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炎帝神农氏。
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
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扬执戟雄。
吴:归命侯 1 ,韦太傅弘嗣。
晋:惠帝 2 ,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 3 ,傅司隶咸 4 ,江洗马统 5 ,孙参军楚 6 ,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 7 ,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 8 ,余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新安任育长 9 ,宣城秦精,敦煌单道开 10 ,剡县陈务妻,广陵老姥,河内山谦之。
后魏:琅琊王肃 11 。
宋: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 12 ,鲍昭妹令晖 13 ,八公山沙门谭济 14 。
齐:世祖武帝 15 。
梁:刘廷尉 16 ,陶先生弘景 17 。
皇朝:徐英公勣 18 。
《神农食经》 19 :“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周公《尔雅》:“槚,苦荼。”
《广雅》 20 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 21 :“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司马相如《凡将篇》 22 :“鸟、喙、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萑菌、荈诧、白蔹、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谓荼曰蔎。”
《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悉以七升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
《晋中兴书》 23 :“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尝欲诣纳,[《晋书》以纳为吏部尚书。]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惟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
《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
《搜神记》 24 :“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妻。著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刘琨《与兄子南兖州 25 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 26 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需也。吾体中溃[溃,当作愦]闷,常仰真茶,汝可致之。”
傅咸《司隶教》曰:“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为廉事打破其器具。后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蜀妪何哉?”
《神异记》 27 :“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左思《娇女诗》 28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姊字蕙芳,眉目灿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 。”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 29 云:“借问扬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吴馔逾蟹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傅巽《七诲》:“蒲桃、宛柰,齐柿、燕栗,恒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
孙楚《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华佗《食论》 30 :“苦荼久食,益意思。”
壶居士 31 《食忌》:“苦荼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郭璞《尔雅注》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
《世说》 32 :“任瞻,字育长,少时有令名,自过江失志。既下饮,问人云:‘此为荼?为茗?’觉人有怪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
《续搜神记》 33 :“晋武帝,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余,引精至山下,示以丛茗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
《晋四王起事》 34 :“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异苑》 35 :“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潜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 36 !’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但贯新耳。母告二子,惭之,从是祷馈愈甚。”
《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旁孤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絷之狱中。至夜老妪执所鬻茗器,从狱牖中飞出。”
《艺术传》 37 :“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元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悬车,喻日入之候,指垂老时也。《淮南子》 38 曰:“日至悲泉,爰息其马”,亦此意也。]饭所饮荼。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传》 39 :“江统,字应元,迁愍怀太子 40 洗马。尝上疏谏云:‘今西园卖醯 41 、面、篮子、菜、茶之属,亏败国体。’”
《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
王微《杂诗》 42 :“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待君竟不归,收领今就槚。”
鲍昭妹令晖著《香茗赋》。
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 43 :“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 44 :“传诏李孟孙宣教旨,垂赐米、酒、瓜、笋、菹、脯、酢、茗八种。气苾新城,味芳云松。江潭抽节,迈昌荇之珍。疆埸擢翘,越葺精之美。羞非纯束野麋,裛似雪之鲈;鲊异陶瓶河鲤,操如琼之粲。茗同食粲,酢类望柑。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粮聚。小人怀惠,大懿难忘。”
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昔旦丘子、黄山君服之。”
《后魏录》:“琅琊王肃,仕南朝,好茗饮、莼羹。及还北地,又好羊肉、酪浆。人或问之:‘茗何如酪?’肃曰:‘茗不堪与酪为奴 45 。’”
《桐君录》 46 :“西阳、武昌、庐江、晋陵 47 好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天门冬、菝葜取根,皆益人。又巴东 48 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 49 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
《坤元录》 50 :“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云蛮俗当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树。”
《括地图》 51 :“临遂 52 县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谦之《吴兴记》 53 :“乌程县 54 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
《夷陵图经》 55 :“黄牛、荆门、女观、望州 56 等山,茶茗出焉。”
《永嘉图经》:“永嘉县 57 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阴图经》:“山阴县 58 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图经》:“茶陵 59 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
《本草·木部》 60 :“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注》云:‘春采之。’”
《本草·菜部》:“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注》云:‘疑此即是今 ,一名茶,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诗》云:谁谓荼苦 61 ,又云:堇荼如饴 62 ,皆苦菜也。陶谓之苦茶,木类,非菜流。茗,春采谓之苦[途遐反]。”
《枕中方》:“疗积年瘘,苦茶、蜈蚣并炙,令香熟,等分,捣筛,煮甘草汤洗,以末敷之。”
《孺子方》:“疗小儿无故惊厥,以苦茶、葱须煮服之。”
1 归命侯:即孙皓。东吴亡国之君。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孙皓投降,封“归命侯”。
2 惠帝: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306年在位。
3 张黄门孟阳:张载,字孟阳,但未任过黄门侍郎。任黄门侍郎的是他的弟弟张协。
4 傅司隶咸:傅咸(239~294),字长虞,北地泥阳人(今陕西铜川),官至司隶校尉,简称司隶。
5 江洗马统:江统(?~310),字应元,陈留县人(今河南杞县东)。曾任太子洗马。
6 孙参军楚:孙楚(?~293),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今山西平遥县)。曾任扶风王的参军。
7 桓扬州温:桓温(312~373),字符子,龙亢人(今安徽怀远县西)。曾任扬州牧等职。
8 沛国夏侯恺:晋书无传。干宝《搜神记》中提到他。
9 新安任育长:任育长,生卒年不详,新安人(今河南渑池)。名詹,字育长,曾任天门太守等职。
10 敦煌单道开:晋时著名道士,敦煌人。《晋书》有传。
11 琅琊王肃:王肃(436~501),字恭懿,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北魏著名文士,曾任中书令等职。
12 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刘子鸾、刘子尚,都是南北朝时宋孝武帝的儿子。一封新安王,一封豫章王。但子尚为兄,子鸾为弟,这里是作者误记。
13 鲍昭妹令晖:鲍昭,即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郡人(今江苏镇江),南朝著名诗人。其妹令晖,擅长词赋,钟嵘《诗品》说她:“耿诗往往崭新清巧,拟古尤胜。”
14 八公山沙门谭济:八公山,在今安徽寿县北。沙门,佛家指出家修行的人。谭济,应为昙济,即下文说的“昙济道人”。
15 世祖武帝:南北朝时南齐的第二个皇帝,名萧赜,483~493年在位。
16 刘廷尉:刘孝绰(480~539),彭城人(今江苏徐州)。为梁昭明太子赏识,任太子仆兼延尉卿。
17 陶先生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秣陵人(今江苏江宁县),有《神农本草经集注》传世。
18 徐英公勣:徐世勣(592~667),字懋功,唐开国功臣,封英国公。
19 《神农食经》:古书名,已佚。
20 《广雅》:字书。三国时张揖撰,是对《尔雅》的补作。
21 《晏子春秋》:又称《晏子》,旧题齐晏婴撰,实为后人采晏子事迹编辑而成。成书约在汉初。此处陆羽引书有误。《晏子春秋》原为:“炙三弋五卵苔菜而矣”。不是“茗菜”。
22 《凡将篇》:伪托司马相如作的字书。已佚。此处引文为后人所辑。
23 《晋中兴书》:佚书。有清人辑存一卷。
24 《搜神记》:东晋干宝著,计三十卷,为我国志怪小说之始。
25 南兖州:晋时州名,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市。
26 安州:晋时州名。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县一带。
27 《神异记》:西晋王浮著。原书已佚。
28 左思《娇女诗》:原诗五十六句,陆羽所引仅为有关茶的十二句。
29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张孟阳,见前注。原诗三十二句,陆羽仅录有关茶的十六句。
30 华佗《食论》:华佗(约141~208),字元化,是东汉末著名医师。《三国志·魏书》有传。
31 壶居士:道家传说的真人之一,又称“壶公”。
32 《世说》:即《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著,为我国志人小说之始。
33 《续搜神记》:旧题陶潜著,实为后人伪托。
34 《晋四王起事》:南朝卢綝著。原书已佚。
35 《异苑》:东晋末刘敬叔所撰。今存十卷。
36 翳桑之报:翳桑,古地名。春秋时晋赵盾,曾在翳桑救了将要饿死的灵辄,后来晋灵公欲杀赵盾,灵辄扑杀恶犬,救出赵盾。后世称此事为“翳桑之报”。
37 《艺术传》:即唐房玄龄所著《晋书·艺术列传》。
38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为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今存二十一篇。
39 《江氏家传》:南朝宋江统著。已佚。
40 愍怀太子:晋惠帝之子,立为太子,元康元年(300年)被贾后害死,年仅二十一岁。
41 醯:读xī,醋。
42 王微《杂诗》:王微,南朝诗人。
43 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南朝齐武皇帝名萧赜。《遗诏》写于齐永明十一年(493年)。
44 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刘孝绰,见前注。他本名冉,孝绰是他的字。晋安王名萧纲,昭明太子卒后,继为皇太子。后登位称简文帝。
45 王肃:王肃,本在南朝齐做官,后降北魏。北魏是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该民族习性喜食牛羊肉、饮牛羊奶加工的酪浆。王肃为讨好新主子,所以当北魏高祖问他时,他贬低说茶还不配给酪浆当奴仆。这话传出后,北魏朝贵遂称茶为“酪奴”,并且在宴会时,“虽设若饮,皆耻不复食”。(见《洛阳伽蓝记》)
46 《桐君录》:全名《桐君采药录》,已佚。
47 西阳、武昌、庐江、晋陵:西阳、武昌、庐江、晋陵均为晋郡名,治所分别在今湖北黄冈、湖北武昌、安徽舒城、江苏常州一带。
48 巴东:晋郡名。治所在今四川万县一带。
49 交、广:交州和广州。交州,在今广西合浦、北海市一带。
50 《坤元录》:古地学书名,已佚。
51 《括地图》:即《括地志》,唐萧德言等人著,已散佚,清人辑存一卷。
52 临遂:晋时县名,今湖南衡东县。
53 《吴兴记》:南朝宋山谦之著,共三卷。
54 乌程县: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
55 《夷陵图经》: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地区,这是陆羽从方志中摘出,自己加的书名。(下同)
56 黄牛、荆门、女观、望州:黄牛山在今宜昌市向北四十公里处。荆门山在今宜昌市东南十五公里处。女观山在今宜都县西北。望州山在今宜昌市西。
57 永嘉县:治所在今浙江温州市。
58 山阴县:今称淮安县。
59 茶陵:即今湖南茶陵县。
60 《本草·木部》:《本草》即《唐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或《唐英本草》,因唐英国公徐 任该书总监。下文《本草》同。
61 谁谓荼苦:用菜时,荼作二解,一为茶,一为野菜。这里是野菜。
62 堇荼如饴:荼也是野菜。
古代三皇时:炎帝神农氏。
周代:周朝鲁周公旦,齐国宰相晏婴。
汉代:仙人丹丘子、黄山君,文园令司马相如,执戟黄门侍郎扬雄。
三国东吴:归命侯孙皓,太傅韦弘嗣。
晋代:晋惠帝司马衷,司空刘琨,刘琨之侄兖州刺史刘演,黄门侍郎张孟阳,司隶校尉傅咸,太子洗马江统,参军孙楚,记室左太冲,吴兴太守陆纳,陆纳之侄会稽内史陆俶,冠军将军谢安石,弘农太守郭璞,扬州牧桓温,中书舍人杜毓,武康小山寺禅师法瑶,沛国人夏侯恺,余姚人虞洪,北地人傅巽,丹阳人弘君举,乐安太守任育长,宣城人秦精,敦煌道士单道开,剡县陈务的妻子,广陵郡的老姥,河内人山谦之。
北魏:琅琊人王肃。
南朝宋:新安王刘子鸾,鸾之弟豫章王刘子尚,鲍昭的妹妹鲍令晖,八公山道人昙济。
南北朝南齐:世祖武帝萧赜。
南朝梁:廷尉卿刘孝绰,贞白先生陶弘景。
唐代:英国公徐 。
《神农食经》记载说:“长期喝茶,使人身体强壮有力、精神愉快。”
周公《尔雅》说:“槚,就是苦茶。”
《广雅》说:“湖北江陵以及四川重庆一带的人,采摘茶叶制作茶饼。叶子老了,就用米膏掺和在一起制成饼。若想煮茶喝,先把茶饼烤成赤红色,捣成碎末,放到瓷器里,用开水浇泡并加上盖,再往茶水里加入葱、姜、橘子等。这样喝茶,不但可以醒酒,还会让人兴奋得睡不着觉。”
《晏子春秋》记载:“晏婴在给齐景公做相国时,吃的是粗米饭,菜只是两三只烤野禽,几道腌菜和茶水而已。”
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记载:“鸟喙、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苓、草、芍药、桂、漏芦、蜚廉、萑菌、荈诧、白蔹、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
《方言》记载:“蜀地西南部的人把荼叫作蔎。”
《吴志·韦曜传》记载:“孙皓每次摆酒设宴,对入座的人都命令其喝满七升酒,凡是喝不完的,都强行灌进嘴里。韦曜酒量一向没有超过二升,孙皓刚开始看重他时,暗中赏赐他以茶水代替酒。”
《晋中兴书》记载:“陆纳任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拜访陆纳。[《晋书》说是陆纳任吏部尚书时的事。]他的侄儿陆俶得知他未做招待客人的准备,又不敢问他,就私下准备了十来个人的酒菜。谢安来了,陆纳只摆上茶和果品招待。陆俶便把丰盛的酒菜端上来,各种珍贵美味的食品样样齐全。等到谢安告辞之后,陆纳把陆俶叫来,打了四十板子,说:‘你这样做不但没有使为叔增添光彩,反而还玷污了我一向崇尚俭朴的名声。’”
《晋书》记载:“桓温任扬州牧时,品性俭朴,每次宴请客人,只摆上七盘果品,招待茶水而已。”
《搜神记》记载:“夏侯恺患病死去,他的族人有个名叫苟奴的,看见了他的鬼魂,见他来收生前骑过的马,并且作祟使他妻子得病。当时,夏侯恺的鬼魂戴着平顶帽、穿着单衣进入屋内,坐在活着时候常坐的靠西墙的大床上,吩咐下人找茶水给他喝。”
刘琨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中说:“先前收到你给的安州干姜一斤,肉桂一斤,黄芩一斤,这些都是我正需要的。我身体不舒服,胸中烦闷[溃,应该是“愦”],常想喝点真正的好茶,你可给我购买一些寄来。”
傅咸《司隶教》说:“听说蜀地有个老太太制作茶粥出卖,蜀地的官员为执行皇帝提倡节俭的命令,打破了这位老太太的制粥器具。后来她又在市场上卖大饼,我想不明白官吏们为什么要禁止老太太卖茶粥,让她为难呢?”
《神异记》记载:“余姚人虞洪,到山里采摘茶叶,遇见一名道士,牵着三头青牛,指引虞洪到瀑布山,说:‘我叫丹丘子,听说你善于制茶煮茶,常常想得到你的馈赠。这山里有大叶茶树,可以送给你采摘,希望你以后茶杯中有多余的茶水,就赠送我一些。’回到家中虞洪就立了丹丘子的牌位,经常用茶奠祀。后来经常让家里人进山采茶,每次都能采摘到大叶茶。”
左思《娇女诗》写道:“我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姊字蕙芳,眉目灿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
张孟阳的《登成都楼诗》写道:“借问扬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吴馔逾蟹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傅巽的《七诲》记载:“蒲板的桃子,南阳的苹果,山东的柿子,河北的板栗,恒阳的黄梨,巫山的朱橘,云南的茶子饼,西域的石蜜。”
弘君举的《食檄》写道:“客人来了问过寒暖后,就应该斟上沫饽如霜的最好的茶。三杯喝过后,再摆出甘蔗、木瓜、大李子、杨梅、五味子、橄榄、山莓,每人再上一杯莼菜汤。”
孙楚的《歌》写道:“芳香的茱萸生长在树枝尖,鲜肥的鲤鱼出自洛水泉。洁白的池盐出于山西,美味的豆豉出于齐鲁间。姜桂茶叶产在四川,椒橘木兰长在高山。蓼辣紫苏生在沟渠,精细的白米出自农田。”
华佗的《食论》说:“长期喝茶,对大脑思维有好处。”
壶居士的《食忌》讲:“长期喝茶,可以羽化成仙。如果与韭菜一起吃,可以增加人的体重。”
郭璞的《尔雅注》说:“茶树矮小的像栀子,冬天生长的树叶,可以煮成汤喝。现在人们把早采摘的叫作荼,晚采摘的叫作茗,还有一个名字叫作荈,蜀地的人称作苦荼。”
《世说新语》记载:“任瞻,字育长,年轻时有好名声,自从北方避难到江南后神志不清。有人用茶招待他,他问主人:‘这是荼,还是茗?’看到主人脸上有惊奇的神色,便自己申明:‘我刚才问热茶还是凉茶。’”
《续搜神记》记载:“西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经常到武昌山中采摘茶叶。遇见一个毛人,身高一丈多,引他到一座山峰下,指给他一丛茶树就走开了。过了一会儿,毛人又回来,还从怀里掏出橘子送给秦精。秦精感到害怕,忙背着茶叶跑回家。”
《晋四王起事》说:“惠帝被迫逃难在外,后来回到洛阳宫中,宦官用瓦罐呈茶给他喝。”
《异苑》记载:“郯县陈务的妻子,年轻时带着两个儿子守寡,喜欢喝茶。因为院里有一座古墓,每次喝茶,都先向古墓奠祀一杯。时间长了两个儿子感到厌烦,说:‘古墓知道什么?白费你的精神。’于是便想挖掉古墓,经过母亲再三劝阻才没有挖。这天夜里,母亲梦见一个人来对她说:‘我在这墓冢里已住了三百余年,您的两个儿子常常想掘毁它,幸亏有您的保护,又经常用佳茗祭奠我,我虽是黄泉的枯骨,但也不会忘记报答您的恩情。’到了早晨,她在院子里看见十万枚铜钱,好像埋了很长时间,但穿钱的绳子却是新的。她把这奇事说给儿子,两个儿子都有些惭愧,从此,更加诚心地用荼茗向古墓祈祷祭奠。”
《广陵耆老传》记载:“晋元帝时,有位老太太每天早晨独自提一壶茶水到市场上去卖。街上的人都争着买,但从早晨卖到晚上,壶里的茶水却一点也不减少。所卖的钱都分发给了路旁孤苦贫民和乞丐。有人怀疑她有神奇的法术。于是州郡官派掌刑事的衙吏把她抓走关入牢中。到了半夜,这老太太便提着卖茶的壶从牢狱窗口飞走了。”
《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怕冷也不怕热,经常吃小石子,他服用的药有松子、桂圆、蜂蜜气味,所喝的也是茶和紫苏汤。”
释道该宣讲《续名僧传》说:“南朝宋有个释法瑶和尚,姓杨,山西河东郡人。元嘉年间,从北方渡江到南方,在浙江武康县小山寺遇见沈台真,年纪已经很大了。以喝茶当饭。南齐永明年间,武帝命令吴兴太守准备礼品请他进京,那时,他已经七十九岁。”
南朝宋《江氏家传》记载:“江统,字应元,迁升为愍怀太子洗马时,曾经上书劝谏太子说:‘现在西园卖醋、面、篮子、菜、茶之类东西,有损国家体面。’”
《宋录》记载:“新安王刘子鸾,豫章王刘子尚,在八公山拜访释昙济道长。道长献荼招待他们,刘子尚品尝荼茗后说:‘这是甘露啊,怎么能叫它荼呢?’”
王微《杂诗》写道:“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待君竟不归,收领今就槚。”
鲍照之妹鲍令晖著有《香茗赋》。
南齐世祖武皇帝,临终时写下《遗诏》说:“我的灵座前千万不要用牛羊牲品祭奠,只要供奉饼果、茶茗、干饭、酒类就可以了。”
南朝梁刘孝绰在《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中写道:“传诏官李孟孙宣示了您的教旨,恭蒙您赏赐了米、酒、瓜、笋、腌菜、肉干、醋、茶八种。醇香芬芳的美酒,真像新丰、松花的佳酿。江滨新长的竹笋,可以与菖蒲、荇菜媲真。园圃中摘来的瓜儿,味道醇美到了极点。腊味虽不是白茅纯束的獐鹿,但也是雪白肥嫩的肉脯;腌鱼胜过陶侃坛装的河鲤,又加上晶莹如玉的白米。茶茗真是最好的饮品,陈醋正如又酸又甜的柑橘。赏赐的物品这么多,好几个月也不必再去采买。小人感恩不尽,盛德永难忘怀。”
陶弘景的《杂录》说:“苦荼,可以使人轻身换骨,从前的丹丘子、黄山君就经常喝茶而羽化成仙。”
《后魏录》记载:“琅琊人王肃,在南朝齐为官,爱喝茶和莼茶汤。后来到了北方,又爱吃羊肉和酪浆。有人问他:‘茶比酪浆怎么样?’王肃说:‘茶给酪浆做奴隶还不配呢。’”
《桐君录》记载:“西阳、武昌、庐江、晋陵的人都爱喝茶,做东道主的就烹煮清茶。茶水里有沫饽,常喝对人体有好处。凡是可以当作饮料的,大都是选取其叶子,但天门冬、菝葜却取根,都对人有好处。又四川巴东郡有真茶茗,烹饮使人兴奋得睡不着觉。民间多有用檀树叶和大皂李制作茶,喝它们有种清凉感觉。南方还有种叫瓜芦木的,也像茶,滋味又苦又涩,采取制成碎末当茶喝,也可使人彻夜不眠。沿海各地煮盐的人专门拿它当作饮料,而以交州、广州两地最为重视,客人来了,就首先献上这种饮料,还加入一些芳香调料。”
《坤元录》记载:“湖南辰州溆浦县西北方三百五十里有座无射山,据说当地少数民族风俗在吉庆的时候,亲族友人在山上聚集在一起歌舞。山中长有许多茶树。”
《括地图》记载:“湖南临遂县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谦之的《吴兴记》说:“浙江乌程县西二十里,有座温山,出产贡茶。”
《夷陵图经》记载:“湖北峡州的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都出产茶叶。”
《永嘉图经》记载:“浙江永嘉县东三百里有座白茶山。”
《淮阴图经》记载:“山阴县南二十里处有茶坡。”
《茶陵图经》说:“茶陵县,就是因为山陵河谷中盛产茶叶而得名。”
《本草·木部》说:“茗,又叫苦茶。味道甘甜带有苦味,略微寒,没有毒。主治瘘疮,利尿、去痰、止渴解热,使人兴奋得不能入睡。秋天采集的茶味道苦,主要功能是下气消化食物。陶弘景的《神农本草集注》说:‘要春天采制。’”
《本草·菜部》说:“苦菜,又叫荼,又叫选,或者叫游冬,出产于四川益州川谷山陵路旁,严寒的冬天也冻不死。第二年春天三月三采集阴干。陶弘景《神农本草集注》说:‘怀疑这就是现在人说的茶,又叫荼,让人兴奋地不能入睡。’”《本草注》按:“《诗经》说:‘谁说荼苦’,又说:‘堇荼如饴’,这都是苦菜。陶弘景说的苦荼,是木本植物的茗,不是草本植物菜类。茗,在春天采摘的叫苦荼。”
《枕中方》记载:“治疗多年来没有治愈的瘘疮,用茶叶和蜈蚣一起烧,炙熟散发出香气,再等分两份,捣碎,过筛,拿一份加甘草煮汤洗患处,另一份敷在疮口。”
《孺子方》记载:“治疗小儿没有原因的惊厥,可以用苦茶加葱的根须煮成汤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