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楚襄王问于宋玉 1 曰:“先生其有遗行 2 与?何士民众庶不誉 3 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 4 ,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 5 ,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 6 ,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 7 ,杂以流徵 8 ,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 9 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 10 云霓,负 11 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 12 之上。夫藩篱之 ,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 13 ,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1 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著名辞赋家,是屈原的学生,曾为顷襄王小臣。2 遗行:不对的行为。3 誉:称赞。4 《下里》《巴人》:楚国通俗的民间歌曲。5 《阳阿》《薤露》:楚国较为高雅的歌曲名。6 《阳春》《白雪》:楚国高雅的歌曲名。7 引商刻羽:古代以宫、商、角、徵、羽为“五音”,也称“五声”。其中商声轻劲敏疾,羽声低平掩映,所以引高其声而为商音,减低其声而为羽音。刻:削、减。8 流徵:流动的徵音,其声抑扬连续。9 弥:越。10 绝:超越。11 负:背着。12 杳冥:指极高极远看不清的地方。13 瑰意琦行:宏大的志向,美好的行为。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对你有不满情绪呢?”
宋玉回答说:“嗯,是的,有这种情况。希望你能宽恕我的过错,让我把话说完。
“在都城中,有一个唱歌的外地人,他开始时唱《下里》《巴人》这首歌,城中能和他接唱应和的有几千人;当他唱《阳阿》《薤露》时,能和他接唱应和的还有几百人;当他唱《阳春》《白雪》时,能和他接唱应和的就只有几十个人了。当他一会儿高唱商声,一会儿低唱羽声,又夹杂着流动的徵音时,全城中能和他接唱应和的就只剩下几个人了。这样看来,曲调越高雅,能够应和的人就越少。
“所以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鲲鱼。凤凰向上飞了九千里,超越了云霞,背负苍天,脚搅乱浮云,在那遥远幽深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那种生活在篱笆杂草间的 鸟,又怎能和凤凰一起估算天地的高大呢!鲲鱼早上从昆仑山下出发,白天在碣石晒脊背,傍晚在孟诸过夜;那一尺深的水坑中的小鱼,又怎能和鲲鱼一样测知长江大海的深广呢?
“因此不只是鸟类中有凤凰而鱼类中有鲲鱼,士人当中也有杰出的人才。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这是宋玉和楚王的一段精彩对话。文中楚王向宋玉提出质疑;宋玉为了辩驳楚王的诘责,却从音乐谈起,指出曲高和寡这一现象;接着通过凤与、鲲与鲵的鲜明对比,说明俗人是无法理解圣人的。宋玉通过巧妙的回答,表现了自己超出流俗和现实之上的卓尔不群的品格。文中的回答既描写了宋玉的清高,同时还表现了他不被现实所容的失志之感。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处不胜寒”。
这篇文章委婉含蓄、形象瑰奇、手法夸张、文辞华美,确是辞赋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