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政

为政以德

德操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更是执政者必备的重要品质。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德政思想是其重要方面,注重道德教化,崇尚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敬德保民”之制,一统礼乐和谐之邦,并以此为指导,设计未来社会的蓝图。

《资治通鉴》载吴起论山河之固,强调国君要实行德政,上下精诚团结,众心如城,才是真正的江山稳固。“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德政的内涵,就是修明政治,以仁德治国。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夫子说:“治理国家必须实行德政。道德的教化,就像北极星在它自己的星座上,漫天星辰都拱卫环绕着它运行在寥远的天际。”

※历代论引

程子曰:“为政以德,然后无为。”

朱子曰:“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又曰:“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

※札记

为政贵在树德

以德治国,建立德政,是历来统治阶级的理想,为历代统治者所自诩而刻意崇尚。他们追求德政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使其子孙万代能够永远地传承不息,并不是为了大众的幸福。当然,德政的建立,在客观上有益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德政同样也是社会大众所翘盼的。

为政在德,做人同样在于德行。德行是成就幸福人生的基本要素。面对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宇宙,人生是如此短促,以至时常带给我们一丝苍凉与无奈。然而人生又是如此美丽,以永恒的魅力召唤着我们,无论欢喜与悲哀、幸福或痛苦、拥有或失去,都是我们五彩纷呈的生活的一部分,都让我们切切实实地体验着得与失、感悟着祸与福、参透着生与死。那么,如何在这有限的生命之旅中做出令人难忘的事业,是值得深思的。不论我们处在怎样的位置,我们总是承担着自己对历史的责任。纵使我们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我们也可以修养自己的品德,以良好的行为,影响和感化周围的人们,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再精彩的戏也有落幕的时候,再辉煌的人生也有终结的一刻,只有德行永垂。当我们慢慢走过了一生,回首来时的路,愿我们能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欣慰。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夫子说:“《诗》三百所蕴涵的微言大义,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思想纯正’。”

※历代论引

司马迁曰:“《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

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苏轼曰:“《诗》之为教也,使人歌舞佚乐,无所不至,要在于不失正焉而已矣。”又曰:“不观于《诗》,无以见王道之易。不观于《春秋》,无以知王政之难。”

※札记

道德的基础在于思想的纯正

什么是德?借用《诗》所阐述的微言大义,就是“思无邪”,就是思想纯正。

诗,在心为思,发言为辞,品之高下在于思想的纯正。只有思想纯正,其所感发才能够打动人心;只有思想纯正,才可能有得于心;只有思想纯正,才可能有高尚的行动。诗之为言,精蕴深刻,言近而旨远。德之所以立,在于思想的修养,在于濯洗干净心中的杂质,荡涤去欲望中的邪念,使自己的思想归于纯正。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夫子说:“推行清明正直的政风,倡导正气,用公正无私的法令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从而使人们减少为恶之心而少受刑役,便可远离惩戒的耻辱。推崇高尚的道德,影响诱导人们的思想,用规范的礼仪制度整肃人们的行为,从而树立清廉正直的社会风尚,则人心自然归附。”

※历代论引

刑昺曰:“言君上化民必以道德。民或未从化则制礼以齐整,使民知有礼则安,失礼则耻。如此则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修而归正也。”

朱子曰:“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

学琴师襄

※札记

政刑兼备,德礼相辅

政之为正,兼济天下。政正、刑齐,德昭、礼肃,则天下归一。

政为旗帜,德为风。政由德行,德致政通。政即正人,基础是正己。

德为主,刑相辅。德扬善,刑惩恶。德以导,刑以戒。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夫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潜心做学问;三十岁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自立于社会,立身处世有了自己的思想;四十岁明达世道人情而不至于被外物迷惑心性;五十岁参悟命运,顺应天道因循之理;六十岁对于听到的人和事都能平静地容纳,明辨其旨意真伪;七十岁顺乎本心天性,不勉而中,合乎法度,自成规矩。”

※历代论引

朱子曰:“圣人生知安行,固无积累之渐,然其心未尝自谓已至此也。是其日用之间,必有独觉其进而人不及知者。故因其近似以自名,欲学者以是为则而自勉,非心实自圣而姑为是退托也。后凡言谦辞之属,意皆放此。”

※札记

高尚的品德修养助你挥洒人生

“世事洞明真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首要的都是做人。做人在于厚积德义,在于修养自己的人品。德义的养成,在于勤学。学为主旨,天下万事皆在于学。学问的真谛是对人生的体悟,只有在饱尝了生活真实的滋味后,才能达到“知命”而“自立”的境界。学贵坚持,学问的精神就在于循序而渐进,在于参知天理人伦世情,在于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达于仁德。

《诗》曰:“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就是说:每天有所成就,每月有所收获,日积月累地学习,就会达到光明的境界。伟大其实是具体而平凡的,其事迹业绩更是琐碎的,是岁月的积累,并不总是突然地表现为惊天动地的事迹。

立业德为主,修身德为先。

大夫师事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人物简介

孟懿子:仲孙氏,名何忌。鲁国大夫。在当时很有政治影响力。

樊迟:名须,字子迟。孔子学生。少孔子三十六岁。

※译文

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为孝之道。夫子说:“不违其心。”樊迟给孔子驾车。夫子告诉樊迟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违其心’。”樊迟问:“意旨是什么呢?”夫子说:“在父母有生之年,侍奉以礼而不违背其心意;当父母终老殁世时,则以礼祭葬,敬致感念缅怀之心,并永世追念祭祀。”

※历代论引

胡氏曰:“人之欲孝其亲,心虽无穷,而分则有限。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于不孝。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

朱子曰:“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是时三家僭礼,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语意浑然,又若不专为三家发者,所以为圣人之言也。”

※札记

孝为德之本

为孝之道,当深体父母心意,尽力去做,敬顺而不违逆,使父母心宽意适,安享颐年。

一生一死是为命,由生至死是为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秉承祖先恩荫,继启后世德泽,是为人伦。因此,敬事父母,义不容辞,不论处身困顿或裕足,我们都当心存孝敬,以礼敬奉。一勺一脔,当思父母先尝。所以,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人物简介

孟武伯:名彘,孟懿子的儿子,鲁国“世家公子”。

※译文

孟武伯问什么是为孝之心。夫子说:“孝心旨在深体父母之心,并尽力解除其所担忧的。”

※历代论引

朱子曰:“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通。”

※札记

孝就是让父母心安

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忧饥忧寒,患危虑安。即使将子女养育成人,犹深怀惦念。人子孝敬父母,自当深体此心。当牵挂父母身体的安泰、生活起居的奉养。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所以我们为人处世宜当谨慎,守身珍重自爱,以释父母牵挂之怀。即使我们此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我们也当堂堂正正地做人,让父母放心。切勿做出让人指戳脊梁骨的事,不要因为我们自己的不义行为而牵连父母,也不要做出越礼的举动而令父母背负不教的恶名。

普天之下,唯父母对子女全身心地关怀,而不思回报。唯恐其饥,唯恐其疾,唯恐其困,殷殷牵挂,不能释怀。反观天下子女,对自己的父母则难做到如此。因此,孝,就是体悟父母之心,以父母之心为心,以父母之忧为忧,萦系挂念。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人物简介

子游:即言偃。字子游。吴国人。少孔子四十五岁。特习于礼,以文学著名。仕为武城宰。尝从孔子适卫,与将军子兰相善,使之受学于夫子。

※译文

子游请教孝行之道。夫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子,只是能够奉养而已。如果仅仅只是赡养,比如喂养家畜家禽,同样是做到了养活。供养父母,内心对父母却没有孝敬之情,那么这种供养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历代论引

胡氏曰:“世俗事亲,能养足矣。狎恩恃爱,而不知其渐流于不敬,则非小失也。子游圣门高弟,未必至此,圣人直恐其爱逾于敬,故以是深警发之也。”

※札记

孝行的实质在于敬

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礼记·内则》)

孝顺父母,孝敬老人,就在于敬,“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在社会上一些人有豢养宠物的“仁心”,却无敬养老人的爱心,实在令人寒心。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夏请教怎样做才是孝敬。夫子说:“能够承顺父母的容颜喜怒,并能始终以和悦穆敬的态度奉养父母很是难能可贵。大小事务,能够主动承担,不使父母操劳烦心;美酒佳肴以及平素的每餐饭食都能够精心调制,并首先进献给父母享用。能够经常这样做,你不认为就是孝吗?”

※历代论引

程子曰:“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朱子曰:“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旧说,承顺父母之色为难。亦通。”

※札记

唯心为孝

孝养父母身心兼奉,唯心为难。发乎内心,见之于辞色。辞色温婉和顺,就能够使父母愉快。让父母怀着欢乐的心境颐养天年,重要的不仅仅是在衣食等方面侍奉、赡养,而是要有一颗善良、敬爱的心。心存爱敬,虽粗茶淡饭,犹胜美酒佳肴。一言一行都深怀敬爱,使父母在爱的温暖中欢乐地度过每一日,唯心诚孝,才是真正的孝行。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

夫子说:“我与颜回讲论经典要义,颜回自始至终都在听取,既没有疑难提问,也没有提出不同的见解进行辩驳,一副迟钝愚笨的样子。他离开以后,我注意观察他独自修习的时间,他也能够充分阐发经典的要义宏旨。其实,颜回并不是愚钝之人。”

※札记

学贵静思,切戒浮躁

宋明理学推崇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重视自我修养。强调内在心性的培养,注重内心的体察,汰涤欲念,颐养心性。高尚人格的形成,在于学识的积累,认真学习前人的理论,静思品咀。平日里,少点世俗的迎来送往,在每个独处的时间深入思考,默默地理解。在神思默运中举一而知十,深刻地融会贯通前人的思想成果,从而形成真知灼见。切勿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仓促做出狂妄的谬论与无知的放言。“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学贵创新,而创新并不一定要以异端的反对姿态出现,创新的基本素质是以别开新意的形式予以丰富和发展,发前人所未发,这才是科学的创新观。无中肯剀切的见解则不必急切地发表言论。以否定或谩骂来彰显新意,实在是浅陋者的浮躁喋喋,为君子所不齿。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夫子说:“了解一个人,观察他的所作所为和所结交的朋友,考察他的经历中用以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审度他的兴趣和好恶。那么,这个人怎么能隐蔽得了呢?这个人又能隐蔽得了什么呢?这个人又能隐蔽到什么时候呢?”

访乐苌弘

※历代论引

程子曰:“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伦如圣人也。”

※札记

识人于友、由、忧之机

为政之道在于用人,而用人的关键在于知人善任。任用一个贤能的人,就可以使事业兴旺,可以推动事业前进,可以整饬风纪,树立良好的社会正气。任用一个无德无能的人,不仅贻误事业,挫伤人们的精神,还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整个事业的发展。

深入了解一个人,是知人善任的条件。只有知人,才能够善任,知人是前提,否则所谓的任用只能是盲目的。如何知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论述知人问题时说:“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一个人能否承担大事?是否可委以重任?这是关乎事业成败的大事。对于一个人的考察,历史上有着非常独到的方法。先秦之时,魏文侯择相,问于李克。李克说:“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孔子在此明确提出了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方法和原则:即从一个人日常的言行喜好及情绪反应来考察其人品才能。就是说要了解这个人在生活中的交往与心性:与谁为友,用世处事的方法,内心涵养境界,安身立命的态度和评判是非的准则。也就是说,他的见识、心态、精神决定着他的人品。

古之善观人者,“委之以利,以观其节;乘之以猝,以观其量;伺之以独,以观其守;惧之以敌,以观其气”。那么,这个人还能有什么可以隐藏得了的呢?既知其人,则还有什么疑虑的呢?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夫子说:“重温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领悟出新的意义,并有新的见解和发现,过去的事例是可以师法的。”

※又译

夫子说:“反复地分析过去的事例,深入地研究其原因,就可以理解新出现的事物,有新的发现,而引为借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代论引

朱子曰:“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札记

建立为政的历史使命感

历代以来,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都是重在求取学问修养方面。这也是紧承《学而》的思路所做出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尤其流行的译文是对后一句的理解:“可以作为老师了”,这是不通的。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如果孔子只就学问而言,为什么《论语》的编撰者不把这句话编在《学而》篇中,却放在《为政》之中?所以,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在处理国家事务中,要认真地研究寻找事物发生的原因,在各种新的事物出现之前就有所预备,找到正确的方案和途径,并在实践中总结学习,以往事为师。

历史是我们永远的老师。新的幼苗总是生长在过去的土壤之中,历史的沃土上长出的是未来的种子。历史的每一个环节总是因承相续不可割裂,今天的新事物,总是带着历史的胎记。新时代的婴儿,总是孕育于历史的胎盘中。不能知古,何以观今?又如何预知未来?总结历史的经验,有助于我们走好未来的发展之路,在历史的经验中,蕴藏着我们所需要的现实解答。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看过去实际上就是看现在。任何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是一定的历史进程的产物,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相似的踪迹,所以,研究过去已经发生的史实,可以学习到新的学问,增强对社会现状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把准历史发展的脉搏,从而能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提出新的思路,做出正确的应对。因此,往事是可供师法的。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

夫子说:“有德才的人无所不通,而不是像个器具一样自我局限于特定的用途。”

※历代论引

何晏《集解》: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

朱子曰:“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札记

君子的气度

为政贵在顺应时势,而不是保守不变。

做人当志存高远,不能自我设限。有才德的君子,更不是特恃一才一艺而自我限定,而是能够触类旁通。但是,谁也不可能无所不知。

君子宽和宏大,不受他人的器识所局限,也不以世俗的偏见或自己的成见局限他人的发展。用世治政,善于通权达变,而不是像一个器具一样僵化地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不变,也决不困守着僵死的教条而不做任何思考。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的人才配称君子。夫子说:“率先垂范,自己能够做到,并做得很好,然后再说。”

※历代论引

周氏曰:“先行其言者,行之于未言之前。而后从之者,言之于既行之后。”

范氏曰:“子贡之患,非言之艰而行之艰,故告之以此。”

※札记

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为政不在言多,而在力行。”重要的不是说,而是做,是付诸切实的行动。

君子崇尚身体力行,重视行动,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带动人们向着正道前进,而不轻率地进行说教。慎于立言而勇于践行,耻于言过其行。自己做不到,决不强求别人去做。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夫子说:“君子之交是互相团结但不是利益的勾结,小人则结党营私而不团结。”

※历代论引

朱子曰:“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故圣人于周比、和同、骄泰之属,常对举而互言之。”

※札记

君子坦荡荡

君子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大众的利益为利益,没有自己的利益,心忧天下,不阿附于任何一个集团,不需要结党营私。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拉帮结派,凡此种种,为正人君子们所深恶痛绝。而君子之行,往往为小人所不容。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夫子说:“只是潜心学习而不开动脑筋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就可能死钻牛角尖,等于无学,是无益的。耽于思考而忽视学习已有的和新的知识,就容易产生偏见而误入歧途,也不会取得大的进步,同样是有害的。”

※历代论引

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朱子曰:“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札记

学与思

学贵独立思考,切忌人云亦云。

学习是思考的源泉,实践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深化,实践是思想的证明。思考的过程就是分析比较、融会贯通的过程,也是推陈出新的过程。没有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思考只能是空想或者说是毫无根据的臆想。而对于已有的结论进行批判性的思辨,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才能有所建树、有所成就。

同样,为人处世既要学会适应生活,更要开放思维。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人生,学习社会,并能够运用全部的人生经验,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新鲜思路。照搬他人的经验,没有自己的思想,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由于条件的不同有可能招致误导。当然,只是一味地苦思冥想,而不借鉴已有的思想成果,就会重复别人,浪费生命。

智慧从哪里来?除了来源于学习,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之外,“思”是智慧发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古人反复向人们强调“思”的重要性。“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各种考验,如果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就可能不得要领,自然难有创新。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的习惯是有益的。它使认识有所提高,最后产生质的飞跃,得到突破。

※原文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

夫子说:“强烈抨击那些不正确的异端邪说,它所造成的祸害影响就会停止蔓延。”

※历代论引

苏轼曰:“圣人之所为恶夫异端尽力而排之者,非异端之能乱天下,而天下之乱所由出也。”

程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杨、墨,尤为近理,所以其害为尤甚。学者当如淫声美色以远之,不尔,则骎骎然入于其中矣。”

※札记

君子求同存异

“学问深时意气平”,攻乎异端,有失中庸。海纳百川所以成其深,兼收并蓄所以养其德。这世间本来就不存在绝对真理,因此,不要偏执一隅,更不要心存偏激一味地否定别人。见解可以相左,做人必须中正。一个人立身处世,应该心存宽厚,从大局着眼,不以苛刻的标准要求他人,看到别人有得意的事,应该为之高兴、欢喜;看到别人失意,应该表示怜悯、同情。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改正短处,吸取他人的长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支持别人,就是最好地成就自己。以宽恕对待怨恨之心,这才是君子的风范。

攻击别人对自己并没有益处,对事业也没有帮助。不要眼红别人,也不要轻视自己。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主题,没有主题的争持是盲目的、混沌的,最终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为了别人的思想,攻击他人,更是没有必要。顺境多干事,逆境多读书。干自己的事是第一,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最为重要。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物简介

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齐国人。少孔子九岁。有勇力才艺,以政事著名。为人果烈而刚直,性鄙而不达于变通。仕卫为大夫,遇蒯与其子辄争国,子路遂死辄难。

※译文

夫子说:“仲由!教给你‘求知’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呀。”

※历代论引

朱子曰:“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札记

实事求是

对于任何一件事,不论你了解多少,都不应主观臆断,更不宜装模作样。知道或不知道,知道多少,达到什么程度或深度,都是正常的。可耻的是装腔作势,不懂装懂。

智慧的标志是什么?就是在审时度势之后,能够实事求是地做出抉择,择机而行。很多事都深含着大自然的哲理,谁都不可能一眼洞穿堂奥。世界上的任何事件,其发生、发展都是有缘由的,真相深深地掩盖在岁月的尘埃之下不为人所知,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求证才有可能接近真知,从而使我们的认识逐层深入。因此,当政者每推行一件政事,都必须做到对各方面情况深入了解,并准备相应的可行方案,更应该建立起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这是为政的最高智慧和能力。

观器论道

※原文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仕进之途、求取官职薪俸的方法。夫子说:“多听各种言论,对于你所疑惑和值得商榷的地方,加以保留。不做主观臆测,言谈谨慎,具体事务默然而处。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避免引起他人的非议而埋下忧患。多注意观察客观情势,对于潜伏着隐患和危机的问题,谨慎处置,其他事务恪守职责,这样做就可以减少因处置不当而引起的自责与懊悔。言语守约则少犯错误,行为中矩就少生懊悔,官职俸禄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历代论引

吕氏曰:“疑者所未信,殆者所未安。”

朱子曰:“多闻见者学之博,阙疑殆者择之精,慎言行者守之约。凡言‘在其中’者,皆不求而自至之辞。言此以救子张之失而进之也。”

※札记

世俗的求索

子张学干禄,不失厚道。为了求取生活,坦诚以告,并没有口是心非的扭捏作态的掩饰,其率真值得敬佩。通过自己的工作,求得生活,不该遭受讥笑。孔子之所以为圣,就在于他能够包容各种性格的人,并给予切实可行的教诲和帮助。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道路,注定了人们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命运注定了人们以不同的姿态面对生活。出身贫寒的人,只有一边从工作服务中求取经验,一边不断求知进学以提升自己的人品,谋求生存的同时成就自己的德行。这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学以致用”的精神实质。

当然,学到技艺并不一定就能够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俸禄并不是轻易就可取得的,需要人生历练。孔子说,谨言慎行,则少忧患,躬行讷言,自然通达。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永远才开始,一切都需要从头进行,就像每一日都是从早晨开始一样。能有一份工作本属不易,而能够做一个领取俸禄的公务员更值得珍惜。身为公职人员,需要有良好的德能,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不讲过分的话,戒惕自律,而且要语言谨慎,躬行不辍。为政不仅只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而且是为了大众的生活,只有较好地解决了民众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才有保障,才会美好。只有给予别人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

※原文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人物简介

哀公:即鲁哀公,名蒋。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

※译文

鲁哀公问:“怎么做才能使百姓顺服呢?”孔子回答说:“褒扬任用正直的人,政事公正,提倡正气,打击歪风邪气,则百姓自然心服。放任错误的人和事,而压制正气,则百姓就不会服从。”

※历代论引

程子曰:“举错得宜,则人心服。”

谢氏曰:“好直而恶枉,天下之至情也。顺之则服,逆之则去,必然之理也。然或无道以照之,则以直为枉、以枉为直者多矣,是以君子大居敬而贵穷理也。”

※札记

举贤德以服众

为政必须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古人告诫说:举一人而民服,何为不举?错任一人而民怨,何为不改易?治民有道,要在君上。无是非曲直,乱伦理纲常,欲求国治民安,是不可能实现的。

“夫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深浅,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不在乎富与贫。”举贤德以服众,举正直以治事,则君子居上,邪恶不得逞其意,正义得以伸张,社会风气自然端正,老百姓自然心悦诚服。“朝无秕政,人无谤言。”(《晋书·文帝纪》)否则,矛盾积聚,民怨沸腾,人和不得,小人逞其志,君子处贱位,社会风气必当毁损,民心自然不顺。所以,任人关键在于执政者的道德修养。

※原文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人物简介

季康子:季孙氏,名肥。鲁国大夫。

※译文

季康子问:“要使老百姓恭敬、忠诚和劝化,如何才能够做到?”夫子说:“居上位者能以庄重的神态对待各种事务,则百姓自然恭敬。对长辈有孝行,对后辈心存慈爱,则百姓自然忠诚无比。倡导树立良好的行为楷模,以引导教育其他人效仿,则社会风尚自然劝化。”

※历代论引

张敬夫曰:“此皆在我所当为,非为欲使民敬忠以劝而为之也。然能如是,则其应盖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札记

站在人生的台阶上

上尊则下敬,上正则下正。这不只是一种概念,而是一种态度。

一旦失去庄敬的仪容,礼就由此而丧失了;一旦出言失当,义就由此而消亡了。正如孟子所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之所向,天下趋附。

人生本来就是自己打磨自己的过程。任何人也不会长久地站在潮头,因此,要使自己被历史推上浪尖的这一瞬间能够绚烂地绽放。

※原文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

有人问孔子:“您为什么不做官参与治理政事呢?”夫子说:“《尚书》中写道:‘孝敬父母呵!只有孝行才是做人处世的根本。人能够做到居家使兄弟友爱亲睦,并且以自己的高尚行为影响邻里乡风的教化,这就是最切实、最重要的政治,其实这也就是最具实用效能的政事呵。’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是参与政事呢?”

韦编三绝

※历代论引

朱子曰:“盖孔子之不仕,有难以语或人者,故托此以告之,要之至理亦不外是。”

※札记

教化是政事的根本

为政之道,在于文教仁义。治国的根本,在于“明法正俗,育才兴化”。民风笃朴淳正,就是最大的政事。“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示之以《诗》《书》《礼》《乐》。”以笃民俗,以化世风,所以人心诚笃,政通人和。《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就是说“施行政教,优厚宽裕,各种福禄都集聚这里”。

为政在于革故鼎新,教化世风。古人说,王化的根本,就是从天下人容易实行的事情开始(王化:天子的教化)。“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倡导孝悌忠义,笃民正俗,就是教化民众。“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长友善、弟弟恭敬,这是治家的根本。做人不能修身齐家,何谈治理国家大事?因此,家庭和睦敬爱,就是政事。不能治家何以治国?“君子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因此,欧阳忠公说:“孝非一家之行也,所以移于事君而忠,仁于宗族而睦,交于朋友而信,始于一乡,推之四海,表于金石,示之后世而劝。”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夫子说:“做人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人相信他。又怎么能够知道他是可以依托的呢?如此将何以立身处世?正如车子没有安装 一样,它怎么能够行驶呢!”

※札记

诚信是成就事业的根本

车无 ,无以远行,人无信义,无从立世。古人断言:“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怒,不能亲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若伪,丹漆染色不贞。”而唯其诚信,才能“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信义是做人的根本,诚信如天,莫此为大。

※原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人物简介

颛孙师:字子张。陈国人。少孔子四十八岁。为人有容貌,资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不务立于仁义之行。孔子门人友之而弗敬。

※译文

子张问:“帝王兴衰,自此上下十世之事是可以推测知道的吗?”夫子说:“殷商代替夏朝,对不合时宜的礼法制度进行了增删修订,这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取代了殷商的统治,因时制宜,对礼仪规范减少或增补了些什么,这也是可以知道的。此后或者有新的帝王承继周朝而统率天下,也自当有所修补增减完善。朝代更替,是发展的必然。由此可见,即使是百世之事也是可以预知的。”

※历代论引

马氏曰:“所因,谓三纲五常。所损益,谓文质三统。”

胡氏曰:“子张之问,盖欲知来,而圣人言其既往者以明之也。夫自修身以至于为天下,不可一日而无礼。天叙天秩,人所共由,礼之本也。商不能改乎夏,周不能改乎商,所谓天地之常经也。若乃制度文为,或太过则当损,或不足则当益。益之损之,与时宜之,而所因者不坏。是古今之通义也。因往推来,虽百世之远,不过如此而已矣。”

※札记

继承和发展

制度的创新缘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制度必须顺应客观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历史的演变、文明的发展是渐变的。鉴古以知来世,所以未来的时代是可以预言的。“后世唯知周之长久,而不知所以长久者,由其德不独以封建也。必欲法上古而封之。弱则不足以藩屏,强则必至于僭乱。此后世封国之弊也。”

先王之礼,或损或益,在于因时制宜,以便其民。所以,为政,重在便民。既不能泥古不化,又不能不师古法。亲亲而尊贤,务德而爱民,政事之根本。

※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夫子说:“不是你应该祭奠的魂灵,却纳礼祭祀,这是取媚其后人的威势。亲眼看见事情发生,应该挺身而出、伸张正义时,却袖手旁观,这是懦弱畏怯的表现。”

※札记

为政的基本精神

为政就是为人民服务。智、仁、勇兼备,正道直行,以天下为己任。既不媚俗,也不怯惧。“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人民有益的事坚决去做,不畏艰难困苦,毫不退缩。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姑且不论鬼神之有无,重要的是建立敬畏之心。有所敬畏,则处世做事,必有所忌惮而慎重。当然只要我们坚持正义,中道而行,何必取媚于鬼神,何须谄媚于权势? Fp9Ui2/mzWvF+pXy2q2/Tl2/ohXzbmB3Kte3k11oSu8v3zyzbcCpYsOpb999V55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