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公元1472—1529),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著有《王文成公全书》,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重要的哲学著作。“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传习录》分上、中、下三卷。卷上是王阳明讲学的语录,由徐爱、陆澄和薛侃所辑而成,卷中主要是出自王阳明亲笔的七封书信,是他晚年的著述,卷下为王阳明去世后陈九川、黄直等人提供并经钱德洪整理的语录,此部分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该书包含了王阳明学说的全部观点,卷上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为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另外他还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万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唯一的实在,主张发明本心,无须外求,以“尊德性”为入圣之要,攻朱熹为“支离”;朱熹认为理在心外,以“道问学”为修养阶梯,斥陆九渊为“简易”,两大学派纷争不已。王阳明反对程朱的“知先行后”,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是知的表现形式,是知的补充,“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精觉处即是知”。他反对程朱的“格物致知”,主张“致良知”,说良知即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不假外求;致良知就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使良知明白,就不会违背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阳明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实集陆九渊以来心学之大成,并称为陆王心学。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派影响很大,流行到日本。

《传习录》中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比如深山中的花,“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由此强调客体存在价值在于认识主体的依赖作用。《传习录》继承孟子的“良知”说,提出“致良知”的理论。良知既是先天的道德天理,也是七情的自然流行,致良知便是推致实行良知,做到知行合一,此即本体即功夫。他主张从静处体验,在事上磨炼。《传习录》卷下有《朱子晚年定论》,依据部分朱熹思想资料,说明朱子晚年与阳明心学是一致的。

王阳明是明代思想泰斗,他的心学对明后期哲学与文艺影响巨大,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和扩展到东亚。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威、依傍书本,有平民意识,所以为后世一些进步的社会改革家所赞赏和推崇。当然,他在强调心的作用时,忽视了社会物质条件,也有偏颇的地方。

《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本书本着忠实于原著的原则,对原文进行认真核实,并把内容形式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解读本书,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倘有错谬疏漏之处,还望方家不吝赐正。 hvfy4z5ItMBop2SrXsEIX8Vkb1J6aBxHkCDHFQcLLmgadP3oiPzldH0Rk8Cie7L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