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陈云书赠李泽民

浙江省会杭州有两所著名的国宾馆,一所为地处杨公堤18号的西湖国宾馆,另一所为地处南屏山雷峰塔北麓的西子国宾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两所国宾馆成为中共中央领导人来到杭州的主要下榻地。

曾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陈云十分偏爱杭州,每次前来几乎都住在西子国宾馆。西子国宾馆原名青白山庄,又称今蜷还琴。原系安徽茶商、汪裕泰茶庄庄主汪自新建于1927年的别业,故又被称为汪庄。汪庄北依西湖,与三潭印月遥遥相对。当年,汪自新在庄内设有自家茶庄的门市部,专供西湖龙井名茶。20世纪50年代初,汪庄新建主楼、配楼、连廊以及宽广草坪,始改称为西子国宾馆。

1990年1月24日,距离农历春节还有2天,天气异常寒冷。当日上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等省党政军主要官员,以及在杭州的中顾委委员铁瑛、李丰平,驱车来到西子国宾馆2号楼,向陈云拜年。2号楼是位于西子国宾馆内侧的一栋单层小楼,门前苍松挺拔。

85岁的陈云见到浙江的同志很高兴,与大家合影后,又做了长时间的交谈。

谈话刚开始,陈云拿出了事先写好的15字条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赠送给李泽民:“这15个字,我是不轻易送人的。”

李泽民说:“陈云同志的这15个字,不光是送给我的,也是送给我们省委全体常委的。这是陈云同志对我们的期望。”

陈云进一步解释:“这15个字,前9个字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合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

关于这次意味深长的谈话,《人民日报》记者曾专门采访李泽民,并对当时的谈话情景做了完整追录。

陈云手书“不唯上、不唯书

陈云: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不要读。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

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方说看这个茶杯,你看这边有把没有花,他看那边有花没有把,两人各看到一面,都是片面的。如果互相交换一下意见,那么,对茶杯这个事物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了解。过去我们党犯过不少错误,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问题有片面性,把片面的实际当成了全面的实际。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经常注意同别人交换意见,尤其是多倾听反面的意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论持久战》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他把敌我之间互相矛盾着的强弱、大小、进步退步、多助寡助等几个基本特点,作了比较研究,批驳了“抗战必亡”的亡国论和台儿庄一战胜利后滋长起来的速胜论。毛主席说,亡国论和速胜论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片面的,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由此可见,所有正确的结论,都是经过比较而得出的。反复,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这也是毛主席的办法。他决定问题时,往往先放一放,比如放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再反复考虑一下,听一听不同的意见。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这里所说的反复,不是反复无常、朝令夕改的意思。

陈云:你们开始学哲学没有?

李泽民:从1月份开始学。中顾委发的陈云同志的三个讲话,我们常委都学了。

陈云:我还有一个意见,请你们考虑,就是搞调查研究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亲自率工作组或派工作组下乡下厂,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另一种是每个高中级干部都要有敢讲真话的知心朋友和身边工作人员,通过他们可以经常听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你李丰平同志是四川人,周围就有这种人。后一种调查研究,有“真、快、广”的特点。所谓真,就是他们敢于反映真实情况,敢讲心里话。因为他们信得过你,知道你不会整他们。我就有这样一些朋友。所谓快,就是当问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能够及时发现。所谓广,就是全国各省市各行各业,都有许多高中级干部(包括离退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后一种调查研究比前一种调查研究更重要一些。两种调查研究都有必要,缺一不可。这是我第一次同地方的同志交换这个意见。

李丰平:要下去蹲点,交知心朋友。现在有些人下去搞调查,走马观花,一天走好几个县。

陈云:1961年六七月间我在青浦县小蒸公社搞调查,住了半个月。这里是我1927年搞过农民运动的地方,解放后也常有联系,当地的干部、群众能够同我讲真话。当时在养猪问题上已经确定实行“公私并举、私养为主”的方针,但对母猪是公养还是私养,并没有明确规定,而这是关系到养猪事业能否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小蒸公社当时有15个养猪场,我去看了10个,还看了农民私养的猪,并召开了几次座谈会之后,感到私养母猪比公养母猪养得好。私养母猪喂食喂得好,有的甚至喂泥鳅,猪圈也干净,产苗猪多,苗猪成活率高。公养母猪喂食不分大小、强弱,像开“大锅饭”,猪圈脏得很,母猪流产多,苗猪成活率低。通过这次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大部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

陈云:总之,后一种调查研究,你们浙江可以试一试。你们要在各行各业广交知心朋友。

1991年1月18日,李泽民在《人民日报》刊发了《改善工作方法 提高领导水平》的长文,详细阐述了对陈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题词的学习体会。他认为,陈云这一题词的根本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陈云夫人于若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陈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一广为传诵的“实事求是”的思想结晶,源于延安时期的读书运动。1937年11月,陈云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后,受命担任中组部部长。毛泽东同他先后谈过三次话,希望他学哲学。毛泽东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说哲学研究的是事物发展的总规律,学习它,掌握了立场、观点、方法,对领导工作很有用。中组部的“窑洞大学”就这样办起来了。当时参加学习的有40多人,从1938年到1942年,一直坚持了5年。陈云自己先学一步,还提出要坚持一本一本读马列原著和毛泽东的著作。

陈云的第一任秘书刘家栋在《陈云在延安》一书中说,“就我今天所能看到的中央领导同志抗日战争时期的全部文稿,陈云同志是第一个提出‘实事求是’的”。

根据刘家栋的回忆,1938年9月,陈云在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干部政策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干部不要抬轿子,要实事求是。做到这些才能算真正爱护人。”

1940年8月,陈云亲笔起草了中央组织部关于审查干部的总结。这篇总结报告,被收入毛泽东主持编辑的整风文献《六大以来》。在该总结报告中,陈云十分鲜明地提出:“实事求是的审查才是真正的严格。”

刘家栋认为,陈云第一次明确阐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在1960年中央7000人大会的一次小组会上。当时,陈云对“只唯实”的解释与他30年后向李泽民等浙江同志的解释是完全一样的,“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

据党史文献,陈云25岁就任中央委员,29岁成为政治局常委,在核心领导层前后工作了57年,这在中共历史上非常罕见。他只有高小学历,却被公认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奠基人之一和首席财经问题专家。

陈云有一张十分著名的“打算盘”的照片。赵朴初为这张照片还写过一首诗:“唯实是求,珠落还起。加减乘除,反复对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老谋深算,国之所倚。”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探索最为活跃的前沿地带,对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经济变革的新鲜脉动,作为中共财经元老的陈云一直极为关注。而包括让许多人备觉刺眼的温州在内,浙江又是中国改革探索最富争议的敏感地带。1990年暮冬,在浙江改革面临“向左”或者“向右”的最艰难的局面时,陈云将浸透“实事求是”理性光泽的条幅书赠浙江同志,意味可谓深远。从目前可查询到的公开资料看,这极可能是陈云书赠“15字诀”的唯一个例。

在杭州,陈云最爱去的地方便是“云栖竹径”。这是位于西湖西南隅五云山脚的一处幽僻景点,高大挺拔、直指云天的毛竹漫山漫坡。陈云生平很少为人题字,但他却曾应云栖管理处之请,写下“云栖”两个大字,至今仍矗立在景区路口。陈云夫人于若木说,这是因为陈云爱竹子的刚直,不趋炎不附势。

1995年6月,著名报告文学家叶永烈采访于若木。告别时,于若木赠给他一枚陈云侧身浮雕铜像章以作纪念。这是为陈云90周年诞辰而制作的。在像章背面,镌刻着陈云亲题的九个字,亦为他一生的座右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H1J58lQjfXF/m0VB5IJJlWWGMloP9Sj8xJTxxsgWHxmcOJrjOD7Y/3QKcBf8TuD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