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期梅毒患者出现硬下疳后1~2周为血清学反应的窗口期,血清学检测为阴性,此阶段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依靠病原学检查。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在实际应用中受操作技术和昂贵设备等因素影响而限制其应用。另外,暗视野检查要求样本为新鲜液体,故标本不能保留,不易开展实验质控,而镀银染色法能弥补这一缺陷。该法操作简便易行,可以直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检查,梅毒螺旋体染成深褐色,与背景反差明显,经树胶封片后可长久地保存,易于进行归档整理,并且可用于质控读片考核,教学培训等。另外,对于病程较长的硬下疳患者,免疫应答反应使螺旋体减少,易造成暗视野检查阳性率低;局部用药影响了生存环境,螺旋体活力受限不能维持特有的运动方式或形态,在暗视野检查时因不符合判断标准,也可能造成假阴性,但镀银染色后仍可见到呈深褐色的梅毒螺旋体。杨光河等对37例一期梅毒患者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墨汁负染及暗视野检查3种方法对比发现,镀银染色法检出率为97.3%,阳性率显著高于暗视野检查法的81.1%和墨汁负染法的54.1%( P <0.05)。章楚光等研究探讨镀银染色在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结果146例患者中,镀银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39.7%,比暗视野检查23.9%的阳性检出率高( P <0.001)。螺旋体经镀银染色后清晰易辨,特别是部分患者溃疡期较长或局部用药后的标本,仍有较好的检出率。在该研究中,章氏还对镀银染色法进行改良,改良的染色液为第1液(固定):1.5ml冰醋酸加2.75ml甲醛配至100ml;第2液(媒染):5克单宁酸加1ml酚配至100ml;第3液(银氨):1%硝酸银溶液中滴加稀释的氨水,至咖啡色混浊恰好变清,染色试剂在室温下保存1年以上不改变染色效果;染色时间缩短为5分钟;梅毒螺旋体染成深褐色,与背景反差明显,经树胶封片后可长久地保存。因此,作者认为镀银染色法是早期梅毒实验室诊断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对病期较长或局部用药的患者标本,镀银染色法检出率优于暗视野镜检。
暗视野检查是直接观察病原体的形态、活力、运动状态等,而镀银染色是通过染色样本中的螺旋体形态来确认。一般认为,梅毒螺旋体与常见雅司螺旋体很难区别,但它们所导致的症状在临床上较易区别。其次,对来源于口腔及肛门等部位的样本,应特别注意观察其梅毒螺旋体的形态。如口腔内齿小螺旋体不侵入附近淋巴结;肛门取材样本的非梅毒螺旋体,其形态、结构、螺旋体大小、螺旋弯曲数目等均不固定和一致性,与梅毒螺旋体密螺旋较固定、大小一致等有明显区别。
镀银染色法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具有染色操作简单,不需要床边采样来观察活体螺旋体和检测的敏感性高于暗视野法等优点,适合于临床常规检测,特别是早期梅毒的检测。
(吴兴中 黄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