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即物穷理 顾名思义

※原文

古人比父子为乔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敦伦者,当即物穷理也;今人称诸生曰秀才,称贡生曰明经,称举人曰孝廉,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译文

古代的人把父子比喻为乔木和梓木,把兄弟比喻为花与萼,把朋友比喻为芝兰和香草,因此,讲求人伦关系的人,由天地万物之理推及世间人伦之理。现在的人称读书人为秀才,称荐入太学的人为明经,称举人为孝廉,因此读书人可以从这些名称中,明白自己应有的内涵。

※评析

乔木高高在上,而梓木伏于其下,正像儿子对父母的孝敬一样。兄弟之间的互敬互爱就像这同根而生、相互依存的花与萼一样,而朋友间高洁、互助的友谊就像芝兰和兰花这样珍贵的名草一样。以上这些生动而形象的比喻,足以印证亲情与友情在古代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秀才、明经、孝廉是对取得不同功名的读书人的不同称呼。秀才经常用于对学有所成的人的称谓;明经是指能够明白经典学说,并身体力行的人;孝廉则是指那些有常识、有作为,并具有孝顺、清廉、德行的人。不同的称谓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褒奖程度,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时都要明确自己的义务、使命,从而做到名副其实。不明做事的意图便盲目从事,容易走弯路,并付出许多不必要的努力。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我们便可在处理事情当中思索出许多快捷的方法。 7GBd7A2J5MSjvWVyYcD+BDnwLNujf+pBu6Bus065vVoPRlT9hjfZV7js3wUbU0M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