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挂什么科的号,似乎是很简单的问题,但也是容易出错的问题。尤其是大型医院,不但科室设置齐全、治疗专业分工精细,而且大科分小科、科中再分小专业。如内科可分为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心内科等。有的心内科又再细分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科室。
现代医学各科都有密切的联系,不能简单地讲某一种病属于哪一科,很多疾病既是属于内科,又可属于外科。例如,胃溃疡呕血,如非手术治疗是属于内科,而胃溃疡需做手术治疗时就属外科。
现在的医院在门诊部的进口处,一般都设有预检处或服务台,可以提供咨询服务。
为了方便患者看病时与治疗科室“对号入座”,现将看病时的症状表现与应该选择的科室介绍如下:
(1)口腔疾病,包括牙齿、牙周组织、口腔黏膜、颌骨、口底、唾液腺、颌关节、舌、唇等组织器官的疾病应该挂口腔科。
(2)各种皮肤及头发、指(趾)甲疾病(不包括皮肤外伤)及各种性病,应挂皮肤性病科。
(3)眼睛疾病包括上、下眼皮,应挂眼科。
(4)外耳、中耳、内耳、鼻腔、鼻窦、咽喉部的疾病,应挂耳、鼻、咽喉科。
(5)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包括外阴、子宫、卵巢、盆腔的疾病以及女性不孕等挂妇科。
(6)女性围产生育期保健、生育的检查和分娩、产前、产后的疾病属产科。
(7)在设有小儿科的医院,凡12周岁以下儿童的内科疾病,应看小儿科。如没有小儿外科,则小儿的外科疾病仍挂外科。小儿的眼、耳、鼻、咽、喉、皮肤、口腔等疾病则仍挂眼、耳、鼻、咽、喉、皮肤、口腔科各科。如没有专门小儿科的医院,小儿科通常包括在内科里面。
(8)内科的范围比较广泛,一般包括发热、疼痛、水肿、眩晕,非外伤性引起的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神经、泌尿系统的各科疾病。
大医院把内科又分为:
1)呼吸内科:有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哮喘、呃逆、胸痛等症状。
2)消化内科:治疗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吞咽困难、食欲异常、胃肠胀气、呕血、便血(便血呈柏油样看消化内科,呈鲜红色看肛肠外科)、黄疸等疾病。
3)心血管科:治疗心悸、发绀、胸闷、气短、前胸疼痛、低血压、脉搏异常等疾病。
4)肾内科:主要治疗尿痛、尿频、尿急、尿量异常、尿色异常、血尿、水肿、肾区不适等。
5)神经内科:治疗头痛、失眠、面瘫、瘫痪、眩晕、肌无力、肌肉萎缩、痴呆、步态障碍、不自主运动等疾病。
6)内分泌科:肥胖、消瘦、生长发育异常、血糖尿糖升高、甲状腺肿、突眼、情绪易激动、不明原因怕冷怕热、疲劳乏力等病症。
7)血液科:有出血(指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出血,如口腔、牙龈出血等)、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引发的贫血)、紫癜、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身软乏力等病症。
(9)肿瘤的非手术治疗,如放疗、化疗等,该挂肿瘤科。
(10)一般损伤、烧灼伤、炎症、肿瘤、乳房、四肢、脊柱、骨骼、肌肉以及肛门的疾病都属外科。胸、腹、内脏、神经、血管需要手术的也属于外科,通常应该先看内科,经确诊需要手术再转诊到外科。大医院又把外科分为:
1)普外科:腹痛、腹胀、黑便、腹部包块、下肢静脉曲张等。
2)乳腺外科:乳腺红肿、痛,乳腺肿块等病症。
3)肛肠外科:直肠、肛门疾病。
4)胸外科:咯血、胸部肿瘤、食管疾病和肿瘤、肋骨骨折、纵隔肿瘤、肋间神经痛等。
5)心血管外科:主要治疗心脏及主动脉、静脉血管病变,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引发的心瓣膜改变、冠状动脉搭桥及大血管畸形等疾病。
6)泌尿外科:有肾、输尿管、膀胱、外生殖器的畸形、损伤、结石、肿瘤,性功能障碍等。
7)骨科:腰腿痛、骨外伤、四肢疾病、关节疾病、颈椎病、骨骼炎症、肿瘤、畸形等病变。
8)烧伤科:各种物理、化学烧伤及皮肤整形等。
9)神经外科:有脑卒中、脑肿瘤、头颅外伤、周围神经损伤、颈椎病等病症。
(11)男性病科:治疗男性生殖系统器质性、感染性及功能性疾病(如外生殖器畸形、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等)、男性不育症等疾病。在未设置男性病科的医院,此类疾病科挂泌尿外科。
(12)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伟大宝库,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中医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科、推拿科、正骨科等。
(13)普通医院不设精神科和心理门诊,一般在每个地区都设有精神卫生的专科医院。
心理门诊(专科)是医学发展的产物。心理门诊是针对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诊治。精神病科是诊治精神障碍疾病的专科,如患者有幻觉、妄想、离奇行为、无自理能力。
(14)其他:为了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有些医院设有专科门诊。如冠心病门诊、腰痛门诊、疼痛门诊、肝炎门诊、关节炎门诊等。一般这些专科门诊需先看内科或外科,或者在其他医院已经确诊后,再转到专科门诊。
在夏秋季节,如就诊的医院设有肠道门诊,凡是有腹泻、呕吐的患者都应该到肠道门诊看病(一般在每年5月1日~10月31日开诊)。有的医院在某传染病流行季节,可能设有发热门诊,凡是有发热的患者都应该先到发热门诊看病。
医院里的医生也讲技术职称、分等级,职称是对于每位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科研教学水平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教学水平的参考依据,但并不能完全代表该医生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
临床医师按职称由低到高依次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在一些承担医学教学任务的医院里的职称序列,由低到高依次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只有在高校承担教学任务,才有教学职称;如果某个专家不在学校授课,那他可能就只是副主任或主任医师,而不能称之为教授。一般副高以上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都习惯称为专家。
在医院里,普通号一般由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出诊;专家号一般由副主任(副教授)以上医师出诊。特需门诊由国内知名专家出诊,时间、挂号数有严格限制,必须提前预约、收费高,挂特需门诊前应搞清楚该专家的专长是否与自己的疾病符合。
选择专家门诊,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经济条件和专家的特长来决定。有些患者一到医院,不论是看病、检查、手术或用药,要求都较高,找名医看病,请专家手术,用高精尖设备检查,用进口的药物治疗。但是,从对患者负责的角度来看,评价一个医生的水平高低,主要是看他能否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找医生看病也要实事求是,当自己患了疑难重症时应该早日请有权威的专家诊治。如果是一般小伤小病就不必去看专家门诊了。另外,必须知道,药物的应用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宜的。
在具体选择专家门诊,挂专家号时,还有注意以下几点:
(1)详看挂号大厅上的专家介绍栏,应选择与自己所患疾病对应的专家。
(2)要选择挂号,即使同一专科的专家,也各有所长。例如同是口腔科专家,有的专长补牙;有的专长镶牙;有的专长颌面部手术;有的专长牙列不齐矫正等。
(3)相对定人诊治。如果你患有慢性病、且长期在这个医院诊治,最好能固定与某位专家建立联系,有利于了解你的病情,掌握治疗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