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文化品格,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文化的核心是精神。这正击中了“中国制造”的要害。因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制造”过于在意“量的扩张”,而忽略“质的能量”。对于每位劳动者来说,我们只有立足自己的岗位不断培养自身素养,主动钻研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为集体、为社会持续贡献自己的独特价值,我们的个人梦、集体梦和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

李克强总理曾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管是从国家社会宏观发展还是企业组织微观成长,乃至劳动者追寻个人职业生涯成功方面讲,工匠精神无疑都是值得提倡和大力弘扬的一种职业素养。而要弘扬工匠精神,就必须始终牢牢抓住工匠精神的核心:精进。

有人总结出工匠精神的六大内涵:精确主义、专注主义、完美主义、标准主义、秩序主义与厚实精神。这基本上是德国文化的体现:刻苦、服从、责任感、可靠和诚实。那么,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进。精进,即通过兴趣热爱、自律自省、强大心理韧性和抗挫力,不断推进自身在本职岗位和本专业领域内锐意进取、贡献价值,持续助力人企和谐共赢、国家社会繁荣发展。

以前,一提到美国的产品,人们很快就会想到极具个性的可口可乐及具有“现代”气息的麦当劳,时下特别流行的是富有创意的苹果手机等。对于德国的产品,我们的印象还一如既往地停留在“严谨”“可靠”“精准”上。对于日本的产品,我们常常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被日本人追求细节、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打动。相比之下,有的国内产品却不尽如人意,它们带给人们浮躁的感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谈工匠精神。

秋山利辉是日本最后一批学徒的代表,他深感学徒的重要性,并认为学徒制是培养一流人才的摇篮。他创立了“秋山木工”,并制定了一套长达8年的人才培养制度,其中包括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所需要的基本训练、工作技能和知识,以及心理健康、生活态度、心性锤炼等一系列举措。他将这些人才培养的知识凝练成“匠人须知30条”,他认为这就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要素”。秋山利辉特别注重“匠人”的人品,他认为一个匠人只有心性良好才能创造高超的技术。他坚信“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所以,在他的教育过程中,他用了95%的时间在培养人品,而只花费5%的时间在木工技能的培养上。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他才敢于向客户承诺“提供可使用100年、200年的家具,全部由拥有可靠技术的一流家具工匠亲手打造”。

秋山利辉制定出的“30条家规”,阐述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做人准则,旨在帮助学徒在做人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的进步,因此也不难看出,良好的做人品质是成为一名杰出匠人的必要条件。他在“30条家规”中对失落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要求人开朗积极、注重时间、有责任心、懂得感恩等,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磨炼匠人心性的重要方面。

这样一来,我们便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将“术之道”和“为人之道”等同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培养一个技术优秀且会做事的工匠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培养出具有一流技术,还能好好做事的匠人。”

对于企业来说,我们不但要培养懂技术、能做事的工匠,更要培养懂技术、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工匠。而不忘初心,始终怀着最大的热忱,坚守第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对的信念与精进精神,正是打开一流工匠之门的钥匙。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也指出,想要把工作做好只有两条途径:要么找一份你热爱的工作,能让自己心甘情愿为之付出;要么热爱你从事的工作,把你的热情100%投入当下的工作中去。

如果我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足够热爱,便能够催促自己不断开拓创新、刻苦钻研,除此之外,自省自律的品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保证我们热爱工作的心始终如一。

在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付出很大耐心和专注力之后,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还要忍受失败与枯燥乏味,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煎熬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做好自我监督,让自己沿着职业的正确道路前进。但往往很少人能坚持下来,大多数人让自己整天为各种琐事忙碌奔波,甚至屈服在功名利禄的诱惑和生活的压力之下,这其实是一种十分消极的生活态度。就工作而言,这种态度不仅会让你浪费宝贵的时间,也会浪费为你提供良好成长机会的平台,因此,这种逃避自我的生活态度是不可取的。

我们在从事自己本职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遭遇失败,这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我们要收起萎靡不振的消极态度,更不能轻易选择放弃。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可能遇上问题,很少有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始终应该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怀着必胜的信念,相信眼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以自己强大的内心力量从困境中寻求突破,从而为工作开辟新的契机,迎接新的挑战,这样我们才会看到新的曙光。

无数事实表明,敢于接受失败的人也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这些人在面临失败时,会在失败中磨炼自己的心性,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而惧怕失败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用僵化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眼前的问题,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担忧,甚至将问题无限放大,所以他们的职业前景只能越走越窄。

当然,也存在相当多的员工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断花费时间和心血来磨炼自己的技能和提高自身的素养。员工锐意进取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自身实力获得企业、客户和社会的认可,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坦言:“别人能看到的是我们的成果,看不到的是我们的付出。”

“技进乎道”,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追求精益求精和锐意进取。作为职工,首先,要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充满热爱和好奇;其次,要具备自省自律的品质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最后,要以贡献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落脚点。只有同时具备以上几点,才能制造出精良的产品,也只有具备进取的精神和专业的素养,才能帮助我们在获得工作效益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Mt8K2deVZb3Zmc8me/EXcIrZBcacyi0IdHLOvo/YwEX2Jxha0j2/oyacMBswB5t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