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心岭南文化

1993年底,我初到香港,有多次单独陪同南老师上下班的机会。他的办公室在中环都爹利街一栋商业大楼,住处却在香港公园上方的坚尼地道,见客处是36B四楼,住所则在旁边一栋住宅大楼上。从住所到办公室的距离并不远,可是交通十分不便,要行走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小径,又有几个狭窄而车流甚多的路口要穿过。这段路无公共汽车可通,出租车须绕大圈子,故打车十分困难,所以老师每天中午走路下山去上班,下午约5时上山回住所。师生两人像散步般边走边闲谈,倒也逍遥自在。

几次闲谈下来,我悟得老师的用意有三点:一是让我认清来往的道路。据说香港考出租车执照不是考开车技术,而是对道路的熟悉度,由是可见此地道路之难认了。师生二人多次散步上下班,正是老师引我认路之苦心。其次,在闲谈中,他能了解我有什么想法。最重要的,当然是启迪我。

记得首次陪老师散步,他便引《论语·公冶长》的一段话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因为后文还有“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老师如此说,等于把我比作子路,我连忙说不敢当。事后想来,老师引这段话,也是一种感叹:当时他已年近80岁,毕生弘扬中华文化,却未能开花结果,不得已屈居在香港这个以商业为主宰的红尘之地,能不感慨万千?

多次散步中,南老师忽而提起近代香港海盗张保仔,忽而提起隋朝岭南冼夫人,忽而提起现代广东才子南海十三郎的事迹。我在广东出生,但自小长在闭塞的农村,青年时已移居台湾,所以对这些同乡先贤一无所知。而老师只是一位来港没有几年的浙江温州出生的老先生,竟然对这些广东典故如此熟悉,我深感惭愧之余,对他这种不断求知的精神实在佩服得五体投地!老师说了这些典故,特别提醒我:要注意弘扬“岭南文化”!

后来,我依老师所说,详细了解这三位前贤的史迹,才知他们真是了不起的人,兹略述如下。

一、张保仔

张保仔(1786—1822)原名张保,是清朝乾嘉年间的一个传奇海盗。他生于广东新会县江门镇(今江门市)水南乡一位渔民之家,15岁时随父亲出海捕鱼,却遭海盗郑一掳走。郑一及其妻石氏都喜欢这位英俊勇敢的少年,由此他在海盗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郑一遇台风落海而溺死后,他的海盗红旗派就由石氏率领,张保仔成为得力的助手。不久两人结夫妇,张保仔成了红派海盗的领袖。那时,活跃在香港水域的海盗有红、蓝、黑三大派,时时争斗不已。据后人考证,红派旺盛期,张保仔旗下共有战船达300艘,部众7万余人,朝廷对他多所畏惧。最后,在两广总督百龄的招安计策的瓦解下,张保仔及其妻石氏于1810年5月22日接受招安,共计:战船226艘、炮1315尊,兵械2798件,海盗和眷属17318人,在香山县(今中山市)外海芙蓉沙与两广总督交割。清廷恢复其张保之名,赏千总顶戴官衔,后升任福建澎湖协水师副将。

张保仔的事迹在香港广为人知,并有许多有关的古迹存留至今。

二、冼夫人

冼夫人(约512或525—约602或604),原名冼英,隋文帝封她为“谯国夫人”,世代以“冼夫人”尊称。她出生于广东西南部高凉地区(今茂名、湛江、电白等地)的一个俚族首领大家族,其族拥有私人武力十余万之众。

她自幼聪慧勤勉,闻名乡里;嫁给梁朝高凉太守冯宝为妻。冯病故后,她亲自主政,更率领部众平定粤西到广州的多次叛乱,人称之为“王”或“圣母”。

她历经梁、陈、隋三朝,极力维护国家统一,不但多次平定地方变乱,而且坚拒割地为王,故为历代皇帝敬重。早在梁武帝时,她便上书要求收回海南岛、设郡县,并自荐驻守海南岛治理之。原来,早在汉元帝时,中央朝廷就未派官员实际治理海南,此岛已近荒芜了500年。梁武帝批准她的上书,恢复对海南岛的实际统治。冼夫人亲自主持海南岛归属中央政权的重建工作。她及其子孙治理海南岛100多年。后来海南的黎族与广东的俚族有密切关系,亦因于此。因冼夫人力主统一,扫平地方叛乱,拒绝割据为王,周恩来称她为“中国第一巾帼英雄”。抑或因此之故,南老师来到香港后特别看重冼夫人的历史,提出来要我注意。

三、南海十三郎

江誉(1910—1984),别字江枫,艺名南海十三郎;籍贯广东省南海县佛山市张槎区,20世纪30年代杰出的粤剧编剧家。父亲江孔殷是清朝最后一榜进士,受封为翰林太史,在广州河南同德里建有“太史第”私邸。母亲杜氏是江太史的妾侍,他出生时在江氏子女中排行第十三,故号“十三郎”。母亲不久因难产去世,十三郎由乳母抚养长大。当时广州“太史第”是著名的红楼梦大观园式的府第,有很多名菜流传到今天,如“太史鸡”“太史蛇羹”等。十三郎天生聪明过人,但自幼失去母爱,常受众多庶母和异母兄弟姐妹的白眼,由此养成孤僻愤世嫉俗的个性,也造成了他传奇性悲剧的一生。

20世纪30年代初,十三郎考上香港大学医学专业。他的文学才华甚高,显然不是医学中人,但如何从医学过渡到戏剧界?这应与他的十一姐江畹征有关。十一姐爱好粤剧创作,创作后由十三郎润色,且署以“南海十三郎撰剧”送出。20世纪30年代最重要的粤剧演员薛觉先首本剧《女儿香》就是这样诞生的。顺着这种因缘走下来,十三郎便同薛觉先合作,一位编、一位演,每演必轰动剧坛,常是一票难求。薛觉先留存到今天的许多一流的名剧,如《胡不归》《陌路萧郎》《汉武帝初遇卫夫人》《心声泪影》等,多为十三郎编剧。抗战期间,十三郎到粤北从事“救亡”的编剧工作,成绩斐然。胜利后他重返香港,却因恃才傲物,常公开批评一些电影“媚俗、有伤风化”等,影剧界许多人不堪忍受,因而他失去了工作机会,沦为街头流浪者,最后精神失常,病逝于香港大学玛丽医学院,享年74岁。他收过一徒弟唐涤生,后来也成了著名剧作家。

综观这位多才多艺的可悲才子,一生编过100多部著名的剧本,最后留下他自己译自莎士比亚的墓志铭,令人不胜感叹:

休将吾骨伴嚣尘,

黄土一抔葬此身。

顽石有情充棺椁,

千秋犹斥泯英魂。

我早年曾在广州读书,养成爱听粤曲的嗜好,尤其是高水平的粤曲,不但配乐韵美动听,文辞更是典雅极致,令人神往,故一直维持这爱好。我自小学到初中没有机会熟读古文和诗词,如果说有一点古诗词基础,那都是从粤曲来的。经南老师这一提醒,才知这些典雅动听的曲词多是南海十三郎所作,对这位英才同乡,不禁感怀不已!特在本章附载他的一篇代表作《寒江钓雪》以表敬意。

南老师提到的三位广东杰出人士,他们的身份很有趣:一位是巾帼英雄,一位是大海盗,一位是悲剧文士。但他为何对我说这三人呢?我想,除了要我注意岭南文化的多彩多姿之外,更重要的用意就是,我应以他们为鉴照吧。一个蛮夷出身的冼夫人也能做到名垂青史的巾帼英雄,一个经历坎坷的张保仔也能做到大海盗头子,最后改邪归正。而一位才华横溢、出身豪门的文人,如果他能有看破世情的智慧或超越世俗的修养,必不至于晚年落魄到如此悲惨。

自西汉以来,岭南就出了许多极重要的人物。如汉初的南越王赵陀,《史记》载有他与汉文帝来往信函,近年还在广州越秀区发掘出他的古墓。依我族谱《劳氏家乘》记载,劳氏出于山东崂山,原是赵陀之后人,为避祸故,改山为氏;且有“劳皮赵骨”之俗,生时姓劳,死后恢复姓赵。两晋时有劳氏人南迁到浙江、湖南;南宋时再迁到广东古劳、开平等地。我的出生地就是开平。

至于著名的道教大师葛洪,本是江苏人,长年在广东罗浮山修道,撰成名著《抱朴子》,为道教代表性著作,流传到现在。接下来是禅宗六祖慧能,生于广东开平的邻县(新兴),以一位不识字的“葛獠”在中国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他的真身至今犹驻广东韶关曹溪的“南华寺”,受全球信众的膜拜。

此后,与岭南有关的文化大师级人物辈出。如唐代的韩愈(曾贬居广东潮州)、宋代的苏东坡(曾贬居广东惠州)、明代的陈白沙(理学家,广东新会人)等,均成就斐然。及至近代,康有为、梁启超、梁漱溟等人对中华文化贡献很大。贡献最大的人当然还是孙中山先生,他不但推翻了2000多年的帝王专制统治,而且在思想上融会中西文化之所长,表现出一个“自信而不自盲、自知而不自卑”的崇高人格,成为后世中华民族庄敬自强的榜样。

就我研究所知,岭南文化确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融会”性质。例如:广东饮食文化中的“饮茶”,最大特色就是数以百计的点心,不但兼采各省之所长,更兼摄西方各国茶点之所优,精美繁多,今天已成为遍布世界各国的精美饮食代表之一。又如:在粤语文化中有重要贡献的粤剧,本来源自北方戏剧,至近代摒弃了传统的京腔,改以广东白话演唱为主,而且融入各种优美的唱腔、地方小调、流行歌曲,甚至西方曲调。在伴奏乐器方面,更大量采用了中西方的胡琴、扬琴、琵琶、提琴、木琴甚至萨克斯等,俨然成了中西合璧的小型交响乐团模式。粤剧这种“集大成”特色,在中国内地各种戏剧,无论京剧、越剧、川剧等,都是没有的。至于人文文化方面,六祖惠能把中国传统的“心性之学”融入印度佛教之中,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更是最好的例证。

总而言之,岭南文化这种融会性特色,恰与南怀瑾先生的学问特质相同,都是博大高明路子,这就难怪他提醒我弘扬岭南文化,不但证明了他的不断求知精神,而且也暗合了他的学问特质。只是我自忖才疏学浅,何堪当此弘扬大任,有负老师厚望! qVbBiWHpTmvFnF1VezZ/5th0fhpbj2FZKhDevj5JdgUTfY1mUkbNjCKDFvJyPrB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