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明朝的失败

这一仗,如果洪承畴不出奇招,是必输无疑的。洪承畴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洪承畴有什么高招呢?

扫荡京师周边

明朝是一个大胖子,皇太极谨记父亲生前的教诲,砍大树要从枝节慢慢砍起,吃胖子要一块一块地割。

在对明朝用兵之前,皇太极就定下了军事思想:“避实击虚,留干伐枝。”这个思想的意思是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报酬。

崇德元年(1636年)五月二十七日,皇太极召集出征的将领们开会,面授机宜:“你们这些即将出征的贝勒大臣,凡大军行进到一个地方,有什么决策的话要大家商议后再行动,切记不要轻举妄动。如果遇到城池,想进攻的话,先判断可不可以攻下,如果可以的话就攻,如果不可以就放弃。大家有什么意见的话,当时就敞开胸怀讲,不要做事后诸葛亮。此外,出征要善始善终,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严格遵守军纪。”

大军出征一月后,皇太极估摸着阿济格已经抵达长城脚下,便又派出另一支军队进攻山海关。为什么又派出一支军队,皇太极解释说:“阿济格统兵征明朝,马上就要进长城以内了。为了方便他从容进去,我们需要再派遣一支大军,佯装攻打山海关,明军必然会大军支援山海关。”

这招声东击西着实厉害。阿济格率领十万将士,进入长城后第八天就取得了丰富的战果,连败明军七次,俘获万余人。随后,清军经延庆进入居庸关,直逼北京。七月七日,清军来到昌平城下,城内有人做内应,昌平城立即陷落,明朝总兵巢丕昌投降。最后,清军到达北京的西直门。

崇祯很是惊慌,让文武大臣守住各门。阿济格看到这架势,谨遵皇太极的指示,避实就虚,砍伐枝干,没有选择攻打京城,而是围绕着京城周围伐木。对于京师周边的城池,难攻的立即放弃,容易进攻的马上进攻。阿济格没有陷在一城一地中,也没有丝毫的恋战情绪,抢到了东西才是王道。

阿济格带领人马迅速离开沙河和清河,七月十五日,攻克宝坻,杀死宝坻知县赵国鼎。二十一日,攻占定兴,攻克房山,抢劫涿州、攻下固安、进入文安、拿下永清,总之扫荡了北京的西南,抢夺了大量的人畜。随后,阿济格又转攻香河,进入北京东北的顺义,到达怀柔,洗劫西和。八月十九日,清军在密云和平谷一带屯兵。一个多月时间里,清军围绕着北京城打砸抢烧,战果辉煌,打了五十六仗胜了五十六仗,总共俘获人畜超过十八万。

当阿济格凯旋时,皇太极出门十里迎接:“兄弟,辛苦了,辛苦了……”

据说,阿济格回来时还瘦了不少,皇太极看后感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只差没说:“你办事,我放心。”

议和的失败

崇祯十一年(1638年),就在洪承畴和孙传庭把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人的时候,张献忠也放乖了。西北的民变表面上是平息了,崇祯终于露出了多年来难得一见的笑容。崇祯原以为苦尽甘来,大明的天下还是有希望的。就在他期望再用十年的时间振兴明朝时,灾难再次降临。这一年,皇太极再次调动大军进攻明朝,清军分为两路,一路是由多尔衮率领的左翼军,一路是由代善之子岳托率领的右翼军。这两人都很猛,越过长城,对明军发动了猛攻。

当然,每次出征皇太极总要发表长篇演讲,这是他的部下必须忍受的。皇太极说:“征伐这种事向来不是朕所喜欢的,朕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太平,可惜明朝不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们才不得不去征讨他。如果遇到不抵抗我军的人,你们千万不要屠杀;即使不想跟我们回来的明军和汉民,只要不抵抗,也不要杀害他们。身为主帅,一定要以国家大局为重,千万不要为了贪一己之功而造成不必要的死伤……”

领导就是领导,虽然唠叨,但说出的话句句在理,皇太极不愧是个一流的领导。两路大军派出去后,皇太极决定亲自率领第三路大军去山海关一带,牵制明军。在皇太极亲自率领的大军里,“三顺王”就是先锋,这三个吃干饭的汉奸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那就是炮轰自己的国家,也许可以换种不那么触目惊心的说法,炮轰前任领导。

皇太极这人大脑确实可以,他知道关宁防线很难突破,所以让清军兜个大圈子,跑到密云一带。

密云的守军非常少,因为大家一致认为清军不可能从这里进攻。为啥呢?因为这里地势特别不好,到处是山,而且还是陡峭险峻的山。从这里进攻,还没到达密云,估计也会累得半死。明朝人比较懒惰,比较油,但是他们自己不会干的事,不代表皇太极不会干。众所周知,皇太极是一个非常勤奋的领导,为了入关,为了治国,几乎是殚精竭虑。这世上没有什么他不会做的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清军大兵压境的时候,蓟辽总督吴阿衡正在喝酒,他睁着一双醉眼看着城下黑压压密密麻麻的清兵,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都是敌人。可能是喝高了,吴总督一时之间非常兴奋,人来得越多越好,来多少死多少。喝酒驾车容易出事,喝酒打仗那就几乎百分之百会出事。

吴总督居然仗着酒胆,带着几千人打开城门就向清军杀去。结果很现实,没有出现任何奇迹,吴总督毕竟不是郭靖郭大侠,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来去自如。事实上,吴总督很快就倒下马,为国捐躯了。

密云城破了以后,京城岌岌可危,清军只需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京城脚下了。朝中照例是一片恐慌,只有崇祯比较淡定。崇祯这次表现似乎不太一样,其实也没什么玄妙的,因为他早就知道这一切了。

半年前,就有人告诉他,今天这一切会发生。告诉他的那个人不是什么明军间谍,而是皇太极本人。皇太极为什么要告诉崇祯我想揍你呢?是皇太极受了什么侮辱,还是又被人忽悠了?

原来,半年前,内乱还没有平息,杨嗣昌给崇祯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初年,主人公是光武帝刘秀。刘秀干吗了呢?刘秀跟匈奴议和了。杨嗣昌的故事虽然只讲到这里,那意思很明白,皇上你去跟清军议和吧!有人说,这不是卖国吗?事实上,当时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是不是卖国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

皇太极整编了蒙古八旗军和汉人八旗军后,清军的军力接近二十万。明朝的军队人数当时撑死了也就八十万,在这八十万中真正可以打仗的只有四分之一,而且这四分之一的军队战斗力也比不上清军。要打是打不过他们的,这是议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打不过并不意味着也守不住,仗着地形和城池的优势,守应该还是可以守得住的。这是主战派的重要理由。

但是,我们还得考虑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啊!杨嗣昌建议崇祯议和的目的就是攘外必先安内。换句话说,议和只是缓兵之计。

杨嗣昌和崇祯都是明白人,且饱读诗书,刘秀这个故事的下文虽然没说,但彼此心知肚明。刘秀跟匈奴议和后,先解决了国内问题,国内问题一解决,就开始对匈奴穷追猛打,赶得他们满沙漠里逃窜。

当时,知道议和的只有三个人:崇祯、杨嗣昌、太监高起潜。议和这事涉及脸面问题,不能让更多人知道。崇祯是个非常要强的皇帝,真让他向敌人低头,是不太可能办到的,他最后自杀就是因为不愿低头受辱。

杨嗣昌找了一个算命的,让他到皇太极那儿秘密传达崇祯的意思,说是愿意和你议和。皇太极以仁君自居,别人上门索要和平,他总不能不给吧!事实上,皇太极的态度相当好,表示和谈是个好事情。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皇太极还把军队撤回基地。

和谈这事,迟早得让大臣们知道,否则怎么谈都没用。但是这个建议一提出来,就招致朝野的一片反对,朝堂之上,哗啦啦的全是骂人的口水声。这些当官的打仗不行,骂人的本事绝对是一流的,人总得会一两行。

在一个不应该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硬骨头:黄道周。黄道周外号“黄圣人”,明朝灭亡后依然和清军死战到底。历史学家评价黄道周:守正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事无补。这个评价应该是公正的。

听说议和的事,黄道周立刻跳了出来,在皇帝面前和杨嗣昌展开辩论。黄道周知识功底是非常扎实的,学的刚好是理学,就辩论才能看,杨嗣昌跟他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一轮犀利言论下来,杨嗣昌哑口无言,因为他说不过黄道周。

崇祯在一旁也帮不上杨嗣昌什么忙,只好出口恶气,将黄道周连降六级,下放到地方去。这口恶气虽然暂时出了,但和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黄道周都说了议和是天理难容的行为,是违背人伦的蠢举,而且说得有理有据。崇祯再刚愎自用,也不愿戴上天理难容的帽子。

前面讲到皇太极发兵之前,屡次说自己爱好和平,是明朝对不起自己,诸如此类。其实,皇太极也不完全是作秀。他好心好意地等待明朝议和,等了几个月,见明朝毫无动静,他再次感觉自己被忽悠了。一个被忽悠的人是愤怒的,一个被忽悠的皇帝更是可怕的。作为一国之君,被人忽悠不光是利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子的损失和权威感的丧失。

皇太极默念:忽悠我的人都必须付出代价。

崇祯:一个最能折腾的皇帝

出来忽悠,迟早都是要还的。

为了回报崇祯的“诚意”,皇太极派出自己最豪华的阵容: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岳托等人,全部都来了。

京城再度面临巨大的危险。紧急之下,崇祯只好把全国各地能打仗的人都调回京城。首先是祖大寿,这人打仗很猛,其次还有剿匪高手孙传庭等。

会打仗的人往往不容易驯服,像祖大寿、孙传庭这些人能力很强,但是指挥起来特别费劲儿。就说这祖大寿,能够指挥得动他的人实在太少,连崇祯都指挥不动,只有袁崇焕、孙承宗这样的人才指挥得了他。袁崇焕死后,祖大寿对国家兴亡一直处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为了指挥这些桀骜不驯的战将,崇祯必须挑选一个更猛更强的人才行。幸好泱泱大国也不是没人,袁崇焕死后,还有一个卢象升。亡国时期出现的英雄人物,基本都是悲剧角色,像秦末的章邯、明末的袁崇焕等人,卢象升也是个悲剧。

听说皇帝委以重任,卢象升急急忙忙赶到京城。卢象升也是一个性格坚毅刚强的人,崇祯见了他,开门见山地问:“现在怎么办?”卢象升果决地说:“主战!”

当时,崇祯身边的杨嗣昌和高起潜脸色立刻刷白,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崇祯一见气氛不对,马上打圆场:“那个和谈的事,都是谣言,别信那些,我也是主战的。”

卢象升说:“那就好,我立刻上任。”

第二天,他就收到崇祯送来的战马和武器。卢象升是个刚直的人,也是一个很容易被感动的人,他决定以死报国。

几天后,清军已经到达通州。此时,卢象升只有三万人马,但他决定干,而且干大的。当然,他虽然性情单纯,但也是一个熟读兵法的人,很有军事才能。他很清楚,如果和清军正面交手,自己这点儿人马是拿出去送死的。所以,他决定夜间偷袭。

这是一个夜晚,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卢象升面对自己的士兵,下了一道狠命令:“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者当斩!”

事实证明,这次偷袭非常成功,清军没有任何提防,因为他们想不到明军居然敢偷袭他们,他们已经习惯明军抱头龟缩的样子。清军伤亡惨重,就在卢象升带着人马砍杀清军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重大的问题:没有后军,无法扩大战果。

原来,高起潜秘密调走了他的后军。无奈之下,卢象升只好下令撤退。

卢象升找到杨嗣昌,义正词严地说:“你们这样搞是行不通的,我现在负责防卫京城,你们如果要议和,我的下场就跟袁崇焕一样。”

杨嗣昌是个城府非常深的人,他也有苦衷。真正为难卢象升的其实还是崇祯,崇祯这人脾气暴躁,急功近利,虽然也善于做出所谓的成熟政治家风范,但一到节骨眼就掉链子。他发现卢象升上任以后并没能遏制清军的气焰,所以又准备换人了,你说新督师还没上任几天,就准备换人,这皇帝也太有意思了。国家不亡也会被他折腾完。

就在崇祯打算换人的时候,一个叫刘宇亮的人站了出来。刘宇亮当时是内阁首辅,宰相级别的人物,看到国难当头,挺身而出,也是可以理解的。

崇祯这傻帽儿还当真了,很高兴地看着刘宇亮,刚夸奖完他,刘宇亮立即改口:“我说我去阅兵啊!打仗这事当然有专门的人负责……”

崇祯愤怒了,他最讨厌别人忽悠自己。其实,首辅大人倒也没打算忽悠皇帝,只是一时激动,报国心切,忽视了自己的专长。

崇祯是牛脾气,你忽悠我,我就舍着大明完蛋也要让你做督师。首辅大人头顶冒汗,这时杨嗣昌站出来了,他说:“皇上还是不要为难首辅大人了,一把年纪,挺不容易的,有这个心就够了。现在能够担此大任的只有卢象升。”

没办法,三天后,崇祯不得不重新起用卢象升。

可是,卢象升的表现却很让崇祯失望,为啥呢?因为卢象升迟迟不出兵,任由清军在北京附近烧杀抢掠。卢象升为啥不出兵呢?难道没兵吗?不,有兵,五千人。看到这里,非常纳闷了,高起潜把大部队调走,崇祯干吗不管管他,还是这就是崇祯的意思?在国家危亡的关头,他满脑子想的都是防范自己的将领。这样的领导和皇太极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松山之战

皇太极这人是不好忽悠的。

多尔衮的左翼军在幽蓟千里之内如入无人之境,将这片土地蹂躏得不成样子。随后又渡河,攻破山东济南到天津之间的城堡,攻克城堡有四十多座,十七次打败明军,俘获人口近二十六万。

岳托的右翼军表现也很出色,攻克城堡九座,投降城堡两座,击败敌人十六次,杀明军总督两名,俘获人口二十万。

这些战役中值得一提的是高阳城的陷落。

高阳城其实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县城,当时位处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河北。这个小县城从地理位置来说很不重要,所以没多少兵,也没什么钱。但是它的陷落引起了明清高层的极大关注。

只因为这县城里有一个退休的老干部:孙承宗。

孙承宗可以说是培养军事人才的一代宗师,连袁崇焕这样的人都出自他的门下。可以说孙承宗为大明王朝奉献了自己一生的智慧和精力,可惜还是没有能挽回明帝国的大厦,这是一种悲哀。临到死,他还要为国贡献最后一份力量,虽然是绵薄的。

当清军打到高阳城的时候,忽然停滞不前,因为清军的高层已经知道这里住着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这个老者不光德高,能力也是一流的。对于这样的人,皇太极是敬重的。

皇太极派出使者做孙承宗的思想工作,这样既表示给孙承宗面子,又能体现自己仁君的形象。事实上,皇太极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毕竟这么多年的老对手,什么脾气都摸清楚了。

孙承宗是不可能投降的,虽然他明知守不住,还是带着全家老少一起走上城楼坚守。他这种做法与其说是要守城,倒不如说是出于职业习惯和道德情操。孙承宗的精神感动了县城里的老百姓,大家没有一人逃亡,跟着孙承宗一起迎敌。

结果没有悬念,高阳失守,孙承宗被俘。

对于被俘的孙承宗,清军给予了最高的待遇,希望他能弃明投清。口舌浪费得太多,可惜孙承宗坚如磐石。

依照常规,对于这种不肯合作的人最好的惩罚就是推出去砍了,以儆效尤。但是清军没有这样做,这个老头子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最好让他自尽。

孙承宗坦然地接受了,向紫禁城叩头,然后从容自尽。

孙承宗之死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卢象升是悲痛中的最悲痛者,他从孙承宗之死看出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卢象升看着身后的五千士兵,那眼神是凄厉的,也是惨烈的。是该壮烈殉国的时候了!卢象升穿着孝服,带领五千人冲向清军主力。双方从上午打到下午,明军士气如虹,清军死伤惨重。卢象升的部队也被杀得差不多了,卢象升单枪匹马挥舞着大刀砍死了几十名清军,最终负伤力竭而死。

在关内,皇太极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关外的防线就像是用金刚石打造的,纹丝不动。辽西走廊上,有四个坚固的城池: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四个城池中又以锦州城为核心,其他三个城相当于卫星城。

为了拿下这四座城池,皇太极决定围困锦州。

说实话,对于关外的这些城池,皇太极是有心理阴影的。因为他在关宁防线上吃的苦头实在是太多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连皇太极也不例外。

袁崇焕真是太牛了,虽然死去多年,但关宁防线依旧很猛,对皇太极有很强的威慑力。皇太极派兵攻了好几次,但都没有什么结果。皇太极决定动用所有的兵力攻城,并且上百门大炮对着锦州狂轰。

祖大寿站在城头,脸色冷峻,锦州城纹丝不动。皇太极快崩溃了,只好停下攻击,继续围城。

被围三个月后,祖大寿向明廷发出求援书,不过他的求援书写得非常有个性:“敌军把锦州团团包围,我们援兵来了之后,千万不要轻易冒进,不要担心我,我还撑得住,半年绝对没问题。”

崇祯收到祖大寿的求援信,立即召开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应该去救援,那么派谁去呢?

这时,卢象升和杨嗣昌都英勇牺牲了,剩下的人才中唯一靠谱的就是洪承畴了。

洪承畴是一个比较猛的人,打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人是没得说的。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十一日,洪承畴带着四万步兵奔赴杏山城,在杏山城城外驻扎。多尔衮率军前来阻拦,双方发生激战。多尔衮虽然没有打退洪承畴,但是也让洪承畴没法前进。

明朝先后派出五拨援兵,不但没有解锦州之围,反而损兵折将。崇祯十四年(1641年),崇祯命洪承畴为蓟辽总督,指挥八大总兵,十三万兵马,再次解救锦州之围。

在锦州城里有一部分是蒙古的守军,皇太极决定诱降这支蒙古部队。蒙古军本来就是雇佣军,谁给的钱多就跟谁。就在蒙古军队偷偷出城的时候,祖大寿突然带兵杀了出来,和准备出逃的蒙古兵在城门口激战起来。清军反应也很快,听到激战声,第一时间赶过来营救,明军不敌,败入城内。

清军趁这个机会突破,占领了锦州外城。原本帮助明朝的蒙古贝勒诺木齐率众归降,皇太极给予了归降者极好的待遇。

突破锦州外城后,皇太极将锦州城团团围住。明朝多次派援军解救锦州,清军玩的是围点打援,来多少打多少。

洪承畴带着明朝十三万精兵来了之后,就在和清军不远的地方驻扎。每天按时吃饭睡觉,就是不跟清军开打。皇太极是个非常保守的人,看到洪承畴这次率领大军,那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所以也不打。

洪承畴不打的逻辑非常简单,清军的战斗力很强,如果跟他们硬碰硬,估计很难讨到好处。双方就这么僵持着,对峙了一年。

到了六月底,洪承畴突然率领大军偷袭多尔衮的那支清军。相安无事了一年,多尔衮完全没料到洪承畴会来这么一手,被打得稀里哗啦。这个消息传来,敏感的皇太极意识到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即将开始,于是调集了所有的军队前往松山。

为了确保清军能更多一些胜算,皇太极决定亲自指挥这场战役。此时,皇太极的健康已经出现问题,鼻血流个不停。皇太极带病急行军,用了六天的时间到达松山。

清军的总兵力大概在十二万,明军的总兵力是十三万,从人数上说双方实力相当,明军稍占优势。但是将领方面,明军就明显不如清军,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岳托等人个个骁勇善战;明军除了宁远总兵吴三桂比较能打外,其他人都不太行,而吴三桂也是出身于逃跑世家。

这一仗,如果洪承畴不出奇招,是必输无疑的。洪承畴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洪承畴有什么高招呢?

洪承畴觉得野战行不通,就必须寻求地利,所以命令军队抢占乳峰山。乳峰山是个制高点,在这上面固守的话,等于是多了座城池。就在洪承畴准备实施计划的时候,手下一个武官提醒他:“占据高地固然有利,但是我军粮草匮乏,清军一旦抄了我们的后路、截了我们粮道怎么办?”

也不知洪承畴是啥状态,他不仅没有听进那人的言论,反而斥责他:“我出来混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旮旯待着呢,需要你提醒我?”

很多人认为松山之战洪承畴失败就失败在没有听进这个人的建议,一世英名的洪承畴糊涂一时。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洪承畴是个军事家,这点是不需怀疑的。面对皇太极的大军,他很清楚,固守远比进攻要好得多。然而,更糟糕的是,后来洪承畴进攻的时候居然只带了三天的干粮,让人想不通他到底要干吗。

洪承畴本来是想固守,后来为什么又选择进攻呢?进攻的时候为何只带三天干粮?

要弄清这些问题,还得了解他身后的一个人——兵部尚书陈新甲。洪承畴其实是不想进攻的,不是怕死,而是担心打不过。但是陈新甲一直在催他,陈新甲催他,他还可以应付。更要命的是没钱了,没钱就耗不下去,更守不下去。

到了这地步,只能打了。

洪承畴让八大总兵主动袭击清军,也算是给上面一个交代,我打了。袭击的结果不是很理想,被清军击退,一路逃到塔山,被清军围住了。

这时,洪承畴只剩下一个选择,突围出去。他召集八大总兵商量如何突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工。可惜计划还没有实施,就有两个开溜的,一个是大同总兵王朴,一个就是出身于逃跑世家的吴三桂。

皇太极预料到明军今天晚上必然会逃遁,便部署好追击计划。事实证明,皇太极料事如神,明军果然在夜晚开始逃遁,中途到处遇到清军的伏兵,明军死伤惨重。八月二十二日,清军攻破塔山。吴三桂、王朴等人率军退入杏山城。后来,吴三桂和王朴又率军往宁远跑,结果被清军追击,死伤惨重。松山一战,清军斩杀明军五万多人。

现在,松山已经被清军彻底包围,明朝的救援计划失败。洪承畴在松山城内被困住,围城以后,皇太极照例让人向城内射劝降书,劝降书还提到如果祖大寿投降的话,将不计前嫌,仍然恩遇。

明军不为所动,任凭皇太极威逼利诱,就是不投降。不久,皇太极得知宸妃重病,对关外几城部署好包围之后,便快马回奔盛京。

围城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二月,清军才逮住机会,攻入松山城。这个机会还得感谢汉奸夏承德,夏承德是松山城副将,感觉突围无望,便让人密约清军在他防御的地方,晚上竖起云梯登城,他在城里做内应。夏承德唯恐清军不相信,还把自己的儿子给清军做人质。

二月二十八日,清军进入松山城,生擒明朝总督洪承畴和巡抚邱民仰。得知这个消息,皇太极感到很惊喜,让人把洪承畴押到盛京。得知祖大寿的弟弟祖大乐也在城内,皇太极更高兴了,让人把他也一并押到盛京。

招降洪承畴

一般的人物皇太极都是想尽办法拉拢,更别说像洪承畴这样超重量级的人物了。

别人投降就投降了,啥事都没有,洪承畴投降却比较多事,还闹出了一段绯闻。根据《清朝野史大观》的记载,洪承畴之所以降清,完全是孝庄的功劳。孝庄就是皇太极的庄妃,一个非常有心计的女人。

到底庄妃是凭借什么手段让洪承畴投降的呢?《清朝野史大观》里语焉不详,这不免让后世文人浮想联翩。有的说庄妃向洪承畴送汤献媚,有的说庄妃牺牲了色相。电视剧《孝庄秘史》就采纳了这种说法。

据说,洪承畴这人骨头也非常硬,最开始根本不想投降,准备绝食而死。洪承畴经常挂在嘴边的是:“洪某人只求一死明志。”皇太极在爱才方面跟周公有得一拼,怎么忍心这么优秀的军事明星就这么一死了之?皇太极和范文程这两只老狐狸商议之后,决定让大玉儿(庄妃)接手这个艰巨的任务。大玉儿毕竟是大玉儿,用她的妩媚和花言巧语打动洪承畴,皇太极就坡下驴,对洪承畴极尽优待,洪承畴就这么乖乖就范了。

我们来看看电视剧《孝庄秘史》中这对孤男寡女的对话。

庄妃:“你就是大明朝的洪经略吗?”

洪承畴:“你是谁?”

庄妃:“我听说经略一心殉国,心中敬佩,特来一睹威仪。”

洪承畴:“我殉我的国,与你有何相干?敢情你也是用花言巧语来劝我归降的吧?快省省力气走吧。”

庄妃:“这宫里头规矩大,我一旦被发现,立时就有杀身之祸。若不是真心仰慕经略,我何须冒险前来?谁晓得经略疑心这么重?也罢!”

洪承畴:“姑娘,我是将死之人,又何劳姑娘枉顾?要是连累了你,我又于心何忍呢?”

……

庄妃:“你跟我想象的一样。虽然饿了些天,但是却仍然英气逼人。”

洪承畴:“我死在眼前,顾不得了。求姑娘成全,容我死于花下,我死也瞑目了。”

这两段对话是非常暧昧的。

这些东西属于野史的范畴,历史上的洪承畴是不是真的中了庄妃的媚药才投降的?

如果洪承畴真是这种人的话,恐怕也当不上辽东经略了,庄妃固然貌美,但美貌在这里不起决定性作用。洪承畴降清跟庄妃没什么关系,跟范文程的关系倒是非常大。

洪承畴被俘之后,每天都扬言绝食,绝食了很多天还没死,可见这人抗饥饿的能力非常强。洪承畴绝食的消息传到明朝,京城里家喻户晓,大家纷纷感叹,又出现了一个民族英雄。崇祯也非常感动,感动之余他就想,我不能亏待洪先生啊!洪先生既然绝食了,估计现在也差不多挂了吧!当然,崇祯也不确信洪承畴到底有没有挂,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没挂,几天后也会挂,人是铁饭是钢嘛!

好,那就假设先生已经挂了吧!崇祯决定给洪承畴发丧,隆重悼念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洪承畴。

这边还在这里纠结,那边已经发丧了,一边是求生的欲望,一边是对死亡的崇拜。

皇太极几次劝降洪承畴都失败了,很气馁,又碰上了一个硬骨头,干脆推出去砍了吧!范文程就安慰皇太极,皇上,不要失望,慢慢来,这件事交给我去办就好了,我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范文程说话比较靠谱,皇太极就给了他一次机会。

范文程来到洪承畴的牢房里,可能是牢房里灰尘比较多吧,一缕灰尘从屋梁上落到洪承畴的身上。洪承畴用手掸了掸灰尘,这个不经意的动作没有逃过范文程锐利的双眼。看到这一幕后,范文程微笑了,他没有劝降洪承畴,而是直接回去找皇太极。

范文程回去后对皇太极说:“皇上,你不用担心,洪承畴迟早会降的。”

然后,范文程就把自己看到的一幕告诉皇太极,说洪承畴很爱惜衣服,连衣服都爱惜的人怎么会想死呢?

皇太极一听喜上心头,披上大氅就去探视洪承畴。进了牢房后,皇太极二话没说,把大氅披在洪承畴身上,说道:“洪先生,你辛苦了,受委屈了。”

千言万语不及一句“你辛苦了”,洪承畴听了以后非常感动,忙跪在地上大呼:“皇上英明……”

我们千万别小瞧“皇上英明”四个字,这可不是客套话,也不是感情激动时说出来的,而是非常有意义的四个字。只有“皇上英明”,洪承畴才有得台阶可下,不是我洪承畴软骨头,实在是皇太极太英明了,我不归顺他就是跟天意作对。

从开始洪承畴拒绝给皇太极下跪,并傲慢地怒斥:“我乃天朝大臣,岂拜小邦王子乎!”到现在洪承畴主动下跪,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过程。

洪承畴无疑是在乎自己生命的,应该说不仅是在乎,而且是非常热爱。热爱生命——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国家大义还是要坚持的。在生命和大义之间,洪承畴只能选择大义,因为明朝那边都把他当成民族英雄开追悼会了。他不能让普天下的老百姓失望啊!可是,他又热爱生命,怎么办呢?皇太极你得给我个台阶下啊,让我对大明子民有个交代。

当然,洪承畴内心里这种想法肯定是没法对皇太极开口的。幸好,范文程识破了这一切,皇太极配合得很好,洪承畴遇上了明主,事情解决了。

事实证明,皇太极在洪承畴身上的投入是值得的,洪承畴后来为清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祖大寿再次投降

事实上,自从上次祖大寿一去不回后,皇太极就始终忘不掉他,曾经给他写信:“自从大凌河一别,有好几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你,希望能和将军再见一面。将军是去是留,我也不能勉强。将军你虽然屡次和我兵刃相接,但我绝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的,将军不要妄自猜疑。”

皇太极的意思是你可以放心地投降,我绝不会因为上次的事为难你。祖大寿没有任何回音,这是祖大寿的风格。皇太极在耐心地等待,终于在1642年三月十日,祖大寿熬不住了,出城投降。投降后,祖大寿认罪:“我知道自己有罪,我和洪承畴的情况不太一样,我罪该万死。昔日被困大凌河时,粮尽投降,皇上不但不杀臣,反而优待臣。臣后来背弃圣恩,实在是罪该万死。”

皇太极想了想说:“大寿你说的也有道理,换到其他人手中你死一万次也不够。但你背叛我,一是为了前老板崇祯,二也是为了家人和亲戚。但让我杀你,我肯定是下不了手的。你是个人才,我不想损失你这样的人才。我常常对部下说,如果交战中遇到祖大寿,一定要生擒,因为我不想你死。只要你以后为我踏踏实实做事,我就心满意足了。”

祖大寿听了,连连叩头谢恩。祖大寿也是说好话不做好事,答应皇太极帮他老老实实办事,结果啥事也没办。投降以后,吃皇太极的,喝皇太极的,就是不给皇太极办事。侍奉二主的人,只要稍微有些良心,都是纠结的,祖大寿是一个纠结的人。

应该说,皇太极对祖大寿是非常恩遇的,几乎把他摆在跟贝勒多尔衮、多铎等平起平坐的位置上,还赏赐给他五爪龙纱朝衣,这衣服就相当于后来的御赐黄马褂。皇太极的政治生涯虽然有很多作秀成分在里面,但是像他这样高瞻远瞩、胸怀宽广深邃的领导者在封建时代实在是少之又少。

洪承畴投降了,祖大寿投降了,很多很多人都投降了。崇祯感到惊慌,尤其是为洪承畴开完追悼会后,发现这人居然没死,很是失望。 3wx5Gc0PgHlKqJQ0LwYB+vMbIqt/Ydar8Qp7BGxQSy43qiV2UD6RACdBHIY1Tp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