影,肌瘤的外层血管网较粗大、内层血管网致密,肌瘤血管密度比正常肌层染色稍大或相近; C.一般血流型: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和子宫动脉血管网同时显影,肌瘤的外层血管网明显、内层血管网清楚,但肌瘤血管密度较正常肌层稍小; D.非富血流型: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显影在子宫之后,肌瘤的外层血管网细小、内层血管网疏松,成碎点片状,肌瘤血管密度明显较正常肌层小

2.肌瘤的血流丰富程度

调整血管浓密程度,可见在极富血流型中,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明显先于子宫动脉血管网显影;在富血流型中,肌瘤与宫体血管网几乎同时显影;在一般血流型,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显影稍落后于子宫动脉血管网显影;在非富血流型,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显影在子宫动脉血管显影之后(图6-11)。利用重建软件分割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中肌瘤血管和宫体肌层血管,瘤体和宫体,计算子宫肌瘤与子宫体肌层单位体积内的血管容积比(下文用RV表示),公式为:单位血管容积比( RV) = (肌瘤血管容积/肌瘤体积) / (宫体肌层血管容积/宫体体积)。肌瘤的血流丰富程度可分为4个等级:极富血流型:肌瘤的外层血管网粗大呈网织状、内层血管网丰富、致密,肌瘤血管密度明显强于宫体血管密度,极富血流型肌瘤RV约为3以上;富血流型:肌瘤的外层血管网较粗大、内层血管网成片絮状,肌瘤血管密度比宫体密度稍大或相近,RV约为1~3;一般血流型:肌瘤的外层血管网明显、内层血管网深浅不一,肌瘤血管密度较宫体稍小,RV约为0. 1~1;非富血流型:肌瘤的外层血管网细小、内层血管网疏松呈点雾状,肌瘤血管密度明显较宫体小,RV约为0. 1以下(图6-12)。

图6-12 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中四型血流

A.极富血流型; B.富血流型; C.一般血流型; D.非富血流型 蓝色:子宫肌瘤

三、电镜铸型

2003年,Walocha等结合血管铸型及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肌瘤的血管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小肌瘤缺乏血管结构,而大于1cm的肌瘤有极为致密的“血管囊”包绕,为其供血(图6-13)。

图6-13 子宫标本扫描电镜检查

A.不同大小的肌瘤(圈内),( *连接桥,标杆= 1cm) ; B.四个无血管小肌瘤,直径2mm( * ),由子宫肌层血管包绕(标杆=1mm) ; C.一稍大肌瘤(直径4mm)与一些血管从外围侵入肌瘤。注意肌瘤周围扁平的“血管囊”,受压的静脉( * ) (标杆=1mm) ; D.高度扭曲的动脉和静脉几乎没有发出分支进入肌瘤(标杆=1mm) ; E.一大肌瘤( 3cm)局部,显示杂乱的血管网(主要为毛细血管),几个无血管区( * )可能为坏死灶和周围血管囊( VC) (标杆=1mm)(引自Walocha JA,Litwin JA,Miodon'ski AJ. Vascular system of intramural leiomyomata revealed by corrosion casting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Hum Reprod,2003,18(5) : 1088-1093)

(陈春林)

参考文献

1.石一复,郝敏.子宫体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7-11.

2.柏树令.系统解剖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79-181.

3.徐国成,韩秋生,舒强,等.局部解剖学.第2版.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13: 118-124.

4.陈春林,宋小磊,余艳红,等.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4) : 276-279.

5.刘萍,余艳红,陈春林,等.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 (1) : 35-38.

6.Walocha JA,Litwin JA,Miodo ski AJ.Vascular system of intramural leiomyomata revealed by corrosion casting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Hum Reprod,2003,18(5) : 1088-1093. BjnsVQ54XK5WnDYjSW9uLgQ7lEUDIvDmO3MHdjUoRdqW5sSCizK+/XBLStARm2T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