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82章 83入宫

到底入了冬。

是夜,一场北风,带走了地面最后一丝热度,气温骤降。树梢仅存的落叶也入了泥,只剩光秃秃的躯干。

姬足一行人还没来得及准备冬季衣物,便像进入了冰窖一般。馆舍送来炭盆,也没觉得身上有多少暖意。姬足担心妹妹安姬,将自己那盆火,也送到了安姬房里。而安姬缩在榻上,裹着被褥,不肯出来。

风扬无奈,只得翻出随身玉璧,准备去司市换些厚衣物。还未出门,就见宫中来了人。

内竖对姬足请安道:“世子万福。昨日,君夫人和公主甚是投缘。恰逢昨夜气温骤降,世子和公主、祝氏嫡孙,都还年幼。先前又历经磨难,难于应对。所以,君夫人特别准备了些衣裳鞋履,薄陋之处,还望世子和公主不要嫌弃。”

内竖身后,送礼之人呼呼啦啦进来,站成一排。姬足放眼一扫,连风扬那份寒衣也备齐了。四人的衣裳都有,从寝衣到复襦,外衫冕服也没落下。

姬足连忙回礼:“多谢君夫人,当真解了足的燃眉之急。足收拾妥当,便随吉士进宫谢恩。”

内竖侧身退避,又躬礼道:“世子勿要客气,寻常物件,当不得什么。只是宫中这尺寸,都是仅着男子身形款式,临时赶制。公主那身,还是男子装束。君夫人说,请公主进宫量体裁衣,好令内府赶制。世子觉得如何?”

没衣服穿,冷得瑟瑟发抖,姬足心痛妹妹,不好拒绝。

“舍妹也该谢恩,便一起吧。”

回房间换衣服时,姬足发现,鞋确实有些不合,好似真是临时赶制。

当然,这是昨日郑武公透露要拉拢姬足的意思后,武姜令人办的。安姬不进宫,姬足自然也不会傻乎乎往宫里凑……武姜让贴身女史前来伺候,特别吩咐了,鞋履绝对不能合脚,安姬的衣衫也绝对不能准备,只用了平时为公子窹生的衣裳凑数,不能让姬足看出破绽来。

这时候,男女衣裳的款式,并无太大区别,也不算失礼。挟恩图报这种事,显得武姜有点拘谨和傲慢。这个借口合情合理,正好让安姬进宫来。反正,武姜是铁了心要拉拢姬足,为儿子铺路,心下坚定,不能让原繁那个庶长子,抢了自己儿子的风头。要用姬足,也只能自家儿子用。

安姬两溜小辫子,又恢复了双鬟发式。前几日的磋磨,已经看不到任何痕迹,脸蛋红扑扑的,伶俐可爱。人靠衣装,就连祝聃也恢复了贵公子的形象。姬足和风扬自不用提,一身淡漠气息,倒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般,令内竖心中赫赫称奇。昨日比试后,无结果露出,却有传言说,祭国世子神童在世,不同寻常小儿。如今所见,便知传言不虚。

武姜早已在小寝等候,见安姬牵着姬足走进来,便赶紧迎了上去。

安姬要和姬足一起行礼,武姜立即扶住,捏了捏她的小胳膊,又捂住她的小手,心痛道:“今日格外冷,冻着了没?”

安姬乖巧道:“谢君夫人关心,有君夫人送来的衣裳,安儿不冷。”

武姜招呼四人坐下,拉着安姬的手不肯放,将安姬拉到身边,又让人端了碳火来暖手。不多时,小寝里的气温就升高了不少,竟让人出了毛毛细汗。

姬足连忙道谢:“多谢君夫人仗义相助。”

“谢什么,都是寻常衣物。等会儿我找内司来,世子和两位公子也做几身,也好有个替换。”

这是亲热得过分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姬足推拒道:“这怎好麻烦夫人,足今日就传信回国,从家里带些过来。来回也就两日功夫,应付应付就过了,实在不用另行添置。”

内竖又上了茶水糕点,就连冬日难得一见的水果也端了上来。这时候,已有冰窖,存点稀罕水果倒不是难事,桃梅能存到冬日也不稀奇。但削瓜却有礼数讲究,为天子削瓜去皮后,切成四块,再以横断,再用细葛巾覆盖着。为诸侯削瓜时,只从中破开,用粗葛巾盖好。

祝聃是个不客气的,反正有姬足在,没他说话的地方,美食当前,也不拘泥。武姜亲自动了手,要喂安姬吃瓜。安姬客气推拒,只好张了口。

“世子来盟,小君替君上略尽绵薄之谊。若这点都让世子劳心,世子在郑国待得也不会愉快。”武姜用细绢帮安姬捻去嘴边的污渍,对着安姬盈盈一笑,“小君没有女儿,安姬这孩子我看着也合眼缘,喜欢得紧。这点,不算什么。”

姬足已经后悔带安姬来了。本想着带上安姬,正好演戏忽悠过郑武公,演出奔的假象。却没想到,最后郑武公没忽悠了,还让人盯上了他妹子。

姬足不动声色道:“安姬还小,不敢劳君夫人费心。”

“世子过谦了。”武姜也清楚姬足的顾虑,立即感慨道,“只可惜啊,同姓不婚,否则我还真替我儿聘定,免得被人抢了儿媳妇。”

有了武姜这句话,姬足放下心来,至少不用担心被嫁给郑武公的儿子。公子段造反,原繁是庶子,最后还被窹生的儿子逼死。窹生就不说了,八个儿子,正妻都有两个……他这么伶俐的妹妹,嫁给哪个都是委屈。

姬足笑着,替武姜圆话:“君夫人说笑,安姬才五岁呢,要聘定,还得再等九年呢。”

安姬坐着么出声,乍听得要嫁入郑国,心中一紧:岂不是要和阿哥分开?

安姬嗔怪道:“阿哥!”

姬足顺势止住话头:“舍妹脸皮薄,君夫人,这话,就不提了吧。”

“看我,扯着扯这就偏了……去,让内司来量衣。”

得武姜一声令下,“内司”领了一干人等进来。有管王宫中缝纫的“缝人”,管头部官帽发笄的“追师”,还有做鞋子的“屦人”。四人也不好推拒,上上下下被量了个遍,只等过得几日,便能有新衣服穿。

本以为这就罢了,武姜又唤了“典枲”来,细细吩咐丝绸布料。东周丝绸大致有绢、纱、绨、缣、绉、罗、组、绦、绮、锦、绣等品种,提花织机,也已普及。郑武公解放商人,布匹比祭国宫内品种更多。各种品质的布,看得姬足头昏眼花。安姬也来了精神,好奇打量。

武姜让四人各自选喜欢的,又少不得推拒和婉谢。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终于拿定了衣裳的事,武姜开口谈起正事来:“馆舍住着诸多不便。过些日子,要是下起雪来,怕是更冷。不如世子搬到宫里来,也好照应。”

搬进宫,离郑武公就更近了。安姬也离郑武公那三个儿子更近了。 HbXQDc62A37ij3GeHvzabF5Rd1dZ99l6H43jkdV99wJn5t19D15L8PszZMTA1bX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