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工匠精神,成就“中国智造”

“打飞的买电饭煲”“出国买马桶盖”等事件频频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中我们也能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经济必须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细化到每一个主体身上,这需要中国企业践行好工匠精神,对产品精益求精,用心做好服务,悉心打磨工艺。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的能工巧匠,从前有祖师鲁班,如今有火箭、飞船的制造者们。即使如此,中国现阶段仍只是一个制造大国,远远谈不上“智”造大国。中国产品无论是在流程设计、制造工艺、产品设计,还是使用体验和品牌价值上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全球经济革命的浪潮之下,德国推出了“工业4.0计划”,美国紧随其后,开展“工业互联网”战略规划,我国也开始了“中国制造2025”的新一轮改革。顾名思义,“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求我们在10年时间内将中国由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旨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行结构性调整。在2015年7月24日,阿里巴巴率先推出“中国制造”频道,将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以便为国人提供新国货,这就是中国“智”造的一个生动诠释。

在未来几年当中,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改进技术和工艺,更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缺少工匠精神,是不可能制造出精美的产品的,更不可能推动“中国智造”的转变。工匠精神绝不只是一句空话,相反,我们需要把它落到实处。怀揣着匠人之心,落实到各行各业当中,精心打磨好产品,专注于细节和生产设计,制造出属于我们的高品质国货。

在《理想国》当中,柏拉图曾经谈到“为了把大家的鞋子做好,我们不让鞋匠去当农夫,或织工,或瓦工。木匠做木匠的事,鞋匠做鞋匠的事,其他人也都这样,各自发挥各自的天然作用”。如此明确分工,人尽其才,才能充分调动匠人们的热情,在持续创作中唤醒匠人的主体自觉,实现自我价值。

当今的中国处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心,只有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推动“中国智造”,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工匠精神所要做的从来都不是固守不前,而是悉心钻研技术,持续追求进步,不断汲取社会营养,若非如此,便不能支撑“中国智造”的发展。

美国电影《复仇者联盟2》中的哈雷概念电动车,其原型轮毂就来自于佛山中南铝车轮;全球600家知名饮料企业,如可口可乐、雀巢等,他们的饮料瓶都出自佛山星联精密机械制造厂;就连日本东京野村证券大楼、新加坡部分地铁站、俄罗斯OZ Shopping Malls,它们的外墙板材都是由佛山利铭蜂窝生产的……

著名的“隐形冠军”概念由德国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提出,它的意思是说一大批中小企业可以在一些细分的行业当中做到全球领先,并不为他人所知。现在看来,这样的“隐形冠军”正在佛山悄然崛起,缔造传奇。

在当前提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情况下,广东佛山成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其主要原因就是有这样一批精益求精的工匠。是他们从每一个环节出发,不断钻研新技术,革新新产品,支撑起“佛山智造”。正是在这样的“工匠精神”之下,新时代的“制造匠心”孕育而生,使得佛山“智造”蓬勃发展,开辟出一条新道路。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2015年中国居民出境超过1.2亿人次,境外消费总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一大半都用于购物。所购商品也从以往的高档消费品转向日用品,其中不乏舍近求远地去采购电饭煲、马桶盖等产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供给产品远不能满足国人的需求,供需偏差严重,不能适应群众消费需求,而这一切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达到要求。

在表面上,工匠只是对以往动作的不断重复,实则是对完美产品的不断追求,体现的是一种勇攀高峰的创新性态度。恰巧,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正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来支撑,不断提供经济发展新动力,来提升国家的整体生产水平。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首先要进入并逐步认识这种现状,然后是适应并引领,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变的一个逻辑,其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步骤。佛山“隐形冠军”的生动例子告诉我们,产能过剩时,我们需要这样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的匠人,让他们充当改革发展的新动力,推动“中国智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严峻的竞争形势之下,使“中国智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MTZdC3G4i8eje+fbpOvytN8ERs7ZwwcA2GJWPg4JjJxRiJ6E7VcFCrU9si+9OJ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