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董卓的废汉自立,一下就把自己从朝廷的股肱之臣变成了乱臣贼子一样,称王也是曹操此生最大的败笔。因为就在曹操称魏王这一年,孙、刘以复兴汉室这样让人无法辩驳的借口正式宣布两家联盟,开启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三国纷争的时代。
似乎一切就是在曹操成为魏王之后开始变了。曹操以前做丞相的时候,最多是权臣,身后永远站着汉献帝为他的行为背书。但是现在,曹操自称魏王,就是在制度设计的层面上与汉献帝分庭抗礼,将其与汉献帝的权力的纷争公开化。一旦曹操手中不再掌握着所谓的天命,而是因为拳头更硬就取得了更大权力的时候,由汉武帝刘邦所确立的、由汉武帝刘彻体系化的、以儒学为基础的、汉朝四百年的价值标准,便轰然倒塌了。各种势力,以兴复汉室和反对曹操为名义的暴动,如火山爆发一般喷薄而出。原来曹操赖以躲风避雨的那个叫作“天命”的东西,现在成了他的致命的毒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刘备攻汉中,七月孙权取合肥。就在曹操调动淮南的魏军防备吴军的时候,关羽趁机攻荆襄,包围樊城,并水淹樊城,于禁献城投降。于禁是曹操创业初期的元老之一,他的投降令曹操非常震惊。可见,当时曹操的众叛亲离到了何等程度。一时间,曹魏腹背受敌,似乎下一秒钟曹魏的天下就要完了。此时,当年那个“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枭雄曹操垂垂老矣,雄心不再,甚至打算迁都以避关羽的锋芒。
这时,司马懿极力劝阻曹操:“于禁失去樊城,是因为被水所淹,并不是攻守方面的失败,对于国家并没有太大的折损。这个时候如果迁都,必然会示弱于蜀汉,对以后的战略部署更加不利,形势将更加无法挽回。孙权和刘备虽然号称是军事同盟,但其实貌合神离。而且三国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孙权必然不愿看到蜀汉势力的迅猛膨胀,也更不愿意看到关羽再立功勋。如果我们能与东吴联系,让东吴在后牵制关羽,则樊城之围自然会解。请大王三思而动。”
曹操虽然人老了,但是账还是算得过来的,因此在司马懿的出谋划策之下,他积极联络东吴,以利诱之。于是,早就看关羽不顺眼的孙权下令,派吕蒙在关羽背后捅刀子,趁其在樊城时突袭荆州。于是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地攻占了荆州,令关羽腹背受敌。关羽此时正在围困樊城,听闻作为大后方的荆州丢失,自己即将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便向不远处的上庸求救。此时上庸的守将孟达,在蜀汉情势急转直下的时候竟然拒绝出兵救援关羽,导致无家可归的关羽只能败走麦城。
“走麦城”这个故事在后世无数的文学作品和戏剧中不断被演绎,其普及程度简直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关羽兵败麦城,继续逃亡,途中粮草难以为继,中了东吴的埋伏,被潘璋所擒,为孙权所杀。蜀汉与东吴从盟友一夜交恶,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曹魏涉险过关。虽然孙权在杀了关羽之后,将关羽首级送到许昌,企图嫁祸曹操,但已经于事无补。刘备倾全国之兵,不计后果地讨伐东吴,最终导致身死白帝城。
此计堪称力挽狂澜,由此可见司马懿的格局和全局观不在枭雄曹操之下。
而孟达因为拒绝在危难中救援蜀汉擎天之柱一般的战神关羽,直接导致了关羽兵败被杀,害怕被刘备治罪,他索性举城投降了曹魏。要说曹操对孟达真是不错,不但没有因为其做人的污点嫌弃他,而且还热情收留了这个蜀汉的叛徒,依然让他做上庸的最高长官。当然,曹操的这个决策很有可能是在司马懿的建议下做出的,毕竟收留孟达对于蜀汉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魏文帝曹丕登基之后,为了东南方向的稳固,延续了曹操重用孟达的既定政策,封其为平阳亭侯。曹丕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以孟达为新城太守,委以东南防务之重任。
第二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故,留下两位曹魏重臣——曹休和曹真以及曹丕的死党司马懿作为托孤之臣,辅佐曹丕。后来常说的司马懿是曹魏的三朝托孤老臣,就是从曹操的托孤作为起点的。
曹操死的真是时候。当蜀吴两国为了关羽正拼尽全力掐架的时候,当魏国可以作壁上观的时候,曹操这才撒手而去。假如他死得再早一些,在关羽水淹七军、曹魏岌岌可危的时候呢?
自知命不久长的曹操,像每一个年迈的父亲,摆平了他能想到的所有的问题,安排好了身后事,然后才放心地死去。在曹操迅速平定西北、吴蜀两国陷入苦战的良好开局之下,曹丕的作为依然可以说是亲手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曹操身后,曹丕继位。作为曹家第二代的继承者,曹丕已经没有了曹操那样沉重的所谓正朔的心理负担,很快就逼着汉献帝退了位,并封汉献帝为山阳公。曹丕自己当了曹魏帝国第一任的君主,号称魏文帝,追封曹操为魏武帝。
四百年汉王朝寿终正寝。
曹操的儿子们虽然各有千秋,但综合的才干都比不上曹操,这可能也是曹魏最终被司马后人篡夺的重要原因。曹丕有文青气质,文学造诣也确实不低,后世常以曹操、曹植和曹丕并称“建安三子”。其人伤春悲秋但是心胸狭小,气质如兰但是心地阴狠。如果作为一个诗人或是文艺青年,这些不算是太大的问题,甚至有时候还比较可爱,但是悲哀就悲哀在作为一个君主,这样的缺点就是致命的。所幸之处,就是曹丕短命,在祸害了魏国七年之后就撒手人寰了,否则魏国能不能撑到曹奂还真不好说。
曹丕对兄弟和亲族的残酷是出了名的。不光对曹植,在曹丕执政的七年时间里,为确保其执政地位的稳固,他还下令禁止其兄弟和亲族留在首都洛阳,并不停地把他们从一个地方调到另一个地方,反正就是不停地折腾。可以说曹丕做皇帝的这七年,曹家人基本上不是被发配,就是走在被发配的路上。
曹丕对于曹家人的排挤,甚至是迫害,在后来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个后果就是由于曹家人人丁凋敝,使得司马懿能够迅速成长为一个权臣,并且在高平陵之变中靠着儿子司马师豢养的三千私兵就能占领首都,并最终篡了曹魏天下。曹丕的心胸狭小,使他后来亲手葬送了曹操亲手打下的锦绣江山。
曹丕的薄情,在另一个方面就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了,那就是洛神的故事。
曹丕的皇后甄洛,自小知书达理,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来袁熙也逃亡。甄洛被俘,曹丕被其美貌折服,一见倾心,收做自己的老婆,就是后来的甄皇后。但是再美的人看得多了也会审美疲劳,曹丕在登基后逐渐疏远了甄洛,开始宠幸郭后。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郭后也是嫉妒心极强的女人,诬陷甄后因受疏远而怀恨在心,做巫蛊,诅咒曹丕,引起曹丕震怒,将已经冷落在邺城的甄后赐死,并且对死后的甄后“披发覆面,以糠塞口”进行侮辱。
尽管曹丕对自己的原配夫人极尽嫌弃和羞辱,但在政治上一败涂地的曹植却一直暗恋甄洛,始终将这个嫂子视作自己心中的女神,哪怕甄洛嫁作人妇,打入冷宫直到最后惨死。甄洛死后,曹植因感念这份得不到的爱恋,而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曹植模仿战国时期楚人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女神的描写,将自己对甄洛的思念幻化为自己在洛水边与洛水女神相遇的故事,辞藻华丽,感情细腻,若有寄托,乃曹植辞赋作品的巅峰之作。
也许是因为缺德的事情做得太多,郭后虽然极尽魏文帝恩宠,但是并无子嗣。无奈之下,曹丕将甄洛所生的儿子曹叡过继给郭后做儿子,最后传位给曹叡,是为魏明帝。后来,君临天下的魏明帝曹叡,追尊他那一生受尽凌辱的母亲为文昭皇后,以告慰曼妙女神的在天之灵。
另一方面,魏文帝曹丕作为君主所表现出来的无能和短视也是令亲者痛、仇者快。
为了摆脱被蜀汉堵着门殴打的现状,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孙权派人来投降,希望认魏文帝曹丕为主子。这是曹丕登基以来第一次面对重大问题的抉择。接受还是不接受?曹魏朝堂之上争吵得很激烈。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孙权为什么这个时候来投降。东吴的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了荆州,导致一代名将关羽败走麦城然后被杀。吴蜀交恶后,孙权为了免于两面作战的窘迫和灭国的后果,才向魏国低头。
其实,对于曹丕来说最明智的选择是跟蜀国建立攻守同盟一起打吴国,那么吴国必然穷途末路。哪怕作壁上观,就在旁边看着让他们两败俱伤也行,因为不管你魏国打不打吴国,蜀国都是要打吴国的。
大臣刘晔强烈建议曹丕不要接受称臣,他敏锐地看出孙权是假降。一旦与蜀汉的战争结束,孙权必然会与曹魏反目。如果这个时候跟蜀国一起打吴国,吴国必灭,到时候再图蜀国,天下可定。话已经说得这么明白了,可曹丕还是听不进去。他好大喜功的一面让他做出了最错误的选择,曹丕选择接受孙权的称臣,也葬送了曹魏最有可能灭吴的一次机会。这个错误使得天下统一的进程一直推迟到了司马家的晋朝才得以完成。
这就不是能力的问题了,这是智商的问题。
事后证明,孙权的投降根本是个骗局,说好的质子也没来,东吴只不过是为了与蜀汉周旋而争取时间。如此,曹丕一登基就被人摆了一道。后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吴蜀两国又交好了。反正关羽已经死了,蜀汉打了这么久,估计一口吃掉东吴也越来越不可能了,自己也快要撑不下去了,还不如一起联手对付曹魏。
曹丕在被东吴当傻子一样骗了以后,其政治上的不成熟又让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听说吴蜀重归于好后,盛怒之下下令发兵攻打东吴。但是战机稍纵即逝,攻打东吴最好的时机已经失去了,此时仓促出战换回的是魏军的惨败,徒添笑柄。
老臣蒋济苦苦规劝,不要在隆冬之际发兵,可曹丕听不进任何意见,结果一场北风让船舰入不了江不说,十万水军困在风雪之中,士气受挫。后来又被吴军偷袭,他自己本人也险些被吴军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