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章

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回归

伟大的多斯特·穆罕默德得胜回来了。他被囚印度期间,阿富汗人发起一场又一场抗争,打击了英国人——这是多斯特·穆罕默德所期待的。相形之下,多斯特·穆罕默德比英国人更胜一筹。如今,骄傲而不可战胜的人民,要用歌声与鲜花欢迎王者归来——嗯,至少在阿富汗的历史课本上,多斯特·穆罕默德就是这样光荣回归的。

当然,事实和课本的描述不太一样。回到阿富汗之前,多斯特·穆罕默德曾和英属印度总督有过一次会面,双方达成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与舒贾签下的并无区别,这也是战前多斯特·穆罕默德一直渴望与英国人签署的协议。他承诺绝不允许俄国或波斯使者进入喀布尔,不与英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打交道。如有第三方人员来到喀布尔向他发出诱惑,阿富汗国王将会第一时间向英印当局通风报信。 [1]

多斯特·穆罕默德同意放弃对阿富汗五大城市中三个城市的所有权。他将以喀布尔为首都,统治喀布尔以北、阿姆河以南的区域(马扎里沙里夫纳入其统治范围),以及喀布尔以南贾拉拉巴德以外的区域,但不包括白沙瓦。坎大哈和赫拉特则将作为自治省,由其部族中的反对派进行统治。白沙瓦仍将留在锡克人的手中。可想而知,多斯特·穆罕默德为此肯定咬碎了牙齿。不过,他仍然接受了英国人的一切要求。

他为何如此大方呢?因为多斯特·穆罕默德的诸多让步,换来了英国人的一系列承诺。英方向多斯特大王保证:国王可以不受任何干涉地统治他的领地,英国不会派出任何特使。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多斯特·穆罕默德还能从英国方面获得一笔津贴。虽然给出了种种优惠,英国政府倒也不算战争的输家,他们得到了想要的一切:阿富汗作为缓冲国,将遏制沙俄的扩张势头;阿富汗一分为三,内部纷争将使其再无余力觊觎印度;失去了开伯尔山口以东平原上的白沙瓦,阿富汗人将很难染指英属印度的领土。

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儿子瓦济尔·阿克巴·汗,如今已是阿富汗人心中的战神。英军撤离之后,喀布尔一直由他和几位部落首领负责驻防。一小撮部落首领请求阿克巴登基为王,他们无不认为,除了阿克巴,国内再无人选能够担此重任。不过,阿克巴拒绝了他们,他是孝子,而不是篡位者,让他废黜自己的父亲是不可想象的。的确,在历史上,儿子有时会废黜父亲,但这在阿富汗不常发生。阿克巴视父亲有如高山一样伟岸,这样的事不会发生。

在阿富汗历史学家霍巴尔(Ghobar)看来,当时的阿富汗统治者白白错失了一次收复失地的机遇。 [2] 英国人立足未稳,兰吉特·辛格也垂垂老矣,其统治下的人民为远离英国人的魔掌,倾向于和他们的阿富汗亲属结盟。一个真正的阿富汗民族主义者本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恢复印度河沿岸从克什米尔到信德那些失落的故土,甚至如今的巴基斯坦的很大一部分也会是阿富汗的一部分。显然,那些曾经击败英国势力的革命者,无一不想完成这样一份伟大的使命。他们需要领袖的一声令下,而领袖又对瓦济尔·阿克巴·汗寄予希望,但王子只会听从父亲的命令。

多斯特·穆罕默德重登王位后,很快把矛头指向了那些反抗英国的军阀势力。洛加尔省的阿明曾在抗英斗争中和阿克巴并肩作战,而且他还曾将王冠献给阿克巴。多斯特·穆罕默德再度掌权后,阿明被捕下狱,他生命的最后15年,是在巴拉希萨尔城堡下的地牢之中度过的。 [3]

战争中,穆罕默德·沙阿·吉尔扎伊(Mohammed Shah Ghilzai)的威名大震,英国人为之深深忌惮。穆罕默德·沙阿·吉尔扎伊在喀布尔拥有自己的领地,是一位有实力的领主。在战争结束后,多斯特·穆罕默德的手下袭击了他,他和家人被带到喀布尔东南山区的一个偏远地区,过着与世隔绝的流亡生活。

苏尔坦·穆罕默德(Sultan Mohammed)是另一位令人畏惧的战争首领,他被流放到坎大哈。不过,国王仍然不放心,这个危险的家伙似乎还没有撤到足够安全的地方。埃米尔命令苏尔坦·穆罕默德继续往西走,最终到达了伊朗。此后,他和多斯特大王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是,此人仍会在阿富汗的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这样,在战争中得势的人一个接一个地遭到国王的罢免和驱逐。他们的领地被剥夺,官职被削去,有人被迫远走他乡,有人身陷囹圄,有人甚至不幸丧命。国王虽然放弃了坎大哈、赫拉特和白沙瓦,但是,在他能够控制的领地里,已经没人能向他发起挑战。

毫无疑问,多斯特·穆罕默德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如果时势需要他拿起武器,他也能够勇敢投入战斗。但是,他并不擅长战争,他擅用政治手腕——在这方面,他是个才华横溢、冷血的现实主义者。当年,英军还未开到喀布尔,他便已经匆匆出逃。那不是因为他是懦弱怯战之辈,而是因为他是一个精明的幸存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他一贯的信仰。如今,他已重掌国政,虽然地盘大为缩水,但他欣然接受。他并不喜欢山河破碎的感觉,只是暂时忍受现状,他认为等待时机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一来,多斯特·穆罕默德又该如何治理手下的这片领土呢?那个时候,他仍是个部落领袖,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统治者。他缺乏议会的辅佐,也没有内阁可以分担职责,甚至无法向大臣问政求计。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掌握在一个叫作阿加西的副手手中,此人承担着仆人和首相的双重角色,就如欧洲君主政体中的知名人物张伯伦。 [4]

话又说回来,多斯特大王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官吏,因为他的朝廷职权有限,没有太多的管理工作。现代政府的诸多职责或提供的服务,当时的多斯特·穆罕默德完全无须挂心。

例如,朝廷没有警察部队,地方安全保障由部落与村社负责;朝廷也不用兴办教育,教书育人由伊斯兰神职人员中最低级别的毛拉负责,而培训和任命毛拉与政府无关。有人可能以为,毛拉是自发产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想要成为毛拉的男孩从毛拉那里学会了阅读,得到了宗教上的指点,并帮助毛拉或者伊玛目处理一些琐碎事务,比如打扫清真寺、给蓄水池加水等。当他们渐渐地得到伊玛目的赏识,会负责做更重要的事。直到有一天,有人需要一个毛拉,而年长的毛拉分不开身,才会让自己的学徒去代替,久而久之,学徒就正式成为毛拉了。

除了国王和官吏的个人判决外,这里也没有像样的世俗法庭。非宗教人士之中,唯有国王及其重臣拥有审判权。支尔格会议可以帮助裁决地方上的纠纷,其中的成员大多是当地的乡绅和头人。有些不涉及社区的个人纠纷可以支付一笔费用请毛拉来论断。乡村之外,法律掌握在高级神职人员手中,他们依据沙里亚法作出裁决。这些法官不需要政府的批准,他们普遍由自治的宗教机构选出,并受其管理和控制。他们的资质不由朝廷审定,教士制度完全建立在民间的土壤之中。每一步晋级,朝廷方面都无从置喙。

当然,国王要负责抵御外侮。中亚草原上的游牧势力常常南下劫掠,西方的波斯军队也是个严重的威胁。国王确实提供了一些安全保障,如驱逐盗匪,保证商路安全,镇压可能引发战争的反叛。政府还督促市场执行严格的度量衡标准,在城市颁布了一些法律,国王的军队还拥有国内重大事件的最终裁决权。

军队是国王的力量来源,有了军队,他才能向地方征收税款。征收所得,大部分用于维持王室生活和军费开支。其中,修筑桥梁道路、采买军需物资、整修神殿与新建清真寺,都是增加国王威信的必要举措。由此而来的浩大工程自然需要征调大量的民夫,不过,大多数阿富汗人都任劳任怨。约翰·肯尼迪总统一定非常羡慕多斯特·穆罕默德,因为多斯特大王的臣下从来不问国王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总是为了国王倾其所有。

国王需要每个行省有一名忠诚的总督,以确保没有人反抗王权。在多斯特·穆罕默德统治第一个时期,也就是英国入侵之前,他任命他的兄弟作为各省总督。不过,事实证明,兄弟之情并不可靠。再度掌权之后,他转而相信自己的儿子们。普什图人有句谚语:“在部落里,你最好有个大家族;在家族之中,你最好能有很多兄弟;在兄弟之间,你最好能有很多儿子。”多斯特·穆罕默德也许并非人丁最为兴旺的那一个,但是,他绝对是个竞争者,14房妻室给他诞下了56个孩子(100年后,他的直系后代已经多达7000余人)。 [5]

多斯特·穆罕默德在世时,已经子孙满堂。众多的子嗣,正好可以占据重要的职位。他的长子是巴达赫尚省总督,次子则负责巴尔赫省的大小事务,哈扎拉贾特等地的要职,也一一派给其他儿子,每个儿子都担起了一份守土之责。为了维持境内的安全与稳定,他们必须组建军队;为了给旗下的将士提供薪饷,各位王子拥有征税的权力。因此,每一位总督都近乎是半独立的藩王。但是,多斯特·穆罕默德知道如何管住他的儿子们,让他们对自己俯首帖耳。同时,国王还要一边仔细应承英国人,一边小心翼翼地与沙俄周旋。外国势力对其统治施加的限制,他不得不接受。不过,他可以对他的儿子们行使绝对的权力。 [6] 阿富汗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一个家族企业;与其说是穆罕默德扎伊家族统治着这个国家,不如说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所有者。

诸多王子之中,唯有一人未获封地。其实,此人才是王子之中的翘楚,他声名显赫、英勇无畏、深孚众望,他就是阿克巴·汗。多斯特·穆罕默德把他立为王储,并让他留在了自己身边。阿克巴十分精明能干,做一省总督实在有些大材小用。多斯特·穆罕默德需要阿克巴在身边提供有关国家事务的建议,而且,阿克巴既有名望,又具帅才,能帮助国王指挥战役。

瓦齐尔·阿克巴·汗确实胸怀大志,他一心想要收复白沙瓦。而后,他还将以此为起点,把整个信德地区纳入版图,更不用说克什米尔了。总之,年轻的王储想要重现艾哈迈德·沙阿的帝国荣光。不过,英国人不会让他达成愿望。按照英国人的打算,白沙瓦将永远与阿富汗分离。多斯特·穆罕默德不会违背他与英国人签署的协议,所以儿子的志愿,自然不是父亲的打算。

一次,喀布尔南部某省发生部落起义,阿克巴受命前往平定。没想到,王储一到城外,叛军便打开城门,向他表示热烈欢迎。他们说:“我们并没有背叛您,也没有背叛您的父亲。我们只想夺回白沙瓦!带我们去战斗吧!” [7]

阿克巴写信给他父亲,请求他重新考虑。他告诉国王,人们想要战争。“请您下令作战吧!”阿克巴向多斯特·穆罕默德请愿。

阿克巴的请求,被多斯特·穆罕默德严词驳回,他要求阿克巴立即班师回朝,北方的一件重要任务,需要阿克巴前去执行。于是,忠诚的阿克巴遵循王命,赶往北方的巴尔赫省。途中,王子突然一病不起,可能是疟疾。为了救治儿子,国王特地派出了自己的御医。这位来自印度的医生专门研究“希腊医学”。该学派认为,疾病都是空气、土、火、水四大元素不调之故,可以通过泻药、膏剂、草药和放血疗法,帮助病人祛除病灶、恢复平衡。御医用一种通常有毒的草药治疗阿克巴。很不幸,毒药就是毒药,医生只能表示遗憾。看来,真主对于王子的命运已有安排。就这样,阿克巴死在了路上,死因并非疾病本身,而是他接受的治疗。他的尸体被安葬在了马扎里沙里夫。多斯特·穆罕默德虽然痛失爱子,但自此之后,却无须担心阿克巴抢班夺权了。

阿克巴的死,并未削弱埃米尔的政府,毕竟多斯特·穆罕默德膝下的儿子比他治下的行省还要多。那个时候阿富汗的“行省”和阿富汗这个“国家”一样,并不具备完全的现代意义。阿富汗的国家边界十分模糊,行省与行省之间的区隔也并非那么清楚。不过,也有一些不同的区域。阿富汗中部的高地被称作哈扎拉贾特,因这里的主要居民是蒙古裔的哈扎拉人而得名“哈扎拉人的土地”。再往北的巴尔赫省曾在阿富汗最古老的城市巴尔赫的统治下,13世纪时被蒙古大军摧毁。此外,巴达赫尚、迈马纳、卡塔干、卢格尔、楠格哈尔等地,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登记为地理上的不同地区。为方便起见,我把它们称作“行省”。

1855年,坎大哈与赫尔曼德自治区的14名封建领主引发了一场纷争,其实,他们都是亲戚关系,因此,所有人在坎大哈都有亲人。每个人都在觊觎着别人的土地,并由此开启了一场争执不下的战争。但战争终归未能解决问题。交战的领主们召开了支尔格大会,试图议定和平方案,但会谈无果。看来,他们需要一只强有力的手腕才行。于是,14名领主联名上书多斯特·穆罕默德,他们表示,倘若多斯特·穆罕默德能够保证他们的财产权,维护和平,就接受他为他们的国王。虽然和英国人有约在先,绝不攻击坎大哈,但这并不是攻击,而是受到了邀请。多斯特·穆罕默德欣然接受了各位领主的请愿。就这样,多斯特·穆罕默德在不违反与英国协议的情况下,收复了他放弃的三大城市之一。 [8]

1857年,一伙印度士兵把枪口对准了英国军官,反对英国统治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多斯特·穆罕默德的诸位大臣立即劝他出兵白沙瓦,他们觉得收复故土的时机就在当下,毕竟兰吉特·辛格刚刚去世,锡克人的势力趋于衰微,英国人则自顾不暇。不过,国王拒绝背弃与英国人的和约。虽然他也认为时机已到,却坚决不愿出兵白沙瓦。在那个时代的阿富汗人之中,大概只有多斯特·穆罕默德认清了事实:兴兵白沙瓦就是枉费血汗和金钱。虽然英国势力无力染指开伯尔山口以西的土地,但是,到了开伯尔以东的平原,他们的优势实在明显。哪怕阿富汗能获得一时的胜利,控制白沙瓦,但英国人一旦平定印度民族大起义,就会立即展开反击,夺回白沙瓦。对于阿富汗国王而言,按兵不动反倒是一张王牌。只要他摆出隐忍的姿态,英国人反而会时刻有所忌惮。多斯特·穆罕默德趁着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当口,和英国方面展开秘密谈判。国王承诺不会出兵白沙瓦,但是英国人必须允许他有一天武力夺回赫拉特。困境中的英国人接受了他的条件,心满意足的多斯特·穆罕默德把协议放进口袋里,等待“有朝一日”的到来。

1861年,15年前被多斯特·穆罕默德流放伊朗的苏尔坦·穆罕默德率领军队杀回了赫拉特。苏尔坦宣称,自己比多斯特·穆罕默德更有资格成为阿富汗国王。对此,他很有底气。毕竟他已经认定,伊朗是他的后盾,沙俄也默许了他的野心,而且,苏尔坦认为英国人定然不会纵容多斯特·穆罕默德发兵赫拉特,自己这次应该是胜券在握的。

苏尔坦·穆罕默德并不知道多斯特大王与英国人之间的密约,其中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当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军队开进赫拉特时,英国人并未进行阻止。事实上,英国人有足够的力量阻止伊朗政府“干涉阿富汗内政”。俄国方面对于苏尔坦的默许,并没能落实到金钱与武器方面。事实证明,这只是空谈。就这样,苏尔坦·穆罕默德反而成了孤家寡人。

1862年,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军队包围赫拉特城,围城行动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其实,交战双方亲缘深厚(这种现象在阿富汗内战中并不鲜见),苏尔坦·穆罕默德是国王的女婿,围城期间,他的夫人,也就是多斯特大王的千金不幸离世。双方的敌对行动一时间都停止了,以便两人都能参加葬礼。 [9] 多斯特·穆罕默德离城而去后,围城行动继续。

最终,苏尔坦·穆罕默德死于压力和痛苦,多斯特大王终于夺回赫拉特。4月的那一天,当他骑着马穿过城门时,他一定是志得意满。回首往事,他一定感到兴奋又害怕。他是21个兄弟中最小的一个,可谓前途黯淡,他在内战中一步步上升到主宰地位,结果却把他的国家输给了英国人。之后,他又死而复生般地回来了,开始苦心经营,一点一点地重建他的王国。

多斯特·穆罕默德的一生征程就这样走到了终点,他的任务完成得还算圆满,现代阿富汗的疆域和边界得到奠定。他是这片领土上每一个人的国王,从最卑微的农民到强大的可汗。要不是痛失白沙瓦,他本可以安度晚年。重新夺回赫拉特之后,他很快就一病不起。6个星期后,70岁的多斯特大王与世长辞。 cbt0cZMBwD+fvvaz3wwMwIM4fzCVouGhezhTAGcUDlRH++xdqOf1knlrcSPUjB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