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莫让员工溃败在晋级的天梯上

在现实的管理中,我们总能发现这样的现象:某员工在低一级职位上干得很好,组织就会将其提升到较高一级的职位上来。结果本来可以在低一级职位施展才华的人,却不得不处在一个自己所不能胜任、但是级别却较高的职位上,并且要在这个职位上一直耗到退休。这种状况就是典型的彼得原理的体现,这对于员工和组织双方来说,都没有好处。

下面是彼得博士的研究资料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杰克在汽车维修公司是一名热忱又聪明的学徒,不久他被聘为正式的机械师。

在这个职位上,他表现杰出,不但能诊断汽车的疑难杂病,还能不厌其烦地加以修复,于是他又被提升为该维修厂的领班。

然而,在担任领班之后,他原先对机械的热爱和追求完美的性格反而成为他的缺点。因为不管维修厂的业务多么忙碌,他还是会承揽任何他觉得有趣的工作。

他总是说:“我们总得把事情做好嘛!”而他一旦工作起来,干不到完全满意绝不轻易罢手。他事事干预,极少坐在他的办公室。他常常亲自动手修理拆卸下来的引擎,而让原本从事那件工作的人呆站在一旁,并且不会给其他工人指派新的任务。结果维修厂里总是堆着做不完的工作,总是一团糟,交货时间也经常延误。杰克完全不了解,一般顾客并不在乎车子是否修得尽善尽美——他们只希望能如期取回车子。杰克也不了解,大部分工人对薪资比对引擎的兴趣要浓厚。

因此,杰克对他的顾客和部属都不能应付得宜。从前他是一位能干的机械师,现在却成为不胜任的领班了。

像杰克这样被提拔,许多领导者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对员工工作表现的一种肯定。因为大多数公司一直把工资、奖金、头衔、提拔跟员工的表现和职业阶层挂钩,所处的阶层越高,工资就越高,额外津贴就越丰厚,头衔也越多。虽然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却是把每个员工都引领到十分尴尬的境地。

对于一个员工来说,他的表现是否优秀,往往是相对于他的职位而言的。过高的晋升,只会让他从优秀走向不优秀,甚至是艰难。

明智的领导者,一定要懂得把下属安排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安排到一个能让他们发挥出优秀水平的位置,而不是通过一味提拔奖励,让他们最终迷失,甚至颓废在无尽的晋升阶梯中。 r8gCY+UuQ3JEFp9jpe32Be4eSdeyMKI9+iJ1q6wO7Ed2dzTTMBne2uNN6Fd5QV6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