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 1 ,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 2 ,缮 3 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4

澹然 5 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注释

1 贝叶书:古印度人多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写佛经,所以佛经又称贝叶经。2 冥:暗合。3 缮:修持。4 膏沐:润发的油脂。5 澹然:宁静的样子。

※新解

黎明时,从井里汲上清凉的井水漱口,我拂去衣上尘土,再调理心绪,平心静气,才悠闲地捧起佛经,信步走出书斋吟咏朗读。世人并没有领悟到佛经中的真谛,却去追逐那些荒诞不经的事情。佛家的遗言原也希望能与修性者暗合,只是我秉性如此,又如何能参悟佛经的本意。僧人的禅院十分幽雅清静,绿色的苔藓一直延伸到竹林的深处。清晨的阳光穿过晨雾,映照着松树上的露珠,苍翠的松树闪闪发亮,好像刚用油脂沐浴。这里的环境使我内心宁静,难以言表,能领悟到这种境界,我也感到内心畅快、满足。

儒、释、道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底蕴,不过,他们大都是在逆境时,才会有遁入空门的念头,那只不过是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其实,他们骨子里仍是儒家思想,功名之念也是断难熄灭的。柳宗元也是如此,此诗作于他被贬永州时。不过,作者对于那些根本就不理解佛经本意的愚昧之众是持讽刺态度的。再者,“缮性何由熟”,说明他对佛学精义原也不甚在意,倒是这寺院清幽的环境,使他达到了忘言的境界。 EoqJOdsykX6zuwvJpo5Yfo/yAdkFZRlRjHjY4Uz4+mTlYTboC9TU5krL1IHqHl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