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学”一点儿都不神秘
——“百家争鸣”

春秋末年,分封制渐渐瓦解,诸侯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有些诸侯开始不听周王室的话了。于是出现了春秋霸主,哪一个诸侯国的实力最强就可以管理全国,诸侯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

竞争激烈,导致各个国家都拼命提高国力,不拘一格收拢人才。与此同时,简牍的普及大大降低了学术传播的成本。这两件事造成的结果是,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他们被称为“士”。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同时出现那么多有思想的人。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特别发达的学术思想。春秋战国时的中国思想界,就像一位第一次开始思考人生的少年,各种新想法层出不穷,这就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说是“百家争鸣”,当时也的确有一百多家学派,但真正值得介绍的学派并不是很多。纵观所有中国传统思想——我们称为“国学”——影响力排行前三的学派是儒家、佛家、道家,排行第四的是法家。其中,佛教并非中国本土的产物,是从印度来的,东汉末年才传入中国。我们这一章就主要聊聊儒家和道家,后面简单提一下法家等其余诸家的思想。

先说儒家,你应该知道,儒家的祖师是孔子。

孔子是个贵族,在分封制下享有各种特权。然而孔子生活的时代,分封制开始瓦解,传统的贵族等级受到破坏。作为旧贵族的孔子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其中最让他难受的,是“礼”的消失。

前面在讲周鼎的时候,我们讲过,周朝用“礼制”来统治国家,“礼制”降低了统治的成本。在理想的状态下,假如全国每一个人都遵守礼制——百姓都老老实实当百姓,都讲文明讲道德;诸侯都老老实实当诸侯,都听周王室的话——那么各个诸侯国之间就不会打仗了,百姓也不会犯罪了,这世界该有多美好呀。

可是偏偏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人们都不讲礼制了。诸侯国都不听王室的话,各自争霸。孔子非常看不惯这一点,严厉地批评这些违反“礼”的行为。孔子的梦想,是让全社会都回到人人遵守礼制的时代。

可是,在诸侯国之间恢复礼制是不可能的。

礼制可以用来约束人民,但是不能用来约束国家。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较量,靠的是力量的强弱,而不是谁更遵守道德。

试想有两个诸侯国,一个严格遵守“礼”,自觉地用“礼”约束自己。另一个诸侯国把“礼”扔到一边,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的结果是,第二个国家可以放手发展,第一个国家束手束脚,时间一长,第二个国家越来越厉害,就会把第一个国家灭掉。

最典型的例子,是宋襄公参加的“泓(hóng)水之战”。

春秋时代,宋襄公和楚国打仗,开战以后,宋军发现楚军正在渡河。古代打仗,渡河时的部队是最弱的。因为渡河的军队还来不及集合列阵,还有一部分的兵力在河的另一边,不能参加战斗。当时楚军强大,宋军弱小,在楚军渡河的时候发动袭击,是宋军获胜的最好机会。当时就有人建议宋襄公,这个时候应该发动进攻。

没想到宋襄公却说:“在人家渡河的时候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行为,我怎么能这么做呢?”

结果宋军像个谦谦君子一样,干等着楚军全部渡过了河,列好了阵,然后才和楚军交战。果然宋军被打得大败。后来这件事被毛泽东批评为“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其实,这件事并不能全怪宋襄公。前面说过,那时候的“霸主”除了国力要强大之外,还要担当起“家长”的职责,要当各个诸侯国的大哥。霸主必须在一些大事上遵守传统的礼制才能够服众。

宋襄公也有称霸之心,所以他打仗的时候还讲究“礼”,讲究谦让。

可是楚国不管这一套,前面说过,当时的楚国不被中原文明接受,楚王公开说:我自己就是蛮夷,用不着遵守你们中原的各种礼制。楚国打仗的时候根本不管什么规矩,怎么能取胜怎么来。自然,无所顾忌的能打赢自缚手脚的,宋国的失败也就在理所当然中了。

类似的事情一多,再笨的诸侯也能看出门道来:私下里不遵守礼制的,打得过处处遵守礼制的,那谁还遵守礼制呢?

这就意味着,周朝过去制定的礼制系统肯定会随着诸侯混战而消失,孔子希望恢复周朝礼制的愿望,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果孔子只是幻想恢复周礼,那他就不可能成为被后世敬仰的大贤,而只能是个憎恨进步的守旧派。孔子厉害的地方,是对周礼进行了改造。

在讲青铜鼎的时候我们讲过,青铜鼎是用来祭祀的。周人通过对先祖和神灵的祭祀,强化了人们的礼制观念。它告诉参与祭祀的人们:这些礼制规矩来自于祖先和神灵,你们不遵守礼制,难道不怕祖宗和神灵降罪吗?

问题是,春秋战国的时候,不遵守礼制的诸侯国都因此变得强大,这祖先和神灵哪里降罪了呢?

孔子和周人不一样,孔子拒绝谈论和神鬼有关的事。在孔子看来,礼制的权威性并不是来自于神鬼,而是来自于“仁”。

“仁”是什么呢?“仁”就是仁爱之心。最初始的“仁”,就是对亲人的爱。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天下人莫不是如此,这就是“仁”。

那“礼”又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有了“仁”,自然而然地就会去守“礼”。

好比我们对父母要恭敬,这是“礼”。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孔子认为,这不是被人逼的,不是因为害怕天上降罪才这么做,而是因为我们内心天生就有对父母尊重的感情这种感情驱使我们做出各种尊敬父母的“礼”来。

这个理论的好处是,给“礼制”找到了一个很可靠的论据,让普通百姓也能接受“礼”的观点。

在周朝的分封制下,贵族和平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级。贵族受到很好的教育,经过漫长的学习,他们可以学会繁琐的礼制。可是百姓整天辛苦劳作,谁有工夫和动力去学那些没用的礼制规矩呢?所以孔子之前的礼制,只属于贵族,不属于百姓。

孔子的“仁”就不同了。每一个老百姓,他天生就有感情,天生就知道爱父母、爱子女,“仁”对他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老百姓不需要识字,不需要念书,只要你一提醒他他就能认识到人人内心都有“仁”。当孔子把“仁”和“礼”的关系打通以后,普通老百姓也就很容易接受“礼”的内容了。他想想自己和父母、子女的关系,就会点点头说“对,没错,儿子就得听爹的话。”儿子必须听爹的话,这就是“礼”最基础的内容,也就是“孝”。所以才会明白,为什么中国的历代王朝都特别强调“孝”,甚至“以孝治天下”。因为“孝”是“礼”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从孔子开始,“礼”的观念逐渐深入到普通百姓的心中。前面我们说过国家管理百姓的成本问题。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朝廷该怎么保证全国百姓不生乱、不闹事呢?如果靠严刑峻法,那需要培养大批官员,建立大量的监狱,这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孔子的办法是,通过“教化”,让百姓从自身的情感出发,认同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礼”,让每个人自觉地去服从“礼”,这样,国家就能用很少的成本维护社会秩序。可以说,没有了孔子的这套“礼”,古代帝王就没有办法统治中国这么大的国土,中国也很难保持常年稳定和统一。

孔子厉害的另一件事,是把教育推广到普通百姓中。

刚才说了,在分封制下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西周的学校都是官府开办的,只收贵族,不收百姓,称为“官学”。在孔子的时代,分封制逐渐消失,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差别不明显了,简牍的出现又降低了读书和写作的成本。同时,分封制的瓦解使得各国需要的官僚越来越多。诸侯之间激烈的竞争逼迫各国迫切渴求有能力的人,而不去计较他是不是贵族出身。在这新环境下,普通百姓有了学习的条件和动力,当时便有一些知识分子开设学校收普通的百姓当学生。这样的学校,称为“私学”。

其中搞得最好、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孔子的私学。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对象没有限制,无论是贵族子弟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找他念书。孔子也不收昂贵的学费,只要学生送一点儿干肉当作拜师礼就可以。由于孔子出众的学问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得他教出的学生最有名,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最大。再加上之后两千年来,学校都以教授儒学为主,所以孔子被后人推崇为教育的祖师爷。过去的学校都要摆放孔子的牌位。

孔子的理想是建立一个遵守礼制的理想国,他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制度。老子不同,老子关心的是宇宙,他好奇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个人在这宇宙中应该如何生活。

孔子建立的学派,被称为“儒家”;老子建立的学派,被称为“道家”。

要特别注意,老子创立的是“道家”,并不是“道教”。老子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学者,他对宇宙、对人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他把这些思考写在了书里,仅此而已。老子并没有建立什么宗教。

“道教”是老子之后好几百年的事了。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张道陵等人综合了道家的理论、民间的方术和神话传说等等内容,创立了道教。因为道教借用了大量“道家”的哲学思想,所以张道陵等人把老子奉为本教的祖师,称老子已经成为了神仙云云。

老子本人,是不知道有道教这回事的。

老子关心的是世界的本质。

老子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叫作“道”。这个“道”不是一个实物,而是超越一切概念、语言和文字,不能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的。这个东西本来是没有名字的,“道”这个名字是老子为了叙述方便才起的。

老子认为,世上所有的东西,大到宇宙星辰,小到个人微尘,都要遵守“道”的规律。

“道”有点像我们熟悉的物理定律。我们知道,自然规律不是一个实物,但是大到宇宙,小到微尘,都要遵守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和“道”的主要区别是,自然规律是什么,我们还是可以用语言说清楚的,可是“道”不行,“道”是超越语言的,没法说清楚。

你或许会说:你这个“道”连说都不能说,那你说这么个“道”还有什么用呢?

有用。

如果宇宙万物都遵守同样的“道”,那么人和大自然和宇宙也应该遵守同样的规律。那么人和宇宙就不应该是矛盾的,甚至二者还能超越物质的屏障,合二为一。所以中国古人常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宇宙合为一体,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道”有一个规律:“道”在不断地运动中,而且是不断地循环往复运动。

譬如白天黑夜、一年四季,都是在循环运动。老子认为,这个规律是普世的,万事万物都要遵守。

在老子看来,一切事物早晚都会运转到它的反面。古人用“阴”和“阳”来表示事物的两面。那么这个道理也可以表达为:事物总在不断地运动,总会从“阴”运动到“阳”又从“阳”运动到“阴”。

我们都很熟悉道家的“阴阳鱼”符号。这一图案是在北宋时才出现的。它很好地表达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阴”和“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运动,不断互相转化。

因为事物都是在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运动,所以老子认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必然会走向它的反面。

举个庸俗的例子。

好比一个人特别喜欢钱财,用尽一切手段不断地赚钱、投机,过多的投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巨额的财富引来了别人的垂涎。越来越多的人想抢他、骗他、勒索他,财富反倒给这个人招来了灾祸。最终这个人因为过多的财富,被谎言和虚伪围绕,甚至陷于绑架或者牢狱之灾。终于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保不住,走向了人生的反面。

老子认为,国家的命运也在不断地循环。国家富强了,拥有了军队,国家之间就会互相侵略、引发战乱,让百姓死伤。百姓富裕了,就会生出各种矛盾,养成很多恶习,引发嫉妒、犯罪,导致社会动乱。最后国家毁灭,又会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

既然万物都要如此循环,那么追求财富、权力非但不是幸福之道,反倒成了自我毁灭之路。所以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认为人不要去追求财富、权力,反而应该放弃各种欲望,让自己的内心回到婴儿的状态,这样就永远不会在循环中被毁灭了。

国家也是一样,如果国家能回到原始社会的状态,不发展生产力,村落之间尽量减少来往,人人都过着田园牧歌的生活,那样就不会有战争和动乱了。

以我们今天的经验来看,老子的说法未必是对的:每个人虽然都要经历由生到死的过程,最终都要告别这个世界,但并不代表人生的奋斗是毫无意义的;每个国家虽然终有一天都会灭亡,也不意味建设国家就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

但是,老子的观点给中国人的思想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在社会上受到挫折的文人们的精神避风港,甚至直接影响了汉初的国家政策。

诸子百家,学者众多,我们只能挂一漏万,简单介绍一下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和孙武。

墨子。

墨子自成一家,称为“墨家”,在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门影响力很大的学派,甚至可以和儒家、道家并称,只是因为和儒家的观点差别不大,后来渐渐被儒家吸收了。

墨家和儒家的观点有一些地方很像,比如墨家主张“非攻”,反对以大欺小的战争,肯定讨伐暴君的正义战争。儒家则认为,符合“礼”的战争是正义的,违反“礼”的战争是不正义的。两者大意差不多。

但在一些细节上,两者存在区别。

儒家主张“礼”“乐”,这其实是贵族的遗风——之前只有贵族才这么讲究。墨家则反对“礼”“乐”,认为属于贵族的“礼”“乐”太浪费了。儒家讲究丧葬礼仪,主张“厚葬”,目的是通过丧葬礼仪来贯彻礼制。墨家认为,与其把钱浪费在死人身上,不如花在活人身上,主张“节葬”。

墨家主张尊敬神鬼,多进行拜鬼祭神的活动。孔子拒绝讨论神鬼的事,认为应该先解决人间的问题。

墨家主张“兼爱”,主张对所有人无差别的爱。儒家的“仁”则有亲疏远近的差别:对亲人的爱,总比对陌生人的爱多一点。

孟子。

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学里第二位有着深远影响的人。孟子继续发扬了孔子的“仁”。孟子主张,人的本性就是“仁”,人天生就是善良的,这就是“性善论”。

因为“仁”是人类的本质,所以孟子主张统治者治国也要符合“仁”的原则,要用仁爱来对待百姓,实行“仁政”。他强调百姓的利益比君王的利益更重要,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很了不起的人文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或许以为,中国古代的帝王都是为所欲为,视百姓为草芥的。其实在很多朝代,大臣都用“民为贵”的思想限制君王的权力,这是孟子的贡献。

庄子。

庄子和老子同属于道家,和老子相比,庄子更专注如何实现个人解脱。

庄子和老子一样,认为人的本质和宇宙万物是一样的,如果人能回归到本质状态,就能和宇宙合而为一。宇宙是无边无际的,人和宇宙合而为一后,人就能拥有无限的自由了。

那么,是什么阻挡人类回归到本质状态呢?庄子认为,是人后天拥有的欲望、思想、知识等东西。如果人们能放弃掉欲望和知识,就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

庄子有一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有些学校把这句话的前一半贴在墙上,鼓励学生惜时如金,抓紧学习。其实全句的本意正好相反,真正的意思是说:“需要学习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学习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还不如不学)。”

对于学习,庄子还有一个比喻。他说,森林里的大树如果长成了木材,就会被伐木工人看上,被一斧子砍去。如果这棵树长得歪歪扭扭,没有成材,反倒能平平安安地活一辈子。

用现实的例子来说,人学了知识,能力强了,会面临很多工作和物质诱惑,每天辛苦工作,累得要命,在工作中又会受到各种诽谤和攻击,反倒给自己招灾祸了。如果不学知识,不工作,没有发财的欲望,每天像流浪汉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那才叫幸福呢。

孙武。

孙武是军事家,在“诸子百家”里被划归为“兵家”。孙武以《孙子兵法》闻名。《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所讲的内容偏向于宏观战略,所以一些观点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仅适用于军事斗争,还适用于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从这个角度说,《孙子兵法》是一本讲“谋略思想”的书,价值要超过一般的军事著作。

不过,也不能过分夸大《孙子兵法》的作用,它在宏观上讲了一些大道理,虽然说的不错,但是到了具体该怎么行事上,还要就事论事,去研究具体的技巧。

韩非子。

韩非子属于法家,法家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因此我们把他放到最后来说。

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儒、道、法三家的主张都不同。简单的说,儒家主张道德治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则主张依法治国。法家的观点和我们现在的政治理念最为接近: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强调法制的社会。

法家是一个很功利的学派,它强调政治手腕、谋略权术。法家的观点大致有三个方面:

“法”,是刚才说的法律,这是用来对付百姓的。

“术”,是“权术”的“术”,讲的是君王如何对待大臣,如何让大臣服服帖帖地为自己工作,不生结党营私之心。

“势”,是权力、权势,讲的是君王要牢牢地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保证政权稳固。

法家如此现实、功利的观点,任何一个政治家都无法拒绝。政治斗争在本质上是力量的对抗和博弈,儒家道德仁义虽然讲得好听,但到了真正的政治斗争中,你害我来我害你光讲什么道德仁义,那不是说空话吗?你是仁义了,结果被政敌害死了,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都是“儒表法里”,表面是儒家,内里是法家。官员在公开的场合大谈儒家道德,私下里的手段是法家的权术。在古代的朝廷上,很多大臣用权术互相较量倾轧,什么烂招都用,但表现在口头上,却全都是在指责对方不遵守儒家道德。

法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秦帝国的建立。 l9v+SPujRj53/eGSQulQvy0szoYg94gNcC3kbQY+isdoCiR8wpDyt8SMT7CkSg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