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2章

两百年前瑞典人就到过美洲

法国人很早以前就向我们提供了一种记述历史的方法(我写书,一定要参照法国人的方法,法国人的这种学识到处传播着仁慈、博爱的思想)。

他们说:“朋友们,让我们来进行编纂吧,不要管那里已经有的784部书,让我们编写出第785部书吧。”

写一部10万到20万字的《美国史纲》很难说是一项编纂工作。如果说这是编纂,那么就是在犯罪,我可不愿意受到谴责。一般来说,了解一下别人所写的东西还是有好处的。因此,我阅读了所有近20年来出版的、以我们国家历史为题材的畅销书,并且从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思想谬误。

那些学术巨著的作者们在写到英国冒险者乘坐的船只靠近美洲海岸的时候,很少描绘当地的景色,他们只会说:以色列的子孙们快要渡过约旦河了,就要到达上帝赐予的土地了。这些土地从来就不属于那些可怜的迦南人(但迦南人一直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在等待真正主人的到来。

但是每当说到瑞典人或者荷兰人,甚至是德国人决定投资美洲地产的时候,每当说到他们装备好自己的船,冒着千难万险,竭尽全力地在特拉瓦河蚊虫肆虐的沼泽地带,或者是在康涅狄克地区内陆落脚安家的时候,学者们就会有另外一番议论。

有人说“瑞典国王得了殖民地怪病”,也有人说“一批阿姆斯特丹商人向印第安人出售火药和杜松子酒,想以此发财致富”;还有人说“奥格斯堡的银行家正在开采刚刚发现的金矿,努力使自己的财富增加”,等等。

这些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但也有一些是非常片面的。

不错,这些瑞典人、荷兰人和法国人之所以不辞辛劳地远涉重洋,霸占一片美洲的荒原,就是为了赚钱。但是英国人也是这样啊!是有那么一些英国绅士来到美洲,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祖国失去了希望,想在马萨诸塞湾沿岸建立一个新的、纯净的英格兰,以继承祖宗留下来的一些美德。但是即使是有着高尚节操的温瑟罗普也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非常清楚,在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国家里,他想根据自己的理念做出些成绩来,是不可能的。他野心勃勃,“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而他的追随者们绝大多数都是从汉普郡的朴次茅斯迁徙到罗金厄姆郡的朴次茅斯,因为罗金厄姆郡的朴次茅斯向他们提供了比汉普郡的朴次茅斯更加丰富的物质享受。

在罗金厄姆郡的朴次茅斯,人们通常都会到清教教堂做礼拜;而在汉普郡的朴次茅斯,一个人如果到长老会的教堂里做礼拜,那么他就会受到怀疑。这可能与他们搬迁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一般情况下,他们搬迁的理由和擦皮鞋的托尼的理由完全一样;托尼没有深思熟虑就到了美洲;他说:“美洲是个好地方!我赚钱来了!”

物理学和历史学并没有什么共同点,但是有一条法则对这两门学科来说都是非常适用的。这条法则就是:自然界不存在真空。真空早晚(大自然的规矩是越早越好)都会被填补起来的。用水来填补,人来填补,或者是用空气来填补,什么东西来填补真空,这无关紧要,总之是要填补起来的。

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美洲的原野是一个真空的地带,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曾经有一些人尝试着在新大陆开始新的生活,感觉还非常不错。现在,如果有一家公司靠经营广播电台赚了钱,那么马上就会有许多家公司紧随其后,从事同样的经营活动。如果有一个人在佛罗里达经营房地产生意发了财,那么就会有成千上万个想发财的白痴将他们的妻儿老小装上福特牌汽车,赶往迈阿密。

1620年,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和恩克胡伊森的人听说弗吉尼亚的烟草在伦敦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收益,他们看到阿姆斯特丹的胡椒交易行情时,都会说:“好啊,好啊,我们也要去捞点儿钱!”他们很快就凑足了几千块钱,成立了自己的小贸易公司,加入竞争的行列。那个时期的经济史说明了一切。17世纪上半叶,西印度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它们可能早上成立,到了晚上就会解散。它们将成千上万个不幸者的积蓄都卷走了,喂肥了少数的幸运儿。于是那些受骗上当的人就会说:“你瞧,发财还是非常容易的!让我们再来干一次吧!这次一定会成功的!”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追逐巨额的财富。

这个世界上好像就有这么一种奇怪的观念:生活在北方的人非常冷静、镇定而且沉着。的确,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善于思考的,并且他们也不贪嘴,当然,他们还是偏爱自己的饮食。

在荷兰,已经批准的、尚未完全批准的、非法的公司不计其数。丹麦人可以骄傲地说出5家东印度公司来;它们都曾经有过的非常辉煌的历史,但是不久之后就绝望地破产了。俄国人没有合适的港口,但是却非常想参与这场掠夺。他们向东推进,拓展他们的殖民事业。他们最终得以从后门进入了美洲,攫取了阿拉斯加,从伟大的哥伦布的遗产中分得了一份。

就连奥地利和勃兰登堡这些对航海一窍不通的国家也高举着国旗进入了海洋,开始从事殖民活动。但是在这些小规模的殖民活动中,最突出的就要算瑞典人了。

长期以来,他们的邻居丹麦人在竭尽全力将他们封锁在波罗的海里,赫尔辛基的城堡声名远扬,不仅是因为那是可怜的哈姆雷特的鬼魂经常出没的地方,更是因为那里是扼守海峡的特别令人讨厌的一座堡垒。

但是瑞典人在17世纪上半叶的时候,爆发出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力量(这种力量的爆发往往是很突然的,也很不可思议,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在一个国家里,也可能会发生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上),使它成为北欧的一个重要强国。巴内尔、奥克森斯杰纳和托尔斯滕森的铁骑镇压了反宗教改革的运动,拯救了欧洲的大陆。瓦萨家族的军事才能阻止了他的那个半开化的斯拉夫邻居的野心;波罗的海成为瑞典的内陆湖;波兰人和俄罗斯人一看到飘扬着三重皇冠的旗帜就会躲得远远的。

当刚从卢森和布雷滕费尔德战场上归来的士兵出现在特拉瓦河口的时候,英国人与荷兰人就开始感到不安了。然而,瑞典虽然在打败德国皇帝和俄国沙皇之后占领了大片的疆土,但是在人员方面也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这个庞大的北欧帝国,当时的人口数只有现在的一半。而瑞典农民可以在芬兰(就在波罗的海对岸)安置新家,因此就不用航行到克里斯蒂纳堡(现在的威尔明顿)了。到那里需要冒险航行两三个月的时间。据说那里经常有大批的野兽出没,而更为可怕的是那些土著人。因此,瑞典农民就像荷兰的农民一样,待在自己的家乡。世界上那么多美好的东西都难以诱使他们离开他们在达莱卡利亚和诺尔兰的舒适农庄。

没过多久,国家就开始感受到人口过剩的压力了。于是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迁运动,大概有一百多万瑞典人背井离乡,移民到了美洲。但是他们还是来迟了,因为已经没有地方让他们建立自己独立的殖民地了。

1655年,瑞典人在宾夕法尼亚和特拉瓦地区的居住地被荷兰人兼并了。9年以后,康涅狄克河和苏伊尔基尔河之间所有的领土都被英国人占领了。新瑞典就这样结束了。

唉!无论多么美好的愿望、精致的特许状和美妙的计划,都难以建成一块繁荣的殖民地。

金钱的用处很大,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一切。要建成一块殖民地并让它得到发展,必须要有某个阶层人自觉自愿,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和强烈愿望离开自己的家乡。

英国就具有这种条件。而法国、瑞典和荷兰则没有这种条件。

因此,虽然这本书是在康涅狄克州写的,但是却并没有使用我的祖国的语言,而是用11世纪下半叶征服者威廉强迫他的撒克逊臣民所讲的法国拉丁语。

而费城人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城的面包师那里购进黑麦面包。 awBHdnOtvKhHdsIxsB/jclysyIs/PnourfCz82O4xVEiBfgS++DTgWaoL3rm/k/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