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弟子规》,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李毓秀所作。它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李毓秀,字子潜,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文化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也作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其怎样待人处世,通篇的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

《弟子规》除开篇“总叙”之外,其余四部分各有侧重。其一,“入则孝出则弟(悌)”,讲孝敬父母兄长的基本要求。尊敬家庭成员,即使在今天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文中一些形式上的烦琐规则现在已失去现实意义,仅可帮助我们了解旧时家庭礼制而已。其二,“谨而信”,教导人们为人谨严而忠信,并从作息、服装、饮食、言语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来强调一个人的修养,有些要求现在或已过时,但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今天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其三,“泛爱众而亲仁”,教导学生以爱心、诚心待人,其中有些内容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理服人”等,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其四,“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倡导学习,并具体指导和教育学生勿慕浮华、勿自暴自弃、勿自坏心志。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内容又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要求,所以影响极大,在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地位。同时,《弟子规》可以帮助人了解旧时教育的基本思想及对学生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这也正是它今日价值的所在。

《龙文鞭影》一书,是以介绍人物掌故和历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韵语书,旨在巩固儿童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后的识字成果,使他们继续认识一些新字,并进一步接受思想、知识方面的教育。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明代万历时萧良有撰。萧良有,字以占,号汉冲,汉阳人。他自幼聪慧异常,时人誉为“神童”。他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会试第一,进修撰,任国子监祭酒,在史局十五年,声望很高。著有《蒙养故事》《玉堂遗稿》等。后来杨臣诤在授课之余,对萧著《蒙养故事》大加补充订正,并改名为《龙文鞭影》。

龙文,是古时良马的名字,见鞭影而疾驰。《龙文鞭影》这一书名形象地体现了其书在儿童教育中“逸而功倍”的特点。

书中内容多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酉阳杂俎》《辍耕录》《鹤林玉露》等书中广泛选取素材。政治、军事、德行、文艺、儒林、方术、怪异、奸佞等等,这些方面的名人轶事,书中都广为辑录;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著名故事,也大都能从书中找到。全书用四言体写成,按韵部排列,取古事之相类者摘而成偶,又各谐之以韵,读来朗朗上口。文字简明扼要,恰当地表明故事梗概。全书共收2000多条典故,可以说是一本典故大全。 Wg2LEubwNz7pWLYXzITSohcP1JdbEJX0S2ksyVdLFOdKz7jPqL3aFsYCVPKHm/H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