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工匠精神,成就“互联网+”时代的标杆企业

在创新2.0的互联网发展形势下,“互联网+”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出现了,它是在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产生的社会发展新形态。

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互联网+”就是一个十分显著的实践成果,利用“互联网+”帮助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经济实体重新焕发活力,从而为社会的创新、改革、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不妨可以对“互联网+”这样定性,即“互联网+各种传统行业”,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不是对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借用发达的信息通信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再创造,从而促进二者相互融合,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由此可见,“互联网+”是一项全新的社会形态,它能让互联网这只无形的手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让现代技术和社会各个行业相互融合,这不仅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新形态,也是帮助社会提升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变化,要么颠覆别人,要么被别人颠覆。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有的企业会把握机遇创造新的商机,有的企业则一蹶不振,丧失优势,更多的企业则是在观望,或者处于迷茫的状态。

回归基础是解决不确定性状态的有效途径,总的来说,产品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基本面。

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聚集和分散的速度逐渐加快,这对企业来说,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品牌大并不能作为取得消费者信赖的保证,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那么对消费者而言,这个品牌只不过是一个虚无的LOGO。

北京餐馆林立,很多餐馆都为客源发愁。可在海底捞,经常是门庭若市,很多客人宁愿在外排很长时间的队,也要在这里就餐。其生意火爆的程度可见一斑。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有何秘术能让一家来自四川简阳小县城的火锅店,在北京创下如此骄人的业绩?

除了新鲜度高的食材和花式的抻面表演,有人说是其“变态式”服务海底捞一直以人性化的服务而著名。因为食客很多,经常要排队,餐厅就为等待的顾客提供免费美甲、擦鞋等服务,顾客还可以在那上网、玩棋牌,并且他们还提供免费的饮料、零食和水果。用餐时的服务更是贴心,点餐时不断有服务员在旁提醒你,“差不多了”“不够再来点吧”“您可以多点几个品种”。就餐时呼唤服务员,他们一定是面带微笑小跑过来。上菜的小哥还会告诉你什么菜多煮一会儿口感更好。并且服务员来自五湖四海,你还可以找老乡服务,他们的态度都很热情。甚至在卫生间里都会有专人服务,包括挤洗手液、开水龙头、递擦手纸等。

据说,有一次,海底捞来了一对刚刚恋爱的客人,一位服务员看出那个男孩在拼命追求女孩。当时,女孩对男孩顺口说了一句,天真热,要是能吃到凉糕多好。这位贴心的服务员听到后随即向领导反映,领导立即让这位服务员乘出租车买来凉糕。当女孩拿到凉糕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后来,男孩和女孩修成正果,为了表示感谢,结婚时,他们还专门给海底捞送去了喜糖。

按照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的说法,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没有进一步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反而越来越趋向于产品主义,客观的市场业绩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工业化时代,大工业精神之所以能慢慢取代工匠精神,是由于社会分工和协同的不同。被赋予工业精神的工匠更具有产品创造力的高感知行为。他们赋予了产品以灵魂。

企业好比一座大厦,决定大厦高度的是足够牢固的地基。在大工业时代,侥幸心理对做成事情是完全不奏效的,只有朝着理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进,才有可能成功。

罗永浩曾经用一句简短的话赢得无数粉丝的拥护。他说:“我就是认真,不是为了输赢。”这种踏踏实实的工匠精神不仅让罗永浩的事业突飞猛进,也让他的粉丝喊出“你负责认真,我们帮你赢”的感人口号。

经营红塔集团失败后,褚时健被判了17年有期徒刑,出狱后的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靠“褚橙”让自己再次成为传奇。褚时健在哀牢山开辟了一片土地专门种植冰糖橙,他耐心地浇灌、培养冰糖橙,并在每年都解决几个重要问题,慢慢地,他的“励志橙”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他也借此重新回到事业的巅峰。

褚时健为什么会获得成功?黄铁鹰在《褚橙:你也学不会》一书中描述了一个细节,这大概就是褚时健成功的秘诀。书中说,有好几家农户都在同一家养鸡场买鸡粪,很多人在买卖过程中都是直接上秤,然后交钱。但褚时健不一样,他常常把鸡粪倒出来,抓起一把鸡粪放在手里仔细观看,根据鸡粪中的水分和锯末来和卖鸡粪的人讨论价格。这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

余林是电动车营销第一人,他力求为产品赋予时尚化的内涵,更是提出严格的产品要求:“所有的产品不仅是要顾客百分之百的满意,更得是百分之一百一的满意,因此,我们的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前,要先看看自己满不满意,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满意,怎么能让顾客满意?”正是凭借这样的精神,余林帮助爱玛电动车从行业排名120位跃居第一,这在中国营销史上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从中国过去40年的营销情况来看,品牌无疑是所有中国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很多企业一味地追求品牌,但始终没有搞清楚产品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产品是皮,品牌是毛,没有皮,毛将焉附?举例来说,正因为有营养快线、AD钙奶这样的产品,才有娃哈哈这样众所周知的品牌;正因为有红米和小米的好口碑,才有小米系列产品的畅销。

做好产品,这是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也是成就品牌的必由之路。杜中兵指出:“产品是企业的立根之本,品牌是藏在产品之后的文化属性,如果只注重品牌的力量,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那么这个企业势必要出问题。”

众所周知,德国制造代表着一丝不苟、严谨专业和经久耐用。近年来,德国制造业一直都没有放松警惕,他们实施了“工业4.0战略”,推行智能造,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这种百年如一日的坚持,不仅是一种来自产品主义的专注,更是一种不可撼动的民族文化。 nCIdPdrS4zir4d9q/s4XzKxBdkWoAohQnp8nw7l5G8wFLYFKuZjrI7H+zeB13bF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