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帝本纪赞

《史记》

※原文

太史公 1 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 2 ,荐绅 3 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 4 者近是 5 。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 6 矣,顾弟 7 弗深考,其所表见 8 皆不虚。《书》缺有间 9 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注释

1 太史公:司马迁自称。2 雅驯:正确可信。此为说得通、合理之意。3 荐绅:同“缙绅”。缙,插。绅,大带。古代官员上朝时,把手里拿着的笏板插在腰带上。故称士大夫为“缙绅”。4 古文:指《尚书》《宰予问五帝德》《帝系姓》。5 近是:近于正确。6 章:同“彰”。明白、显著。7 弟:通“第”,只是。8 见:通“现”。9 有间:年月长。

※译文

太史公说:学者常称赞五帝,那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就是《尚书》也只记载了尧以来的史事,而诸子百家提到黄帝,他们的记述都不严谨可信,所以士大夫也无法说清楚。孔子所传的《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儒者多不传授学习。我曾经西到崆峒山,北过涿鹿山,东达大海,南渡江淮,到过那些老人都经常谈论黄帝、尧、舜的地方,其风俗教化本来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以不违背古记载的说法为接近正确。我看《春秋》《国语》,其中阐发《五帝德》《帝系姓》两篇,非常明显,但是学者不深入考察,其实它们的记载都是可信的。《尚书》残缺已经有较长的时间了,它所缺失的内容常常可在其他的著作中见到。如果不是好学深思,领会书中意旨的人,就很难和见识浅薄、孤陋寡闻的人说清楚。我把有关五帝的材料综合起来,加以论定编排,选择那些较为正确可信的,写成《五帝本纪》,作为十二本纪的开头。

※评析

本文表明司马迁对有关史料作了考订、分析,并到有关地区进行考察,得出古文《尚书》和不被儒者们重视的《五帝德》《帝系姓》等书所记载的史料接近历史真实情况的结论,说明了司马迁对古代历史文献传说的求实精神和慎重态度。 IXUcZ4VIyde0BZG6NPxZSYJUTE6NXID8xJI8kw9LOgKCkBx/BCNnXdf9DYNbU02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