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中国人心中一直有一种家国情怀,家和国是一体的,是谓家天下也。天子死社稷,天下是帝王的天下,君王殉国是本分,而对国人来说,家事永远比天下事重要,他们的本分是活下来,让家族延续。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很多伟大的家族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存在,然后一直延续了上千年,其传统源远流长,在很大程度上比任何一个朝代还要悠远。对这些家族里的读书人而言,出来做官,首先要秉承的是家族的荣耀。他们是有着光宗耀祖的负担的。而司马懿身后的司马家族,就是这样一个传统的中国式家族。
司马这个姓出于姬姓,关于其渊源的说法比较多,其中一个是来源于官职。早在商朝,就有司马这个官职,当时主要就是掌管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战马。到了周,司马这个官职就更是上升为国家最重要的三司(司空、司马、司徒)之一,成为国家顶级官僚。在周宣王时期,司马家族的得姓始祖程伯休父官至司马,职掌全国军队,并且参政辅国,可谓是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因讨伐反叛的徐国有功,周宣王感念其对于周王朝的不朽功绩,特许其以官职为姓,以后,就有了司马这个姓。能够得到天子赐姓那可是天大的荣耀,是足以让后世子孙吹嘘的,而司马家族也因此进入了世家的行列。
后来司马家族不断散叶开花,在有周一朝人丁兴旺。在春秋时代,宋国、楚国、晋国等诸侯国中都有司马氏的后人,成为那个时代一个重要的政治家族。到了战国时期,司马家族又出了一个重要人物:司马卬。司马卬先是在赵国为将,秦灭六国后辗转成为项羽手下的悍将,跟随项羽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反秦战争。
后来就是刘邦过武关,率先进入了关中,接受了末代秦王子婴的投降,曾经烜赫一时的秦帝国轰然灭亡。楚霸王项羽率领天下诸侯进入长安之后,自称为西楚霸王,随即展开戏下分封。司马卬由于平定了河内郡,被封为殷王,成为与刘邦平级的、被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之一。
完成“打土豪、分田地”之后,楚人项羽选择放弃千古帝都长安,定都彭城。项羽虽然在鸿门宴上没有下定决心杀了刘邦,但是始终对这样的枭雄不太放心,便让刘邦去茫茫秦岭之南的南郑当汉中王。同时,将关中之地三分,任命秦朝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为三秦之主。在项羽看来,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可以让三个秦朝手下败将互相制约,另一方面也能让这些秦人看着另一个楚人刘邦。而且刘邦一个楚人在秦地毫无根基,自是毫无后顾之忧。在做了这样自认为滴水不漏的安排之后,项羽开开心心地回彭城去了。刘邦在张良的辅佐之下也很听话地去了大山深处的南郑。似乎一切都在按照项羽的预期发展。而且刘邦一到南郑就下令烧了栈道,做出了再也无意染指关中、只想当一个偏居一隅的草头王了此一生的姿态。
但项羽前脚刚走,刘邦后脚就有所动作了。
同年,也就是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宝鸡陈仓杀回关中,与项羽彻底撕破脸。
刘邦的五十万大军要过黄河去攻打定都彭城的项羽,必然要借道司马卬的封地朝歌,也就是那个寄托了商国人光荣与梦想的伟大首都。但此时,这里已是残垣断壁破败不堪了,根本抵挡不了刘邦大军。在乱世中摸爬滚打半辈子造就了司马卬深入骨髓的现实主义情怀,他想着刘邦五十万大军,气吞万里如虎,打败项羽易如反掌,便立刻加入刘邦“正义”的讨伐项羽的大军,并且作为急先锋冲在准备痛殴老领导的第一线。可是没有想到,刘邦结集起来的五十多万大军竟然打不过项羽的三万江东子弟兵,而司马卬因为冲得太靠前了,成为唯一阵亡的诸侯王,因此也就没能看到后来刘邦的绝地大反击。殷王司马卬由于运气太不好,导致后来在汉朝初年没能分到一杯羹,司马家族只能默默无闻地在河内郡度过了无人问津的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