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评析

人的本性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多大的差别,然而在长大之后无论从性情、行为、品德、成就上却千人千面、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教育。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十分注重对人性的教育,无论是坚持“性善论”的孟子还是推崇“性恶论”的荀子,他们都主张用教育的方式来教化世人。孟子希望通过教育来保持人们的纯良本性不受浑浊世情的污染,而荀子主张以礼仪的教化驱除人品行当中的劣根性。因为“性相近,习相远”,所以才要通过后天的修养去完善它,因此本段也是《三字经》立论的基础,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教育的准则。

人的天性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同,而等到慢慢长大之后,由于每个人的学习环境不同,习惯和性情就有所差别了。所以,人从小就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好好学习区分善恶,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才能保持纯良的本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jSkGM5OfnGhFbkRpS9CrHOXLpR8weQdHf49faQOQ8l2qI9uD/DrBILNuc5H8rlq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