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35章 136掌讶人选

郑武公笑道:“行吧,你说你不去,你倒是给寡人找出个合适的人来。不然,这差事,还真非你不可。”

“尹铮。”

郑武公嘴角一抽。尹铮是细作,这事大家都知道,只是没说明了而已。让尹铮去,这不是把晋郑两国的筹谋,也泄露了出去吗?万一被秦国和卫国抢了先机,还如何在宜臼面前刷好感呢?

郑武公轻咳道:“你倒是会找人,他欺负你妹妹,你这是公报私仇吧。”

姬足格外坦白:“报仇是肯定的,我又不会任人欺负。不过就事论事,他确实最合适。”

“说吧,你能言巧辩,寡人说不过你,寡人就听着你说。”

“甭管宜阳尹氏效忠谁,得了消息,一定会传出去。传到宗周也罢,传到成周也罢,郑公正好借他传递消息摸清他命门。擒王也不急于一时,他传错了地方,郑公便按兵不动。这样一来,尹铮就成了幕后之人的废棋。不等郑公动手,说不定有人先下手为强,何乐而不为?”

姬足淡淡一笑:“若他传对了地方,正好挽回郑公在宜臼心中的形象。大事一成,定有回报,收回虎牢指日可待。”

这结果,确实很诱人。

一来,可以轻易解决细作的危机;

还有一点,姬足没有明说,但郑武公心中清楚。就算余臣知道了晋国要动手,向秦国和求助。有晋国和郑国联手,卫国帮不上忙,单秦国,根本无法抗衡成周王师的兵力。

再说,以秦国谋利的初衷来看。宜臼是将岐田早就许了秦国的,洛园离宗周远,宜臼登鞭长莫及,岐田之地更可能被宜臼作为顺水人情,赐换给秦国。

擒王的事一旦揭露,余臣只能坐以待毙,数着指头过日子了。

郑武公再细细掂量,尹铮如果是宜臼的人,那可更好。擒王之事,就成了宜臼下的命令,和他根本没有关系。好处他还能得,责任也瞥了个干净,真是锦上添花了。

姬足告辞后,转头去找了原繁。

今日雷雨交加,原繁并没有去中军校场,只在走廊上将扎马步等动作练了。这时候消遣的项目不多,原繁不爱附庸风雅,对六博、优戏等没有兴趣。没人陪着,连投壶也没了兴趣。

原繁坐在门槛上发呆,内竖就伺候在一旁。

“公子别等了,今日下雨,两位嫡公子怕是不会来了。”

“是啊,窹生说过,每次下雨,君夫人都会在殿里温酒去湿,和他们谈天说地,教他们识礼辩事。有时候,君父也在……这时候,小寝里一定又温着酒,欢声笑语吧。”

内竖不敢接话,只道:“公子,先进屋,小人这就去令人生了火,温了酒来。”

“听说,前些天,窹生为了讨好君夫人,还亲自去梅上扫雪来煮茶,又捣鼓了一道腊梅花做的菜。那片腊梅,是从鄢地移栽的精品,想必滋味也好得很。”

内竖缩了头。

“母亲就是在鄢地去的,也不知道,她去世时,是否见过这些珍贵的腊梅花。”原繁自言自语道,“许是不曾见过吧,那时,腊梅早都开过了呢。就算尚在人世,也只是个娣妾,君父是不会为一个娣妾花心思的。”

“公子,您这是冻着了,去暖暖身,事情就过了。”

“小时候,母亲每到雨天,就会给我讲‘计蒙’的故事。计蒙人身龙脸,时常在漳渊嬉戏。据说计蒙在山中出没,必定会伴随着狂风暴雨。所以,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才是入山的良机。”

又快到三月,母亲却不在了。他是庶子,父亲再宠他,也只为了让他辅佐窹生。这似乎是不公平的,从最先开始,他就没有一丝机会。特别是最近和窹生走得近,这种感受越发明显。同是五岁时,郑武公如今对窹生的教导,和他五岁时迥异。

原繁心中患得患失,一面是窹生对他的救命之恩,一面是被窹生夺走的宠爱。对母亲的思念,冲得原繁鼻头发酸,心中沉甸甸的。

内竖笑:“这个小人知道,计蒙在光山,蔡国境内。公子怎么想起蔡国的事来?”

“就是好久没听计蒙的故事了,有些记不得司雨之神的事迹。”

“共工起兵对抗天帝颛顼,计蒙奉颛顼之命,迎战共工。计蒙半龙之身,实力不足,最后在海神禺强的帮助下,才打败了共工。共工的领地就在共国,和祭国一河之隔。公子想去看看,和祭国世子说说。君上想必会允许的。”

原繁清楚,身边的人,都是父亲安排的,谨记姬足的劝诫,不敢露出情绪。正惆怅时,刚想起姬足,便见姬足冒雨前来,欣喜若狂。

原繁冒雨冲下台阶,和姬足一起从对面的走廊上,跟在姬足身后,走回寝宫门口。

“三个月没见着先生,先生终于肯来看我了。每次听祝兄提起,挂念得很,又怕扰了先生清净,不敢擅自到访,好生憋闷。”

原繁说着,亲自帮姬足提了蓑衣和伞,交给内竖,支了内竖出去。

姬足这才笑开了:“还嫌被我骂得不够?”

“哪会!先生每次教训,我都有醍醐顿悟之感。只怕先生不肯指点,从此再无长进了。先生骂我一次,我便长进一次,我巴不得先生天天来训呢。”

“连谦虚都学会了,还说没有长进。你是要让那些不学无术的人,都入土去自绝了。如何,最近有没有得夸奖,让我这个半先生也沾沾喜气。”

原繁怪道:“先生就是先生,哪能算半个!”

“看来是得了夸奖的,耳根都红了,还害羞。”

原繁一改抑郁的模样,神采奕奕,就想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将患得患失的心情全都压了下去,不再计较郑武公对他是否和窹生不同,反而念起郑武公的好来。

“先生惯会打趣我。”原繁喜气洋洋道,“实不相瞒,我现在使刀也算小成,司马夸我呢。窹生也和我亲近了,君父前几日和我比试,也褒奖我使得不错。”

“郑公文韬武略,世人称颂。你能得他赞赏,确实不易。”

原繁激动道:“君父考了我的六艺,都十分满意。特别是最后说到对殷人的策略上,我将先生的理论说了,君父也十分认同。”

姬足好奇:“你如何说的?”

“我说,殷人多是有技术、会经商的能人。周灭商后,将其定为世袭奴隶。如果郑国能接纳他们,给他们便利,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拥护郑国。而且,这些技术,可以用来改良武器和工艺。就以宋国来说,用了那种新的工具后,又开垦改良了许多田地。有了更多的粮,也能养活更多的人。税赋和人民都多了,国力也就强了。”

姬足提点道:“不错,你这个事例举得很好。但是,要用人,就要有法度。《吕刑》虽完善,但是于国于家,执行却不同,还得细细斟酌。”

原繁精神大振,对姬足的崇拜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先生英明!君父也是这么说的!还说,我大有可为。还许诺我,如果今年我能在国学中拿下名次,明年便给我派差事。”

小辈之中,如今就子都有此殊荣。如今,原繁也得了机会,十分自豪。

姬足揶揄道:“没见过干活不拿报酬,还这么高兴的。”

原繁露出一口大白牙,傻乎乎道:“君父的夸奖,怎能和市侩相提并论。”

“切骄切燥。”

“先生教训得是。”

寒暄之后,姬足开门见山道:“我今天来,是找你帮忙的。”

原繁揖礼:“先生只管吩咐。”

“你知道,我不是郑国的人,行事多有不便。再过几日,国学便要开了,舍妹也要入学。想请公子帮我准备点物件,讨国学的先生们欢心。”

原繁接连点头,还细细询问了物品的规制和形态,保证完成任务。

等姬足回了小院,不等夜幕降临,郑武公的旨意又来了。

迎接晋使的差事又绕了回来,还是交给了姬足。 KxFqKhkFfaBziPlsOm3/l595PtWfYm8RJzReMiA95JFih7uHGSA5OtJ+SkCK0hO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