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1章

荷兰西印度公司投资失误

当初恺撒第一次追赶英伦三岛上的青面野蛮人的时候,北海的东岸地区还是一大片沼泽,从莱茵河口一直延伸到易北河口,那里蛙声阵阵,苍鹭点点,日耳曼部落(不知道为什么,罗马人将日耳曼部落的人称作巴塔维亚人)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时间的流逝,沼泽地逐渐干涸了,人们在这里开垦出了土地;河水在一套结构非常复杂的堤堰疏导下按照人们的意志流淌着;野蛮的条顿人定居下来,从事捕鱼、海盗、小规模的商品交换活动。

12世纪的时候,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鲱鱼从波罗的海迁移到了北海。一名荷兰的天才人物立即就发明了一种新式的、能够很好保存这种价值很高的鱼类的方法。由于所有的人都要过天主教的斋戒日,每个礼拜都要有一半的时间不能吃肉,因此一种不用冰库存放就能够保存很长时间的、味道鲜美的腌鱼就会非常受欢迎,成为国际性的食品。

没过多久,整个大陆就都开始食用荷兰的鲱鱼了。荷兰的商人很快就发财致富了。但遗憾的是不能够全年都捕鱼。鲱鱼每年都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潜入较深的海里(可能是要在一个舒适、平和的环境里产卵孵化),当时原始的渔网是很难下沉到那么深的地方的。

鱼汛过后,渔民们就需要到从阿姆斯特丹和米德尔堡来的船上工作。

非常幸运的是(对于荷兰人来说是幸运的,而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西欧人正在忙于相互征伐,所以难以生产自身所需要的物品。为了维持生计,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不得不从外部进口大量的谷物。荷兰因此就充当中间人和谷物运输人。他们前往但泽,装运小麦,到加的斯和里窝那出售,这样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后来,宗教改革运动发生了。荷兰人和所有农业获得丰收的国家的人们,满怀激情地支持路德和加尔文所倡导的主张。这自然会使他们和西班牙菲利佩国王之间产生矛盾。这位国王通过王室联姻、屠杀和抢掠最终成为他们法定的君主。他将自己的神学观点强加给他的臣民们,又对他们横征暴敛。他们愤怒了,开始了推翻西班牙统治的斗争。独立战争一直进行了80年时间。

在最开始的20年时间里,他们遭受了惨痛的打击。随后,他们高超的航海技艺发挥了作用。荷兰的海盗成功了,他们迫使西班牙的运宝船在1590年以后在大西洋中航行时至少需要六艘军舰护航。有一位极富冒险精神的水手,名叫让•乌伊根•范•林肖腾,1595年出版了一本著名的小书。他在书中向同胞们论述了经过好望角前往印度的可能性。

林肖腾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开始为葡萄牙人服务。因此他会知道加尔各答、果阿和遥远的澳门等地。尽管如此,前往爪哇的第一批荷兰船只还是航行了两年多时间才到达目的地。但是这次航行获利颇丰。因此,一批“印度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了。

为了将混乱的贸易纳入到一种体系中,为了使弱小的贸易商行不在竞争中遭受损失,为了避免那种会使大家都遭殃的贸易战,荷兰的主要政治家约翰•范•奥尔登巴内维尔特提出了合并的建议。1602年的这项建议最终得以落实,“联合东印度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曾在100年前引诱哥伦布西航的那些“香料群岛”。

公司的业务由17位先生管理着,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控制了幅员辽阔的殖民帝国,他们从来都没有向股东们汇报过一次。他们与同时代的人一样,都非常赞成垄断制。东印度群岛是他们的,他们要将所有的外国人都排斥在外。但是经过好望角前往东印度群岛的路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走的。所以,他们如果有一条自己往来于东印度群岛的专门路线,就会非常有利了。

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最初的25年时间里,为了通过西伯利亚建立起阿姆斯特丹和巴达维亚之间的直接联系,人们进行了多次尝试。四五次探险都迷失在北冰洋的冰天雪地之中,无法前进。有一次还被迫在新地岛的北岸度过一个难以忍受的冬天。于是人们寻找东北通道的热情大为减退了。但是到了1608年,阿姆斯特丹精通地理学、绘图学的学者们(当时他们正在绘制航行全球的地图),再一次得出了结论:通过西伯利亚建立起阿姆斯特丹和巴达维亚之间的直接联系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他们说服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分公司的董事们,再为寻找东北通道提供一次尝试的机会。

1596年的极地探险活动运气非常不好,探险队队长希姆斯科克死了。他是在与西班牙人的战斗中被打死的。当时英国有一个名叫哈得逊的船长,他在为英国莫斯科公司服务的时候享有盛誉。荷兰人派人敦请哈得逊,并且与他签订一纸协议,派出一艘船和十几名水手,请他帮助寻找一条经由北极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通道。

1609年4月5日,“阿尔夫马恩”号船起锚了,离开了特克塞尔。一个月之后,船航行到了巴伦支海。但是“今年已经晚了”(极地探险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哈得逊不得不返航。他把船驶向了法罗群岛,希望能够在那里补充淡水和新鲜的食物。随后他又将所有的水手召集到一起,想听听他们对下一步行动的想法。

他提议:向西北航行,去寻找他朋友“快乐的约翰•史密斯”在十几年前向他说起过的那个大海湾。史密斯认为那里可能就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港口。水手们每天看到的都是冰山和海象,连一点儿情趣都没有,他们都希望能够回到温暖地带,齐声高叫“同意”!

说干就干。起锚航行,哈得逊希望从托尔斯港出发,途经美洲或者更西边的地方,前往北极。

1609年9月3日,他的确在陆地上发现了一个豁口,湍急的水流从豁口中喷薄而出,就像连接着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水链。这些巨大的水流现在还在那里,往往会给驾驶着小汽艇的没有经验的舵手造成巨大的灾难,让那些越洋轮船的船长们提心吊胆。严格地说,这些水流就是哈得孙河。如果想舒舒服服地从纽约到阿尔巴尼,那么人们就可以愉快地在这条河上航行,但是他们向西航行最远只能到达加利福尼亚。

可怜的哈得逊在撤离以前,已经开始怀疑了。但是他尽量在失望中寻找希望,于是写了一份报告,讲述他所发现的地方盛产毛皮和鱼虾,可以趁机建立一块殖民地,并且他说,他所考察的河流两岸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一年之后,他再次向北航行,满以为这次肯定能够获得成功。他一直航行到哈得孙湾,在詹姆斯湾过冬。第二年初春时节,他曾经试图向西推进(他只有约3000英里的路要走了)。但是水手们拒绝继续前进。他们发生了哗变。他们将船长和八名病员放到一只小船上,让它漂向北极海域,听天由命去吧!

15、16世纪伟大的航行记录中记载着许多有悖于人类本性的事情。由一批心怀不满的水手对勇敢的船长和八名不能动弹的病人所进行的这种谋杀,创下了最冷酷无情、残忍无度的纪录。我们的拉丁朋友们会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们种族的人没有干过这种事情。他们会经常提到这件事情。

与此同时,阿姆斯特丹的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已经收到了哈得逊的报告,但是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他们要的是肉豆蔻和胡椒。他们对风景并不感兴趣。其他人只想从船长的发现中获得利益。

的确有人想从船长的发现中获利。阿德里亚恩•布洛克考察了长岛海峡,并且沿着康涅狄克河逆流而上,一直到达哈特福特,然后再经过南塔基特,到达马萨诸塞湾。这件事情发生在波士顿建立前的17年。

科尼利厄斯•梅伊向南航行,绕过了一个海角,他非常谦逊地用自己的名字给它命了名,然后到达了一个大的海湾和一条大河,他将这里称作南方湾和南方河。后来改名为特拉瓦湾和特拉瓦河。

这些客商只对收购毛皮感兴趣,他们经常用印第安人认为很昂贵的玻璃球、枪支和烟进行交换,所以他们能够和当地的土著建立起令人愉快的关系。土著将他们视作圣诞老人,并且对他们上岸待几个星期都毫不介意。

然而,到了后来,一些荷兰人留了下来,并且开垦了土地,进入土著的禁区,这种友好的关系就被粗暴地破坏了。于是麻烦的事情发生了,农舍被毁,化为了灰烬。这说明,东方和西方由来已久的存在差异的古老习俗相遇时,是难以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那些长期定居的殖民者人数增加得很慢,虽然在旧荷兰有许多人提出“应该为美洲领地做点儿什么”,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少有切实可行的行动。如果没有立刻大量获益的机会,那么就很难使荷兰董事会议活跃起来的。一直到了1621年,荷兰西印度公司才成立,它垄断了沿非洲海岸和包括哈得孙河两岸在内的南、北美洲海岸的所有贸易活动。

不久之后,他们任命了一名总督负责治理新荷兰的领地,一小批政治流亡者接受了规劝,打算到一个人口稀少的地方碰碰运气。曼哈顿岛成为当地政府的中心。在哈得孙河和伊斯河汇合的地方建立起了一座城镇,被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

表面上看来,这一切都是非常美妙的,但是如果知道实情的人们都明白,这一切都是不可能长久的,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经济状况使大批的劳动者都陷入了贫困的境地,他们比较愿意到其他地方去碰碰运气,到美洲去也行。或者,由于长子继承制和地主富绅们强大的政治地位,使很多土地荒芜,使成千上万的农民失去了获得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的机会。这些农民因此也就愿意冒险加入移民的大军。

而荷兰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旧的土地寡头政治早在与西班牙的长期战争中消失了,所以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地产了。运输业、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从西印度群岛香料贸易中获得的巨大利润(并不包括海盗活动劫掠的相当可观的财物),带来了高度、普遍的繁荣,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人想到国外去。

在这种情况下,荷兰的西印度公司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有力的财政支持(国家所有的剩余资金都投入到已经有20年历史的东印度公司了),但是由于他们从事着非常可耻的黑奴贸易,从外表上看还像个阔佬。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明确地指出:荷兰西印度公司根本就不可能在美洲的地产交易方面有什么作为,经营好地域辽阔的海外属地就已经足够了。有才华的年轻人都在为东印度公司服务,他们在那里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西印度公司只拥有一些不称职的职员、破了产的推销商和形形色色的下流无赖。这些人没有什么社会关系,所以被强制派到一块比自己祖国的面积大40倍的殖民地去从事治理工作,他们被敌人(白人和土著)包围着。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新阿姆斯特丹的自然条件是非常好的。一位法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在17世纪中叶走访了这座城市,发现这座城市的居民来自将近18个国家。使荷兰成为4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国际账房”的那种“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的原则,在美洲殖民地似乎也是非常流行的。但是没有长住的殖民者,没有农夫,没有愿意定居的工匠、面包师和烛台制作工匠,又能做什么呢?

最后,数百年前就已经在北欧废止了的封建土地占有制又被恢复了,人们开始开拓殖民地。这导致了严重的专横统治和贪污受贿,所以连一点儿实际的意义都没有。“大地主”强迫佃户们到他的磨坊加工谷物、到他的店铺买盐,佃户们如果不服从,他们就会不高兴——这样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

更为麻烦的是,荷兰人和旁边马萨诸塞地区的清教徒一直都不和睦。前面已经说过了,清教徒们认为上帝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为他们创造了北美大陆。其他任何一个种族的人(诸如瑞典人、法国人、西班牙人、德国人等)想占领这块土地,简直就是对上帝的亵渎。这些人几年前还到荷兰寻找避难所,并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而现在却又把荷兰指责为人世间的万恶之源。但是他们的敌对情绪并不是新荷兰最终瓦解的主要原因。

我们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那些目光短浅、比时代落后50年的总督身上。根据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这些无能之辈将会非常体面地被埋葬在一座漂亮的小教堂里,他们的位置将由精力旺盛而又不那么墨守成规的年轻人来填补。

荷兰的美洲帝国之梦破灭了,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挽回的。

1664年,荷兰与英国交战,新荷兰殖民地被英军占领了。7年之后,一支荷兰舰队收复了失地。但是荷兰当时正忙于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进行牟利的活动,所以无暇顾及美洲的那一小块土地。而这一小块土地又总是麻烦不断:贪官横行、农民牢骚满腹、诉讼没完没了、牧师脾气暴躁、向国会和最高行政长官的请愿活动接连不断,不停地要这要那,但是连一分钱都不上缴。

在1674年的威斯敏斯特和会上,荷兰议会放弃了在新荷兰的一切权利。英国方面也承认荷兰在圭亚那的属地所有权。那里可以大面积的种植甘蔗,生产蔗糖。荷兰的种植场主想以此来弥补在北美地区所遭受的重大损失。

回首往事,这桩交易实在是非常可笑的。

荷兰的祖先用纽约港换到了南美的一处沼泽地。他们用纽约换到了南美一处瘟疫肆虐的沼泽地!

他们还自以为做了一件非常聪明的事情! JJMPubOJYeVIhPdoc1DrgzVDAvqqgpPEAqks0c3++diNiZlfj7Bb/k6o5U4sE/e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