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贼退示官吏·并序

元结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 1 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 2 有常期,日晏 3 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4

今来典 5 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 6 符节 7 ,引竿自刺船 8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注释

1 边鄙:边境。2 井税:这里指赋税。井,即“井田”。3 晏:晴朗。4 戎旃:军帐。旃,古代赤色的曲柄旗。5 典:治理、镇守。6 委:放弃。7 符节:做官的印信。符,古代朝廷传令调将的凭证;节,使者所持凭证。符节用玉做成,上面篆刻文字,剖分为二,各执一半,使用时左右相合为验。8 刺船:撑船。

※新解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广西境内的少数民族聚伙攻入道州城,烧杀掳掠,几乎将全城洗劫一空才离去。第二年,那些贼人又攻陷永州和邵州,却没有侵犯道州边境。难道是道州的武力能抵御这些强盗吗?实际上,只是那些贼人可怜道州太穷而已,但道州的官吏却为何如此残忍地横征暴敛呢?因此,作诗一篇,给你们看看。

早年世道太平,我曾在山林中隐居了二十年。隐居的环境十分幽美,清澈的山泉流经我的庭院,洞穴幽谷就在家门前。田租赋税的征收都有个固定的日期,日上三竿,还能安然酣睡。

世道突变,安史之乱,烽烟四起,数年来驰骋沙场,讨伐叛军。如今朝廷派我来治理道州,可恨那山中的夷贼又常来侵扰。县城太小,人民太穷,夷贼也不来掳掠,他们也觉得可怜。因此,邻县都陷于敌手,而道州这个小城还能保全。

使臣们奉皇帝的命令来催收租税,气势凌人,难道你们还不如那些强盗有恻隐之心吗?那些横征暴敛的官吏,正逼迫老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不愿意断绝老百姓的活路,去做一个当朝所赞许的贤能官吏。我打算辞去这道州刺史的官职,拿起竹篙,亲自撑船,带领一家老小去那鱼米之乡,归隐老死在那江湖边上。

骂使臣比强盗还凶残,其实是暗喻皇帝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横征暴敛。诗中揭露朝廷苛政猛于虎,表明自己不愿做一个“忠贤”的官吏,打算泛舟江湖,不再与当政者合作,鱼肉百姓。

读诗文,少见像元结如此大胆、声色俱厉地指陈时弊,明确表示同当政者背道而驰、抱不合作态度的官吏。元结比起杜甫在文采上的确相去甚远,但是他不盲目忠君。对苦难的人民而言,也许更需要的是一个为民做主、爱民如子的父母官,而不是感伤自己命运不济而呼天抢地的诗人。 qqlKHqJYgKvpUXuAnNYBftTgZUkiwkoM6BBjzk2pMfNkvE2SNfGNCPsz9y3ydTb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