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贤第三

※原文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也。初仕隋,为隰城尉。坐事,除名徙上郡。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遂罄竭心力。是时,贼寇每平,众人竞求金宝,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与之潜相申结,各致死力。累授秦王府记室,兼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玄龄在秦府十余年,恒典管记。隐太子、巢刺王以玄龄及杜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高祖,由是与如晦并遭驱斥。及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召玄龄、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谋议。及事平,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左庶子。贞观元年,迁中书令。三年,拜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梁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既总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疏贱。论者称为良相焉。十三年,加太子少师。玄龄自以一居端揆十有五年,频抗表辞位,优诏不许。十六年,进拜司空,仍总朝政,依旧监修国史。玄龄复以年老请致仕,太宗遣使谓曰:“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自知衰谢,当更奏闻。”玄龄遂止。太宗又尝追思王业之艰难,佐命之匡弼,乃作《威凤赋》以自喻,因赐玄龄,其见称类如此。

※译文

房玄龄是山东临淄人。最初在隋朝做官,担任隰城的县尉。后来因为一件事情被革去官职,派到上郡做官。一次,唐太宗到渭北巡游,房玄龄听说后就到军营门口拜会。唐太宗和他一见如故,任命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房玄龄既遇知遇之恩,就决心涌泉相报。当时,每次打了胜仗,大家都急着收集财宝,只有房玄龄首先收拢人才,将富有谋略或骁勇善战的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私下与他们结为朋友,使他们誓死为他效力。他多次担任秦王府记室,兼任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在秦王府十几年,都担任记室一职。当时的太子和巢刺王因为房玄龄和杜如晦深得李世民的重用和礼遇,非常嫉恨,就在唐高祖面前恶语中伤他们,于是房玄龄和杜如晦遭到打击排斥。后来,太子发动叛乱,李世民秘密召见房玄龄和杜如晦,让他们穿上道士的衣服,派人暗中将他们带入内宫商议对策。叛乱平定之后,李世民成为东宫太子,就请房玄龄担任太子左庶子。贞观初年,李世民提升他为中书令。贞观三年,唐太宗又封他为尚书左仆射,同时命他撰写国史,封为梁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房玄龄为官兢兢业业,他负责百官的任命,责任重大,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不想让政务有半点闪失。他待人宽厚而有胸襟,看见别人的长处,就像自己有一样,从不嫉妒。他又富有才识,通晓吏事,撰写的国史富于智慧和文采,审定的法令宽容公平。他的德行也为人称道,对人从不求全责备,不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历来都是一视同仁,不分亲疏贵贱。大家都赞誉他为良相。贞观十三年,他又被尊为太子少师。房玄龄担任宰相之职共有十五年,其间,他多次上书辞官,唐太宗都未允许。贞观十六年,他又被封为司空,仍然总管朝政,监修国史。不久,房玄龄又以年老为由,提出辞官,唐太宗派使者回复一封信,上面写道:“你担任丞相这么久了,很多大事我都放心地交给你处理,一旦没有了你这个良相,我就像失去了双手一样无能为力。如果你还有精力,就不要推辞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感到力不从心了,再上奏告诉我也不算迟。”看过这封言辞恳切的信,房玄龄终于打消了辞官的念头。后来,唐太宗回顾创业的艰难岁月,良臣辅佐自己所立下的卓越功勋,感慨万千,于是写下《威凤赋》,并赐给房玄龄,可见他们之间深厚的君臣之谊。

※原文

杜如晦,京兆万年人也。武德初,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太宗自此弥加礼重,寄以心腹,遂奏为府属,常参谋帷幄。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累除天策府从事中郎,兼文学馆学士。隐太子之败,如晦与玄龄功第一,迁拜太子右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三年,拜尚书右仆射,兼知吏部选事。仍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时之誉,时称房、杜焉。

※译文

杜如晦是陕西咸宁人。武德初年,他担任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被提升为陕州总管长史。当时秦王府中人才很多,外迁的人也很多,对此,李世民很担心。记室房玄龄说:“王府中的幕僚走得虽然多,但不值得惋惜。杜如晦非常能干,有见识,是辅佐帝王的良才。如果你只做一个守住领地的藩王,那么用不着他;可是如果你要做一个安邦定国的天子,那么非由此人辅佐不可。”李世民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对杜如晦以礼相待,并加以重用,视为心腹,经常让他参与密谋。当时,权力之争激烈,战事很多,每次杜如晦都能够提出很好的建议,让人们十分佩服。后来,他被封为天策府从事中郎,兼任文学馆学士。平定太子的叛乱,杜如晦和房玄龄的功劳最大。杜如晦被提升为太子右庶子,不久又迁任兵部尚书,被封为蔡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贞观二年,他担任检校侍中。贞观三年,他被封为尚书右仆射,兼任吏部选事。他和房玄龄共同掌管朝廷的政务,有关修筑宫殿的规模及典章制度等事情,都由二人商议决定。二人的政绩深得当时人们的称道,说起良相,人们常常以“房谋杜断”加以赞许。

※原文

魏徵,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徵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徵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徵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徵,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徵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徵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徵乃止。后复固辞,听解侍中,授以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庶人承乾在春宫,不修德业;魏王泰宠爱日隆,内外庶寮,咸有疑议。太宗闻而恶之,谓侍臣曰:“当今朝臣,忠謇无如魏徵,我遣傅皇太子,用绝天下之望。”十七年,遂授太子太师,知门下事如故。徵自陈有疾,太宗谓曰:“太子宗社之本,须有师傅,故选中正,以为辅弼。知公疹病,可卧护之。”徵乃就职。寻遇疾。徵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徵,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译文

魏徵是巨鹿人,后来举家迁徙到相州的内黄县。武德末年,他出任太子洗马之职。当时他看见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暗中争斗,常常劝告李建成要早做打算。李世民诛杀李建成之后,召见魏徵并责怪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呢?”看到李世民这样责怪魏徵,各位大臣都替魏徵心惊胆战。魏徵却不卑不亢,神态自若地回答说:“皇太子如果接受了我的意见,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唐太宗对他的态度肃然起敬,更加礼遇,封他为谏议大夫。后来唐太宗多次在内宫召见魏徵,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道理。魏徵有治国之才,性格刚直不阿,凡事直言不讳,可是唐太宗每次和他谈话,并没有感到不愉快。魏徵也对能遇到一个像知己一样的君主而感到庆幸,不遗余力地为朝廷效力。一次,唐太宗对魏徵说:“你前后进谏了二百多件事,每一件事都合我意,你对朝廷如果不是忠心耿耿,怎么能够提出这么好的建议呢?”贞观三年,魏徵被提升为秘书监,参与处理政务,他深谋远虑,使唐代的政治得以发扬光大。唐太宗曾经说:“管仲曾经得罪了齐桓公,却得到了齐桓公的重用;你也曾与我对立,而我对你的信任和重用超过齐桓公对管仲。古往今来,君臣之间的关系能相得益彰、互不可少,的确很少见,难道还能有像我们这样的吗?”贞观六年,唐太宗在隋朝的仁寿宫宴请亲近的大臣。长孙无忌在席间说:“王珪、魏徵,过去是我的仇敌,没想到今日竟共享宴席。”唐太宗说:“魏徵过去的确是我的敌人,但是他现在能够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办事,实在难能可贵。我起用他,有什么好惭愧的呢?魏徵每次都能冒着顶撞我的危险直言进谏,不让我犯错误,所以我非常敬重他。”魏徵十分感动,跪拜道:“是陛下开导臣要大胆进谏,所以臣才敢这样。如果陛下不接受臣的意见,臣又怎么敢触犯龙颜,冒天下之大不韪呢?”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赐给每位大臣钱币十五万。贞观七年,魏徵取代王珪担任侍中之职,并被封为郑国公。不久,魏徵以生病为由提出辞去现任官职,愿意担任一个闲职。唐太宗说:“我从敌军的俘虏中把你选拔出来,让你担任重要的职位,希望你能发现我的过失。对我的过错,你的确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难道看不出金子蕴藏在矿石之中,有多可贵吗?好的矿石经过冶炼成为器皿,大家都认为是宝物。我自认为是金子,而你就是冶炼金子的能工巧匠。现在你虽然有病,但并没有衰老,怎么可以就此离开呢?”于是魏徵就留了下来。后来他又坚决提出辞官,唐太宗才授予他特进之职,但朝中之事仍然让他知晓。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得了皇孙,宴请众大臣。他非常高兴,对大臣们说:“我当政之前,跟随我平定天下、出生入死、功劳最大的莫过于房玄龄。我执政以后,能够尽心尽力、进献忠言、帮助我治理国家、成就现在的功业、被天下人称道的,只有魏徵一人。如此功劳,古代的名臣良相,没有谁可以超过。”话毕,唐太宗解下自己佩带的宝刀赐给二人。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从小生活在皇宫中,养尊处优,生性散漫,既不去建功立业,也不注重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一副碌碌无为的样子;四子李泰,深受皇帝的宠爱,日复一日,皇帝简直把他当作心肝宝贝,以致里里外外的官员和幕僚对此都有许多疑惑和不同的看法。唐太宗听了这件事,十分反感厌恶。他对大臣们说:“今天这些大臣,一个个全是为了个人的打算,有哪一个像魏徵那样正直忠诚的?我要派他做皇太子的老师,让其他人断绝这个非分之想。”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又加授魏徵为太子太傅,仍让他继续担当相国这个重要职务。魏徵自称有病,不能担此重任。唐太宗开导魏徵说:“太子的才学品行关系着国家社稷的安危,必须要有高明正直的师傅教导才行。因此,我一定要选行为品德端庄的人来辅佐太子。我知道你患有风湿关节病,站立不方便,你可以躺着教他嘛。”魏徵于是前去就职。谁知不久,魏徵就患了重病。以前,魏徵的宅子里没有正厅,正巧唐太宗那时想建一些小的宫殿,于是唐太宗就挑选了一些木材为他造大厅,工程进度很快,大厅五天就修建好了。唐太宗又派遣官员遵照魏徵的喜好,赏赐给他一些用布做成的被子和那种没有花纹的棉褥。谁知这次,魏徵没病几天就死了。唐太宗非常伤心,亲自前去吊唁痛哭,并追封魏徵为司空,谥号文贞。唐太宗还亲自动手为他撰写碑文,并且亲自抄写在碑石上。最后还赐给他的家属享受九百户的俸禄。后来,唐太宗追忆魏徵,对侍臣说道:“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衣冠是否端正;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道理;用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过失。我常常保留着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犯错误。现在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每说到这件事,唐太宗就会泪流不止。于是唐太宗颁布了一道诏书,上面写道:“在过去,只有魏徵每次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过错。自从他死了之后,即使我犯了错误,也得不到指正。难道我只有过去做事有做错的时候,而现今做事就全都做对了吗?认真分析一下,这大概是因为你们许多人都胆小怕事,一味地苟且偷生,无原则地顺从我,都怕冒犯我,怕我生气吧?我希望别人提醒我,这胜得过我自己的反省。在处理政务时,即使你们的言行不被采纳,我也不会怪罪你们。我任用你们担任官职,但谁都不愿说话,这究竟是谁的责任呢?从今以后,一切都务必实际。我有什么过错,就直接说出来,不要隐瞒。”

※原文

王珪,太原祁县人也。武德中,为隐太子中允,甚为建成所礼。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嶲州。建成诛后,太宗即位,召拜谏议大夫。每推诚尽节,多所献纳。珪尝上封事切谏,太宗谓曰:“卿所论皆中朕之失,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复闻过能改,何虑社稷之不安乎?”太宗又尝谓珪曰:“卿若常居谏官,朕必永无过失。”顾待益厚。贞观元年,迁黄门侍郎,参预政事,兼太子右庶子。二年,进拜侍中。时房玄龄、魏徵、李靖、温彦博、戴胄与珪同知国政,尝因侍宴,太宗谓珪曰:“卿识鉴精通,尤善谈论,自玄龄等,咸宜品藻。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太宗深然其言,群公亦各以为尽己所怀,谓之确论。

※译文

王珪是太原祁县人。武德年间,他担任太子中允,太子李建成对他十分礼遇。后来由于李氏兄弟间争夺王位的矛盾,他被流放到云南。李建成被诛杀后,唐太宗即位,王珪被唐太宗召回,拜官为谏议大夫。王珪为臣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他所进献的言论,多被唐太宗采纳。王珪曾经上书批评唐太宗的过失,唐太宗说:“你所谈论的,都一一切中我的过失。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君不想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从而永享安定太平。然而,他们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或是他们听到了自己的过错却不能改正的缘故。现在我有过错,你能直言不讳,我也能知错就改,又何须担心国家不能长治久安呢?”唐太宗还曾经对王珪说:“你如果一直做谏官,我必定永远没有过错。”因而更加重用厚待他。贞观元年,王珪官至黄门侍郎,参与国家政务,并兼任了太子右庶子。第二年,王珪又被提升为侍中,与房玄龄、魏徵、李靖、温彦博、戴胄一起处理国家政事。一次,他们六人与唐太宗一起进宴,唐太宗问王珪:“你识别能力很强,尤其擅长谈论和评价别人。从玄龄开始,你一个个给我评价一下,也可以自己估量你们中谁最贤德能干?”王珪回答说:“为国兢兢业业,干事果断精明,我比不上房玄龄。以指偏纠失为任,犯颜直谏,为皇上比不上尧、舜圣明而感到羞耻,我比不上魏徵。文武全才,既能带兵又能治国,文韬武略俱佳,我比不上李靖。奏章严密清楚,言行有理有据,规规矩矩,没有疏失,我比不上温彦博。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有条有理,万无一失,我比不上戴胄。可是对于弘扬正气,打击邪恶,疾恶如仇,比起各位,我还是有独到之处的啊!”唐太宗认为他说得很对,其他在座大臣也各抒己见,都认为他评价得恰如其分,十分准确。

※原文

李靖,京兆三原人也。大业末,为马邑郡丞。会高祖为太原留守,靖观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太宗亦加救靖,高祖遂舍之。武德中,以平萧铣、辅公祏功,历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太宗嗣位,召拜刑部尚书。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中书令。三年,转兵部尚书,为代州行军总管,进击突厥定襄城,破之。突厥诸部落俱走碛北,北擒隋齐王暕之子杨道政,及炀帝萧后,送于长安。突利可汗来降,颉利可汗仅以身遁。太宗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实古今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矣。”以功进封代国公。此后,颉利可汗大惧,四年,退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内附。又以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往迎颉利。颉利虽外请降,而心怀疑贰。诏遣鸿胪卿唐俭、摄户部尚书将军安修仁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宽,乃选精骑赍二十日粮,引兵自白道袭之。”公谨曰:“既许其降,诏使在彼,未宜讨击。”靖曰:“此兵机也,时不可失。”遂督军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帐,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甚悦,不虞官兵至也。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七里,颉利始觉,列兵未及成阵,单马轻走,虏众因而溃散。斩万余级,杀其妻隋义成公主,俘男女十余万,斥土界自阴山至于大漠,遂灭其国。寻获颉利可汗于别部落,余众悉降。太宗大悦,顾谓侍臣曰:“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稽颡,耻其雪乎!”群臣皆称万岁。寻拜靖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赐实封五百户。又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征吐谷浑,大破其国。改封卫国公。及靖身亡,有诏许坟茔制度依汉卫、霍故事,筑阙象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碛石二山,以旌殊绩。

※译文

李靖是陕西三原人。隋炀帝末年,他任马邑的郡丞。这时,唐高祖李渊任太原留守。李靖观察唐高祖,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志向,于是就放弃了上变的官职,想到扬州去。走到长安,因为道路阻塞不能前行,李靖只好在长安滞留。唐高祖攻克长安后,抓住了李靖,想要杀掉他。在千钧一发之际,李靖大声叫道:“李公率领仁义的军队,扫除暴乱,不想成就大事,只想凭个人的恩怨杀害有才能的人而逞一时之快吗?”唐太宗也极力劝阻唐高祖,加以营救,唐高祖于是赦免了他。武德年间,因平定萧铣、辅公祏的功劳,李靖被升迁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唐太宗继位后,他又被召回京城任命为刑部尚书。贞观二年,李靖被提升为中书令。贞观三年,李靖转任兵部尚书,还兼任代州行军主管,率领军队进攻突厥,平定襄城,大破突厥,使突厥各部落逃亡碛北。在这次战争中,李靖擒获了隋朝齐王的儿子杨道政以及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并将他们押送到长安。后来,突利可汗前来投降,只剩下颉利可汗一个人逃跑了。唐太宗说:“汉代李陵率领五千步兵作战,还免不了投降匈奴,即使这样,也还可以名垂青史。你能够凭三千骑兵,深入敌人内部并战胜敌人,平定襄城,威震北方夷狄,这样的事的确亘古未有,如此功劳足可以弥补过去渭水之战的过失了。”由于李靖功勋显赫,唐太宗加封他为代国公。从此,颉利可汗对唐军十分害怕,不敢轻举妄动。贞观四年,他们退到西北铁山一带,并派遣使者到唐朝谢罪,请求全国归降,做大唐的臣民。接到投降的消息,唐太宗又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前往迎接颉利可汗。颉利可汗虽然表面称降,其实心怀不轨。唐太宗派遣鸿胪卿唐俭、摄户部尚书将军安修仁奉命安抚慰问。李靖看出投降者的险恶用心,决定将计就计。他对副将张公谨说:“传诏书的使者到了那儿的时候,敌人必然放松警惕,你挑选精锐的骑兵带好二十天的粮食,领兵从白道偷袭、攻击他们。”张公谨不解其意,说:“既然我们答应他们投降,我们的使者又在他们那里,征讨恐怕不合适吧。”李靖说道:“这是用兵消灭他们的大好机会,千万不可以失去。”于是他率领军队迅速前进,行到阴山的时候,凡是遇到颉利可汗的人,都抓住他们随军前行。颉利可汗看到唐的使者,十分高兴,根本没有料到唐的军队到了。李靖军队的前锋凭借大雾前进,十分隐秘,到了距离颉利可汗的军帐七里左右才被他们发觉。颉利可汗的军队措手不及,还没来得及摆好阵势,颉利可汗一个人就骑马逃跑了,其兵乱作一团,四处溃逃。这次战争,唐兵斩杀敌人万余人,杀死颉利可汗的夫人——隋朝的义成公主,俘虏男女十多万人,灭掉了颉利可汗的国家。颉利可汗余下的其他部落,全部投降。此役使唐的边境从阴山扩展到大漠以北。战后,唐太宗十分高兴,对大臣们说:“我听说国君忧虑,大臣就要受到屈辱;国君受到侮辱,那么臣子的性命也难以保全。过去,在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突厥国势强大,太上皇因为不想牵连百姓,因而向颉利可汗称臣。我当时感到十分痛心,睡不安寝,食不知味。为此我励精图治,立志要消灭匈奴。今天,我们只要一出动军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匈奴单于俯首称臣,我们一雪前耻了。”殿上的群臣都大声欢呼万岁。不久,唐太宗封李靖为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赏赐食禄五百户。后来李靖又担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征伐吐谷浑,打败了这个国家。李靖因功改封为卫国公。李靖死后,唐太宗下诏,允许他的坟墓可以按照汉代卫青、霍去病坟墓的模样去修建,坟墓周围筑起土丘,使它们像突厥国内的燕山、吐谷浑国的碛石二山,用以象征他卓越的功绩。

※原文

虞世南,会稽余姚人也。贞观初,太宗引为上客,因开文馆,馆中号为多士,咸推世南为文学之宗。授以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尝命写《列女传》以装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书之,一无遗失。贞观七年,累迁秘书监。太宗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世南虽容貌懦弱,如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及高祖晏驾,太宗执丧过礼,哀容毁悴,久替万机,文武百寮,计无所出,世南每入进谏,太宗甚嘉纳之,益所亲礼。尝谓侍臣曰:“朕因暇日,每与虞世南商榷古今。朕有一言之善,世南未尝不悦;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治?”太宗尝称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及卒,太宗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丧事官给,仍赐以东园秘器,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太宗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善,必将顺而成之;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耶!”未几,太宗为诗一篇,追思往古理乱之道,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之此篇,将何所示?”因令起居褚遂良诣其灵帐读讫焚之,其悲悼也若此。又令与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

※译文

虞世南是浙江余姚人。贞观初年,唐太宗尊他为上宾,设立文馆,文馆中人才济济,但都推举虞世南为文学宗师。唐太宗授予他记室的官职,同房玄龄一起掌管文化方面的事情。虞世南曾经受命书写《列女传》,用来装饰屏风,当时没有现成的书,虞世南就凭记忆将书默写了出来,竟没有一点差错。贞观七年,虞世南被提升为秘书监。唐太宗处理完政务,一有空闲就召见虞世南,和他畅谈历史,探讨治国方面的道理。虞世南外表弱不禁风,一副书生模样,性情却十分刚烈,志趣高远,每次谈论起历代帝王的政治得失,都能够有所针砭,进行一番很好的评论和判断。唐高祖去世,唐太宗由于为他操办隆重的丧事而操劳过度,形容憔悴,国事有所耽误,文武百官无计可施。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形下,虞世南每次进宫进谏,唐太宗都欣然接受。从此以后,唐太宗对他也就更加亲近和尊重。唐太宗曾经对身边的侍臣说:“我一有空闲就与虞世南商讨古今大事。我一有好的见解,虞世南总是非常高兴,可是一旦我的观点偏颇,他就十分担忧。他如此诚恳,我非常欣赏。如果各位大臣都像虞世南那样,我哪还用得着担心天下治理得不好呢?”唐太宗称赞虞世南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词藻,五是书翰。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失声痛哭,非常悲伤,为他举办了丧事,赐以丧具,并追封他为礼部尚书,谥号文懿。唐太宗在写给魏王李泰的信中说道:“虞世南对于我,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他提醒和纠正我的遗漏和过失,我一刻都不曾忘记。他实在是一代名臣、做人的楷模啊!过去,我有一点成绩,他必定加以肯定;我有一点小过失,他必定冒着触犯我的危险毫无保留地指出来。现在他去世了,国中再无这样的人了,这种痛惜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呀!”不久,唐太宗作了一首诗,凭借古人的事迹来发表感慨:“钟子期去世之后,俞伯牙失去知音,再也没有弹过琴。我这首诗,又写给谁看呢?”于是唐太宗让褚遂良把诗拿到虞世南灵帐外诵读并焚烧,可见他哀痛之深切。然后,唐太宗又下令将虞世南和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等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画在凌烟阁内,作为永久的纪念。

※原文

李勣,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勣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勣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拜黎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勣右武侯大将军。及李密反叛伏诛,勣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勣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勣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勣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勣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勣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勣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勣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勣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译文

李勣是曹州离孤人,原本姓徐。他最初的时候在李密门下做官,担任左武侯大将军。李密后来被王世充打败,归降唐朝,李勣仍然占据着李密旧地十个郡县。武德二年,他对长史郭孝恪说:“如今魏公已归附大唐,这里的土地全为魏公李密所有,现在我如果上奏把土地献出去,就是利用主人的失败,为自己邀功。用这种手段为自己谋取富贵,我认为是一种耻辱,非君子所为。现在我要将州县和军人的户口登记下来,全部告诉魏公,让他自己献出去,这是魏公的功劳,这样做不也很好吗?”于是派使者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密。唐高祖开始看到李勣没有为他进献奏章,反而写信给李密,很是怪罪他。后来使者将李勣的想法告诉给了唐高祖,唐高祖知道后非常高兴,说:“徐勣感念旧主的恩德,不为自己邀功争宠,这才是真正的臣子啊。”于是封他为黎州总管,赐皇姓李,成为皇帝宗室。事后,又封他的父亲为济阴王。谁知他的父亲坚决推辞王爵,唐高祖就封他为舒国公,担任散骑常侍。不久又加封李勣为右武侯大将军。后来李密起兵反叛被诛杀,李勣为他发丧守灵,尽到了君臣之间的礼仪,还上疏请求为他下葬。唐高祖于是把李密的尸体归还给他。他为李密举行了隆重的丧礼,三军缟素,场面威严肃穆。之后,李勣把李密葬在黎阳山下。丧礼过后,李脱掉丧服,解散三军。他的忠义之举获得了满朝文武由衷的赞许。不久他被窦建德攻破,于是带领大军回到京城。后来,他跟随唐太宗攻打王世充、窦建德,将他们打败。贞观元年,他被封为并州都督,他从严治军,令行禁止,极为称职,突厥人对他也是畏惧三分。一次,唐太宗对侍臣们说:“隋炀帝不知道挑选精兵良将镇守边关,安抚百姓,只知道在边关修筑长城,囤积兵马来防备突厥人,他竟然糊涂到了这种程度。现在我只委派李勣镇守并州,就让突厥人胆战心惊,远远逃遁,使边关重新获得了安宁,这不是比修筑万里长城强多了吗?”之后,并州改设大都督府,唐太宗又任命李勣为长史,加封英国公。李勣在并州一待就是十六年,后又任兵部尚书,兼任知政事。一次李勣得了急病,大夫说用胡须烧成灰可以治疗,唐太宗知道后,剪掉了自己的胡须为他配药。李勣对此感激涕零,叩首致谢,额头都流出了鲜血。唐太宗说:“我这是为国家打算,你不用谢我。”贞观十七年,他又做太子詹事,被加封特进,参与朝政。唐太宗一次宴请大臣,对李勣说:“我在想如果要将大事托付给大臣,没有谁会比你更胜任。你过去不遗弃李密,今天又怎么会辜负我呢?”李勣听后热泪盈眶,不经意地咬手指来控制自己澎湃起伏的情绪,没想到指头竟被咬出血来。席间,李勣喝醉了,唐太宗脱下衣服帮他披上,君臣之间深厚的情义可见一斑。李勣富有将才,每次出征打仗,都能够运筹帷幄,随机应变,充分掌握时机以赢得胜利。自从贞观年间以来,他讨伐了突厥、颉利、薛延陀、高丽等地,都大获全胜。唐太宗曾经说:“李靖、李勣二人的战功,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哪里能比得上!”

※原文

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授监察御史,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

※译文

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他到了京城,在中郎将常何家作门客。当时,唐太宗下令让百官上书指出政务的得失,马周替常何提了二十多条建议,每一条都很合唐太宗的心意。唐太宗以常何有这样的才能而感到很奇怪,于是就问他。常何回答说:“这不是我的意见,是我的门客马周提的。”唐太宗当日就决定召见马周,在马周到来之前,唐太宗四次派使者催促。马周到来后,君臣二人畅所欲言,谈得非常愉快。事后,唐太宗下令门下省封他为监察御史和中书舍人。马周机智善辩,很有洞察力,经他判断的事情没有不正确的。唐太宗曾经说:“我和马周如果隔一段时间不见面,我就会想他。”贞观十八年,马周被提升为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马周身兼二职,处事公平,获得众人很高的评价,于是后来他又担任了吏部尚书。唐太宗对马周非常赞赏,曾经对侍臣们说:“马周办事机敏快捷,性格谨慎周到。评判人物,他都能直言不讳。我让他处理政务,他都能够让我满意。有了这样忠心不二的大臣辅佐,就能够使国泰民安了。”

※解读

《任贤第三》此篇围绕“任人唯贤”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唐太宗一再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所谓“贞观之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任贤致治。本篇包含八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唐太宗最为信任和重用的八贤: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李靖、虞世南、李勣、马周。他们有的是秦王府中的旧人,有的是来自敌对营垒的谋臣,有的出身将相,有的出身低微。他们中有文官有武将,职位有高有低,从政时间有长有短,而共同点都是贞观功臣,为贞观之治的辉煌做出过重大贡献。虽然贞观名臣不只这八人,后来凌烟阁画图绘像的功臣就有二十四人,但最能反映当时任贤特点而且贡献最大的要数这八人。 PuiuLz8yC+sUlCnyBKfSE4/jAqHt7A51cvTXlq0rHFeZN3BJxe5QxDHP5fp/8a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