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34章 135众矢之的

密纳见自己已经点了题,郑武公也发了话,心知责任尽到,便开口请辞:“君上,小人告退。”

郑武公点点头。

屋里只剩下郑武公和姬足两人。

郑武公伸手示意:“茶得趁热喝,凉了就没味道了。失了香味,又添苦涩。”

所以,事情,还得尽早办。

姬足轻啄了一口,回味无穷,再三口,将一杯茶下肚,笑道:“有郑公在,哪怕苦茶,也是香的。”

“你这小嘴抹了蜜似的,来来,吃茶。今日就偷个闲,不谈政事。”

姬足还没开口,郑武公已经变相拒绝了换人去迎接晋国使者的主意。

姬足无奈道:“我原也想来闲着的,听了这话,却闲不得,也不敢闲。闲下来就懒了,懒了,就要出事。”

郑武公刚想开口,姬足却抢了勺斟茶,自顾自说道:“罢了,还是自己动手,才最稳妥。这茶,怎敢劳烦郑公斟酬,折煞祭足也。”

这话锋一转,说的就不是正事,说的是茶。

郑武公心中千回百转,他是天子叔父,无论哪个王子继位,都有他一袭之地,才算是天王得了公族支持,是“仁德”的象征。

为了这层关系,提及擒王的事,绝对不能是郑国人。他想拿捏姬足,自然是姬足最合适。但听姬足的意思,这事还得他来动手。他被姬足一袭话勾起了兴趣,却不得姬足下文,勾得心痒痒的。

左等右等,姬足却当真喝茶了,比他还坐得住。

郑武公没好气道:“风扬呢?”

“自然是领了差事,苦恼去了。约莫头发胡子抓掉一把,也想不出对策来。”

郑武公自在道:“你倒是坐得住。”

“只要郑公不嫌弃我叨扰,我能赖到明日,连膳食也一并蹭了。”

“你这招跟谁学的,简直无赖。”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当不得无赖吧?最多算是坐视不理,坐山观虎,坐以待毙。”

郑武公气得笑了:“除了坐废了自己,你还能坐出什么来?”

“坐收渔翁之利。”

让姬足去背黑锅,姬足还能说自己能坐收渔翁之利。

郑武公认为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不屑道:“口气倒是不小!想收利,也要看带没带筐子装,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姬足小脑袋往郑武公凑了过去:“郑公,咱俩,算是一条船上的人吧?”

一条船上,一人落水,两个遭殃。

郑武公眉头一夹:“你到底想说什么?”

“郑公许我说正事了?”

姬足,当真有能气死人的本事,每次都用他的话堵他。仗着年纪小,耍赖卖萌,简直无所不用其极。要不是想着此子能当大用,郑武公直想掐死他了事。

“说!”郑武公忍无可忍。

姬足笑道:“我是个出奔的世子,就算不得真世子。郑公容我,旁人猜测,可能是为了今后兵不血刃占领祭国,也可能是想挑得祭国内乱。总之,都对郑国有利。”

郑武公没好气道:“互利是结盟的基础。祭国也得了利的,至少南燕和郑国,不会再对祭国兴兵。你别得了便宜,还来卖乖。”

“郑公知道,我是为擒王一事而来,不扯旧事。”

“风扬是最合适的人。论情分,他是晋国人,多年不归国,找晋使叙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会有人怀疑,也不会节外生枝。”

姬足一脸诚恳:“不不,风扬是我的人。他去了,也就是我去了,是祭国去了。”

“要想得利,又不想担风险,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我出奔而来,又居郑国宫中。我去迎晋使,明眼人都知道是郑公指使,这事郑国脱不了干系。”

郑武公自傲道:“不管寡人派谁去,掌讶的官职都是寡人任命。不是眼瞎的,都知道。可那又如何?寡人是天王亲叔父,是天王母家的姻亲,是辅佐天王定都的肱骨。你不想去,不用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关系大了。”姬足露出一脸天真,问,“如果有人以此为借口,兴兵发难呢?”

“宜臼登基,断不可能说自己是弑兄上位,排除异己。擒王这件事,大可能盖过。明知寡人是天子叔父,谁还会对郑国下手?”

郑武公想来想去,并不觉得有人敢动他。当然,他身份特殊,确实有这样的底气。

姬足又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虎牢能被收走,郑国自然也能被干掉。万一,有人说郑公想取而代之,又或者,就擒王这件事,说郑公弑亲。郑公是要把我交出去,还是把祭国交出去?”

这时候的主要罪名有:不孝不友罪,指不孝顺尊长亲属,不恭敬兄长;违犯王命罪,指不服从与违背王命;放弑其君罪;及杀人越货罪。

杀余臣的事,一旦牵扯到郑武公,至少能罗列两条重罪。这也是为什么郑武公忌惮郑国人出面的原因之一。他原以为不会有人对他动手,这之后的事就没有想过。现在姬足执意提起,他又不得不多想。

郑武公这一想,顿时觉得不妥,便借喝水的动作掩饰心绪。

姬足趁机道:“祭国就在大河之畔,位于三大强国之间,更像是块跳板。天王若撤了祭伯爵位,换个人来册封,阿猫阿狗还不定呢。不知根知底,郑公从此怕是要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了。”

郑武公当然知道祭国的重要,否则也不会同意结盟。

说完祭国,姬足又道:“话说回来,郑公要把我交出去,我倒是无所谓。我是出奔,就算我做错了,祭国也不会因此而受牵连。若叔父保持沉默,便得了个大义灭亲的美名;若叔父去戳破真相,没准儿天王怜我受了委屈丢了命,反倒对叔父更加器重。而郑国,却和祭国结了仇。”

这样说来,让姬足去,反而让祭国得势。此消彼长,祭国太强,郑国更要遭殃。新仇旧恨,就麻烦了。偏偏祭国和他国不同,还在天朝占有中大夫爵位,官职很高,不能说灭就灭……

没等郑武公想全,姬足已经再揭一层关系,将谜底戳破。

“再说,我去说事,分明是郑公撺掇,想拿捏祭国的把柄,方便今后操控祭国。宜臼本就因为京城的事生了忌惮,郑公再暴露出野心,无疑将宜臼推向秦卫两国。周围的小国,如邓、许、应、共、凡、南燕等等,都会心生恐惧,反倒联合起来。若这时,公候之国再兴挑唆,郑国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姬足这才揖礼道:“郑国提议擒王,本是为了十年休养生息的太平,却因我一个人而没达成目标,实在是得不偿失。我若坐视不理,便是坐山观虎斗,看郑公坐以待毙,让旁人坐收渔利。”

说到这里,郑武公已经歇了心思让姬足出面。

姬足不去,总得有人去…… R9D4jHp7HemKByHX2Bf2MLHHo/Dxt6+0HnnSHiN8HX9gyDtWFNX+MM+OksOOZsF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