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里仁

内心的仁德

仁,《说文》解释说:“亲也,从人,从二。”余铉注曰:“仁者兼爱,故从二。”仁是一种道德范畴,其核心是爱人。从积极的方面讲,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消极的方面讲,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之,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是一种境界,是思想的深度,是道德的极致,是做人处世的艺术,是我们精神的归宿,灵魂的栖居处。仁之为用,用于己则身修,用于家则家兴,用于乡则正风气化民俗,用于国则政通人和,用于天下则治化太平。

我们要发挥内在仁德的极致,随时把人生追求放在仁的境界。世事变化,仁为根本。“为仁由己”,善恶由心。天地有大仁而不言,日月润泽,万物化育,如春之霖,滋润无声,无迹可寻。不论身居何处,仁德自在我心。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

夫子说:“内心存有仁德的愿望,这是多么美好的心灵呵。在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刻,当我们面临着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如果不依据仁的原则,怎么能说是智慧的呢?”

※历代论引

朱子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札记

美在心灵

对于此章,历来的理解是:“乡邻仁德最好。选择的住处如果周边没有仁德的人,怎么能算是聪明的人呢?”这是为历代学者研究所认可,并广为人们接受的。但是,从整个《论语》的精神来分析,似乎有些牵强,显得表面化。对于居住之所的选择,往往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并不是我们想在哪里居住就能在哪里居住。一个人出生何处,落生谁家,并不是自己所能选择的,何以择邻?邻居往往是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着的。

所谓的远亲与近邻,正是使其比闾族党,各相亲爱,有急相赒,有喜相庆,死丧相恤,疾病相养。当然,作为平凡人,不论是谁,都有缺点,如果我们太过苛求他人,谁是完美的仁人呢?我们又能到哪里找到朋友?我们又能在哪里居住呢?因此,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向往仁德的美好心灵。只要我们的心里怀着仁德的精神,那么,这个世界就很美好。

当然,环境是重要的,它是人才成长的决定因素。以德为邻,依仁而居,择善而处,古风如此。风俗教化影响至大,不容忽视。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恭亲睦邻,是历来为人们所奉行的美德。因此个人品德的修养既是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环境有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仁德的人相处,耳濡目染,自会受到仁德的熏陶;反之,就会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流传。

尽管我们难以选择邻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长相交往的朋友,我们可以按照仁的指引选择与人为善的待人态度。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总是面临许多的选择,需要在各种诱惑中做出自己的抉择,因此必须以仁德作为选择的出发点,勇于摒弃功利的诱惑,求得大仁大义。其实,仁就是人啊!依于人而成于人。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只要我们内心存有仁德的美好愿望,那么,仁德就在我们内心,何必苛求别人?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

夫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可能长期地安处穷困(久穷则贪盗之心生);也不能长久地享受安逸快乐(久乐必然荒淫之念渐萌)。有仁德的人,安守仁道;聪明睿智的人,则利用仁德达到自己的目的。”

※历代论引

谢氏曰:“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谓之有所见则可,谓之有所得则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也。安仁则一,利仁则二。安仁者非颜、闵以上,去圣人为不远,不知此味也。诸子虽有卓越之才,谓之见道不惑则可,然未免于利之也。”

朱子曰:“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又曰:“盖深知笃好而必欲得之也。惟仁者则安其仁而无适不然,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所守。盖虽深浅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

※札记

安守仁德

提高人的素质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品德的修养不仅决定着个人人生的发展,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尚。缺乏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安处贫困或安乐之中。因为困穷的小人是没有立场和原则的,“小人穷斯滥矣”,不可能长期地遵守原则的约束,穷则盗,困则孤注一掷,无所顾忌;也不能够长久地享受生活的富裕,必然挥霍无度而自我膨胀,最终又陷于窘困;富则逆,乐生淫,是他们的通病。他们会因为贫困而做出反社会的行为,为非作乱;也会因为沉迷于骄奢淫逸之中,忘了自己是谁,自我膨胀到蔑视一切的程度,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正如当今社会的一些暴发之徒,由于不是经过辛勤的劳动和正当的经营所获得的财富,因而不予珍惜,奢侈挥霍,以至于害人害己。

真正有智慧、有修养的人,无论处于贫富之际,或是得意失意之间,都能够把握自己,既不因得意而忘形,也不因失意而怨天尤人。“君子固穷”,他们始终保持着平和中正的心境,矢志不移,乐天知命,安之若素。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夫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有资格褒扬人、批评人。”

※历代论引

朱子曰:“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

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札记

建立正确的爱憎观

谁有权对别人的行为做出评价?谁又有资格对别人的资质进行认定?人皆有过失和不足。所以,他对别人的褒扬或贬抑,皆失之偏颇。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够秉持公正,对人的臧否也才能够把握得当,才有资格对别人做出评判。

“谁个人前不说人,谁又背后无人说”,我们总是生活在是是非非之中。那么,在我们对别人做出褒贬之前,夫要对自己做一番反省:自己的行为如何,又有什么资格对别人的行为做出是与否的评议,又怎么能够做出令人信服的爱或恨的评定?与其热衷于品评别人,不如反躬自问,好好修养自己的德行。

对别人的评述,同样体现着自己的人品。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夫子说:“一个人在心里真正建立了仁的精神,也就能够宽厚地对待任何人了,也就不会有什么特别看不惯的人和事了。”

※历代论引

朱子曰:“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杨氏曰:“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札记

德昭日月

天地有大德,万物自相生。既让庄稼成长,也给杂草以阳光雨露的滋润。既不因为是庄稼而给予特别的呵护,也不因为是杂草而做出戕杀的虐行。天地之于万物,永远也不表示出特别的喜好和厌恶,只是一视同仁,包罗万象。因而人们在赞美人的品德时,总是题写着“德昭日月”等词句。由此可见,真正能够对人做出好恶评价的人却并没有特别的好恶之情绪,同样都是人,都给予一样的对待。

诚有为善之仁心,自会消除作恶之邪念,必然能够严谨地修养自己,而不会去做邪恶的暴行。修养仁德,首先就应当放弃爱与憎的偏执之念,杜绝有损于德行养成的欲求和私心,因为,爱与恨同样都会左右人的心性,影响人心灵的平和中正。

我心有仁,又有什么能够破坏我的心情呢!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夫子说:“富有与显贵,是人人所想要拥有的。但是,如果使用不合乎道义的手段去获取,是不能接受的。穷困与贫贱,是人人所厌弃的。但是,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摆脱它,也是不能接受的。君子如果放弃了仁德,又何以称其为君子呢?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是因为仁德呀!君子没有须臾背离仁德,就是吃饭也不例外。即使处于仓促急迫的时刻也必定谨守仁德;纵使久困于窘迫流离的境地也一定固守仁德。”

※历代论引

朱子曰:“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札记

功名利禄,不可妄求

贫贱或富贵,成功或失败,都是仁德修养的结果。得之以道,非道莫取。守之以节,非礼不移。富人是值得羡慕的,只要他的财富是合法的劳动所得;穷人是需要同情的,因为贫穷更多的不是由于自身原因所致。

富与贵,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人们都希望有前途,顺遂得意,有所成就。相反地,贫与贱,是人人都讨厌的,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即使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也是不愿意困受贫贱无着落的生活。但是,这一切都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享受富贵。凡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要想着有什么可以不劳而获的美事。在当今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应当保持清醒头脑,有所为有所不为。往往人们在身处寒微之时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能够拼搏上进,但是当目的达成,得到了他想要的,以后就会有所变化。一些人变得贪婪,生活腐化糜烂,骄奢淫逸,更有甚者,狂妄自大,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其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加强“仁”的修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重视而不可须臾放松的。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夫子说:“我不曾见过一个真正喜爱仁而憎恶不仁的人。真正爱好仁德的人,认为天下没有什么是超过仁德的。憎恶不仁的人,之所以崇尚仁德,是为了不至于使不仁的行为落在自己的身上。如果有人真正能够坚持始终如一地奋然潜心修养仁德,那么,我还没有发现有力不从心的人。或许这样的人确实存在,但我还没有见到过。”

※历代论引

朱子曰:“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又曰:“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于仁,则我又未见其力有不足者。盖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亦易也。”又曰:“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见耳。盖不敢终以为易,而又叹人之莫肯用力于仁也。”

※札记

仁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

“仁”并非不可企及,它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并存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意念之中,体现出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细节,是从普通百姓所能做到的细微之处开始的。为仁由己,非在他人。只要我们存心修养仁德,一心向仁,自愿自觉地努力,以一颗宽厚博大的心灵,包容一切,那么,仁德还会远吗?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夫子说:“人的过失,各不相雷同。考察其过失的性质和对待所犯过错能否及时改正的态度,就可以确知这个人的德行了。”

※又译

夫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和他那个类型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类型的人,犯不同性质的错误,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能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历代论引

何晏曰:“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则为仁矣。”

尹氏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吴氏曰:“后汉吴祜谓:‘掾以亲故,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

※札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比错误更不能让人容忍的是为错误辩解,倒退的基本特征是错误的不断重复,过去的事情在今天又一次出现。观察一个人对待过失、错误的态度,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和人品。

兹将苏轼《观过斯知仁》篇(《唐宋八大家文钞·东坡文钞》卷一一四)辑录如下:

孔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自孔安国以下,解者未有得其本指者也。《礼》曰:“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闻之于师曰:此《论语》之义疏也。请得以论其详。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扬雄有言:“有人则作之,无人则辍之。”夫苟见其作,而不见其辍,虽盗跖为伯夷可也。然古有名知人者,其效如影响,其信如蓍龟,此何道也?故彼其观人也,亦多术矣。委之以利,以观其节;乘之以猝,以观其量;伺之以独,以观其守;惧之以敌,以观其气。故晋文以壶飧得赵衰,郭林宗以破甑得孟敏,是岂一道也哉?夫与仁同功而谓之仁,则公孙之布被与子路之缊袍何异?陈仲子之螬李与颜渊之简箪瓢何辨?何则?功者人所趋也,过者人所避也。审其趋避而真伪见矣。古人有言曰:“ 麑违命也,推其仁可以托国。”斯其为观过知仁也欤!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夫子说:“只要早晨我悟知了事物深藏的奥妙,即使当晚就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历代论引

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又曰:“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大矣!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

朱子曰:“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

※札记

努力使我们的生命少些遗憾

人生是一个不断体会和学习领悟的过程,当你在某一天早晨突然有所体悟时,也许这时你才发现,你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已到了人生的暮年,就像落日归山,即将逝去,面临着无可回头的憾恨,这样的滋味真是揪心啊!

生死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生无法选择,死也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的到来并不征求我们的同意。因此,我们自当努力。只要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有所成就,即使是早晨领悟到困惑我们的天地之奥妙,那么晚上就死去,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因为,当人们撒手西去之时,常常会有诸多遗憾,令我们心有不甘,难以瞑目。

生命是短暂的,不论是谁,我们都无法置身自然规律之外,眼前的一切,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无论荣辱成败,都只是一瞬,只有事业永存。生命会渐渐离开我们而去,肉体终将消亡,而只有名字是能够流传的,但也必须附之于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事业与道德文章。重要的是在生命存在时,干完自己该干的事,明白自己孜孜以求的“道”。因此,我们一生的经营就当为此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努力给世间留下一些无法抹去的刻痕,将我们的名字——这个能够代表我们自己的唯一品牌做得精美,让它能够长久传颂,为人铭记。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夫子说:“读书人虽然有志于德行的修养,但是却以敝衣陋食为耻辱,不能安于清贫,这种人是不值一提的。”

※历代论引

程子曰:“志于道而心役乎外,何足与议也。”

朱子曰:“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于道哉?”

※札记

生活的态度

信念是生命的支点,志向是点燃人生的火炬。一个人可悲的不是贫穷、困窘和苦难,而是泯灭了心中的希望。最为可悲的是毫无理由地放弃自己的志向。不论穷达,都能以一种坦然面对的心境坚持,并不因为生活的改变而改变自己,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孜孜不倦地努力,这才是成就生命辉煌的唯一途径。

追求个人的享乐,必然不会怀有远大的志向。虽然表面上立志做一番事业,但是却又贪图享受,这样的人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只有那些能够安于清贫、耐得住寂寞、向着既定方向不懈努力的人才会有所作为。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夫子说:“君子对于任何人,都没有厚薄、远近、亲疏之分,只以道义为准绳而不偏袒。”

※历代论引

谢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此老佛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札记

君子用世,以道义为准绳

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只以大义为重,应该做的就义无反顾地付诸行动,躬行不辍,不应该做的就坚决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公正无私,以天地正道为心,直道而行,无须优亲厚友,也无厚此薄彼之卑行。肩负责任,夙兴夜寐,为天下苍生立命,为天下苍生虑心,而无一丝忧怨与私念。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夫子说:“君子致力于德行的修养,小人看重的是生活的安逸。君子畏法循礼,小人趋利贪得。”

※历代论引

朱子曰:“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矣。”

尹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小人。”

※札记

君子与小人的分野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君子、小人,志趣不同。德、逸;法、利。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拥有的财富,也不在于地位的显达,而在于心灵,心灵决定行动。

小人之行,在于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的事抢着去干,即使损人不利己的事也竟然干得出来。

君子之风,在于舍己为人,道人之善,成人之美。道德高尚,胸怀远大。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夫子说:“只为了追逐个人的利益肆意而行,必然招致更多的怨愤不平。”

※历代论引

程子曰:“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

※札记

先义后利,节欲自律

趋利是常人的本性,重义是君子的本色。《国语·晋语》说:“义以生利,利以丰民。”精辟地阐释了利与义、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作为人格高尚的君子,不应该总是只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更不应该放任而一心追逐私利,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面的指责。道义和财利可以兼得,但是要有先后,有轻重,有取舍。《荀子·荣辱》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春秋时越国著名政治家范蠡到齐国经商,史称“与时逐利”,他赚钱的宗旨是从不亏负于人,取利后多行善举,资助穷人,取之于民而利之于民,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享乐,因此,司马迁称赞他“好行其德”。面对义与利而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是检验人品的试金石,体现的既是一种社会规范,又是一种个人修养。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

夫子说:“能够用礼让治理国家吗?那么又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治理国家,虚设礼仪又有何用?”

※历代论引

朱子曰:“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札记

发扬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

安邦定国,重在建立秩序。秩序的建立,以谦虚礼让为原则。谦虚礼让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主旨,是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内容,历来被国民奉为圭臬。因而,谦虚被视为一种美德,而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一条不成文的法则。

在古代中国,诸侯立国总是要经过一番谦让才能就位。即使以武力豪夺、阴谋篡逆,在登上大位之时,也要做一番谦让的虚伪文饰,以显德行,以收众心。尤其是那些以阴谋诡诈或武力威逼夺取政权的,更是要大张旗鼓地做出遮羞的禅让模样,以欺天下,也使自己心安理得。

正是因为过分强调谦让,养成了我们这个民族保守退让的心态,以至于发展成为一种心理障碍,严重地束缚了国民的进取心,凡事总是观望,缺少主动争取的积极意识,从而使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地丧失。甚至于对那些勇于进取负责的人也看不惯,大加挞伐。这种观念,至今仍在扼杀着我们民族的创造精神。

谦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如果能够面临利益的取舍,能够保持真诚的谦让心态,那么这是值得赞美的;但是,谦让到了虚伪而又不恭敬的程度,则是危险的。尤其是在大义面前,如果没有勇于承担的大无畏精神,一味地谦让,则只能令人觉得不可信赖。

在现实社会之中,竞争已成为主题,事事谦让只能使自己陷于被动。尤其是在商业活动中,过于谦让并不值得提倡。这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你的谦让,将无法去适应它。我们为什么不能树立“我能做,我能做好,我一定能做好”的进取精神呢?能就能,不能就不能,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做出言不由衷的违心之举呢?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夫子说:“不必忧虑没有地位,应当自问是否具备所以立乎其位的学问与道德修养;不必耿耿于没有人知道自己,而要力求使自己成为值得为人们所称道的具有真才实学又德行高尚的人。”

※历代论引

程子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札记

成名成家

人的成就并非一日之功,一时一事的沉沦或荣耀并不是最终的结论,不必在意,重要的是充实自己,坚持到底。仔细想想,我们的那些懊丧无不是因为我们的近视和浮躁,因而显得琐屑和矫情。还是静下心来,立足于自身的学问、才能的修养,使自己具备足以胜任事业要求的全面素质。不必自我烦忧,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成就,成就的大小,取决于努力的程度。不论成功或失败,也不论顺遂或曲折,都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谁也不可改变。只有这样的跌宕起伏,才成就了你作为人的一生的特定意义。

人的成功有先后迟早,不必抱怨,也不必忧虑,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可供凭依的资质,要有立足的根本,要有能够使自己站稳的基础,要有站得好的素养,从而使自己适时站到合适的位置,并发挥出体现自己德行的作为。莫患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问题是你做好充分的准备了吗?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夫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有一个核心贯穿其中,始终不变。”曾子说:“是。”夫子离开后,同学们问:“是什么呢?”曾子说:“夫子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忠恕’二字。”

※历代论引

朱子曰:“圣人之心,浑然一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尔。夫子知其真积力久,将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契其指,即应之速而无疑也。”又曰:“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无余法,而亦无待于推矣。曾子有见于此而难言之,故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晓也。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

※札记

忠恕,即为仁

忠厚宽恕,这是仁的基本精神;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宽恕、包容,这是仁的内在精神实质。与人相处,必须能够容忍别人,宽恕他人的过错,容纳他人的想法。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苛求别人却容忍自己的过失。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并不总是因为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是由于对事物存在不同看法。每个人的文化素养、生活阅历、道德水准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必然会有差异。愚蠢的人总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于是难免发生冲突。聪明的人则坦荡地面对差异,并且以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渐渐消除,即使一时不能达成一致,也能够体谅、尊重、宽恕别人,使别人在他的敦厚中反省所作所为。宽容是以别人对你无意的损害为前提的,而容忍则往往涉及别人对你的故意伤害。一个宽容的人不一定能做到容忍,一个能够容忍的人却绝对是宽容的。容忍需要比宽容更博大的胸怀。能容人,就是智慧,就是胸襟,就是高贵的品格。宰相肚里能行船,就是包容,就是忍让,就是给人以改正自新的机会,就是一种善良的期许,就是一种与人为善的美好祝福和充满信心的期待。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夫子说:“君子通情达理,可以晓之以大义;小人注重私利,只能以利害进行引导。”

※历代论引

程子曰:“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

杨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肯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

※札记

义与利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面对义与利的态度,是否功利与势利,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试金石。君子以道义为先,小人以利益为重。

君子蹈义,小人趋利。君子以义兴,小人奔利亡。

荀子说:“身劳而尽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

君子胸襟博大,以天下为己任。“大道可行,与民由之;大道不行,独行其道。”有利非义而不苟取。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夫子说:“看到贤德的人,就向他学习、看齐,努力使自己也达到同样的修养境界。看见没有良好德行修养的人,就对照进行自我反省、修正自己,提高修养。”

※历代论引

胡氏曰:“见人之善恶不同,而无不反诸身者,则不徒羡人而甘自弃,不徒责人而忘自责矣。”

※札记

见贤思齐

真正有大德嘉行的人是受人敬仰的,也是人们自愿效仿的楷模。向往完美与高尚,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之所以进化的潜在美质。任何人都不愿被人唾弃、受人责骂,都希望自己得到众人的称赞。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还有着犯罪与令人不能接受的坏事,而被大张旗鼓宣扬的英模却或许不能为人所认同。并非人们不敬重贤德,往往是所谓的“贤者”名不副实,徒具虚名,或者更是欺世盗名之徒,盛名之下是虚拟的甚至是不顾廉耻地把别人的事迹强行加在自己头上所人为拔高了的形象。真正有贤德的人,不论是否被宣传,人们总是心悦诚服地敬重他。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夫子说:“侍奉父母,应该委婉地劝谏。自己劝谏的意思没有被父母采纳,就应该更为谨敬谨孝,不要违拗父母的意志,要任劳任怨,等到父母慈色缓和,然后再次进言劝谏,而不能心怀抱怨。”

※历代论引

朱子曰:“此章与《内则》之言相表里。”又曰:“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

※札记

敬奉不违,劳而不怨

中国是一个崇尚孝道的民族,孝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主要依据,你能否在所生活的环境站得住,取决于你对待老人的行为态度。你可以没有本事赚钱、可以贫穷、可以没有才能、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你不能没有孝心。只要你是一个孝敬的人,就可以得到亲戚邻里的称扬,你就可以站得起来,得到人们的信任。孝行,就是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就是在衣食等生活方面尽心侍奉、体贴赡养,并且有一颗善良诚敬的心,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救助抚恤幼弱鳏寡,使父母教养的大德得以弘扬,使他们因为你的德行而感到高兴自豪,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孝顺。

孝敬“惟以顺适为安,自然为乐”,“出乎天伦至性”。“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礼记·内则》)敬事父母,成其大德,孝而不违,过而不怨。主动接替父母承担生活的辛劳,努力使父母在有生之年安享生活的乐趣,这是为人子不容推卸的义务。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夫子曰:“父母健在,儿子不宜随意外出到远方游历。即使不得已要外出,也一定要遵循道义原则,在外的行为应当谨守礼仪规范。”

※历代论引

范氏曰:“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

※札记

游必有方

古人说:士之居也,游必有友,学必有师。在任何时候,不论什么情势下,我们都应当固守做人的道德原则,有违道义的事不做,有悖良知的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不做。不要让别人因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而指责我们的父母。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父母的年庚柏龄,不能不敬记在心。一方面为父母颐年高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为父母年迈体衰而诚怀忧惧。

※历代论引

朱子曰:“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札记

敬老之诚及于天下

天下父母至死不忘儿女生辰。为人子者,能谨记父母诞辰的不多。感恩,当从记住父母生日开始。

政先慈孝,义笃友朋。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必定宅心仁厚,可付重任。那些不知父母年庚,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感激而一味自私索取的人,怎么会去感恩别人?又怎么能够担当大任呢?一个不关爱父母的人,又怎么能奢望他去关心国家和社会?又怎么能以天下之事为重呢?一个不在乎自己父母生老病痛的人,难道能够为社会公众事业尽力吗?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夫子说:“古人不轻率地发表言论。因为,耻于言而无行、躬行不及呵。”

※历代论引

范氏曰:“君子之于言也,不得已而后出之,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轻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则出诸其口必不易矣。”

※札记

崇尚践行

空谈不能带来任何发展的机会。

空谈不会给任何人带来非凡的成就。

空谈不能解决任何现实存在的问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的现代化大业不需要空谈家。曾读到《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言论,很是精警,此处借用此篇言论共勉。

《时代需要实干精神》(江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是个人成才的关键,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光说不做,世上无可成之事。有则寓言,说的是“蜀之都”有两个和尚:一胖一瘦。胖的成天嚷嚷着要到东海游览一番,可就是不肯动身;瘦的却没有吱声,拿起一只钵就动身了。不久,瘦的已从东海回来,胖和尚还在那儿嚷嚷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光凭嘴讲,实现不了理想;不肯实干,成不了大事。说空话,一害自己,二害别人,三害国家。首先,一个人如果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光说不干,就会失去领导和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就会被人嗤之以鼻。

力戒空谈,崇尚践行,应当是政务施行中的当务之急。

※原文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

夫子说:“谨守规矩的人失误就很少。”

※历代论引

谢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

尹氏曰:“凡事约则鲜矣,非止谓俭约也。”

※札记

守约自律

广泛交际,就必然多花费用,多耗时间;多花费用,就要多经营;多经营,就要多方设法;多方设法,就会多蒙受耻辱。生活简约,所受的损失就会少,失误也相应就少了。

约就是简约。“约之以礼”,严谨的人谨慎地固守着礼仪的规范,因而就会减少过失。没有仁德修养的人则不可能长期遵守规范的约束。因此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要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而减少失误。居官要清廉谨慎,处事要精明果断,明辨是非。为政要以风俗教化、道德礼义为首要,尤其要以诚实不欺为根本!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夫子说:“君子的修养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历代论引

谢氏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

※札记

言约而行速

言约、“讷于言”,似乎也包含藏拙以自救其所失的意思,更可以养其精锐浩然之气。

唐朝宰相刘洎谏唐太宗曰:“皇天以不言为贵,圣人以不言为德。老子称大辩若讷,庄子言至道无文。”仲尼曰:“志有之,‘言以忠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慎辞哉。”(孔子说:“古书上曾记载,‘言论是用来表达志节的,文法修辞是用来表达言论的。假如不发言论,谁又能知道他的志节呢?假如言论又没有文辞的辅助,那么这种言论就不能流传久远。’可见言辞必须谨慎。”)重要的是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夫子说:“有仁德修养的人是不会孤立的,必然会有敬从之人,如居之有亲邻。”

※历代论引

朱子曰:“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札记

德行照耀我们远行

所谓德,就是能够舍弃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给予需要的人。

德行,使我们从容立于世间,垂范史册。

就借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作为解读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子游说:“事君,历数其事而频繁进谏,这是自取其辱啊!朋友交往,多次劝导他的言行,反而会使朋友感到难堪不快而疏远自己。”

※历代论引

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

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义合,故其事同也。”

※札记

朋友之道,在于平等互敬

古人说:“盖未信而谏,圣人不与。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谁也不能代替别人思考,谁也不能代替别人选择什么。我们只能将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委婉地告诉他,至于他是否听取,取决于他自己,应当由他自主决定。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替他人设计。任何人都是独立的,都具有独立的人格,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其对生活的感受都是独特的。不必强人所难,也不要自以为是。

由于生活的经历不同,体验不同,感受不同,因而他所做出的行为应当说都是符合自己需要的。谁也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谁也无权干涉别人的生活。谁也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框定别人的行为。谁的行为也并不唯一正确,谁也不能随意否定别人的生活。谁的生活中都有别人无法感受的隐痛,任何决定都是基于自己生活的经验和感受而做出的。不要以自己的幸福观苛求别人,谁也无权要求别人按不合于他自己的方式处世。

事不过三,物极必反。对于朋友,我们只能建议,只能提供我们的想法供他参考,但无权替他做出任何决定。凡事皆有度,过分强为,是不明智的。这是忠言,也许有朋友会觉得不以为然。我们只是他生活的旁观者而不是感同身受者,所以我们劝告的出发点并不一定适合于他,也许并不符合他实际的生活状况,所以只能由他自主选择。友谊的维护就在于共同的珍惜,维护的方式并不是强求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OF4Fqc24UNIuAFmCP0iUGpXe/KPxYvA/Yf8IEMKh+5Dods69Uoba1Rfe6xq8Hp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