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哲学并不神秘
——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哲学的踪迹可以在日常生活里找到。

提起哲学,有的人会想到旧社会大学校教室里的一种难懂的课程,也有的人会想到那些算命先生。许多人总以为哲学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学问,或者是一种谈命运说鬼神的神秘思想,以为哲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隔得天地一般的远,普通人决难过问。其实,哲学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哲学的踪迹。只因为是日常生活,我们太习惯了,太觉得平淡了,因此即使有了哲学,如果不仔细反省和体会一下,也就不觉得它是哲学。例如你有一个朋友,抗日战争以后和你离别七八年,现在又相见了。这时你作何感想?你首先就会觉得他和以前有种种不同,你觉得他的面容多少有些苍老了,但是经过八年抗战的锻炼磨折,你会看出他的思想知识更进步,经验更丰富更成熟了。你们再攀谈攀谈,把七八年来各人的经历再叙述一番,就会使你有更多的感触。你会觉得一切都不同了。世界变了样,中国变了样。希特勒没有了,墨索里尼没有了,在中国的领土上也没有日本军阀横行霸道了。中国有很大的地方成了解放区,广大的人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翻了身,另外的地方却仍在国民党反动派专制独裁统治之下,在那里,美帝国主义代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地位,蒋介石的国民党代替了汪精卫的国民党的地位,广大人民遭受着比以前更厉害的压迫和痛苦,也更加积极更加团结地要起来反对这种压迫。就你们以前的朋友亲戚的情形来说,变化一定也很多。有的由小孩变成青年,有的由衰老而死亡了。有的人参加过抗战成了英雄,有的成了牺牲者,有的发了国难财或者胜利财,有的穷困失业。总之,你们会感到一切和以前都有不同,你们会觉得在七八年的时间过程中,有的事物新生出来,有的事物毁灭了,有的事物正欣欣向荣,成为新世界的主人,有的事物衰老没落,或者奄奄一息地进了坟墓,或者正在做疯狂的临死挣扎。这一切现象会使你们感动、叹息、兴奋,并且在你的头脑里,深深地印上一个“一切都变了”的观念。这时,即使你是对哲学毫无研究的人,你在无意中已经有了一个真真实实的哲学思想了。你能觉察到这就是一种哲学思想吗?你只以为朋友的久别重逢是人们生活里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这件事情当中你的一切感想也只是日常生活里很平常的感想。你以为这种感想和你平常想象中的那种高深玄妙的哲学是毫不相干。你不但不了解这里面就有哲学,而且如果听见有人说这就是一种哲学思想,说不定你会大吃一惊,说:为什么这样普通的一件事和这样普通的感想中也有哲学呢?其实,你本来一点也用不着吃惊,你所以吃惊,只因为你向来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只有那种哲学专家们所写的书本里才有哲学,而忘记了千万人在生活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思想里面,到处包含着哲学思想的根苗。

千万人的生活和斗争中所发生的思想里包含着哲学思想的根苗。

请你注意,我们说在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哲学的踪迹;我们又说,千万人在生活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思想里面,到处包含着哲学思想的根苗。

这些话,有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哲学这东西并没有什么神秘玄妙,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很密切,书本上似乎很高深的哲学,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某些很平常的思想中间,并没有隔着铜墙铁壁。另一方面是说,日常生活的普通思想中,还不一定就有系统完整的哲学思想,它包含着哲学思想的一些根苗,没有它,就不能生长起哲学思想,就好像没有根苗就不可能生长起树木来一样。但是完整的哲学思想必须是相当有系统的、明确的思想;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却常常不是这样,它常常是片断的、含糊的、零零碎碎而前后不一贯的感想,因此它和完整的哲学还是多少有些差别。

日常生活中的感想常是没有系统和不明确的,它还不能算完整的哲学思想。

如像前面所说的,你和朋友久别重逢,觉得世界上一切都变了。这是你一时的感想。请问你对于自己所遭到的事物,是不是任何时候都做这样的想法?我想你一定很难做肯定的答复。你一定会觉得,有的时候,对于某些事物,你往往又会发生固定不变的感想。例如,你往往会以为石头是没有变化的东西,你在反动环境里生活和工作,碰到许多困难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你往往会产生一种绝望的想法,以为黑暗环境无法改变。你有朋友不进步,不学好,你劝他许多次还没有效果的时候,你往往会想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成语。你还可以从你自己和别的朋友的日常思想中,举出其他许多例子,来证明这许多的感想,和你与朋友久别重逢时所想的并不一样,或者甚至于完全相反。这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的感想,常常是摇摆不定的,常常被暂时的事物现象所影响,不能前后一贯。究竟是“一切皆变”呢?还是许多事物都不会变化呢?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往往在你一个人的头脑里混杂在一起,你往往觉得两种思想都好像有道理,没有方法辨别哪一种对和哪一种不对。这就表明日常的感想常常是没有系统的、不明确的,这里虽然有“一切皆变”的正确的哲学思想的萌芽,但还不能集中起来,成为前后一贯的完整的哲学思想。

要研究哲学,才能获得完整的哲学思想。

因此,如果把哲学看成非常神秘玄妙的东西,以为它和人类日常生活隔着十万八千里,这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明白肯定地说,哲学就在千万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里。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以为日常生活中的感想里就有完整的哲学思想,那也同样是犯了错误。因为这样一来,就等于说,任何人都用不着研究哲学了,即使不研究,也可能有自己的明确而有系统的、甚至于很正确的哲学思想了。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哲学思想不是完整的哲学思想?为什么它常常是片断的、零零碎碎的、含糊不明的呢?为什么必须要经过一番研究,我们才可能掌握一种有系统的、明确的、前后一贯的完整哲学思想呢?

什么是我们的生活和思想?

要答复这些问题,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我们的生活和思想。首先应该指出,我们的生活,不是平静无事的。它是阶级斗争的生活,是以工农为主的广大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斗争的生活。在我们中国,广大人民的生活历来都是非常艰难困苦的。一两千年来,人民受着封建统治阶级——皇帝、官僚、土豪劣绅、地主、恶霸以及国民党以来的新旧军阀——的压迫剥削,一百多年来,又加上了一个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以及和帝国主义密切结合的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封建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经常勾结在一起,就像两座很大的山,压在中国人民的身上,其恶果首先是中国广大的农民没有地种,或种了地自己也吃不饱,工人失业,或有业也难养活家庭,学生不能安心读书,工商业不能发展。中国人民要向前发展,就必须推翻这两座大山。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了推翻这两座大山,进行了艰苦、英勇的伟大斗争。这些斗争发展成几次的革命高潮,最主要的是:清朝时候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辛亥革命运动,以上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没有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以后,又有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其中包括1924年到1927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年到1937年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十年国内革命战争)、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以及1945年以后反对美蒋反动统治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经过了这样长期的英勇斗争,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成绩,在中国已经接近了全国的解放,在解放了的地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迫都被推翻了,农民得到了田地,工人生活得到了改善,工商业界得到了发展的条件。但是我们的斗争还是没有完结。因为一方面,解放区以外的人民,现在还是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之下受压迫。在解放区,虽然这些反动势力都被推翻了,而它们的残遗势力并未完全消灭。因此,全国人民,不论是解放区的或非解放区的,在今后还要继续努力,为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势力,为将来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而斗争。

我们的生活,就是广大人民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斗争。

这一个斗争,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和这一斗争发生着关系,决不能逃避它的影响。所以如果有人要问什么是我们当前的生活时,就应该答复说:我们的生活,就是广大人民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进行斗争的生活,是在今天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以便将来更进一步争取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我们也许不觉得自己是在这样的斗争当中,但实际的情形却是如此。

复杂的各种各样的斗争。

文化、思想的斗争是要反对思想上的麻醉,使广大人民觉醒起来。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剥削人民的方法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我们的斗争内容,也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有军事的斗争,有政治的斗争,此外还有经济的和文化、思想的斗争。我们现在只讲一下文化、思想的斗争。这种斗争表现在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戏剧、小说、诗歌、理论、科学、哲学、法律、道德等许多方面。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通过他们的文化工具,散布他们的一套反动的、专制独裁的、殖民地奴化主义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内容主要的是要麻醉广大人民使之忘却自己是中国真正的主人,盲目服从专制独裁的“领袖”,向帝国主义者屈服,向封建势力和投机垄断的大官僚资本家屈服。因此,人民必须和这种思想做斗争。今天人民在革命的军事、政治、经济斗争中已锻炼出一套新的革命思想,这种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大地主、大官僚资本家的专制独裁统治,要求广大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翁,在经济上得到解放,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向前发展,使我们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向帝国主义者献媚讨好,要求中国人民独立、自由并与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平等的友好关系。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必须同时进行思想斗争,使自己的新的革命思想明确地建立起来,使自己不受反动派思想的麻醉,不受某些落后思想的阻碍,使自己的觉悟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导下日益提高,才能充分发挥革命斗争的力量。

我们的日常思想,经常受到全国文化、思想斗争的影响。

现在要回到我们原来的本题上说话了。已经讲过,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的伟大斗争是分不开的,是时时刻刻受着这斗争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我们的日常思想,自然不断地受着这个伟大斗争的影响,首先是受着军事、政治、经济斗争的影响,同时也受着文化、思想斗争的影响。这些斗争是非常复杂、非常曲折的,而我们每个人的阶级出身和阶级地位也是极不一致的,因此在斗争中所形成的每个人的思想,也是各式各样、非常复杂的。特别是不在革命队伍当中,没有经过政治斗争锻炼和政治教育的普通人民的日常思想,常常是混乱的,它一方面可能受到进步的革命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掺杂许多反动派的思想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或小资产阶级落后思想的成分。举个最普通的例子,有一种人一方面也同情革命势力,另一方面又羡慕官僚军阀的阔绰生活(实际上是腐朽堕落的生活)。这种思想上的混杂和自相矛盾,就是同时受了互相斗争的两种势力的思想影响的结果。这种情形,不仅仅在普通的人们中间,就是在参加革命队伍的人们中间,也往往可以碰到的。革命队伍里经过政治锻炼和教育的人,一般都是有着明确的革命思想的,但也有个别的人,由于品质恶劣、锻炼不够和受了反动派以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影响等等原因,而追求个人享受,不顾革命利益,甚至于腐化堕落的。这种情形告诉我们,文化、思想的斗争是非常深刻普遍的,它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细微的地方,我们如果不随时随地加意防范,经常学习研究,经常检查反省,那就往往会不知不觉中受到封建思想或殖民地奴化思想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毒害,我们的觉悟就不能提高,就会麻痹大意,就不能发挥最大力量来向反动派斗争。

在两种敌对的哲学思想影响之下,我们的日常思想就常常混乱。

哲学思想,也是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部门,也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常常受进步的、正确的、合乎真理的哲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也常常受反动的、错误的、蒙蔽真理麻醉人民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当我们想到“一切皆变”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前一种哲学思想的萌芽。如果把这种思想明确而有系统地掌握住了,我们就会相信:中国的现状也要变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是可以彻底消灭、推翻的,被剥削被压迫的广大工农人民是要完全翻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定要变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愈更深刻地坚决地掌握了这种思想,对于周围事变就愈更能够获得正确的认识,就愈更有革命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这种哲学思想就是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的、进步的、正确的、合乎真理的哲学思想,唯物辩证法哲学就包括这种思想。当我们从相反的方面来想,觉得黑暗的环境无法改变,或者如许多落后的人一样,以为一切都决定于鬼神命运,自己只能听天由命,这时我们就受到了反动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我们就会失去向反动势力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违背真理的,它对于广大人民的斗争非常有害,而对于反动势力的统治却非常有利。两种相反和敌对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人中间进行斗争,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不研究,不辨别,听任反动的、错误的思想影响我们,就会使得我们的思想没有系统、混乱、零碎、不明确、不一贯,就难于掌握完整的、正确的哲学思想。如果我们满足于日常的哲学思想,而不加一番学习研究的工夫,对自己的思想不认真地检讨分析,不批判错误的有害的思想,我们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哲学知识,就不可能对周围事变获得正确的认识,不可能有充分的信心和勇气,和全国广大人民站在一起,来进行革命的斗争。

研究哲学的目的就是要抓紧正确的哲学思想,免除思想上的混乱。

写作这本《大众哲学》,就是想在中国人民的文化、思想斗争方面尽一点小小的力量。其目的,就是想帮助读者研究一下:什么哲学思想是进步的、正确的、合乎真理的、合乎广大人民斗争利益的,什么是反动的、带有欺骗麻醉性的、只能帮助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与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这里不妨先指出来,最进步的、正确的、合乎真理的哲学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哲学思想,以后逐步讲清其中的道理。我尽可能用大家日常都知道的事例来说明这些问题,以便大家能够把日常思想中正确有益的思想抓紧,而把错误有毒的思想清除,以便较系统、明确地掌握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哲学思想,使我们有可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事变的发展情况,更有勇气和信心为广大人民的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要靠这一本粗浅的小册子完全达到这个目的,是不可能的。这本书只能做一些初步的启发工作,引导大家进一步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哲学,并在实践中应用。这是我的希望,不知是否做得到。如有不对的地方,很希望大家提出批评,以便改正。 k5ippvEpUMDDTwiRTMFoNIclc5o3smPCqaZQ1hYUa7bmRAFUQEGIAtxMQsjs1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