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0章

大西洋西岸的新英格兰

16世纪70年代初期,喜欢沉默的威廉一世 对于进展缓慢的荷兰独立战争感到非常失望,他号召他的信徒们离开故土前往美洲。

他大声疾呼:“到那遥远的大陆荒原上去吧!在那里可以享受自由,那样比在不和睦的家乡安逸地当奴隶要好得多。”

成千上万的人接受了他的建议,并且把他的号召付诸实践,纷纷背井离乡,到达一个崭新的、陌生的半球去从事前途未卜的冒险活动。

其实,在非常著名的“新英格兰”殖民地移民活动之后,就很少有这种精心筹划的大规模移民计划。

我曾经说过,清教主义并不是一种信仰,也不是一个教派,而是一种观点。我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清教主义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和贫困、谦恭是相通的,而在英国的统治阶级中有许多人是非常虔诚的清教徒,他们会时刻准备着为自己的理想做出一切牺牲。我们不必对此大惊小怪。他们都是生活在伊丽莎白女王 时代那些人的子孙。他们所特有的这种严格品行,是在经历了暴饮暴食、狂舞滥赌、纵情享乐之后的正常反应。人们一提到“享乐”这两个字就会毛骨悚然。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当英国对于人的品行要求日渐严格的时候,英国的王位却落入了一小部分外国人的手里。这些人与亨利八世 和伊丽莎白都不一样,他们不会投国民所好。都铎王朝的各位国王都是非常令人讨厌的暴君,几乎无一例外。但是他们全都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不能够把臣民逼上绝路。他们在非常恰当的时候废止了那些不受欢迎的法令,奖赏那些新法令的倡导者。

而斯图亚特王朝国王的祖先们早在11世纪初期就“管理”过布列塔尼的一些地产,所以他们执政时期是非常好的。但他们毕竟是苏格兰人,而不是英格兰人,所以,没过多久他们就吃尽了苦头。

都铎王朝的国王们性情都很活泼,而且具有乡村式的幽默感,他们的生活,往往是一顿饭、两瓶酒就可以解决问题,并不需要严格按照法律条文或者《圣经》的经文来进行。这样一来,他们的专制程度就减轻了不少。

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们信守《圣经》的教义,毫不妥协。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从詹姆斯一世 (他于1603年继承了他表姐伊丽莎白的王位)登基开始,国王与臣民之间就出现了冲突。而且冲突还在不断地蔓延,最后斯图亚特王朝被赶走了,英国也走到了毁灭的边缘。

可怜的、不修边幅的詹姆斯的确是非常可悲的。他在童年时代就遭遇了不幸。在他出生前两个月,他的母亲眼睁睁看着丈夫把她的私人秘书戴维•里齐奥(据说是她的情夫)杀死了。他出生以后两条小腿又细又瘦,他的性情也十分乖戾;在他懂事以后他总认为这个世界对他是不公平的,所以心里总是有报复的想法。他根本就不适合统治一个在各方面都对君权神授产生疑问的国家。他的儿子查尔斯并没有他父亲所具有的那种可笑的苏格兰性格,但是也难以完全了解他的臣民的真实感受。詹姆斯有深厚的新教神学造诣,但是他的骨子里却是一个十足的亲西班牙者。对于他来说,西班牙国王一直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君主。如果这位伟大的君主能够善待他的话,他就愿意倾其所有拱手相送。

而他那些信仰新教的臣民们一提到天主教徒、西班牙国王菲利佩的名字,就深恶痛绝;他们把西班牙的王宫看作地狱的前厅。但是这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他的儿子又和他一样,对于这一点全不在乎。这位未来的英国君主化名布朗先生前往马德里向菲利佩的孙女求婚。诚实的英国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就茫然不知所措了。要知道,他们都有亲人被宗教法庭当作“亵渎神灵的异端”而活活烧死了;而正是这个菲利佩二世(该死的玛丽的丈夫)曾经竭尽全力地通过无敌舰队和耶稣会 企图在英伦三岛恢复真正的信仰。在查尔斯继位以后,他继续执行他父亲的错误政策,他不征求臣民们的意见就向他们征税,他企图避开下议院直接对这个国家进行统治。于是就有许多人开始为自己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在数十年以后,英国人就不再愿意任人摆布了,于是国王被送上了绞刑架,从而结束了暗地里强加给他们的毫无限制的君主专制制度。而在当时看来,国王是可能会赢的。所以许多人根本就不顾祖国的未来,计划在还来得及的时候赶快到遥远的海岸边去建立新英格兰,至少这样还可以挽回部分损失。

这次运动的发起人是一个名叫约翰•温瑟罗普 的萨福克郡人。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曾经就读于剑桥大学,毕业以后从事律师工作。他和当时所有诚实的人一样,被迫卷入了政治之中。英国古老的自由到了危险的关头,他成了反对斯图亚特王朝暴政的领袖之一。他非常担心天主教的阴谋活动蔓延开来。他随处都可以看到天主教的威胁。他之所以想要到大西洋对岸建立英国的殖民地,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他担心耶稣会士将会从加拿大出发侵占美洲大陆的整个北部地区。旧英格兰一旦失败了,他想要建立新英格兰的想法就会成为一道屏障,用来抵御罗马的侵略。

温瑟罗普像商人一样精明,他做事非常小心谨慎。他不想让他的殖民地变成又一个弗吉尼亚。这里不能有道德败坏的人、放纵情欲的人(用生动形象而直率的英语说就是“渣滓”)。温瑟罗普要让他的新英格兰和旧英格兰一样不容纳任何异端,他不想让他的新英格兰成为因为坚持个人意见而在其他地方遭受迫害的人的避难所。

在马萨诸塞地区,《旧约全书》是最高的法典。那里将会建立一个人民代表机构。但是这一地区将由清教徒治理,而且由清教徒管理,其他人要么服从这些规则,要么就走开。

1630年3月,约翰•温瑟罗普启航前往美洲。他在启航以前,与伙伴们悄悄地商定了一个方案:殖民地政府将由那些移居新大陆的股东组成。这一方案不久就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抛弃了“不在殖民地的地主所有制”;再也不会有殖民者因为饥饿而死,同时再也不会有股东身处三千海里之外闭着眼睛冥思苦想解围的方法了。

温瑟罗普最开始是打算在萨勒姆定居。因为那里已经有一些白人建立了一个村庄。但是萨勒姆殖民点的情况并不太好,温瑟罗普担心新来的人如果知道了先到者的倒霉故事后,情绪会受到影响,于是就向南挪了挪,在神通广大的约翰•史密斯 16年前曾经到过的一个海湾停船抛锚。一开始,他为这个新建的村子取名“特里蒙泰因”(“三山镇”),不久,又改名为波士顿,以纪念林肯郡的一座城池,一些移民是来自那里的。

查尔斯和他的追随者如果认识到了温瑟罗普先生冒险的真正用意,就不会再让英国前往马萨诸塞地区了。这块殖民地的确成了温瑟罗普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一座清教主义的城堡。人口飞快地增加。在波士顿建立后不到12年的时间里,就已经有1.6万人生活在马萨诸塞公司的辖区内了;200多艘船只曾经到过新英格兰的各个港口;数百万元都投资在新英格兰的贸易上。

的确,马萨诸塞地区没有派遣大批的志愿者回国,帮助不信奉国教的人与国民无休止的迫害进行斗争。但就是因为这个地区的存在,极大鼓舞了那些留在家乡的清教徒们坚持斗争,因为他们自己的原则成了那里社会、宗教生活的主宰。他们确实完成了自己定下的任务,使查尔斯失去了他的王冠和头颅。

当祖国清除了邪恶和罪孽,也就不再需要国门之外建立的一个清教徒的城邦了。一些人因此而回国了。但是那些在当地出生的年轻人打算留下来。

因为他们不熟悉其他的地方、其他的事情,

他们认为,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很适合他们。

他们在环顾四周之后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Oy559fmb2blac4mA0reMZ8ySZrm+N7XxrHOP44croalFLYi9YahB1bVl49/9rDg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