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淮泗集团

文有张昭,武有周瑜,东吴局势初安。年轻的孙权犹如羽翼渐丰的雄鹰,梦想搏击长空。虽然有左膀右臂张昭、周瑜搀扶着,但是要走好未来之路,关键靠自己坚定的步伐。要治理好江东,必须有一个紧密协同的执政团队。正如孙策临终所言,“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权表现出一个青年政治家所拥有的卓越见识与魄力,足以让孙策含笑九泉。

孙权举贤任能,治理江东,首先依赖孙策留给自己的执政班底——淮泗集团。

淮泗集团,包括追随孙策转战江东的淮泗籍将领,以及因战乱逃离北方、避难江东的淮泗“宾旅寄寓之士”。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南北方天然分界线。泗水,发源于山东南部,是淮河下游的重要支流。淮泗流域,历来就是逐鹿中原的主战场。春秋争霸、楚汉战争,都在淮泗地区上演。由于战乱频仍,数不清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脱颖而出,如管仲、孙武、孙膑、韩信、萧何等。孙策取江东,淮泗隽杰是骨干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东吴政权初期的支柱。

当时的淮泗集团包括文官、武将,文官以张昭为首,武将以周瑜为首。曾经是孙策的手下败将、熟悉东吴政局的王朗如此评价张昭、周瑜二人:“张子布(张昭),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周公瑾(周瑜),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谋而有成。”他们是淮泗集团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淮泗集团的文官包括:

张昭——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孙吴政坛无可争议的龙头老大。张昭一直是孙策生前最倚重的人物,官拜长史和抚军中郎将,政治、军事一把抓。孙策所有的决策都要经过张昭的审定,孙策也将君臣二人比拟作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与管仲。这是君臣关系的最高境界。孙策临终将孙权托付给张昭时说了一句违心的话:“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取之。”——如果孙权实在不行,你干脆就取而代之。后来刘备兵败夷陵,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了同样的话。孙策的话意在防止张昭在自己身后出现道德上的叛逆,逼迫他效忠。孙权上台后,不但延续了孙策对张昭的倚重,而且更上一层楼,“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这种“师傅之礼”类似于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刘禅尊称诸葛亮为“相父”,可见张昭位高宠盛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张纮——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张纮年轻时游学京师洛阳,当时朝廷掌权者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等都想把张纮拉到自己的身边做官,张纮不愿意置身是非之地,毅然渡江依附孙策,遂得到孙策的信赖,授以正议校尉的职务。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派遣张纮入贡许昌,被曹操强留在许昌,担任侍御史。其后孙策死去,曹操试图趁丧伐东吴。张纮竭力劝阻说:“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不如因而厚之。”曹操听从张纮的话,这才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曹操对张纮的看重由此可见一斑。张纮身在曹营心在孙吴,曹操以会稽东部校尉的官职来收买张纮,想让他回东吴充当间谍,策反孙权归降。但是张纮回到东吴后,忠心耿耿,侍奉孙权,君臣一心。孙权直呼张纮为“东部”,不呼其名,待遇与首席大臣张昭无异。张纮专门负责管理表文、书函等档案,是仅次于张昭的文官,两人合称“二张”。

步骘——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人。孙权上台后,步骘来投,被授予主记之职,负责记录、抄写文书。

是仪——北海营陵(今山东昌乐)人。本来是刘繇的属吏,刘繇被孙策击败后,是仪躲在会稽。孙权素闻是仪美名,极力邀请他出山,专典机密,被授予骑都尉之职。

胡综——汝南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少年时曾经陪同孙权读书,孙权对这个文采出众的同学委以重任,授以金曹从事之职,主管货币、盐铁、经贸,是孙吴的财政大臣。

严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精通儒家经典,避寓江东,跟诸葛瑾、步骘是铁哥们。严畯因性格憨厚,颇受张昭青睐,后者向孙权推荐他,严畯被授予骑都尉、从事郎中,负责监督、反腐等重责。

鲁肃——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鲁肃是当时的“愤青”,痛恨东汉帝国的腐败无能,在老家组织一个保乡团,日夜操练,以对付盗匪的袭击。鲁肃慷慨大方,快意豪爽,颇有后世梁山泊好汉之风。当时周瑜担任居巢县长,境内缺粮,饥民四散。周瑜听说鲁肃家资颇丰,遂向他求粮。鲁肃二话没说,立即馈赠三千斛(三万斗)粮食。周瑜感动不已,二人遂结为好友。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经过周瑜的推荐,孙权会见鲁肃。鲁肃秘密献出争夺天下的攻略,这就是可与诸葛亮隆中对相媲美的《榻上策》。

《榻上策》的前提是“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东汉帝国油尽灯枯,曹操借尸还魂,肆无忌惮地扩充势力,气焰正盛,一时难以剪除。在这个前提下,鲁肃为孙权设计了称霸之路,先求自保,“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再求拓地,消灭割据荆州的黄祖、刘表,占据长江中游;最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孙权对鲁肃这个过于张狂与超前的称帝计划兴味索然,说了一句话:“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现在只想立足江东,忠心扶助摇摇欲坠的大汉帝国,榻上策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了。

张昭很讨厌鲁肃的张扬个性,猛批他不谦虚,多次在孙权面前诋毁鲁肃。孙权心中清楚鲁肃的能耐,不为张昭的话语所动,反而更加宠信鲁肃,赏赐颇多。但为了避免与张昭发生冲突,孙权只把鲁肃当作宾客,聘为私人顾问,不给实职。

诸葛瑾——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西汉反腐斗士诸葛丰的后裔,诸葛瑾之父诸葛珪做过山东青州泰山郡丞,早逝。诸葛瑾与两个弟弟诸葛亮、诸葛均跟随其叔父诸葛玄,过着困苦不堪的日子。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玄带上诸葛亮、诸葛均兄弟南下豫章,诸葛瑾留守老家,侍奉继母。六七年后,继母辞世,诸葛瑾不甘寂寞,也南下东吴闯荡。诸葛瑾首先遇到孙坚的姐夫弘咨。诸葛瑾早年曾经在京师洛阳游学,口若悬河,弘咨视为异人,把他推荐给孙权。孙权见诸葛瑾能说会道,有战国苏秦、张仪之能,是搞外交的料,也把他当作宾客看待,待遇跟鲁肃一样。

淮泗集团的武将包括:

周瑜——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县)人。周瑜是淮泗集团的中流砥柱,东吴政权的核心决策人士。周瑜是孙策、孙权的亲密战友,为孙氏打下江东立下汗马功劳。故而自孙策时代开始,周瑜就担任中护军兼江夏太守,相当于东吴的总参谋长兼前敌总司令,位高权重,其地位在东吴无人能敌。

蒋钦、周泰——两位都是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人。蒋钦是孙策的老部下,在孙策麾下多次征战,功勋卓著,做过三个县的县长。因镇压反叛的山越民有功,他被孙策提拔为会稽郡西部都尉,负责郡内的治安事务。周泰与蒋钦同时入伍,跟随孙策击破严白虎、王朗等敌,被孙策授予别部司马一职,独自指挥一支部队。孙权深爱周泰的勇猛,把他挖到自己身边。孙权继位后,周泰继续担任别部司马,驻地在豫章郡最西边的宜春,肩负看守东吴西大门的重责。

吕范——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吕范原是汝南县的一个低级官吏,后避难寿春。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北上寿春依附袁术时结识吕范,视其为心腹,将吴夫人、孙权母子接到曲阿的就是吕范。吕范几乎参加了孙策开拓江东的所有大战,先后出任宛陵县令、桂阳太守。孙策死后,吕范回到吴郡,跟周瑜、张昭一道辅佐孙权。

程普——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人,其立场与淮泗集团一致,故而被归入淮泗集团。程普是东吴老资格的战将,先后随同孙坚、孙策父子征战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击黄巾军、董卓、刘繇,等等,历大小战斗上百次,威望颇高。孙策授之以荡寇中郎将之职,他是东吴重磅人物,被视为周瑜的副手。史书称,周瑜气度恢宏,“唯与程普不睦”。程普似因不是淮泗籍贯,又仗着自己的老资格,瞧不起嘴上没毛的周瑜,所以屡次找周瑜的茬。周瑜以大局为重、团结为主,面对鸡蛋里挑骨头的程普,放低姿态,诚心交往。结果程普受到感化,深深敬服周瑜的德能,叹气说,“与周公瑾结交,如喝美酒”,成为东吴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韩当——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他精于骑射,也是一名老将,跟随孙坚、孙策父子转战四方,其资格不亚于程普。韩当在孙坚麾下时就是急先锋,冲锋陷阵,所向披靡,被授予别部司马一职。后来他随同孙策战江东,先后担任先登校尉、乐安长,震慑豫章郡内桀骜不驯的山越人。

吕蒙——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吕蒙是东吴的新生代战将,智略过人。吕蒙姐夫邓当是孙策旗下的将领,吕蒙十五六岁时偷偷追随邓当讨伐山越人,身先士卒。邓当看见后大惊,屡叱不退,回去后向吕蒙之母告状。吕母大怒,要责罚吕蒙。吕蒙说:“我不甘心贫贱,如果侥幸获得战功,就可以得到富贵。富贵险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几句话令其母哀怜不已。

但是有个官吏瞧不起年少的吕蒙,嘲讽说:“这小子能干啥?还想入虎穴,只不过给虎喂肉而已。”并多次当面耻笑吕蒙,吕蒙不堪受辱,一怒之下杀了他。闯下大祸后,他躲藏到一位老乡家中,后向校尉袁雄自首。袁雄把吕蒙献给孙策,孙策一瞧,这个杀人犯器宇不凡,是个乱世奇才,不但免了吕蒙死罪,而且让他做自己的贴身保镖。几年后,邓当死去,张昭推荐吕蒙代替邓当,授别部司马。孙权掌权后,搞了一个军事改革,将那些资历浅、统兵少的年轻将校挑拣出来,合并成一支队伍。锐意进取的吕蒙知道这么一来,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更加渺茫,就耍了一个花招。他不惜赊欠货款,给部卒购置花里花哨的军服,然后昼夜加紧操练。孙权检阅的那一天,见吕蒙所部队形整齐、操练娴熟,大喜,反而给他增添士卒。吕蒙由此踏上名将之途。

黄盖——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人。黄盖也不是淮泗籍将领,但立场与淮泗集团一致。黄盖早年是一个郡吏,跟随孙坚击山越、战董卓,授别部司马。此后黄盖一直担任丹阳校尉,长期活跃在镇压山越暴乱的战场上。

太史慈——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人。太史慈是一匹烈马,谁征服了烈马谁就是烈马的主人。太史慈年轻时是东莱郡的奏曹吏,专门负责向朝廷报送文书。有一回,东莱太守与上级青州刺史发生纠纷,上报朝廷裁决。当时有个潜规则,先呈送奏状的有理。青州刺史抢先一步出发,东莱太守唯恐对己不利,挑选二十一岁的太史慈赶赴京师洛阳,送呈奏状。太史慈抄小道,昼夜星驰,终于跟青州送奏状的小吏同时抵达洛阳。太史慈引诱青州小吏拿出奏状,而后一不做二不休,用小刀将奏状劈成两截。既而又哄骗青州小吏一道逃亡,太史慈却暗中折回洛阳,呈上东莱郡的奏状,结果青州刺史被朝廷骂得狗血喷头。但是太史慈也因此与青州刺史结下了梁子,为了避祸被迫躲到辽东去。北海相孔融对此暗暗称奇,不断地向太史慈之母赠送礼物,以收拢太史慈。

不久,黄巾起义爆发,孔融奉命出击,在都昌县被黄巾军将领管亥围困。太史慈单枪匹马去见孔融,孔融让他去向邻近的平原相刘备求援。刘备当时手下有关羽、张飞两个猛虎兄弟,颇有战力,正要大展宏图,接到太史慈的求援,沾沾自喜:“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这个孔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刘备呀。他立即派出三千精兵随同太史慈救援孔融,直奔管亥黄巾军而去。从此孔融更加器重太史慈。但太史慈仅仅是报恩而已,并不想辅佐平庸的孔融。他听说同乡刘繇在寿春担任扬州刺史,于是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太史慈南下投靠刘繇。不巧刘繇被袁术赶到江南的曲阿去了。太史慈又渡江去找刘繇。此时刘繇被孙策打得狼狈不堪,有人劝他重用太史慈抵抗孙策。刘繇不听,只让太史慈做个侦察兵。

太史慈执行侦察任务时在曲阿郊外的神亭遭遇孙策和韩当、黄盖等十三名从骑。太史慈与孙策展开决斗,混战之中孙策刺中太史慈的坐骑,夺走太史慈挂在脑袋后的手戟。太史慈也抢走孙策的头盔,这就是著名的神亭酣战。机缘巧合,惺惺相惜,不打不相识,从此太史慈与孙策结下深情。其后孙策大破刘繇,太史慈逃往豫章附近的深山中,自号丹阳太守。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孙策在勇里之役中生擒太史慈,将其降服,从此太史慈死心塌地效命东吴,任建昌都尉,是淮泗集团的一员悍将。

徐盛——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因黄巾之乱避居东吴,属于“宾旅寄寓之士”,被孙权任命为别部司马,率士卒五百镇守长江中游重镇柴桑(今江西九江),以抵御荆州的黄祖。

潘璋——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人。潘璋号称“战神杀手”,刘备的二弟关羽就是栽倒在潘璋手中,西晋史学家陈寿誉之为“江表虎臣”之一。自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权十五岁担任阳羡令时,潘璋就随伴孙权左右,是孙权的嫡系战将。潘璋贪酒、贪财,但作战勇猛,所以深受孙权的宠信,授予别部司马,后又担任吴郡集市刺奸——市场执法官,相当于是现在的城管。潘璋雷厉风行,下重手打击盗贼和不法贸易,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由此远近闻名。

吕岱——广陵海陵(今江苏如皋)人。吕岱也是“宾旅寄寓之士”,孙权掌权后收揽人才,吕岱上门投附,授予吴郡郡丞(太守的助手)一职,后因功提拔为昭信中郎将。

淮泗集团是孙吴建政的骨干力量,对维护孙权的统治地位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孙权不拘一格用人才,除了依靠淮泗集团,巩固自身的权威之外,还重用、提拔一大批江东才俊,作为淮泗集团的补充,扩大孙吴政权的统治基础。于是另一股政治势力悄然而生,它就是江东士族。

江东士族主要包括吴郡顾、陆、朱、张等四大豪族。吴郡地域大致以太湖东岸的苏州为中心,包括方圆两百里之内的松江、嘉兴、湖州、昆山、常熟等地。吴郡是长江下游最为富饶的地区,得山川鱼米之利,航运业异常发达,人杰地灵,俊彦英才辈出。

顾雍——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东汉大文学家、大音乐家蔡邕与朝中宦官势力不和,被流放朔方五原,又受到依附宦官势力的五原太守王智的陷害,被迫流亡吴郡长达十二年。顾雍年少时就师从蔡邕学习琴书,其才智大受蔡邕的称赞。二十岁时,顾雍开始涉政,担任合肥县长,颇有政声,之后又相继转治娄、曲阿、上虞三县,均是政绩斐然。可见顾雍是一个天生搞政治的料。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十月,曹操授予孙权会稽太守之职。孙权待在曲阿,无法分身去郡治会稽视事,就任命顾雍为会稽郡丞,代理太守之职。顾雍来到会稽后,“讨除寇贼,郡界宁静,吏民归服”,使得会稽郡成为东吴最清宁的地方。顾雍治政才干由此可见一斑。

陆逊——吴郡吴县人。陆逊出身于江东的大豪族,祖父陆纡做过城门校尉,父陆骏曾做过九江都尉,早逝。陆逊从小跟随陆纡的堂兄弟庐江太守陆康生活。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袁术要进攻徐州的陶谦,向陆康借粮遭拒。袁术恼羞成怒,派遣孙策进攻陆康。陆康为了保护眷属安全,将幼子陆绩(也就是陆逊的堂叔父)、陆逊送回老家吴县。建安八年(公元203年),陆逊年二十一岁,应募入仕,成了孙权身边的参谋。陆逊足智多谋,先后担任东、西曹的官员,负责管理人事档案;后又出外,到海昌(今浙江海宁)任县长兼屯田都尉。海昌连年干旱,陆逊莅任后大发慈悲,打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鼓励农桑,百姓对他感恩戴德。而陆绩也被孙权授予奏曹掾,负责主管奏议。孙权不避前嫌,重用陆逊、陆绩,争取到了江东大地主贵族门阀的支持。

虞翻——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虞翻本是会稽太守王朗的旧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进攻王朗时,虞翻衡量当时的形势,力劝王朗暂避锋芒。王朗不听,结果被孙策打得一败涂地,两人逃往福建的东治。虞翻父亲刚死,王朗对他说:你家中还有一个老母亲,你可以走了。于是虞翻就回去了。虞翻一到家,孙策就亲自来请,授以功曹之职,后又提拔为富春县长。孙权上台后,任命虞翻为骑都尉。但是虞翻性格耿直,口无遮拦,跟其他官员关系闹得很僵,又屡屡犯颜进谏。孙权不悦,就把虞翻甩到丹阳泾县去了。

史书称,孙权掌政初期,“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倚重淮泗集团,也不断地从江东士族中挖掘人才,短短一两年就彻底扭转了孙策猝死后的危局。孙权对堂兄孙暠的狼子野心隐忍不发,广施仁政,招揽人才,先求自立后图发展。在外有强敌环视、内有阋墙之患的情况下,孙权凭借其无比坚韧的隐忍力,终于安然无恙地避开暗礁险滩,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年未弱冠、仅十八岁就坐拥东吴六郡,成为当时仅次于曹操、袁绍的地方军阀,雄霸一方。孙权隐忍的成功哲学铸就了三国时期的一大奇迹。 Db+mVTVz+Wh4yJZY1yfJ3qlSb677OHcIa60FnZymnmk0okgUpSB1OlTf6Y+G0m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