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译文

聪明而有智慧的人,要保持着敦厚拙朴的态度。功高盖世的人,不可锋芒毕露,要始终保持着谦逊忍让的态度。勇猛无敌的人,要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不可以无所忌惮。腰缠万贯、富甲天下的人,要保持着如有不足的态度,且不可张狂放肆。

※评注

历代帝王都深知以下这条古训:得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对于具有各类性情的人来说,也遵循着这个道理。聪明而有智慧的人不在少数,但能够始终保持一颗明智的头脑却是不容易的。有的人前半生取得了无数战功,但却恃功自狂,目空一切,结果却有可能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有的家庭开始时非常殷实富裕,但由于疏忽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很可能就会使偌大的家业中道败亡。以上这些变故,我们后人不得不警惕呀!

不与居积人争富,不与进取人争贵,

不与矜饰人争名,不与少年人争英俊,

不与盛气人争是非。

※译文

不与囤积钱财的人争相比较财富的多少,不与醉心仕途的人争相比较地位的高低,不与骄傲自满的人争相比较名声的大小,不与年轻的人争相比较仪容、风度,不与争强好胜的人争相比较胜负的高低。

※评注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与盛气凌人之人争是非短长,并不是说与理不争,而是说当对方以盛气对待我们时,我们能以心平气和的心态应对。宋朝的程明道与王安石就变法一事产生了分歧,王安石勃然大怒。但程明道却和颜悦色地说:“天下的事不能只凭某一人的观点来评定,希望你能够以公正平和之心对待。”王安石为之深深屈服。这才是“不与盛气人争是非”的真正含义。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

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译文

富贵钱财往往成为怨恨存在的府第;才华能力常常是自身招致灾祸的源头;声誉名望,往往是引来毁谤的媒介;欢声笑语常常是走向悲哀的开始。

※评注

满招损,谦受益。凡事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且不可在得意时忘乎所以。如果在顺境中能退一步想,见好运来临时能想到它的反面,而不是沉醉于既得利益的喜悦中。不要忘了:名声是毁谤的媒介,欢乐是悲伤慢慢滋长的田地。

浓于声色,生虚怯病。

浓于货利,生贪饕病。

浓于功业,生造作病。

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译文

沉迷于声色之乐容易使人生出虚怯懦弱的毛病;沉迷于财物之利容易使人生出贪得无厌的毛病;沉迷于功名利禄容易使人生出矫揉造作的毛病;沉迷于名望声誉,容易使人生出言行偏激的毛病。

※评注

所有弊病的根源都可以归结到欲望之上,只有放下心中的欲念,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才可体悟生活的快乐与情趣。鱼之所以被捉住,是因为它只看到了鱼饵,没有看到鱼钩;老虎之所以落入陷阱,是因为它只看到了奔跑的羊群,没有看到脚下的陷阱。其实,并非它们不知道前面有危险,而是因为它们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食物,无暇顾及其他的了。如果一颗心淡泊宁静,就不会被外物所扰了。所以,越是在热闹的环境中,越要保持心神的安宁。

想自己身心,到后日置之何处;

顾本来面目,在古时像个甚人。

※译文

想想自己的身心,在百年后会安放到什么地方呢?反省自己的本来面目,在古人面前我们到底算作哪一类人呢?

※评注

生前醉心于利益的追求,一辈子也难得几天清静日子,到临死时才恍然大悟:即使生前积下千百万的财富,死后不还是分文带不去吗?还不如尽情享受一些生活乐趣呢!自古以来,事有好坏之分,人好像也总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那些一生庸庸碌碌、无所事事者,便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人,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污秽着身心,与那些有道德、有追求的人相比,岂不是有着天壤之别?

莫轻视此身,三才在此六尺;

莫轻视此生,千古在此一日。

※译文

不要轻视自己的身体,所有的才华都能在我们身上得到体现;不要轻视自己的生命,千古的功业都会在此生中得以树立。

※评注

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如果从生命中的某天作恶,很可能就会一生遭受灾祸的侵袭。如果从某日积德行善的话,则可能就会在一生中建立不朽的功业。只要一生不忘多做有益于社会与他人的事,我们就会从中得到无比的快乐,即使死去也无怨无悔了。如果蹉跎一生,即使活到百岁也愧对此生。

醉酒饱肉、浪笑恣谈,却不错过了一日?

妄动胡言、昧理从欲,却不作孽了一日?

※译文

饮酒食肉,胡言狂笑,难道不是白白浪费了一天的时间吗?随心所欲的言行,不可遏制的欲望,难道不是度过了罪恶的一天吗?

※评注

有句名言说得好:浪费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时间是短暂的,生命是宝贵的,如何利用时间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早立志,从而争取早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且不可虚度年华,把时间都浪费在我们无所事事的岁月中,以免年老时空发感叹,后悔不已。要想好好利用时间,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学会同时间赛跑,而且应该尽力赶到它的前面,如果做不到,也要同它齐头并进,但绝对不能落在后面,否则就会失败。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

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译文

敢于在有成就的古人面前一争高下,这才算有志气;在今人面前自吹自擂,这便是没有气量。

※评注

古代的先哲圣贤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敢于对古人流传下来的言论学说产生疑问,提出自己新的观点或看法,就证明这类人必定有远大的志向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在面对今人时,故意显露标榜自己的才华,没有丝毫虚心求教的态度,这类人必将会被轻狂束缚了手脚,无法求得高深的学问。

一能胜千,君子不可无此小心;

吾何畏彼,丈夫不可无此大志。

※译文

一人之力有时能超过千百人的力量,作为君子不能没有这样的毅力;对别人,我有什么好畏惧的呢?大丈夫就要有这样的志向。

※评注

战场上一对一是很正常的现象,这并不能表明他的勇敢与强大,能够以一抵百,甚至凭一人之力胜过千人,这才能真正称得上勇敢与强大。这就如同考试评分级别一样,分为优、良、中、差四等,许多人都在为得到“良”这一等级而兴奋,却没有看到比自己更高一级的“优”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生在世要的就是无限地追求卓越,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

不知惟颠倒方为小人;

惜君子之受世折磨,

不知惟折磨乃见君子。

※译文

责怪小人是与豪杰之士相反的人,却不知自己这颠倒黑白的人才是小人;可怜君子受尽了世间坎坷的磨难,却不知只有在磨难中才能见到真正的君子。

※评注

许多人都认为遭遇磨难是不幸的事,其实不然。磨难是锻炼人心志的良药,它能够使人心境明澈,通达事理,提高自己的处世和决断能力。凡古今成大事的圣贤君子,无一不是经过困难的磨炼后取得成就的。若一时的失言却没有遭遇祸患,一时的失策却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一时的肆意妄为却获得了利益,此后便认为可以不劳而获,从而沉沦下去,这才是最大的不幸。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

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译文

历经一番挫折,才会增长一分见识;经历一次逆境,才会增加一分气度;省一分利益的经营,才会增长一分道义;能退让一分,就能够得到一分便宜;去掉一分奢侈,就会减轻一分罪过;对事物多一分认识,就会多懂一分世事人情。

※评注

生活中的挫折与逆境是对我们最好的检验,这些不幸的遭遇虽然让我们受到了伤害,却铸造了我们的坚强;虽然让我们遭受屈辱,却使我们珍视了自尊……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磨难的时候,千万不要心生怨恨,因为那是老天对我们的考验,只要能坚强地熬过去,就总有得到上天补偿的那一天。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译文

不懂得自重自爱便是自取其辱,没有畏惧心的人往往会招惹灾祸;不自满的人才会得到裨益,不自以为是的人才能拥有广博的知识、高深的见地。

※评注

不知自爱的人,就更不会去爱他人了,视生命如草芥,自残形体,其结果不但危害社会,还会自取灭亡。做任何事都无所顾忌,单凭主观臆断,不假思索,必然会在日常生活中惹出许多事端,使自己不得安宁。只有圆通为人,变通处事,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在人生之路上多些平坦,少些挫折。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译文

有真才能的人不依恃才能,有真学问的人不夸耀学问。

※评注

人的价值并不是靠夸耀来体现的,只有踏实苦干,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你的价值才会真正体现出来。真正有才能的人绝对不会在人前卖弄自己的文采,而是虚心研习自己的学业,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译文

即使有盖世的功劳,也不能居功自傲、骄傲自满;即使犯了弥天大罪,只要能及时悔过也是难得的。

※评注

取得不俗的成就时应勉励自己再接再厉,且不可浅尝辄止,更不可借此为资本向人炫耀,这样就会使自己心浮气躁,无所长进,甚至还会使曾经所取得的成就付之东流。当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时,无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都虚心接受并努力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

诿罪掠功,此小人事。

掩罪夸功,此众人事。

让美归功,此君子事。

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译文

争功诿过是小人的行径;掩盖过失、炫耀功劳是凡人的本色;把好事和功劳谦让给别人,这才是君子的行为;替他人排忧解难,承担过错,这就是成就德行的事情。

※评注

看到好处便趋之若鹜,碰到责任就推托躲避,有了过错极力掩盖,有了功劳就卖弄显露,这是平庸小人的真实面目。谦让美誉与功劳,表面看起来自己吃了亏,其实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赞誉与利益;与他人共同分享忧愁与过错,这不但对自己没有多大的损害,而且还减轻了他人的痛苦,得到了助人为乐后的诸多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

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译文

不要诋毁众人的成就而使自己一人受益,不要埋没天下的事理以掩饰自己的过失。

※评注

世上之人,有的把好事让给他人做,而自己甘愿落个不肖的名声,也有的为了获得个好的名声,却因诋毁他人也落了个不肖的名声,两者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呀!现在的人犯了过错,只是在言辞上通过修饰来加以弥补或掩盖,根本不能从内心深处去反省自身,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无济于事的,其结果倒使自己变成了一个真小人。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实处著脚,稳处下手。

※译文

宽宏大度地容纳一切事物,坚定自己的立场去为人处事。脚踏实地,沉稳老练。

※评注

对于犯过失的人,他们理应得到应有的惩罚,但也不能一味地责备指责,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那些有良知的人,有悔过自新的人,需要我们给予宽容,给予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宽容还可以化解矛盾,如果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仇视自己的人,他就能够化解仇恨。这样的人才是高尚的人。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

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译文

读书最重要的四个字就是“勤学好问”,做人最要紧的就是踏踏实实、持之以恒。

※评注

治学贵严,因为读书是为了明理求知,只有勤奋好学、不耻下问,才会求得真知。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久专一,遇到困难还不懂装懂,即使学有所得,也只是皮毛而已。认认真真做事,明明白白做人。为人勤恳忠诚,做事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大的作为,也定会活得坦然快乐。

事当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译文

事情发展到最让人得意时要有所警觉,以防乐极生悲;话说到得意忘形的时候要及时停止,以防言中有失。

※评注

过失的产生,灾难的来临,无一不是在得意忘形时产生的,所以君子在得意时往往想到忧虑,遇到喜事时就想到恐惧,以警惕自己乐极生悲。许多人在得意之时只知沉浸于喜悦当中,或是放松了警惕,或是滋生了骄逸情绪,或是产生了懈怠心理,这所有的转折都可能会使其由喜悦陷入忧虑,甚至沦落到悲凉的境地。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译文

事物忌讳到达极点,事情避免极其完美,人则忌讳得意之极。

※评注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如不切实际地过分追求完美,就可能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不但无法达到目的,自己还会付出许多徒劳的精力。想象中的完美是不存在的,实际生活中的完美多是以达到我们的满意度为标准的,所以做事的最好标准是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且不可为了哗众取宠或攀比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做人也是如此,如果过分享受安逸的生活,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过分地指责批评他人,就会失去良好的人际关系;过分地追逐功名利禄,就会忽略法律准绳的束缚。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译文

一味向前走的人,路途可能会越来越狭窄;常常回头看的人,眼界可能会越来越宽阔。

※评注

勇往直前,在常人看来是一种执着和顽强,可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它很可能就转变成为固执和盲目。如果路的尽头是悬崖峭壁或刀山火海,你也要坚持走下去吗?当此路不通时,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掉转回头,另辟蹊径,且不可一条道走到黑,非要等到撞个头破血流的时候才悔悟。路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路途不会因行人的行程而把自己变得平坦,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去选择一条坦途,让自己少摔几个跟头。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国家。

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

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贻子孙。

※译文

把一些多余的技巧还给大自然,把一些用不尽的俸禄还给国家,把一些使不完的财富还给百姓,把一些享不尽的福分留给子孙。

※评注

只想占便宜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朋友之间,一旦不愿让对方分享自己的成就,就不能要求对方帮自己分担痛苦,这就是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坐享其成只会消磨自己的意志,让自己变得一无所有。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奋斗去创造生活,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表面看来,分享是一种损失,其实那是一种投资。如果你与九人分享,虽然失去了十分之九,但未来收获的却是九份完整的回报,仔细算来,你赚了九倍的纯利润。如果考虑投资风险的话,其中只要有一人给你帮助,你就算收回了成本,再多一人给你帮助就是你的收获了。

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

一生牵惹之劳,总因好事。

※译文

四海之内和平安宁,这样的幸福只是随缘而得的;一生牵挂烦恼的困苦,终归还是因为好事。

※评注

“钱财身外物,悭求无益处,纵积千百万,身死带不去。”金钱如此,其他的事物就更不用说了。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都好像是冥冥中早就安排好似的,有时想得到的离我们远去了,越极力追求越得不到,但不想要的却又偏偏来临了。所以,生活中有些事不得不相信缘分,有时随缘而定、随遇而安,倒是一种处事的哲学。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译文

面对各种诱惑能够拒之于千里之外的,才是明智之人的手段;面对艰难险阻能够站稳脚跟的,才是意志坚定的人。

※评注

在不表现出欲望时,每个人都可以说是正人君子,一旦欲望表现出来后,有些人就站不住脚跟,现了小人的原形。在欲望和是非面前能够坚持原则、正大光明行事的人才是正人君子,但这样的人又是少数。沉迷于欲望之中的人,难以自拔,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情操,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结果导致自己身败名裂。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

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译文

任何事情都有争先的人,所以必定会有遭到他人排挤的;任何事情也都有争强好胜的人,所以必定会遭到他人打击的。

※评注

常在河边起,哪有不湿鞋?更何况人都是有追求、有理想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玩弄手段,甚至在暗中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也都是很常见的。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或能力,证明自己高人一筹,还有不少人公开向对手诽谤讽刺,进行打击,所有这些遭遇都应该是那些处于名利场或是风口浪尖上的人事先要警惕的。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

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译文

知错能改的人,天地都会为之转怒为喜;安分守己的人,鬼神也会对其无可奈何。

※评注

浪子回头金不换。知错能改的人有两方面的进步,一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错在什么地方,这是一种醒悟,更重要的进步是改正。改正是心灵觉悟后所做出的具体行动,由此我们才能够看出一个人更上一层楼的地方,这才是值得惊喜的。为人处事安分守己,让人找不到任何违背事理的把柄,这样的人就连鬼神也不会畏惧,而自己的生活更是坦然安宁的。

言行拟之古人,则德进。

功名付之天命,则心闲。

报应念及子孙,则事平。

受享虑及疾病,则用俭。

※译文

效法古代圣贤的言行就会增进道德。功名的得到与否听天由命,那么就会心神安闲。在因果报应方面能考虑到子孙,就会办事公正。想到过度享受安逸的生活会生病,那么生活就会节俭朴素。

※评注

古代圣贤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虚心向其学习,必能增进我们的德业。功名利禄的由来,如能听凭上天的安排,而不是极力攀缘,便能获得一分心底的平静。世事轮回,因果循环,当自己所做之事危害到他人或社会时,就要想到同样的事情可能有一天会降临到自己的子孙身上,以此教育世人要多做善事、多积阴德、恩泽后世。安逸的生活常使我们乐不思蜀,忘却了幸福生活源于贫困,而且自身还滋生了许多弊病,如散漫懈怠、空虚乏味等,这些都提醒我们要迷途知返,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贵莫贵于无求,贱莫贱于多欲。

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

长莫长于博识,短莫短于自恃。

明莫明于体物,暗莫暗于昧己。

※译文

最大的安逸就是知足常乐,最大的危险就是话语过多。最为可贵的就是无欲无求,最为卑贱的就是欲望过多。最快乐的事就是乐善好施,最苦恼的事就是贪图利益。最大的长处就是博学多识,最大的缺点就是骄傲自满。最明晰的事莫过于能体察物情,最大的昏暗莫过于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事。

※评注

心无杂念,一无所求,安然享受生活的无穷乐趣,便是最安逸的事。多做善事,多结善缘,心底便会坦然安静,生活也会因此而快乐无比。过分追逐名利,贪婪没有止境,致使生活疲惫不堪,又何来快乐可言?做事光明正大,公正无私,便能体察万事万物之理,如果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些徇私舞弊、独断专行之事,必会造成许多冤假错案,使自己寢食难安,甚至落个臭名昭著的恶名。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

能忍辱者,天不能祸。

能无求者,天不能贱。

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

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

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

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

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译文

懂得知足的人,上天不会使其陷入贫困。能忍受屈辱的人,上天不会让他遭受灾祸。能够无欲无求的人,上天不会让他沦于贫贱。不重视外在华丽表现的人,上天不会让他遭受病痛折磨。不贪生怕死的人,上天不会让他轻易死去。能够随遇而安的人,上天不会让他一生坎坷困顿。能够造就人才的人,上天不会让他孤独无靠。能够担负世间重任的人,上天不会让他失去后嗣。

※评注

回看人生,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些风风雨雨。风雨中的苦难也赋予了我们许多,因为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人,虽然它让一些人遭遇挫折,但使他们在跌倒中强健了自己的双腿;他让一些人忍受屈辱,但使他们在泪水中铸造了坚强;他让一些人品尝失败的苦涩,却因此锻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苦难的恩赐,正是这些恩赐让我们领悟了人生的真谛,找到了塑造完美人生的航标。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危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

天苦我以境,吾乐吾神以畅之。

※译文

上天给我的福分浅薄,我就培养高尚的道德去迎接它。上天让我的身体遭受劳苦,我就放松自己的身心去补偿它。上天降灾祸使我遭受危难,我就修养道德使心境顺畅。上天使我的境遇困苦不堪,我就力求精神上的愉快并疏导它。

※评注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什么困境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补救。福分浅就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去弥补;境遇坎坷、生活困苦就放松精神去寻觅快乐,而不是对生活失去信心,一味沉沦下去。在实际生活中,当空虚乏味时,可以读读书,或是看看报,在精神生活中追求更多的情趣与快乐。寂寞时听鸟儿歌唱,观花开花谢,我们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或许就是我们排忧解难、领悟生活的最好方式吧。

吉凶祸福,是天主张。

毁誉予夺,是人主张。

立身行己,是我主张。

※译文

吉凶祸福是由上天注定的。是非成败是由人事决定的。立身行事是由个人决定的。

※评注

成败得失、吉凶祸福都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上天、他人、自己。由上天决定的事,我们最好的方法是顺其自然,且不可轻易违抗天命。由他人决定的事,正确的我们要顺其所为,错误的就要给予纠正。由自己决定的事,最好是集思广益后再下决断,切不可盲目武断。

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

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

※译文

要得到富贵和福气,这都是由上天注定的,自己无力改变;想要做圣贤君子,这都是由自己决定的,上天也是无法改变的。

※评注

古人认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由上天注定的事人力是无法改变的,其实不然,只要在符合自然界事物发展的规律之上,我们依然可以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去改变自然。诸子百家中的荀子就曾提出过“人定胜天”的观点。自身的道德培养,则主要靠我们的修为,能勤学好问,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博学多识的才能,就可与圣贤君子试比高。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

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

※译文

富贵之人以舍得施予为美德,贫贱的人以无欲无求为美德,高贵的人以能平易近人为美德,平凡的人以无视权势为美德。

※评注

以上这四句话,无非是让人遵行重仁义、轻势利的道德要求。人生在世,是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就是古代圣贤君子坚持的道德标准。虽然生活贫困,但志向坚定,即使生活富裕,也不忘救济他人;虽然身份低微,但不向恶势力卑躬屈膝,即使身份高贵,也不仗势欺人,恃强凌弱,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时代精神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

求医药,不如养性情。

立党羽,不如昭信义。

作威福,不如笃至诚。

多言语,不如慎隐微。

博声名,不如正心术。

恣豪华,不如乐名教。

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译文

爱护自己的面子不如注重廉耻。寻求医药不如培植性情。结交党羽不如昭示信义。作威作福不如诚恳纯厚。言语过多不如谨慎行事。博取名声不如端正心术。恣意于奢侈淫逸不如从名教中自取其乐。广置田宅不如给儿孙多积阴德。

※评注

自尊是要有的,但是过于看重自尊就成了贪慕虚荣之人,这样往往会导致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恶果。药补不如心补,想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还在于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语过多没有什么好处,当讲则讲,不到开口时就保持沉默,如果胡言乱语,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空有好声,却无善行,终有一天,会显露虚伪的原形,遭到众人的疏远。为子孙广积钱财田产,不如教给他们谋生的本领,这样才能使家道持久殷实。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

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译文

行为恭敬谦逊,待人亲切厚道;与人处事平和,心意公平正直;学圣贤之道,勇于进取;择友要对自身有益,改正自身错误去追求完美。

※评注

古之圣贤君子之所以名传后世,根本就在于他们能知错必改,为人极为谦逊公正,做事公平正直,交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追求学问孜孜不倦,才成就了一世美名。而一般的凡夫俗子则是忌讳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认为那是自己的耻辱,从而无法渐趋完美,最终归于下流,平庸一生。

敬为千圣授受真源;

慎乃百年提撕紧钥。

※译文

恭敬才是处世圆滑的根源,谨慎方为百年警觉自身的关键。

※评注

“提撕”在此为提醒、警觉的意思。《颜氏家训·序致篇》中有:“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德齐门内,提撒子孙。”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我之所以要重写此书,并非敢要以此来规范世人的言行,而只是用来整顿家风,提醒和教育子孙后代罢了。

人往往习惯于盯住别人的错误,而常常忽略自己也有同样的毛病。自己都改不了的缺点,又有什么资格责备别人呢?因此,当看到别人的错误时,需要冷静客观的态度,先自省,然后再作决定,这才是明智之举。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

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

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

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译文

度量要如大海般能容纳一切,如春风般滋润万物,处事应当如行云流水般明朗。节操像青天白日般光明,威仪如丹凤和麒麟般吉祥。言语如敲金击石般振振其辞,修身如玉洁冰清般纯洁。胸襟抱负有如和风明月般和蔼,气概则如泰山般崇高。

※评注

一个宽容的人,到处可以契机应缘,和谐圆满,笑对人生。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常言道:强闯少不免逆流,柔弱似水的人却可以载舟。因为柔弱之人以宽容之心化解了诸多矛盾与仇恨,以博大的胸怀容忍了生活中的不平遭遇。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

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

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

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译文

辽阔的大海任鱼儿翻腾,高远的天空任鸟儿翱翔,不是大丈夫是不会拥有这般气量的。在千尺高山上弹去衣服上的灰尘,在万里河流中洗自己的脚,不是大丈夫是不会拥有这种气节的。珍珠藏于水底自会显露它的色彩,玉石置于山中自会显示它的光辉,不是大丈夫是不会拥有这种蕴涵的。观梧桐树上的月亮,听风吹杨柳的声音,不是大丈夫是不会拥有这种襟怀的。

※评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有着不懈的动力和追求精神,就一定会战胜所有困境,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并在这片天幕中挥洒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彩影。相信自己,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如果你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就不要害怕找不到用武之地,就如那钻石一样,黑暗的埋没总有一天会结束,尽管黑暗的日子是难熬的,但只要你坚定自己的信念,等待太阳的希望之光出现后,便可以绽放出自己的光彩了。

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

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译文

身处朝廷之外时不要看轻了自己;身处朝廷之中时也不要看高了自己。

※评注

以上这句格言与范仲淹的“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有异曲同工之妙。当身处民间时且不可小瞧了自己,只要肯为百姓多做善事,多谋幸福,无论身份多低微都不会影响自己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在朝廷之上为官从政,也不能自高自大,轻视百姓。如果不为百姓排忧解难、秉公办事,却利用手中权力为非作歹,徇私舞弊,即使地位再高也终会落个千古骂名。

只一个俗看头,错做了一生人;

只一双俗眼睛,错认了一生人。

※译文

只因为一个庸俗的念头,一生所做之事便全部错了;只因为一双庸俗的眼睛,一生中便把敌人错当成朋友。

※评注

古语云:凡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俗”代表着愚钝、落后、顽固,等等,俗人多因思想僵化而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对待问题不懂变通把握,灵活处理。所以,庸俗之人经常因禁锢的思想而束缚了手脚。更让人可悲的是,有些人有时忠奸不分、好坏不辨,做了一辈子的错事,到最后还不明白其中原委,真可谓糊涂一生呀!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

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

※译文

没有不正的念头,不做不规矩的动作,不胡言乱语,所以君子的一切行为皆存诚信。不欺骗自己,不欺侮他人,对上不欺瞒君主,这就是君子能谨慎独处的原因。不愧对父母、兄弟、妻子、儿子,这样的君子也就无愧于家人了。不辜负国家所托,不辜负平民百姓的拥戴,不辜负所学得的知识,这样的君子必能承担得起社会重大的责任。

※评注

何为君子?以上的文字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在个人言谈举止上不胡言乱动,在思想上始终保持纯正的想法;对待他人公平诚实,不欺骗侮辱,对待君王忠心耿耿;对待家人要孝悌两全,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对妻子儿女要体贴照顾;对国家所托付的重任要尽力去完成,对得起国家百姓和自己的才能。这些都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君子所为。

以性分言,无论父子兄弟,即天地万物,皆一体耳!

何物非我,于此信得及,则心体廓然矣。

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即四肢百骸,亦躯壳耳!

何物是我,于此信得及,则世味淡然矣。

※译文

就天性而言,无论父子兄弟还是天地万物,都是一体存在的,什么东西与我不同呢?能相信这一点的人,他的身心自然清朗。对外物而言,不论功名利禄还是身体四肢,只不过是躯壳罢了,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本身的呢?能够悟透这一点,就会淡然处事了。

※评注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的生命显得那么短暂,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也好似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回想自己的亲人及万事万物,与我们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身死之后,拥有的一切都会随之烟消云散,最终一无所有。可世间还有那么多人在极力追求功名利禄和身体上的愉悦,虽然得到了一时的享受,可付出的却很可能是大半生的疲惫。如果能够看透生命的本源,珍惜短暂的生命,倒不如放下执着与妄念,心境安然地去享受生活中的分分秒秒。

有补于天地曰功,有关于世教曰名,

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

无为曰道,无欲曰德,无习于鄙陋曰文,

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

※译文

对天地万物有所增益称为功,有关于世道说教称为名,有学问为富,懂得礼义廉耻为贵,这就是功名富贵。无所求称为道,无所欲称为德,没有世俗的恶习称为文,处事有原则称为章,这就是道德文章。

※评注

平常人多怀着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处世态度,虽然这种观念有点消极,但确实可以让自己活得坦然自在。这样的人表面看似无功,其实他们的无过也是一种功劳。拥有无数的钱财可以满足物质上的需求,但无法弥补精神上的空虚,唯有学问才可以让生活过得更充实。

困辱非忧,取困辱为忧;

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译文

困苦受辱不值得忧虑,而自取困辱才值得忧虑;荣誉利益不是快乐,忘记荣利才是最快乐的事。

※评注

由圣贤君子看来,人的欲望是痛苦的源泉,天理才最让人心情舒畅。小人却正好相反,他把追求自己心中的欲望当作快乐,而对天理却熟视无睹,经常做些违背天理之事。这也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心中无欲无求,心无牵挂,所以生活得快乐坦然,而小人则一心盘算着心中的欲望,整天生活于争名夺利之中,少有宁日,身心疲惫不堪。

热闹荣华之境,一过辄生凄凉;

清真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

※译文

热闹繁华的光景过后就是空虚凄凉的感觉;淡泊脱俗的行为才能历久而回味无穷。

※评注

能够参透万物的事理,其中的快乐便会自然显现。除去事物外在华美的装饰,就能看到它的本质所在,从而进一步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花开花谢,云卷云舒,都是自然界本身的变迁,是人力无法左右的,为花开而喜,为花谢而忧,只能是庸人自扰,以淡然的眼光和超然物外的情怀去审视大自然,我们才会品出玄妙世界的趣味,不再为之感伤忧虑。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行要谨。

※译文

要有劳苦的心志,乐观的意志,宏大的气度,谨慎的言行。

※评注

古语有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拥有顽强而又百折不挠的心志是一个人成事的基础。乐观是面对人生的最好态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美丽的彩虹?人生路没有一帆风顺的,虽然脚下的路崎岖不平,但前途永远是光明的。宽宏大量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胸怀气度,忍别人所不能忍,容别人所不能容,你就比别人高一筹,因为忍耐使你避免了许多麻烦,而宽容使你的襟怀变得更为开阔。谨小慎微的言行表现的是为人处事的一种方法,它并不代表遇事缩手缩脚,犹豫不决,而是深思熟虑后的胸有成竹。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

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

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译文

用心最重要的是要光明坦诚,外表最关键的是要正直沉稳,言语最重要的是要简洁诚恳。

※评注

心术有正邪之分,能正大光明、坦然诚恳地运用心术定会得到社会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如果心术不正,暗中使用一些危害社会的心术,必然会遭到抵制。如果一个人的外表显得正直稳重,定会给人留下气度不凡、涵养高深的印象;可要是举止轻浮,目光游移不定的话,必会使人认为缺少家教与修养,从而心生厌恶之感。言辞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表现之一,如果言语简洁明快,且显得真实诚恳,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要是说话吞吞吐吐或是故意夸大其词,必会让人怀疑自己能力不够或是人品有瑕疵。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

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译文

不说对自己身心无益的话,不做对自己身心无益的事,不与对自己身心无益的人交往,不走进对自己身心无益的场所,不阅读对自己身心无益的书籍。

※评注

朋友有好坏之分,如能交些志同道合的高雅之士,必能增益我们的品德与学问,如果交的是些狐朋狗友,必会使自己落于庸俗,深受其害。所以说:交朋不如择友,朋友多不如朋友精。外界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孟母三迁,才成就了孟子这位著名的儒学大家。如果成天生活于灯红酒绿之中,醉心于对欲望的追求,必会使自己沉沦颓废下去。书籍也有优劣之别,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到了一位挚友,寻访到了一位名师,必会让自己受益匪浅;如果是一本有害于身心的书,也定会引导人误入歧途,走上邪路。

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

此身一败三可惜。

※译文

人一生不学习,一天闲过,一事无成,这便是人生三件可惜之事。

※评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千古良训呀!每个人都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一天的事做完后,回想自己所说的话,哪些关系到身心的利害;回想自己所做的事,哪些符合盛世之道。

自慊、自愧、自悟都能使我们有深刻的觉醒。人如果能够从内心反省到这种地步,就决不会虚度此生。年少之时,如能检点一下自己在干些什么,到头来成个什么样的人,就会使自己少做错事,多有悔恨之心,不会愧对亲人的期望和可贵的光阴。

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

君子口中所常道,不是人伦是世教;

君子身中所常行,不是规矩是准绳。

※译文

君子心中经常体会到的不是人情而是天理;君子口中经常提到的不是人伦世故而是世间法理;君子常有的行为不是规矩而是行为所依据的准绳。

※评注

现在很少有人去身体力行地做自己的事,更多的是聚拢在一起闲谈,但是又很少能够听到他们议论国家大事、身心性命、正经道理之类的话题。他们一天到晚也没有停息的时候,满口都是胡言乱语。那些天地间所谓的士君子难道都是这样度日的吗?出自儒家之门的真正君子重天理、不重人情,他们秉公办事,光明正大地做人;为人处世都有心中所依据的准绳和世间的公道之理,而不是受规矩的束缚和人伦世故的影响。

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

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译文

不要把责任归罪于天地阴阳的变化,一切都是由人事造成的;不要对世人抱有过高的奢望,一切都应求助于自身来解决问题。

※评注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实。处理任何事情也是如此,付出几分努力就会有几分收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结果,都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怨不得别人。做事最主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想着依赖他人的帮助,因为有些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所以我们要养成自力更生的好习惯。人生这场戏的主角就是我们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向人请教,但绝对不能找人代唱,生活不是拍戏,而是要我们脚踏实地走过。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

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译文

除了自责之外,没有能胜过他人的方法了;除了自强不息之外,没有能超过他人的方法了。

※评注

自责对自身来说是一种醒悟,一种认识错误后的悔过与改正,他能够完善自身,提高道德修养与思想水平。自强不息代表着一种勇于攀登、不肯服输的奋斗精神,唯有这种精神才可以激励自己去战胜挫折与困境,使自己取得比他人更卓越的成就。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译文

有不曾阅读过的书,却没有不可对他人讲的话。

※评注

学无止境,世间的知识无穷无尽,所以求取学问要持之以恒,稍有松懈,就会落到他人后面,所以说有不了解的学问、不曾读过的书。而生活中的事情却正好相反,那些行得正、坐得端的人,什么事情都不怕他人知晓,有什么值得隐瞒的呢?他们不像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经常做些苟且之事,害怕被人发现而带来麻烦。

闺门之事可传,而后知君子之家法矣;

近习之人起敬,而后知君子之身法矣。

※译文

家中的事情可以向他人提及,这样才知道君子的家法是如何的端正无瑕;对待周围的人恭敬谦逊,才能够了解君子的规矩与修养。

※评注

君子之家的家法公正无私,家风淳厚朴实,堪称他人学习效仿的模范之家,又有什么事情不能向他人提起的呢?君子的品德修养是高是低,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显现出来的,如果一味地闭门家中坐,不问世事,表面是清高之士,但与真正的君子之风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其家范可知;

座右遍陈善书格言,其志趣可想。

※译文

听不到家门中的嬉笑怒骂,就能知晓这家的家风端正严明;书桌满是座右铭和格言,就证明此人定是个志趣远大之人。

※评注

平常之人居家,桌案上最好有几本劝善书,像先贤格言之类的书籍,最好每天都看上几页,以收摄自己的身心,广施善行,而后教导子孙诸弟,要传承发扬下去,这才是最关键的。作为子弟的父兄,就应当以格言为育人之论,每天使他们盈耳充腹,培养自己的性情,这样必能使子弟志趣高远,有所成就。

慎言动于妻子仆隶之间,

检身人于食息起居之际。

※译文

即使对待妻室子女和仆人,也要时刻谨慎自己的言行;在饮食起居的日常琐事中,也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身心修养。

※评注

言语不慎,自检不到,这两件事往往是常人忽略的两个方面。言语过多,经常会惹出许多事端;自检不到,经常犯下一些过失。所以人们应当时刻警惕这两方面,平时在言辞上要多加谨慎,对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反躬自省,切不可因小失大。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译文

与人说话时尽可以积德,与妻子儿女相处时尽可以修养自己的身心。

※评注

同样一件事,有人可以把它说得清晰透彻、鞭辟入里,而有人却词不达意,让人不知所云;同样是赞美,有人说来让人心花怒放,而有人说来则使人如食蝇蚊,使人有恶心感。同样是批评,有人说来可以使人心悦诚服,甚至感激涕零,而有人说来则会让人勃然大怒,甚或拳脚相向。所以说,言辞运用好了,就能积聚德行,运用不好,就会带来灾祸。

昼验之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

夜考之梦寐,以卜其志之定与否也。

※译文

白天从妻子儿女的反应来省察自己的行为,以看其是否淳厚诚信;晚上可以考察睡梦,以推测其志向坚定与否。

※评注

最了解自己的还是家人,如果能够得到妻子儿女的称赞,那就证明此人必定在品行道德方面错不了,如果连至亲至爱的家人都指责疏远他,也就表明此人必定有诸多缺陷。所以若妻子指责,则应当及时地检点自身,改正错误。一个人行事光明磊落,无愧良心,晚间必能安然入睡,一夜好梦。如果暗中为非作歹,即使侥幸逃过一劫,晚上也会寝食难安,噩梦不断。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

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译文

想要端正自身行为,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处理好天下大事,首先要处理好身边小事。

※评注

欲正人者必先正己,己身不正何以正人?人佩服的都是强者,确切地说,是比自己强的人。有些事情自己都做不到,却一味地强求别人去完成,这样只会失去人心,让人无法信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我们才有资本向别人提出要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自己身边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却一心想着成就大的事业,这无异于隔着梯子上房,最终会摔伤自己。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

君子以性命为七尺。

※译文

世俗的人以自身性命为性命,而君子则以万物的性命为自身之体。

※评注

世俗之人目光短浅,只知追求自己生活领域内的快乐,珍惜自己的生命,却不知自己的生命是寄于万物之中的。君子则正好与凡夫俗子的看法相反,他们把自然万物的生命视为自己的生命,懂得爱惜万物就是在爱护自己,也正是这种博爱的胸怀才成就了君子的美名。

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

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

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译文

为人的气度要高远宽宏,但不可以粗疏狂妄。心思要缜密,但不可以琐碎。趣味要淡雅,但不可枯燥无味。操守要严明,但不可以过于激烈。

※评注

为人处事宽宏大量表明胸襟开阔,但要是过于宽容,处于一种无纪律、无约束的状态,必会使人心生懈怠,养成懒散的习性。心思缜密可以减少失误率,但不管多小的事都精打细算、斤斤计较的话,也必会费神劳力,付出许多徒劳的精力。对人对事都能淡然处之,不为之彷徨失措,不为之失去主见,确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但如果面对一切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甚至不理不睬,认为天下之事都与己无关,这就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了。严守自己的道德情操固然是件好事,但如果过于激烈,也可能会出现物极必反的恶果。

聪明者戒太察,

刚强者戒太暴,

温良者戒无断。

※译文

聪明的人忌讳过于明察,刚强的人忌讳过于暴躁,温和的人忌讳优柔寡断。

※评注

聪明的人有时过于精明,结果很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画蛇添足”故事中的主人公不可谓不聪明,因为他首先画完了蛇,自以为高人一等,便又想起为蛇画脚来,结果失去了那壶酒。刚强的人正直勇敢,但性格有时过于鲁莽暴躁。三国名将张飞的死亡不能不说与之火爆的脾气有一定的关系。温和的人多慈祥仁义,但在遇事时易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不能果断行事,从而失去了不少好时机。真可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译文

不要因为施以小的恩惠而伤害集体,不要假公济私。要依情理宽恕他人,以道理约束自己。

※评注

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暗中向他人施以小恩小惠,虽然使某些人得到了好处,但从大局来看伤害的是更多人的利益。明里打着为公众谋利益的幌子,暗中却捞取个人私利,这两类人是最为可耻的。宽容他人要有依据,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宽恕,就容易助长坏人的恶势力,危害社会的安宁。只有视具体情况而定,当宽则宽,当严则严,才能让人信服,产生威信。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译文

以宽恕自己的心态宽恕别人,那么知己好友就会越来越多;以责备他人之心责备自己,自己的过错就会很少。

※评注

有容人之量,方显君子之风,能容纳自己的错误那是偏爱,是自私。能容下他人的错误,这才是博爱,是宽容。宽容就要学会与人分享,只有共同把蛋糕做大,才能分得更多的份额。人与人之间本该多一些宽容和谦让,但却在互不相让中争得你死我活,实在是人世间的悲哀。

力有所不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责人;

心有所当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自诿。

※译文

尽力而为但没有成功,圣人是不会苛求责怪于人的;本应尽心但没有尽心,圣人是不会推诿自己应负的责任的。

※评注

事情并不都会达到理想的境地,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去做了,不管结果如何,心中也应无怨无悔了。世上本无完美的事物,求全责备只会招来他人的怨恨,只有理智地审视问题,我们才能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本来有能力做好的事却因一时的疏忽而错失了良机,当面对这种情况时,有的人故意躲避、推卸责任,而真正的君子则会勇于面对、敢于承担。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易。

自恶必察,自好必察难。

※译文

他人的好恶缺点容易观察得到,但自身的缺点好恶就难以发现了。

※评注

看清别人容易,但公正地评价自己就困难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人的好坏优劣,时间长了,总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可对于自身来说,因个人的偏爱、纵容,甚至是包庇隐瞒,能够认清自我的人却是很少的。曾记得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连自己都看不清的人,是无法在世上立足的。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译文

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是万恶之源;能看到自身的缺点,这才是良好品德的根本。

※评注

大多数人只能看到别人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过错,这是为学之人的通病,也是制约自身突飞猛进的原因。只见他人短处,就无法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只见自身的长处,就无法改正自身的缺陷,这样又怎能使自己的学问、德业更上一层楼呢?

不为过三字,昧却多少良心!

没奈何三字,抹去多少体面!

※译文

不犯过错,有多少人为此蒙蔽了良心?无可奈何,有多少体面以此为借口?

※评注

谁都不想犯错误,可一旦犯下了错误又该怎么办呢?有不少人会极力掩饰,甚至不择手段地嫁祸他人,这样虽然表面得到了他人的称赞,但暗中却使自己遭受良心上的谴责。爱慕虚荣,贪图好的名声,其实都是为了获取个人利益,这些虚伪的举动是无法欺骗世人的,即使能够瞒过一时,也不能够瞒人一世。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

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译文

经常看到修养品德胜过自己的人,就会增加羞耻愧疚之心;经常看到物质生活不如自己的人,埋怨之意自然就会消失。

※评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与道德高尚的人接触,定能提高自己的修养,经常与鸡鸣狗盗之士为舞,也必会沾染许多不良习气。与品德高尚之人相处,当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时就会心生羞愧之感,从而使自己立志上进,追赶强者。当对生活不满的时候,就要体味一番贫穷人的生活,从而使自己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家坐无聊,当思食力担夫红尘赤日。

官阶不达,尚有高才秀士白首青衿。

※译文

家中闲坐无聊之时,不妨静心细想,有人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在炎炎烈日下忙碌。为官不能飞黄腾达,要想到还有很多怀才不遇之士白了头依然是平民百姓。

※评注

心中滋生懈怠的念头时,就要想到天下还有很多人在为生活奔波忙碌着,其中有些人甚至仅只是为了生存,因为他们的生活太艰难了,连自己的衣食之需都得不到满足。想到这些,我们便会始终保持一股昂扬的激情去面对生活,为天下百姓谋利益。当你这匹千里马为碰不到伯乐而愤愤不平时,不妨想想自古至今那些怀才不遇的人,虽然他们没有走上仕途,没有获得显赫的权势,但通过自己的奋斗,他们依然能够流芳百世,受到后人的推崇。为什么呢?因为人一生中所取得的成就不在于拥有的权势和地位,而在于自身的努力。

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

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

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

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

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

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译文

与那些叫喊饥饿的人相比,能吃饱饭就成了很快乐的事;与那些呼叫寒冷的人相比,那些能够得到温暖的人就很快乐了;与那些服劳役的人比,那些悠闲的人就很快乐了。与那些身患疾病的人相比,那些拥有健康的人就很快乐了;与那些遭遇祸患的人相比,那些平安无事的人就很快乐了;与那些死去的人相比,活着的人自然就很快乐了。

※评注

人要学会知足,这样你才会快乐。贪得无厌的人得到的多,失去的也多,到头来只是一场空。知足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它可以让你年轻,也可以让你幸福,更重要的是,能让你心胸宽广。以上几条皆是养生之法,说的就是如何知足常乐。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去关注银行的存款、职位的升迁,不那么过分地计较得与失、付出与回报,那么幸福就在你身边。只要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

常思终天抱恨,自不得不尽孝心。

常思度日艰难,自不得不节费用。

常思人命脆薄,自不得不惜精神。

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

常思法网难漏,自不得不戒非为。

常思身命易倾,自不得不忍气性。

※译文

常想到会悔恨终生,就不能不尽孝心。常想到度日的艰难,就不得不节约费用。常想到人生命的脆弱,就不得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常想到世态人情,就不得不奋发有为。常想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就不得不想到自己的胡作非为。常想到生命的易失,就不得不忍气吞声。

※评注

只言片语悟前生,反躬自省重做人。如果能够时常反省自身,检点自己的所作所为,必会少犯错误。在艰难的生活中才能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懂得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易逝,才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宝贵的时间,明白了天道好还的道理,才会使自己在为人处事时谨慎小心,不做违背天理的事。

以媚字奉亲,以淡字交友,

以苟字省费,以拙字免劳,

以聋字止谤,以盲字远色,

以吝字防口,以病字医淫,

以贪字读书,以疑字穷理,

以刻字责己,以迂字守礼,

以狠字立志,以傲字植骨,

以痴字救贫,以空字解忧,

以弱字御侮,以悔字改过,

以懒字抑奔竞风,以惰字屏尘俗事。

※译文

用媚字奉养亲人父母,用平淡之心结交朋友,用将就节省花费,用补拙免除劳力,用聋字免除诽谤,用盲字远离美色,用吝字防止言语过多,用病字医治淫欲,用贪字读书,用疑字追求真理,用苛刻责备自己,用迂字遵守礼仪,用狠字立志向,用傲字树立威信,用痴字救济贫困,用空字解脱忧烦,用弱字抵御侮辱,以悔字改正错误,以懒字控制奔走竞争,以惰字隔除庸人俗事。

※评注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常戚戚。一颗心平淡安宁,无欲无求,结交朋友完全凭借纯洁的情谊,这样才能得到真挚的友情。同样的道理,用勤奋就能够弥补笨拙带来的落后;对非礼之人装聋作哑,不予理睬,反倒能消除对我们的诽谤;用不满足的心态读书,带着怀疑的精神追求真理,定能学有所成,求得真知。依此类推,对自己应严格要求,对强者以柔弱视之,对错误痛改前非,对志向坚定不移,对礼节入乡随俗,这所有的一切都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译文

对失意的人不要谈论得意的事;自己身处得意之时,也不要忘记失意的日子。

※评注

打人不打脸,说长不揭短。当着失意之人且不可谈论自己的得意之事,这样只会使对方更加伤心。得意时不忘乎所以,不被眼前一时的顺境冲昏了头脑,而是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不忘曾经所遇的苦恼,懂得失意打击是人生必经之事。时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心存忧患意识,这样才会使事业通达顺畅。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

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译文

贫贱是苦难的境界,如果能够妥善处理,苦中也可品尝到一丝乐趣;富贵是快乐的境地,如不能很好地对待富贵的人,也会乐极生悲。

※评注

身处幸福生活之中,说自己活得很快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幸福是人人都向往的,是人一生中最大的梦想。如果生活是贫穷卑贱的,那又当如何呢?是沉沦颓废,还是苦中作乐?这就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了。悲观之人想到的是再无出头之日,于是便得过且过起来,失去了上进的动力。而乐观之人想到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只有忍一时之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

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译文

恩泽之中容易生出怨恨,所以高兴得意之时须早早回头;失败后有可能转向成功,所以失意时切不可轻易松手。

※评注

自己有恩于别人,本应得到感谢,但得寸进尺之人则认为这是你应尽的责任,甚至期盼你更多的救助,于是施恩之主与受恩之人间便产生了隔阂与矛盾。物极必反,月盈则亏。成败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人生中所取得的成功是建立在不断失败的基础之上的,失败是在一次次地夯实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了,我们才能建起合格的高楼大厦。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

磊落雄豪,是第二等资质。

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译文

深沉稳重、忠信笃行,是最好的品质。光明磊落、豪迈雄健,是第二等的资质。聪明伶俐、雄才多辩,是第三等的资质。

※评注

为人、处事、才能,三者的重要性各有不同。为人是第一学问,做人沉稳老练,忠厚守信,即使才能不足,依然能够得到认可与任用,因为他们的人品是成事的最好保证。做事干脆利落、有胆有识、性情豪迈奔放,这样的人办事效率高,也深得器重。还有一类人聪明绝顶、才思敏捷、极富口才,但并不被他人看好,原因就是说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说与做是两码事。更何况,过于精明之人往往会束缚了自己的手脚,结果也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

※译文

上等的士人忘记名誉,中等的士人建立名誉,下等的士人窃取名誉。对于繁杂之事,上等的士人内心无欲无求,中等的士人保持沉默寡言,下等的士人则是闭门不出。

※评注

心是人行为处事的根本,心到才会意到,意到而后支配自身的行动。佛教教义讲求的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通过对心性的观察,便能得出士人自身修养的高低来。上等士人心清性明,不为外物所扰,在他们心中,世间万物没有分别,名誉这虚无缥缈的东西更不会放在心上了。那些对世事有牵挂的人,则极力追求功名利禄,还有一些人甚至采取卑鄙的手段窃取,即使得到了一时想要的名誉,但失去的却是道德与人品,最终只会遗臭万年。

好讦人者身必危;自甘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

好自夸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译文

喜欢攻击他人的人,常危及自身,如果自甘为愚人的话,则愚恰恰成了保全其身的智慧之经;喜欢自夸的人多因自我吹嘘而遭人耻笑,自认为得计耍些小聪明,却恰恰表现出自欺欺人的愚昧。

※评注

吃亏也是一种投资。一项集体劳动,自己比别人多干了一些,等到利益分享时,自己又少得了一些。表面看起来,我们吃亏了,其实不然,我们用自己的忠厚与宽容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与爱戴。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做,你需要的是耐心而不是吹嘘。自以为精明能干,便想玩弄手段不劳而获,虽然有一时得逞的时候,但也总有露出狐狸尾巴的时候,到那时,失去的很可能是全部。

闲暇出于精勤,恬适出于祗惧。

无思出于能虑,大胆出于小心。

※译文

闲暇从勤劳中得来,安逸舒适从恭敬畏惧中得来。无思无虑,是源自善于思考,有胆有识是来自小心翼翼。

※评注

一个勤于思考的人,能够未雨绸缪,在做事之前便已经预料到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挫折,并且事先还做好了解决困难的准备与方法。周密的安排,事前的准备,又哪里来的烦恼与忧虑呢?做事胸有成竹的人,表面给人的感觉是胆量过人,其实还是源于心底的谨慎小心。正是因为小心处事,不至于犯大的过错,才会在做事时有把握,有胆识。

平康之中,有险阻焉。

衽席之内,有鸩毒焉。

衣食之间,有祸败焉。

※译文

平静安宁中往往隐藏着凶险,卧席之上也可能有剧毒,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小事,也有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祸患。

※评注

衽席在此即指卧席,引申为睡觉的地方。在《庄子·达生》中有:“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祸患的来临,不是在于自己的能力不够、意识不强,关键还是因粗心大意造成的。明哲之士,十分注重自身的修养,无论多么细微的事情都不放松自我要求,所以才能始终洁身自好,不犯过失。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译文

居于安宁的生活中要考虑到危险的境地,身处治世之时要想到祸患随时有可能发生。

※评注

凡是那些自我约束不严之人,即使触犯了刑法也不感到忧虑,逃过了法律的追究也不知道有愧,这样的人终究会因自己的疏忽遭遇更多的磨难。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如果任欲望发展,不加制止的话,必将给自己带来祸患。只有时刻控制自己的思想,才能保证不犯过错。保持长治久安的局势确实是世人的共同梦想,但安宁的生活、稳定的时局是不会永恒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常心存忧患意识,且不可因一时的顺境便产生懈怠,放松警惕。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

天下之事,以积而固。

※译文

天下稳定或动荡的局势,是慢慢形成的;天下的所有大事,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的。

※评注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防微才可杜渐,只有防止小过错的产生,才能保证自己将来不犯大错误。回顾历朝历代的兴衰荣辱,无一不与“积渐”二字有着密切联系。君子对自身小的过失都不放松自检,而是谨慎小心地对待,以防因小失大,这样才会学有所成,事有所就。

祸到休愁,也要会救;

福来休喜,也要会受。

※译文

遇到祸患不要忧愁,关键要学会补救;遇到福分不要窃喜,关键要学会如何享受。

※评注

祸患来临时不怨声载道,不愁眉不展,更不能借酒消愁、对生活失去信心。而应该挺起胸膛坚强地面对,相信自己能够战胜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福分降临时也不要喜不自胜,忘乎所以,更不可滋生骄傲卖弄之心,只有安危处之,珍惜福分,才会使福禄保持长久。

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

※译文

上天要使一个人遭受祸患,必先给他一点小小的好处使他轻信;上天要想使人幸福,先要给他一点小小的祸患使他有所恐惧。

※评注

经得住诱惑,禁得起打击,方为真英雄。事关生死存亡的天下大事,是不可轻易交由他人去办理的。如想找到担当天下重任者,必先对他的意志和能力进行一番考验,在祸患面前不缩手缩脚,能镇定自若地从容面对,这样的人才能担当天下大任,拯救国家于危难。

傲僈之人骤得通显,天将重刑之也;

疏放之人艰于进取,天将曲赦之也。

※译文

傲慢的人突然显贵,上天将会严厉地惩罚他;疏才放纵的人能迷途知返,勇于进取,上天也会赦免他的过错。

※评注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表面看来,不劳而获是一种不公平,但从长远看,不劳而获的必将损失更多。守株待兔的愚夫虽然白捡了一只撞死在树上的兔子,但他失去的却是一年的收成。亡羊补牢,犹时未晚。错误是难免的,关键要看如何对待错误,如能及时改正,就会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不知悔改、一意孤行,必将因小失大、遗憾终生。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禅是已;

君子亦有长戚戚处,终身之忧是已。

※译文

小人也有胸襟坦荡的时候,正在于他的无所忌讳和肆意妄为;君子也有忧虑困惑的时候,正是因为他们有忧国忧民的意识。

※评注

许多事物在形迹上十分相似,但实质上却有根本的不同。小人的坦荡是无所顾忌,肆意妄为,而君子的坦荡则是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的戚戚是忧国忧民的思绪与壮志未酬的感叹,小人的戚戚是背后的嘲笑讥讽、污辱诽谤。只有透过表相,看到本质,才能分清君子与小人的界限。

水,君子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

即沸汤者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

油,小人也。其性滑,其质腻,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

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译文

君子像水,性情谦虚冲淡,本质洁白,味平淡,但他的用途却可以使不洁的东西变得干净,即使在滚烫的热水中放入油,二者依然不会混同,这就是君子的本性所在。小人像油,本质滑腻,味浓厚,他的用途可以使洁净的东西变得肮脏,如果在滚烫的油中放入水,二者必然会相互排斥而无法兼容,这就是小人的本性所在。

※评注

君子的品行如同幽室的兰花,香远益清,走近他的人会不知不觉闻到他身上所散发的香气,那是德行的香气!能感染到人,使人精神愉悦。而小人则如鲍鱼之肆,远远就能闻到他的臭味。而君子和小人是不能相容的,正如香气与臭味不能兼容,不能合一。

凡阳必刚,刚必明,明则易知;

凡阴必柔,柔必暗,暗则难测。

※译文

凡属阳性的事物必然刚强,刚强就一定光明,光明就容易让人了解;凡属阴性的事物必然晦暗,晦暗就难以让人看清,难以预测其后的变化。

※评注

人心宽平就会光明,狭隘就会幽暗。君子与小人在这两方面正好相反,这就是古代圣人在《易经》中用阳来形容君子、用阴来形容小人的原因。观察当今天下之人,为人光明正大,通达顺畅,做事干脆利落,深得人心者,必是君子。为人虚伪狡诈,阿谀奉承,让人难以捉摸,多是小人。

称人以颜子,无不悦者,忘其贫贱而夭;

指人以盗蹠,无不怒者,忘其富贵而寿。

※译文

称人为颜子,没有不高兴的,尽管颜回是个贫贱短寿的人;称人为盗跖,没有不生气的,尽管盗跖是个发不义之财且长寿的人。

※评注

每个人都是向往善良、厌恶凶恶的。孔子的徒弟颜回虽然一生贫穷低贱,寿命极短,但他不坠青云之志,宠辱不惊,始终保持君子之风,坚定自己的志向不动摇,从而深受后人的推崇与敬仰。盗跖是古代的一名盗贼,后来泛指偷窃之人。虽然盗跖一生凭借不义之财生活得很幸福,而且还是个长寿之人,但正因为偷盗这一恶名而使其遭受后人的唾弃。所以,世上的君子宁愿如颜回那样贫贱一生,也不愿像盗跖般留下千古骂名。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

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译文

凡事都有困难的地方,所以事先应考虑周详,行动上要顾虑缺失。想想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便会发现到处都有差错。

※评注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事事都有一个解不开的结。为人处世,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如果能够事先防范,做好应对准备,很可能会迎刃而解,即使有损失,我们也尽可能地把损失降到最低点。有些事情虽然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回头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会发现有许多不当之处,如果能够将这些环节处理好,我们便会做得更出色。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译文

有愤怒的情绪要及时消除,有过错要仔细检讨。

※评注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愤怒是把火焰,在灼伤别人的同时,也会燃烧了自己。过错是身上的毒瘤,只有时常检察自身,有病早医治,才会健康长寿。如果自身的错误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将来带给我们的很可能是生命的威胁。

探理宜柔,优游涵泳,始可以自得;

决欲宜刚,勇猛奋迅,始可以自新。

※译文

探求事理方法要循序渐进,仔细品味参悟才会心有所得。欲望断决要果敢坚决,做事勇猛迅速,才能有所创新。

※评注

对事理的追求要有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就如同建筑高楼大厦,总要一层层地建,这样才会有所得。如果总想一下吃成个胖子,片刻之间便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必会欲速则不达。欲望多是由内心的贪婪导致的,要想杜绝欲望,就要斩断内心对外物的留恋与攀缘,越是迅速坚决,便越能使自己得到尽快重塑自我的机会。

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忍字;

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

※译文

克制愤怒的情绪,抑制庸俗的念头,卦象上为“损”,关键在于一个“忍”字。弃恶从善,卦象上为“益”,关键在于一个“悔”字。

※评注

能够克制自己的愤怒、抑制庸俗的念头,便是在改正自己的错误。错误改正后,自身的缺陷就会越来越少,而做善事的行动就会越来越多,当自身缺陷改正完毕后,便可以说达到了至善的境地。

富贵如传舍,惟谨慎可得久居;

贫贱如敝衣,惟勤俭可以脱卸。

※译文

富贵如同住宿旅馆,只有谨慎勤劳才可以久居。贫贱如同破衣服,只有勤俭才能将其脱去。

※评注

谨慎小心的人,即使鬼神也找不到可以侵犯的空隙,这便是圣贤之人成就大学问的关键。勤劳与节俭是治家生存的基础,不勤劳就会收获少,收获少但花费不少,就会使财物匮乏,财物匮乏就会采用一些苟取之法。身为一家之主,如果不能成为妻子儿女勤俭的表率,而使家人趋于奢侈懒惰,这无异于自取灭亡、自绝生路。如能想到这些,必会激励自己做个勤劳节俭之人。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

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译文

勤俭后便产生了约束,有了约束就会去做各种好事。奢侈容易导致放纵,放纵就会使各种坏事泛滥成灾。

※评注

法律的约束是条准绳,它让我们明白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做好事会让我们得到赞誉与利益,做坏事会让我们得到批评与惩罚,所以有了约束,人们才会争先恐后去做善事。生活骄逸放纵,随心所欲,便会使人无视法律的存在和道德准绳的约束,如此一来,社会上各种坏事必会风行起来。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奢者心常贫,贫者心常富。

※译文

奢侈的人即使富裕也不感到满足,勤俭的人即使贫穷也有所余藏;奢侈的人心里常常感到贫穷,贫穷的人心里常常感到富有。

※评注

生活中的需求分为三类,首先是必然的需求,例如食和衣,如果不能满足,便会导致痛苦,这类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第二类的需求虽然合乎自然,但并非必要的,例如我们所追求的声乐之乐。第三类需求既非自然也非必要,这些需求包括奢侈、挥霍、讲究排场和炫耀,这是没完没了的,是难以满足的。奢侈之人从不感到满足,原因就在这里。

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

干请以犯义,不若俭而全节。

侵牟以聚怨,不若俭而养心。

放肆以遂欲,不若俭而安性。

※译文

贪心不足容易招致侮辱,不如节俭而坚守廉洁之风。求取功名而不冒犯节义,不如节俭而成全节义。巧取豪夺则致积怨,不如节俭而培植心性。放纵自己满足欲望,不如节俭而安定性情。

※评注

贪得无厌的人会极力追求想要得到的东西,永无止境,结果因欲望太多太盛,最后产生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并为此招来祸端。而唯有勤俭节约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盛誉,留下廉洁的美名。

经历过贫困而富裕起来的人较之生于富贵人家、对穷苦毫无体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挥霍奢侈的行为,因为之前的艰难经历极大地压制了他们的欲望,而一旦有了经济基础,欲望的闸门便快速地极大地打开,挥霍无度便由此产生。而从小就在富裕家庭长大的人,将金钱视如空气一般平常,他们一如既往平淡地生活,较之前面所说的先贫困后富裕的人则显得相对节俭。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

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

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

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

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

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译文

静坐之时才了解到日常的心浮气躁;独自沉默不语时才知道平日暴躁多语;反省自身后才知道平日心情过于忙乱;闭门谢客后才知道日常交友过于泛滥;减少欲望后才知道平日多病;接近人情后才知道平日为人处事的苛刻。

※评注

自省是提高修养的最好方式。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无法客观地看待、分析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全凭主观认识,无法认清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和地位,想法单纯而直接。这一类型的人主观地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即使犯了错也不会承认,甚至将错就错;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当看到有人犯错时便会当面指责,却不知从中自我反省,对于自己的错误,依然我行我素、视而不见。这样的人在团队中早晚要被孤立。只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懂得自省的人,才会锻造自己的完美性情。

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

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

※译文

自身没有病痛的折磨,感受不到快乐,等到生病卧床后,才明白无病无灾的快乐。家中平安无事,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等到灾难降临时,才体会到平安无事的快乐。

※评注

身在福中要知福。不经历挫折所取得的成就,在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是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只有历经磨难后的成功,才会让我们记忆犹新,永生难忘。如想要体味生活中的快乐,首先就要品尝生活带给我们的诸多滋味,不管是悲欢离合,还是酸甜苦辣,都要铭记于心,当尝遍了生活的诸多滋味后,我们才会真正辨别出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甜蜜,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

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似寒冰;

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译文

纵欲之心处于旺盛时,一想到能引起疾病,情致便会即刻冷如寒冰了;利益之心旺盛时,一想到死亡,便会感到索然无味了。

※评注

当心胸被欲望之火填充时,扑灭火焰的最好方法便是从思想上根除。因病卧床时又怎能顾念欲望的诱惑?如果想到身死之后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那追逐功名利禄又有什么意义呢?与生命相比,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

有一乐境界,即有一不乐者相对待;

有一好光景,便有一不好的相乘除。

※译文

有一快乐的境遇出现,就有一个不快乐的方面与之相对立;有一处优美风景的出现,便有一处不好的风景将之抵消。

※评注

平常生活中的粗茶淡饭才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最实在的风光。生活中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反倒是好事,这样才会使人们有了对完美生活的不懈追求。如果事事都顺心如意的话,到时便会生出许多不如意的事来,可能会让我们更痛苦。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译文

做事不要过了头,说话不要一点余地不留,不要完全依靠权势做事,有福也不能享尽。

※评注

邵康有诗云:“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喝酒如果达到烂醉如泥、不省人事的地步,又怎能品尝到美酒的味道和微醉的情趣呢?繁花似锦,最美的赏花时节当在含苞欲放时,此时看到的是希望,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如果盛开之时观赏,接下来看到的便是败落,必会给人一丝伤感。平日生活中的说话做事也是如此,如果说话做事过了头,一点余地也不留,往往会把人逼上绝路,也会使自己无路可退,最好还是留些情面、留条后路给别人,也给自己。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译文

生活中不要吃光穿绝,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处事上不但要懂得,还要做得,遇逆境要忍耐得住。

※评注

事业的成功往往在于比别人多看半拍,多走半步。一些人总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整天担心自己会离开人世,一些企业总希望能够把事业持续到永远。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人总有一天会死去,企业也总有一天会破产,没有做好撤退的准备就开始创业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开创事业中,最好还是留个退身步好,如果竭尽全力追求想象中的完美,势必会得不偿失。

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

难酬之恩休受,难久之友休交。

难再之时休失,难守之财休积。

难雪之谤休辩,难释之忿休较。

※译文

难以消化的食物不要贪吃,难以获取的财物不要珍藏。难以酬报的恩惠不要接受,难以久处的朋友不要交往。难以再现的光阴不要失去,难以守护的资财不要积聚。难以辩明的诽谤不要争辩,难以解除的愤怒不要计较。

※评注

人生路上要学会放弃,这里所说的放弃并不是一味地丢弃,而是有选择、有目的、有条件地放弃。对于小人的诽谤,在我们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前就针锋相对地与其争辩,这样很可能使自己陷入被动,显得理屈词穷,倒不如静观其变,等到有可乘之机时再澄清自己。

饭休不嚼便咽,路休不看便走,

话休不想便说,事休不思便做,

衣休不慎便脱,财休不审便取,

气休不忍便动,友休不择便交。

※译文

吃饭不可不嚼就咽,走路不可不看便走,说话不可不考虑就信口雌黄,做事不可不准备就付诸行动,衣服别不小心就脱,钱财不要随便据为己有,怒气不要不控制而任其发作,朋友不要不选择而滥交。

※评注

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所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很多人总是埋怨没有成功的机会,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机会的眼光,没有为迈向成功做好准备。机会总是存在的,它往往就在你周围,只要你善于捕捉。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没有做好准备迎接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了,因为上天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

为恶如乘骏走坡,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

※译文

做善事就如同负重登山,志向虽然确立,但总是担心不能坚持下来;做恶事就如同骑马下山,虽然没有快马加鞭,但就是想停止也难以自控。

※评注

做好事容易,但是能够坚持不懈地做好事就困难了,这就如同逆水而行的独木舟,开始还可能感觉到能应付过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感到越来越吃力,甚至有点力不从心了。而作恶却正好相反,这就如同我们顺流而下,不用挥动船桨便可行走如飞,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控制不了。所以说作恶容易行善难呀!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手,便下流;

力行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

※译文

谨慎防止欲念就如同牵拉逆水之舟,一旦停下来就会往后倒退;着力行善就如同攀缘一棵无枝节的树,一旦停下来便会下滑。

※评注

胸中的私心杂念多是因外物的诱惑而产生的,想要扑灭胸中的欲火,首先就要斩断内心对外物的牵挂。人们行善更多是出自道德的规范和个人的自愿行为,有些人看到行善后却得不到回报,便往往放弃了行善的念头。因此,能够一生行善者方为真善人。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

※译文

胆识要大,心思要缜密。智慧要圆融,行为要方正。

※评注

有胆有识的人往往有勇无谋,做事鲁莽草率,不考虑后果,所以办事效率不高,甚至做出一些错误决定。有胆识之人行事再心思细密一些,方能减少失误,提高办事效率。虽然有智慧,但一味地死守教条,不知灵活运用,势必被传统束缚了手脚,难以形成创新意识,因为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发展。

真圣贤,决非迂腐;真豪杰,断不粗疏。

※译文

真正的圣贤之士绝不会迂腐呆板;真正的英雄豪杰绝不会粗鲁疏略。

※评注

圣贤之士心地明澈,胸怀坦荡,为人公正无私,做事光明磊落,明白何事当为,何事当止。英雄豪杰行侠仗义,敢作敢为,行事果断干练,对事理能了然于胸,所以处事公平而不徇私情。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

蚕茧蛛丝,蚁封蚓结,儿女子之经营。

※译文

龙吟虎啸,凤鸾翱翔才是大丈夫的气象。像蚕茧、蜘蛛丝,蚂蚁筑巢、蚯蚓纠结,这些都是小孩子的心思。

※评注

真正的大丈夫志向高远,不拘小节,不计小利,表现出的气量恢宏,与众不同。有些人虽有志向,但只顾眼前小利,对琐事斤斤计较,虽然做事也很勤奋努力,但终因起点较低而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还有一些人整天只知坐享其成,以为凭借殷实的家业便可衣食无忧,其实这是些幼稚的想法,入不敷出,再多的财物也有用尽的一天。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不怕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格格不吐,剌剌不休,

总是一般语病,请以莺歌燕语疗之;

恋恋不舍,忽忽若忘,

各有一种情痴,当以鸢飞鱼跃化之。

※译文

说话言辞不清或喋喋不休,都是一般说话的病态,以莺歌燕语般的悦耳之声去治疗此病。心中难以割舍或有所忘却,都是为情痴迷的表现,要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气势来化解。

※评注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如果有病乱投医,乱用药的话,只能使病情更为严重。有人说话吞吞吐吐,就让他多听一些委婉悦耳的声音,从而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所在,以便激励自己努力矫正。有人对往事难以割舍忘怀,每天显得心力交瘁,此时就需要让他到轻松的环境中放松一下身心,才能解除烦恼。

问消息于蓍龟,疑团空结;

祈福祉于奥灶,奢想徒劳。

※译文

想要占卜未来的吉凶祸福,只会使心底空结疑团;如想向鬼神祈求福祉,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评注

心地善良,那么所遇百事便会相安无事。古人认为行善积德的人是吉祥之人,他们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就连世间的凶神恶煞也伤害不了他们。《易经》中认为:如果人们想要趋吉避凶,最好的方法是做善事,远离邪恶,但现在许多人却向天乞求福分的降临,真是大错特错了。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

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译文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过于谦虚的人往往心怀狡诈;沉默是美好的品行,但过于沉默的人居心叵测。

※评注

谦虚但不注重礼节,所损失的必少不了。如果能够在“礼”字上多下一些功夫,不但有谦虚这一美德,还能够平易近人,恭敬和蔼,这样的人才会没有过失和缺陷。凶猛的鹰站立时就好似睡着了一样,残忍的老虎行走时就好像得病了一样,其实这只是表面的姿态,在其背后隐藏的是置人于死地的手段。世上的奸恶之辈多是如此形态,我们不可不认真辨别呀!

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译文

正直不会招惹祸患,谦和不会损害道义。

※评注

正直之人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替受委屈的人平冤昭雪,让有罪的人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所做之事无愧于自己的天地良心,受到了世人的尊重与拥护,又哪里来的祸患呢?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想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首先自己必须正直地生活,正直地走路,这样才能去教导、带动他人。

为人谦逊和善,是一个人雄伟气度的外在表现。拥有了这种胸襟和气度,即使面对敌人也不吝赞美之辞,并且在行为上予以宽大。当报复的机会来临时,这种胸襟最见精彩。它并不规避可施报复的情况,而是善加运用,去消除矛盾,化解仇恨,这些行为宣扬的正是人间大道,又岂会损害道义?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

方正者无乖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

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

敏炼者无轻浮之状。

※译文

圆滑融通的人没有诡诈的神态,精明细心的人没有苛刻审查的心愿,正直端正的人没有乖戾忤逆的缺陷,沉默寡言的人没有阴险狡诈的心术,诚信笃行的人没有无能的牵累,正大光明的人没有肤浅的缺点,刚直的人没有性情上的偏颇,果断干练的人没有拘泥的毛病,聪敏练达的人没有轻浮的形态。

※评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长处利用不好就可能成为短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短处,短处能够及时得以改正,也能成为长处。每个人都不可能样样精通,即使有一技之长,也绝不会是完美的,必定在长处中也潜藏着一些弊病,如能矫正长处中的弊病,才可称得上全才。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事,

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

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译文

才能不足的人计谋多,缺少见识的人爱惹是生非,威信不足的人容易动怒,信义不足的人容易多言,胆量不足的人容易多劳,智慧不足的人容易多体察,道理不足的人容易多辩,情分不足的人容易多礼节。

※评注

哪一方面的才能不足,就会显露哪一方面的外在缺陷。缺少见识的人在不明事理的情况下易妄下结论,所以经常惹出一些事端。过于胆怯的人因做事瞻前顾后,不敢果断从事,经常错失良机,付出一些徒劳的努力。智谋不足的人经常疑神疑鬼,对任何事情都想寻根问底,生怕属下有不忠于自己的,所以这类人往往会失去人心,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私恩煦感,仁之贼也;

直往轻担,义之贼也;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

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苟约固守,信之贼也。

※译文

恩惠施予个人,是对仁的伤害;轻率行事而又缺少责任,这是对义的伤害;伪装成恭敬的姿态,这是对礼的伤害;细察而多疑,这是对智的危害;不能坚守自己的诺言,这是对信的伤害。

※评注

古代君子都以三纲五常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做些损公肥私的事,就等于违背了“仁”字的要求;如果推卸自己理应肩负的责任,就等于违背了“义”的要求;如果对人阳奉阴违,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话,就算是违背了“礼”的要求;如果事必躬亲,疑心过重,就等于违背了“智”的要求;如果背信弃义,失信于人,就等于违背了“信”的要求。

有杀之为仁,生之不为仁者。

有取之为义,与之为不义者。

有卑之为礼,尊之为非礼者。

有不知为智,知之为不智者。

有违言为信,践言为非信者。

※译文

有为成仁而牺牲的,那些苟活的就是不仁之人。有以自取为义的人,那些给予就成为不义之事了。有以卑下为礼的人,那些位尊者就成为背礼的人了。有以不知为智的人,那知就成了不智的人。有以违背约定为信的人,那些付诸实践的就成了不信之人。

※评注

如果以传统的义理来权衡事物的轻重大小,事物之间的区别并不是那么明显,界限也不太清晰,可能稍有行动,就会转向反面。有的人以鄙贱为礼,在他的眼中,尊崇就成了非礼的行为;有的人以不知为智,那在他的眼中,知晓之人就成了糊涂人。其实,这些错误的看法多是妇人之仁,匹夫之义,拘谨之礼,穿凿之智,小人之信。权衡义理的真正标准是要以天下众人的认识为准绳,又岂能被狭隘片面的认识所左右?

愚忠愚孝,实能维天地纲常,

惜不遇圣人裁成,未尝入室;

大诈大奸,偏会建世间功业,

倘非有英主驾驭,终必跳梁。

※译文

愚忠愚孝真能维系天地间的伦常吗?可惜没有圣人栽培,不能够登堂入室;狡猾奸诈之徒,偏能建立世间的大功业,若不是有英明君主的指导,他们必将成为跳梁小丑。

※评注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如果发现自己所辅佐之人将来不足以成事,与其誓死效忠,留下愚忠之名,不如另投明主,施展自己的才华。一山还比一山高,能人背后有能人。有些小人虽然能逞一时之快,但关键还要看他背后的主人,因为他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是按照主人的意图去做的。如果离开了主人的指挥,这些小人的才能也就难以施展。

知其不可为而遂委心任之者,达人智士之见也;

知其不可为而犹竭力图之者,忠臣孝子之心也。

※译文

知道事情做不成就听天由命,听之任之,这是聪明人的做法;知道事情做不成还要竭尽全力去做,这是忠臣孝子的行为。

※评注

聪明的人不会浪费时间,更不会付出无谓的牺牲,当事情无可挽回或是达不到目的时,他们会果断地放弃。当一条路行不通时,他们会另辟蹊径,绝不会一直走到天黑。有些人却正好相反,明知所行之路是条死胡同,还要继续走下去,真可谓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

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

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虽贤何补!

※译文

只怕小人有才能,有才能相助的小人其危害更大,后患无穷;只怕君子无才能,无才而处事,即使贤德又有什么益处呢?

※评注

最怕小人有才能,是因为才能更容易帮助小人为非作歹,对他人带来更大的伤害,对社会带来更严重的损失。怕君子无才,是因为君子虽然贤惠,但无才也就注定他们对世事也不能有所帮助。 SYSOX+hwqwWJoQ0yX8Jma6EaYtDHMD1b8IOVgDESvomffPJZ3VoHuDLIC/u7/OF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