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谋略专著中,最有名气的有两部书,一部是春秋战国之交的《鬼谷子》,一部就是赵蕤所写的《反经》。《反经》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从反面讲谋略的智慧奇书,也是唐宋以来为官从政者的必读书。它被收入《四库全书》,得到纪晓岚的高度评价,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甚至是商人的必修课。《反经》的文学成就和价值,可与从正面讲谋略的《资治通鉴》相媲美,尤其是文中深刻的论证和令人警醒的经验教训,对今人极具启发和教育意义。
《反经》原名《长短经》,作者是唐代人赵蕤,他是一位隐逸高人,所以带有几分神秘感和浪漫色彩。唐明皇曾数征不出,所以其生平事迹鲜为人知。我们现在只能从唐宋及后代的文史记述中略知其一二。宋人孙光宪《北梦琐言》云:“赵蕤者,梓州盐亭县(即今四川盐亭县)人也。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妻俱有节操,不受交辟。撰《反经》十卷,王霸之道,见行于世。”清朝《四库全书总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赵蕤,“任侠有气”,精于纵横学说。唐朝中期,约开元初年,当时的蜀人有“赵蕤术数,李白文章”之说,因此赵蕤与大诗人李白同时扬名于开元盛世。李白还曾在《春感诗》并序中写过关于他和赵蕤间的关系:“白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依潼江赵征君蕤。蕤亦节士,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著书号《反经》。白从学岁余,去游成都,赋此诗。益州刺史苏颋见而异之。
茫茫南与北,直道事难谐。
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
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
却忆青山上,云门掩竹斋。”
关于赵蕤其人,历史留下关于他的记载确实太少,通过以上零星的史料,我们不难想象这位精通谋略的传奇人物有着怎样睥睨六合、潇洒出尘的风采。
“长短”一词在我国的传统语汇中有着多重含义,一般泛指是非、得失、优劣等。专讲纵横谋略的《战国策》又有《长短书》之称。赵蕤的《反经》一书也由此得名。
传统谋略思想研究者吴稼祥曾专门为《反经》写过一篇赞语,其中一段记载如下:“在茫茫书海里,也有一块‘神铁’,是唐代赵蕤锻造的,可以用来定浮生苦海的深浅,它的名字叫《反经》。如果它在你到来时突然‘霞光艳艳,瑞气腾腾’,那它就是你正在寻找的‘兵器’。这兵器也是要长能长,要短能短。要长,它能经天纬地,让在位的君王成就尧舜之治;要短,它能绕指穿针,在惨淡的人生布片上绣出美景。”
在《四库全书·反经》提要中,纪晓岚曾有过如下记载:“此书辨析事势,其言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虽因时制变,不免为事功之学,而大旨主于实用,非策士诡谲之谋,其言固不悖于儒者。其文格亦颇近荀悦《申鉴》、刘劭《人物志》,犹有魏晋之遗。唐人著述,世远渐稀。虽佚十分之一,固当全璧视之矣。”
从《反经》的整体结构来看,它是一部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的交错纵横的名著,书中的卷章安排不受时间的限制,从上古的三皇五帝到作者所处的隋唐时期,都一一提到,且详略得当。这样的结构设置表面看起来错综复杂,但始终没有脱离权谋政变和知人善任这两条主线。大量的历史典故和口才雄辩,诸多谋略家运筹帷幄的能力和审时度势的眼光,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再现了古代谋略领域中的精彩场面。所以说,《反经》又是一部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历代谋略集成与名君贤臣言行的作品。《反经》在清朝付印成书之际,还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誉,并题诗云:
郪县创为救弊论,
爱憎殴业匠和函。
向时虽类纵横说,
忧耒原归理道谈。
宋刊弃自教忠堂,
通变称经曰短长。
比及乱时思治乱,
不如平日慎行王。
由此可知,《反经》一书对后代明君的产生也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反经》原书为十卷,明洪武时沈新民所著《跋》中称“第十卷载阴谋家本阙,今存者六十四篇”。因为第十卷已经遗失,所以现在仅存九卷,共六十四篇,此数与赵蕤自《序》中的六十三篇之数不合。勘验所存,确实为六十四篇。所以怀疑赵蕤自《序》或传记中所记有误。总而言之,《反经》是一部融合儒、道、法、兵、杂、阴阳诸子思想,阐述王霸谋略、长短之术的历史谋略著作。它囊括上至尧舜、下至隋唐的历史全貌,围绕国家兴亡、权变谋略、荐贤用人和人间善恶四个重点,或赞颂王道仁爱之大治,尧、舜、汤武之伟绩,求贤若渴之美谈;或贬斥君德败坏、专横霸道之无德,论说滥用人才、家破国亡之必然;或妙论察相,相人外表,笑谈贵贱;或劝诫统治者,务必惜才,得之则兴,失之则亡。其穿越时空、千年不易的经验教训探求,使得《反经》大放异彩,被世人尊奉为一部高深奥妙、博古通今的历史名著;一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奇谋妙计大全。真可谓:从政者读之,将永垂青史;年轻人读之,得辉煌人生;生意人读之,会欲穷不得。
我们在编著此书时,集全书九卷六十四篇的精华之作,并且对长短不等的篇章都进行了严密地划分,分为了若干层次和小节,每节加标题,而后给予简明扼要的评析,从而使内容显得更加充实、完备,通俗易懂,使读者嚼之有味,而并非机械地阅读古文,以免给人枯燥无味的感觉。由于我们学识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