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八叫芭蕉

一、他们叫你“俳圣”!

你的名字叫芭蕉,而他们叫你“俳圣”!

一如你所仰慕的唐朝诗人杜甫被中国人称为“诗圣”——中国诗歌之霸,被称为“俳圣”的你,是日本诗歌/俳句之霸,而且因为俳句——Haiku——国际化后的传播效应,你与俳句在全球各地的知名度居高不下。对于世人,你就是俳句,就是日本诗的代名词。

由单独一人统领某种艺术形式古往今来风骚,是十分罕见的现象。在西方世界,我们或可说戏剧有莎士比亚、雕刻有米开朗琪罗,以一当千万,巍巍然屹立古今,但音乐起码有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鼎足,难分高下,绘画从乔托到达·芬奇到毕加索,不同时代各见巨匠奇姿,小说、西方诗歌和新起的摄影、电影、时尚各类大师更是多不胜数。然而,说到俳句,你——松尾芭蕉(1644—1694)——却一方独霸。与谢芜村(1716—1783)和小林一茶(1763—1827)可算是排名二、三之间的银牌级俳句大师,但鲜有批评家不视你为遥遥领先的金牌得主。你的魅力何在?何以在日本美学和历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

最简单的说法是你生得其时,崛起于民智渐开、文化蒸蒸日上、方施行“锁国政策”的江户幕府时代——一个和平、自足的新日本。当时“俳谐”(俳句)两大门派——坚持传统、注重诗歌规则、依循古典的“贞门派”,以及滑稽诙谐、追求清新奇巧、不拘形式的“谈林派”——先后由盛而衰,社会上酝酿着一股氛围:期盼出现某种诗歌形式,某种新俳风,让有心的平民百姓皆能读之、写之,借以描写繁荣的城市生活,表达新兴市民内心感受。而你,松尾芭蕉,简直就是天才,出现得恰逢其时,将因过于追求诙谐而渐流于戏谑、卑俗之窘境的俳句,提升至具有丰厚洞察力与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最重要的是,你的题材、风格多彩多姿,且言之有物,怀抱“风雅之诚”,诗之趣味与生之况味并容,禅机与生机兼具,力求不断翻新、超越。

如果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典藏名画无数的卢浮宫博物馆镇馆之宝或logo(标志)的话,那么你那首1686年所写、如今举世闻名的俳句“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古池——/青蛙跃进:/水之音)里的青蛙,应该就是被称为“俳圣”的你的logo,你的吉祥物了。

或者说——所有俳句的logo、吉祥物!

二、你叫自己“松尾桃青俳谐屋”主

二十九岁(1672)时,你由家乡伊贺上野往江户(东京)发展,开始收纳门徒,自立门户。呼应诗仙“李白”之名,你改俳号为“桃青”,于1678年取得“俳谐宗匠”资格。1679年,三十六岁的你写了一首新春俳句,作为“松尾桃青俳谐屋”创业宣言:“発句也松尾桃青宿の春”(以此俳句/迎我松尾桃青屋/俳谐之春!)。你日文原诗中的“发句”,就是你死后两世纪,在明治时代,被公认为排名第四的铜牌俳句大师正冈子规(1868—1912)所命名的“俳句”。他是极少数敢非议你金牌地位的俳句运动员。他居然批评你“玉石混淆”,说你所作千首俳句,“过半恶句、拙句”,仅五分之一(“二百余首”)属佳作,寥若晨星。正冈子规自己一生写了约一万八千首俳句,依他自己标准检视他,敢称能有千首佳句吗?打击率难及0.5成,敢议论你高达两成的巨炮实力?真是自我打脸……我相信他是“口非心是”的你的另类粉丝。他应该认得不少汉字,可以算算这本《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一共收了几首我们觉得值得中译的芭蕉俳句——起码有三百四十六首呢!

本书依写作年份,顺序选译你的诗作,姑且先以三两千字呈现你生平大要,方便读者随意入你“屋”逛逛:

松尾芭蕉,出生于宽永二十一年(1644),是伊贺上野(今三重县上野市)松尾与左卫门的次男。幼名金作,又称藤七郎、甚七郎、忠右卫门,名宗房。上有一兄一姊,下有三个妹妹。父亲属土豪后代、无给的“无足人”(无田邑的低层武士)阶级。明历二年(1656)十三岁时,父亲过世。宽文二年(1662),芭蕉出仕伊贺武士藤堂新七郎家,担任其嗣子藤堂良忠之近侍与伴读学友,可能有机会随良忠接触高阶武士养成教育须读的汉诗文与《源氏物语》《伊势物语》等,但不确定。良忠俳号“蝉吟”,尝从“贞门派”俳人北村季吟习俳谐。十九岁的芭蕉写了他第一首俳句,题为“廿九日立春”——“春やこし年や行けん小晦日”(是春到,或者/旧岁去——这恰逢/立春的小晦日?),以“宗房”两字为俳号。良忠于宽文六年(1666)去世,二十三岁的芭蕉辞别藤堂家,此后五、六年间消息不明,据说时往京都习禅、修业、游学,其间可能对老庄之学,李、杜、寒山、黄山谷之诗有所涉猎,日后行脚(旅)四方之精神应即萌芽于此阶段。宽文十二年(1672)一月,芭蕉编辑了一本伊贺俳人的诗选《貝おほひ》(《覆贝》),呈献给伊贺上野菅原神社。二月,二十九岁的芭蕉来到江户发展,感染了新起的重谐趣、机智的“谈林派”俳风。延宝二年(1674),十四岁的宝井其角入芭蕉门,成为芭蕉第一位弟子。京都的北村季吟送给了芭蕉一本俳谐秘籍《埋木》。三十一岁的芭蕉,约在此时开始与其情人寿贞同居于江户。延宝三年(1675),改俳号为“桃青”,向李白致敬。松仓岚兰、服部岚雪、杉山杉风等弟子于此年入门,芭蕉逐渐奠定了他在江户俳坛的基础。

延宝四年(1676)回伊贺上野,带十六岁外甥桃印(其姊之子)到江户同住,并出版与俳友山口素堂(1642—1716)合著的《江户两吟集》。有说芭蕉在江户期间做过“书役”(抄写员)工作,也有说他投身水道修凿之事。延宝六年(1678),芭蕉确立了其“俳谐宗匠”之地位,于翌年新春意气风发吟诗迎接“松尾桃青屋”时代之到来。

延宝八年(1680)是芭蕉生命中关键的一年。入冬后,芭蕉毅然告别市区,移往江户郊外深川隅田川畔的草庵隐居,借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取名“泊船堂”。三十七岁的芭蕉一生在此有了大转折:他简朴生活,潜心俳艺,诗风逐渐转向闲寂、素简、冷冽。延宝九年(1681)春,芭蕉门人李下赠其芭蕉一株,植于深川草庵庭中,后叶茂掩庭,芭蕉遂将草庵改称“芭蕉庵”。芭蕉与附近临川庵佛顶和尚相往来,拜其为师学禅,庄子、杜甫影响益见明显,俳风不时流露汉文、汉诗调。天和二年(1682),俳号由“桃青”转为“芭蕉”。十二月,江户大火,芭蕉庵烧毁,往甲斐寄居于高山传右卫门住处。翌年五月回江户。六月,母亲逝世于家乡伊贺上野。得门人、好友赞助,入冬后迁入于深川元番所森田惣左卫门住处兴建的“第二次”(第二间)芭蕉庵。在其角于此年编成的第一本以蕉门为主的俳谐集《虚栗》跋文中,芭蕉说此书其味来自“李、杜的心酒”“寒山的法粥”、西行(1118—1190)的短歌,以及白居易之诗。蕉风、蕉味于此略可闻之,而芭蕉以一俳谐之“诚”贯之。

贞享元年(1684)八月中旬,四十一岁的芭蕉由门人苗村千里陪同,由江户启程进行其《野曝纪行》之旅,沿东海道到伊势,回家乡伊贺,往吉野、大垣、尾张、名古屋——在名古屋,芭蕉与冈田野水、山本荷兮、加藤重五、坪井杜国、小池正平等合咏成“尾张五歌仙”连句集《冬之日》,告别“谈林派”趣味,确立俳坛“蕉风”,创造了俳谐的新地平线。向井去来经其角介绍成为芭蕉弟子。年末芭蕉再度回乡,后历奈良、京都、大津、热田、名古屋等地,于贞享二年(1685)四月底回到江户,前后九个月。《野曝纪行》是芭蕉最早的(散文中置入俳句的)“俳谐纪行文”,完成于贞享二年下半年。当年另有越智越人、河合曾良等弟子入门。贞享四年(1687)八月,芭蕉与曾良、宗波同赴常陆国鹿岛赏月,后写成纪行文《鹿岛纪行》。十月,芭蕉从芭蕉庵出发,开始其极动人的《笈之小文》之旅,经尾张到伊贺,回上野故里过年,翌年(1688)与杜国(万菊丸)同往吉野、高野、和歌浦、奈良、大阪、须磨、明石等地,四月至京都,结束《笈之小文》旅程。收凡兆与羽红夫妻为弟子。六月,芭蕉从大津经美浓、岐阜到尾张,游历名古屋、热田、鸣海等地。八月,与弟子越人经木曾往更科姨舍山赏月,于十五日抵达,停留四夜后于月底返回江户,是为其《更科纪行》之旅。

芭蕉的纪行文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当属《奥之细道》一书。芭蕉于元禄二年(1689)三月二十七日从江户芭蕉庵出发,由门人曾良伴随,开始其历时五个多月、长达二千四百公里的《奥之细道》(奥羽北陆)之旅,一路行经日光、黑羽、白河关、松岛、平泉、尿前关、尾花泽、出羽三山、酒田、象舄、出云崎、市振关、金泽、小松、福井、敦贺等地,至同年九月六日离开大垣结束全程。此书各章散文诸段落间,出现了五十余首芭蕉的俳句以及十首曾良的诗,真是俳文并茂的丰美之作。

元禄三年(1690)四月至七月,芭蕉入住国分山幻住庵,后写成《幻住庵记》一文。七月下旬离开幻住庵,移居膳所义仲寺无名庵,至九月下旬。元禄四年(1691)四月,入住京都嵯峨去来的别墅“落柿舎”,至五月四日,写成《嵯峨日记》。七月,去来与凡兆合编之诗集《猿蓑》出版,展现芭蕉与门人圆熟的诗境,被视为蕉风艺术的高峰。十月底回到江户,借住于橘町彦右卫门家。元禄五年(1692)五月中旬,自橘町移居至曾良、杉风等门人出资于深川旧芭蕉庵附近新建的(第三次)芭蕉庵。八月,移芭蕉树至新庭,完成《移芭蕉词》一文。

元禄六年(1693)三月下旬,外甥桃印病逝芭蕉庵,令五十岁的芭蕉甚为悲痛。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闭关一个月,作《闭关说》一文。元禄七年(1694)四月,完成《奥之细道》一书之写作,由柏木素龙帮忙誊清。五月,与寿贞之子次郎兵卫从江户启程返乡,曾良随行,为此生最后一次旅行。经岛田、鸣海、名古屋、伊势等地,于月底回到伊贺上野。停留至闰五月中旬,又往大津、膳所、京都等地。六月八日,在京都接获昔日情人寿贞在芭蕉庵病逝之讯息。七月中旬又返故里,盂兰盆会上写下追念寿贞之委婉、深情诗句——“数ならぬ身とな思ひそ玉祭”(盂兰盆节亡灵祭——/绝不要以为你是/微不足道之身……)。九月九日至大阪,次日晚上恶寒、头痛发作。之后仍抱病与弟子相见、出席俳会,病情日益恶化。十月八日旅次病榻上吟出此辞世之诗——“旅に病で夢は枯野をかけ回る”(羁旅病缠:/梦如黑胶片,回旋/于枯野唱盘)。十二日,病逝,享年五十一岁。

由宗房、桃青,至芭蕉,你的俳谐屋不只立在芭蕉庵,它们遍布、回旋于你行过的每一条路上,仿佛若有声。

三、叫你“歌仙”之仙

与你、与此书有关的“歌仙”,有两个意思。其一是和歌大师,善吟和歌(或称短歌)者。本书第291首俳句,你诗题“小町之歌”里的那位(小野)小町,就是《古今和歌集》序文中论及的“六歌仙”之一。她也是“三十六歌仙”之一,“女房三十六歌仙”之首。在我们这本书里还出现了两首你写小町的诗句,一首是十四音节的连歌付句“浮世の果ては皆小町なり”(浮生尽头皆小町),一首是十七音节俳句“名月や海に向かへば七小町”(圆月当空——/奔流入海/七小町……)——她是伟大诗人(歌仙),又是惊为天人的绝世美女(仙女),据说晚年沦为老丑乞丐。你赞其美,又叹世间美之短暂、迅逝——月涌大江流,海盗七小町……叫你“歌仙”,就仿佛叫你“诗仙”“诗圣”——厉害了,芭蕉!

“歌仙”另一个意思是,以三十六句构成的一种“连句”。俳谐“连句”以发句(5-7-5、十七音节,称长句或前句)起头,继之以胁句(7-7、十四音节,称短句或付句),然后再轮番附和以长句与短句,三十六句即连为一卷“歌仙”。你1684年在名古屋与杜国等人合咏,为“蕉风”插旗、挂牌的那本“尾张五歌仙”《冬之日》,就是由五卷“歌仙”构成的连句集。“歌仙”是俳坛蕉风吹起之后的连句主流,推波助澜,蔚为胜景,你是蕉风的锋头/风头,当然要叫你“歌仙”之仙了。

那你写的俳(谐之)句,和“歌仙”小野小町所写的和歌、短歌有关吗?我们打开小天窗,为读者说一下亮话——

俳句与短歌同属日本最盛行的传统诗歌形式。短歌由5-7-5-7-7、三十一音节构成,亦称和歌。日本最古老的诗歌选集《万叶集》(约759年)收录了四千五百首诗,其中有百分之九十采用短歌的形式;第二古老的诗选《古今和歌集》里的一千一百首诗作中,只有九首不是短歌。俳句则是由5-7-5、十七音节构成的(可能是世界上为大家所知的最短的)诗歌类型。5-7-5,恰好是5-7-5-7-7的前面部分,两者同一家族吗?俳句的前身是短歌吗?

《万叶集》里除了短歌外,另有长歌(5-7-5-7…5-7-7)、旋头歌(5-7-7-5-7-7)、佛足石歌(5-7-5-7-7-7)、短连歌(5-7-5/7-7)等歌体,而在第八卷里恰好有全集唯一的一首由5-7-5“长句”和7-7“短句”两句构成的“短连歌”(亦称“二人连歌”),作者是一女尼与大伴家持——“佐保川の/水をせき上げて/植ゑし田を[尼])/刈る早稲は/ひとりなるべし[大伴家持]”(引佐保川/之水啊,来/种田——[尼]/新米做成饭,/只够一人餐[大伴家持])。把女尼所作的此“短连歌”前半(5-7-5、十七音节)单独取出,刚好就是一首俳句的样子。

“短连歌”之后,在平安时代末期发展出一种名为“锁连歌”(长连歌)的连歌形式(5-7-5/7-7/5-7-5/7-7…),可由多人接力连咏,以咏满百句为度,但也有千句或更长者。和后来的“连句”一样,“长连歌”第一句(5-7-5)称为发句,第二句(7-7)称为胁句——而“发句”是一首长连歌中唯一具有独立价值的,因为第二句后之句都必须照应、敷衍前面之句。到了室町时代(1336—1573),长连歌变得十分流行,规则益加复杂,内容也渐趋严肃,于是一种企图摆脱严谨格律,寻求以平易口语表现滑稽、诙谐之趣的“俳谐连歌”(江户时代称“连句”)应运而生。后来山崎宗鉴(1465—1540)、荒木田守武(1473—1549)等杰出诗人,将俳谐连歌中的“发句”独立出来吟咏,形成了最早的俳句。等到明治二十年代(1890年代),正冈子规以“俳谐之句”的简称——“俳句”——命名独立出来的“发句”,俳句就成为世人所知、所爱的独特日本文学类型了。

俳句一般虽由5-7-5、十七音节构成,但也有例外:音节过多者称“字余”、过少者称“字不足”,或者虽具十七音节,却不依5-7-5之律,皆属有违常规之“破调”句。一首俳句通常须含表示季节之“季语”(若无则称“杂句”或“无季”;有两个以上季语则称“季重”;有不同季的季语则称“季违”),且须使用“切字”(标点符号般,用以断句、咏叹或调整语调之助词、助动词、语气词)。如果全不理会这些要求,那就算“自由律”、自由俳句了!

“歌仙”之仙啊,读你的俳句,也颇有一些飘飘欲仙、自由、破格处呢!

四、叫你《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途上斗笠草鞋徒步健行的同志

古往今来,无数人在或奥或曲、或细或阔的人生道上,以车,以船,以脚,以飞行器,以梦,以野心——朝某个未必确然、清晰的理想前行——想翻昨日的陈烂为明日的新灿,想革体内体外的旧命,成就相对的鲜猛。在路上。在革命前夕的路上。在《野曝纪行》、在《笈之小文》、在《奥之细道》……的道路上——隔着一层鞋底、一层脚皮——道——即在我脚下。

1951年底,二十三岁的医科学生切·格瓦拉(Che Guevara,1928—1967)与他的药剂师好友、二十九岁的阿尔贝托·格拉纳多,骑着一台单缸摩托车,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开始长达八个月,逾一万公里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他们沿着安第斯山脉,经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到达委内瑞拉。壮游途中,格瓦拉目睹了社会的不公,开始真正了解拉丁美洲的贫穷与苦难,而后成为一个投身革命、在四十岁时以身殉道、创造永恒诗意的行动诗人。他的背包里装着理想,也装着孤独,一本绿色笔记本抄满他喜爱的诗人的诗——巴列霍(Vallejo),纪廉(Guillén),聂鲁达(Neruda)……也许也有你的诗——Basho——芭蕉,被翻成英文或西班牙文……在黄尘不时扬起的摩托车路上,他们看到戴着斗笠、穿着草鞋,怡然徒步前行的你,和你的同伴。那是你的爱徒杜国吗?

1684年八月,你开始《野曝纪行》之旅,出发之际,四十一岁的你吟出此行第一首诗——“荒野曝尸/寸心明,寒风/刺身依然行!”(68首)[即本书第68首]。而九月下旬在大垣,你低叹——“野行至今未/曝尸,悬命立/秋暮”(82首)。十一月,在名古屋,你与杜国等弟子合吟出被视为俳谐革命先声的《冬之日》,五歌仙中冒头第一句,正是你举笔迸出,惊天动地的蕉风第一枪——“摧枯寒风/吟狂句,此身/放浪似竹斋”(86首)——你就是那好吟狂歌,浪迹四野的狂竹斋!年底,你帮自己自拍了一下——“一年又过——/手拿斗笠,/脚着草鞋”(90首)。翌年四月,旅途将尽回江户前,你再逢爱徒杜国,临别送他这首确然将在“同志文学史”里被制成标本,占有一席之地的蝴蝶诗——“断我蝴蝶之翼如/断袖,作你/白罂粟花祭彩旗”(98首),令人艳羡、羡艳啊……

1687年十一月,《笈之小文》旅途中,你和弟子越人同访暌违两年半、因罪被流放至保美的杜国。在太平洋滨伊良湖崎重见爱徒,你欣喜咏出——“一鹰飞来眼前——/我心喜哉,/荒远伊良湖崎”(130首)。翌年春天,你与杜国如约同往吉野、高野、奈良、大阪等地赏樱游春,四月至京都,前后百日。有人美赞说这是你的“百日蜜月之旅”。戴罪之身的杜国化名“万菊丸”,充当你的童仆,你们的桧木斗笠上都写着“乾坤无住同行二人”。在吉野,面对繁樱,你心花怒放,对头上斗笠吟出——“带你赏/吉野之樱——/桧木笠”(150首),杜国也亦步亦趋吟出“也让你赏/吉野之樱——/桧木笠”。在奈良初瀬长谷寺你幽幽吟出——“春夜朦胧——/神殿角落里,有人/为爱祈愿……”(151首),杜国也和鸣以“也可见僧穿/高齿木屐——/樱花雨中行……”。你何止喜不自胜,简直得意忘形,花荫下以扇代杯,手舞足蹈——“以扇饮酒癫/模样——落樱飘飘/作戏树荫下”(155首)。五月四日,你们在京都同赏隔日骤逝的年轻、俊美的吉冈求马的歌舞伎演出。而后,杜国经伊贺回伊良湖,你没有想到这竟是永别。结束《奥之细道》之旅后,1690年一月,久未联络、为伊难安的你写信给杜国说“迩来无君音信,莫非渡海之船为浪所裂,或罹病欤,吾为此心忧,方寸欲碎”,信末你说“正、二月之间,待君前来伊贺一访”,你没料到此时已病倒的杜国,三月间随即去世。1691年四月二十八日,你的《嵯峨日记》所记,令人动容——“梦中言及杜国事,泣醒。心神相交而成梦……诚然矣,我之梦见伊,可谓念梦也。杜国慕我甚深,追我于伊阳故里,旅途夜则同床,起则同行,助减我行脚之劳,如影随形,约莫百日。悲喜与共,其情其意深染我心,难以忘怀,故而入我梦乎。醒来又泪沾衣袖……”

美即是力。你以一发发美的子弹抒发革命/悬命感情,以最曼妙的秩序安排子弹落点,让我们甘心销魂。杜国——他应该是你人生道上,诗的革命路上,最亲密的爱人/同志吧。

五、叫你世界田径赛第一名

你辞世之年(1694)有一首俳句如此写——“人间此世行旅:/如在一小块/田地来回耕耙”(311首)。生命大多时候浪迹、行吟四方的你,应算是一个孤寂的慢跑、慢走或慢写选手,大地/世界是你笔耕的稿纸,抵达终点前(有终点吗?),你回顾身为旅者/书写者的自己的一生,仿佛“在一小块田地来回耕耙”,跑来跑去,没有奖杯的世界杯一人田径赛。此诗写成四个月后,在死前半个月的大阪旅途中,你写了底下这首“准辞世诗”——“此道,/无人行——/秋暮”(326首),喟叹跑了一辈子的俳谐/人生道上,似再无田径选手身影。

但我们要说,世界杯田径赛是年年、代代举办的。

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诗人希尼(Seamus Heaney,1939—2013),在他1966年出版的处女诗集第一首诗《挖掘》里,描写他父亲及祖父铲挖马铃薯与泥炭的情景,他说他没有铁铲追随父祖们挖掘农地,但期许自己能以他们挖掘农地的技巧和坚毅去写诗——“在我的手指和拇指间/搁放着我粗短的笔。/我将用它挖掘。”

你们是不同届的冠军。陈黎也报名了比赛,虽然只是陪跑——“吾不如老圃:我画地/自限,以笔翻锄,为/几株新品种的恶之华”(《小宇宙》119首)。

你应该觉得“此道”犹有人,“吾道”不孤吧——犹有世界各地脚夫,以笔以锄,来回田中小径耕耙,共挺世界田径赛。

六、叫你20世纪陈黎

对于诗,你的学生说你提出“不易、流行”之说。1689年《奥之细道》途中,你在山中温泉答门人立花北枝提问,他在《山中问答》中记说你认为“有志于正风俳道者,不迷于世间得失是非……应以天地为尊,不忘万物山川草木人伦之本情,而当与飞花落叶游。游于其姿时,道通古今,不失不易之理,行于流行之变”。你的门生服部土芳在俳论集《三册子》里说:“吾师之风雅,既有万代之不易,又有一时之变化,二者合而为一,即所谓风雅之诚。”

不易即不变,流行即变,合起来就是“变与不变”“有所变有所不变”,这是诗歌(或宇宙人生)最简单的真相。不变的是古往今来诗人求新求变之心,是诗之能感人、动人所需之一切不变元素。变的是与时俱进,代代诗人求新求变之姿。叫你20世纪陈黎,因为生于20世纪的陈黎,与你一样,师法前贤,思索诗之不易本质,向李、杜、白居易、陶渊明、庄子、黄庭坚、李贺、寒山、兰波、波德莱尔、马拉美,克维多(Quevedo)、邓恩(Donne)、黄真伊、辛波斯卡、与谢野晶子、小野小町、一茶、芭蕉等人学东西、偷东西,据为己有,转为己有——连你自己也偷你自己!

你写过一首俳句——“蝴蝶啊,蝴蝶,/唐土的俳句/什么样貌?”(60首)。啊,代庄周所梦之蝶回答你,你看看底下这几首陈黎《小宇宙》里的中文现代俳句便知:

一颗痣因肉体的白/成为一座岛:我想念/你衣服里波光万顷的海

爱,或者唉?/我说爱,你说唉;我说/唉唉唉,你说爱哀唉

争鸣:/〇岁的老蝉教〇岁的/幼蝉唱“生日快乐”

一二僧嗜舞/移二山寺舞溜溪/衣二衫似无

人啊,来一张/存在的写真:/囚

让芭蕉写他的俳句,走他的/奥之细道:我的芭蕉选择/书写你的奥之细道

珍惜创新、大胆创新就是珍惜传统、取法传统。是谁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你我的老杜啊。不易、流行。变与不变。陈黎变化你,与你同又不同。你“一年又过——/手拿斗笠,/脚着草鞋”,陈黎(不)易为“凉鞋走四季:你看到——/踏过黑板、灰尘,我的两只脚/写的自由诗吗?”。被译为中文的你《奥之细道》里这首1689年的俳句(199首)——

艸艸艸艸艸艸艸艸艸

兵兵兵兵乒乒乓乓丘:梦

艸艸艸艸艸艸艸艸艸

既藏着杜甫756年所写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影,也埋伏着陈黎1995年诗作《战争交响曲》里“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那些奇“兵”的身影。

声音。意象。文字的趣味。有感而发。诚中形外。巧喻。双关语。举重若轻。以简驭繁。用典。夺胎换骨。跳tone。破格。歪打正着。乱中有序。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雄浑。纤巧。亮眼。亮耳。意在言外。一再艳怪。恶之华。“别有所好——/逐无香气之草而息的/一只蝴蝶”(140首)。“暗香浮动月黄昏。”“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些都是古往今来变与不变的诗的美德或恶德。庆典之旗。数字也欣然加入游行行列——

奈良——/七重七堂伽蓝/八重樱……(339首)

初雪——/一、二、三、四/五、六人(小林一茶)

不言,/不听,/点头告别,/两个人和一个人,/六日当天。(与谢野晶子)

云雾小孩的九九乘法表:/山乘山等于树,山乘树等于/我,山乘我等于虚无……(陈黎)

诗如闪电之光(light),给我们喜悦(delight),也给我们启示(enlightenment)——“可贵之士啊——/见闪电掠空,而不觉/人生一场空”(245首)。见闪电之光,我们初觉喜悦,继而悟其空——但没想到居然另有“贵”人能突破其空,真是再开吾人眼、长知识啊!诗人是光影的魔术师。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好的诗人除了擅于驾驭文字、以文字为生命(live by the word),也必然居住于人世(live in the world)、关照人世。文字与世界之间——芭蕉老师啊,如你所说——以风雅之诚与真,以及你推崇的“轻”(lightness),一以贯之可矣。

七、叫你八骄芭蕉

美国学者、艺术家艾迪士(Stephen Addiss)教授在其所著 The Art of Haiku (《俳句的艺术》)一书中,认为有八事是你可骄之成就。奉庄周之蝶命,转译、转述如下——

一、芭蕉自由不羁。他弃离出仕之途,浪迹四方,多次进行其俳谐纪行之旅,不让自己停滞、肿赘,遂能不断到新地方,见新人、事,体会自然多样风景、面貌。他几度变换自己的俳风,由贞门派、谈林派出发,转而用心于对周遭世界进行更深刻的观察与展现,最终趋向“轻”(軽み)之风格。他习禅,剃发,穿僧衣,但从未出家。简言之,在阶层分明的社会里,他却不受任何阶层框架之束缚。

二、芭蕉赏识但不受制于传统。他景仰中国古典诗人与西行(1118—1190)、宗祇(1421—1502)等日本大师,以他们为浪游、隐遁、深刻体悟世事之典范。芭蕉之前的俳谐诗人多半戏仿经典,以求展现其学识或机智,但芭蕉在取法古典时,犹存留自己的鲜明特质,甚至青出于蓝,更加鲜活生动。

三、芭蕉从不自满。他不断追求深度与更多样的表达方式,对万物抱持无穷的好奇心,不依个人喜恶下定论。对他而言, 鱼的肠子(295首)和在他枕边尿尿的马(200首)皆可入诗。芭蕉通过旅行发现新事物,而非安于所居、一成不变。

四、芭蕉为俳句注入新的谐趣,非凭赖双关语与深奥用典(虽偶亦用之)。他颂扬日常的幽默,深知心领神会的微笑比咧嘴大笑或自鸣得意的傻笑更为可贵。

五、芭蕉擅长将两个看似不相干的意象、元素组合在一起,或者让不同知觉——譬如听觉与视觉(89、263、320首),嗅觉与触觉(342首),甚至听觉、嗅觉、触觉、视觉(139首)——通联、交感,激荡出曼妙的火花。

六、虽然芭蕉所绘的“俳画”不多,但透过与其他诗画家(特别是弟子向井去来)的交流,他让此一绘画类型获得某种认可与意义,从他晚年的一首俳句——“嵯峨野的绿竹/凉爽,跃然——/在图画中”(312首)——可见其“画境亦能传达诗境”的信念。

七、他持续精进、深化诗艺,永不止息。避免陷入“过重”“过分严肃”或“过于讲究”之病,芭蕉晚年倡扬俳句“轻”之风格。他说“目前我对俳风之想:就像看一条浅溪流过沙上,诗的形式与意味的展开,都须是轻的”(今思ふ体は、浅き砂川を見るごとく、句の形、付心ともに軽きなり)。诚如美国禅师罗伯特·艾特肯(Robert Aitken,1917—2010)所言——“清晰之道即无重之道……种种设想、说解(此处亦不例外)、推论、联想——皆徒增重量,有碍体会之浮现。”

八、芭蕉极富人道精神。虽然他大部分诗作中鲜少见“人”登场,但“人”始终存在于芭蕉和读者心中。对芭蕉而言,自然与人性是相通的,对两者的感受或表达是一体的。从他晚年两首诗可得到印证——“秋近:心/相亲——四叠半/的小空间”(315首);“秋去也——/栗子的果壳/双手洞开”(324首)。

此诚芭蕉之八骄也。

八、叫你永远的芭蕉庵主

听起来有点秘密帮派帮主的派头。芭蕉庵。

虽然只是简陋草屋,谁叫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深川隅田川畔建构了传奇的芭蕉庵——“削杉木为柱颇清,编竹枝为门以安,围以芦苇之篱,朝南面池,犹如水楼……”当然还有不插电,免收电费,几日明、几日淡的水月与镜花。第一回在1681年揭牌。第二回在1683年。第三回在1692年。你有一首俳句,推测为第二次建芭蕉庵后所写——“此寺啊/满植芭蕉之/庭园哟”(この寺は庭一盃のばせを哉)(340首)。你日文原诗里的“一盃”意思为满满或许多,但乍看诗中那些汉字,还以为你在芭蕉庵庭园办了一次世界杯或什么杯的比赛。你的草庵虽已验收完成,入住无虞,但你这首诗似有偷工减料、未完成之感——才张口对自己的草寺略略自得地呼喊了一声,诗就断了……才第一期完工呢!

吾人此虑或属多余,因为这满植芭蕉的庭园与其说是立在地上,不如说是立在稿纸上。这是你诗艺的芭蕉园、言之寺。在十七音节宽窄的空间反复建构一重重五堂七堂伽蓝八重樱,无忧台风、地震。

1990年诺贝尔奖得主、墨西哥诗人帕斯(Octavio Paz,1914—1998)曾于1984年偕妻至隅田川畔访芭蕉庵,以5-7-5音节的俳句形式,写成一组六首的《芭蕉庵》,向你、向我们秘密的帮主/永远的庵主、向诗致敬——“整个世界嵌/入十七个音节中︰/你在此草庵”;“以清风做成,/在松树林与岩石/之间,诗涌出”;“元音与子音,/子音与元音的交/织︰世界之屋”;“数百年之骨,/愁苦化成岩石,山︰/此际轻飘飘”。此寺啊,满植芭蕉之庭园哟……言之寺。这是千首俳句构成的诗神之庙,俳圣之寺,以简驭繁、举重若轻的葫芦——“我所有者唯一/葫芦——我/轻飘飘的世界”(107首),自身俱足的小宇宙……

陈黎、张芬龄
2018年10月 台湾花莲 7cki4s843thg2YKDVPZpLfSCVKvXWPccwJXtRkSiIy3dHN/ENrnvwxtKkCcPZIp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