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报父兄之仇而郢都灭,申包胥救君上之难而楚国存,可知人心足恃也;秦始皇灭东周之岁而刘季生,梁武帝灭南齐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还也。
伍子胥为了报父兄之仇,最后终于攻破楚国之都郢而鞭打仇人尸骸;申包胥则发誓救楚国于危难之中,终在秦国的帮助下使楚国没有灭亡。由此可见,只要有决心去做事情,就一定能够办到。在秦始皇灭东周的那一年,刘邦出生了;在梁武帝灭南齐的那一年,侯景前来投降了,可见确实存在着循环往复的天理报应呀。
有志者,事竟成。无志则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为美好的事业而献身,这才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前提条件。干事业只要能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从另一方面看,许多事情的发展却又不是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事情不能单凭决心和计谋就能完成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变化来顺应时势,如果不能适时改变策略,就会遭遇挫折。
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待人处事要审时度势。受挫时,不强逆,而懂得以退为进;顺境时,不得意忘形,而有谦逊之心。否则,得意时相互倾轧,欺人太甚,那么失意时他人就很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对你。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为学无间断,如行云流水,日进而不已也。
有才能的人必定勤于修养,但又不露锋芒,就如同未经琢磨的金玉一般,开始没有夺人耳目,但时间长了才会显露其光彩。做学问一定不能时断时续,而是要像行云和流水那样,永不停息地前进。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会在人前卖弄炫耀自己的,因为他们的能力总有一天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把时间浪费在卖弄自己、贪图虚名之上,还不如一心去充实自己,积极地投身实践中,从而让自己学到更多的本领。而一些无真才实学的人却往往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吹嘘自己,表面好似高人一等,实则是一种自不量力、目空一切的高傲丑态。
学无止境。只有不间断地耕耘才会有收获,想一步登天,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为学应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遇到困难攻坚不止,面对逆境拼搏不止,只有壮心不已,才会使学问日益长进。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益,经日积月累,日后便可大有收获,使我们生活得更充实、更丰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